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为了研究花椒组织结构与抗寒性的关系,对3个花椒品种1 a生休眠枝进行解剖结构观察和电解质外渗率的测定,并用恢复生长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木质部、总面积、髓部、干木质部粗与抗寒性之间显著正相关(R2>0.570),韧皮部、周皮/干粗与之呈显著负相关(R2<-0.969);导管细胞长度越短、直径越大,管胞细胞和纤维细胞的长度和直径越小,抗寒性越强.此外,3个花椒品种恢复生长的成活率随处理温度的下降而降低,致死温度在-20℃~-25℃之间,其抗寒性顺序依次为:秦安1号>油椒>大红袍.  相似文献   

2.
特征特性 “焦麦668”属半冬性大穗、大粒、中熟小麦品种,全生育期218天。该品种幼苗半匍匐,苗期长势壮,分蘖中等。成穗率高,抗寒性好。返青起身快。两级分化快,株型紧凑,叶色青绿,叶片上举,长相清秀;株高76厘米,茎秆粗壮,弹性好;根系活力强,高抗倒伏;成熟落黄好,耐后期高温;  相似文献   

3.
周棉6号     
《河南科技》2009,(10):6-6
审定编号 豫审麦2008005 选育单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品种来源 豫麦2号&#215;周8826 特征特性“豫保1号”屠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全生育期226天,比对照品种“豫麦49”晚熟1天;幼苗直立,叶色灰绿。抗寒性较好;分蘖力强,亩成穗数偏低;株高81厘米,较抗倒侠;株型略松散,叶片较大,穗层整齐;  相似文献   

4.
植物激素水杨酸调控小麦抗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植物激素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调控小麦抗寒性的研究概况。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水杨酸可以促进低温胁迫后小麦种子的萌发,抗寒性不同的小麦所需SA的最适浓度也不同,但都在0.005~0.100 mmol/L之间;SA可以抑制小麦细胞膜脂过氧化,使细胞膜的完整性得到保持,并且使冬小麦细胞核的受损程度降低;外源SA可以提高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脯氨酸以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促进蔗糖的合成,抑制蔗糖的降解,提高糖酵解代谢途径中关键酶的活性,在低温胁迫的前期促进抗坏血酸(ASA)、总ASA、谷胱甘肽(GSH)、总GSH含量的提高,在低温胁迫的后期促进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的进行。通过调节,SA处理使冬小麦在越冬过程中积累了更多的中间代谢产物,从而产生充足的能量以维持其在越冬期间的能量消耗,为其安全越冬提供物质和能量保障,并且在抗寒性强的小麦品种中,SA对抗寒性的调控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5.
信阳茶区茶毛虫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毛虫又名茶毒蛾、茶辣子,是信阳茶树的重要害虫之一.幼虫群集咬食茶树叶片,严重时茶树被咬得只剩下光秃枝叉;幼虫虫体长满毒毛,人体皮肤触及时会红肿痒痛,给茶农和茶场造成严重损失.为此,我们在做了大面积调查和实验后,总结出以下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秋季是果树的营养贮备期,杏树秋季管理的关键是维持叶片的同化功能,防止早期落叶,提高杏树的抗寒性,促进根系生长,加速花芽分化.杏树秋季管理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推广竖叶型品种是玉米高产栽培的发展方向。竖叶型品种比起传统的平展叶型品种具有三个方面的优点:(1)叶片上冲,透光性好,适宜密植,亩密度可达5000株左右,比平展叶型高2000株左右。(2)根系发达,耐水耐肥,较抗倒伏。(3)高产优质。一般产量1000—1200斤,而展叶型品种产量600—800斤。近年来,竖叶型品种在豫东南地区得到普遍推广,但由于受传统栽培观念的影响,没有采取相应高产栽培措施,致使玉米产量低而不稳。据大量的研究示范结果证明,要种好竖叶型夏玉门必须抓住以下五个关键环节。一、采用对路品种竖叶型玉米品种很多。实践证明:掖单12、掖单13是本区较适宜的两个品种。该品种具如下两个特点:(1)这两个品种属中熟晚熟品种,生育期  相似文献   

8.
月季感染白粉病后叶片抗氧化酶活性与MDA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月季常见栽培品种粉和平(Pink peace)、达拉斯(Dallas)、红胜利(Red success)为研究对象,比较了白粉病胁迫下不同抗性品种的月季叶片中抗氧化酶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受白粉病胁迫后,3个不同抗性品种的月季叶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酶活力均明显增加,但增加的幅度表现出明显的种间差异,粉和平的抗氧化酶活性增幅最大,达拉斯次之,红胜利最小.受白粉病胁迫后,3个不同抗性品种的月季叶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也表现出显著的升高,但易感病型品种红胜利的MDA含量的增幅最大,含量也最高.以上结果表明抗病品种能对白粉病的胁迫做出敏感反应,抗病性强,清除活性氧的能力也强.  相似文献   

9.
<正> 1.选择耐寒品种。香椿对低温比较敏感,但品种不同,抗寒性也不同。据试验,红油椿耐寒性较强,在低温下幼芽生长快、萌芽数多、采收早、单芽较重、颜色紫红、品质好,是适于保护地栽培的较好品种。 香椿是高大乔木,顶端生长优势强,由于保护地生产空间有限,必  相似文献   

10.
鹤麦1号     
《河南科技》2007,(8):6-6
特征特性 鹤麦1号为半冬性大穗型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20天.比对照品种“豫麦49”晚熟3天;幼苗半匍匐,苗期长势壮,抗寒性较好;分蘖中等.大分蘖多。成穗率偏低;株型紧凑.拔节后叶色浓绿,叶片较长、半披,茎秆有蜡质,植株偏高,茎秆粗壮,较抗倒伏;成熟相对较晚,落黄一般;穗长方型,穗大.小穗排列稀;籽粒半角质,黑胚率低。  相似文献   

11.
<正> 越冬花椰菜谷称越冬菜花,是我省近年发展很快的一种新兴蔬菜。由于它耐寒性较强,我省大部分地区能露地不加覆盖而越冬,且上市期正值三、四月份的蔬菜淡季,不仅能改善市场的蔬菜供应,而且能销往我国“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越冬菜花一般亩产1500—200公斤,亩产值千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而且技术比较简单,适于与瓜、棉花和粮食作物间作套种。把越冬菜花作为我省一种大宗外销蔬菜来发展,对于振兴农村经济、加速农民致富有着重要作用。为促进我省越冬菜花的进一步发展,现将其主要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选择适宜品种越冬菜花对品种的要求较为严格,常见的菜花品种不能种植。应选择抗寒性强、生长健壮、花球肥  相似文献   

12.
《河南科技》2009,(8):35-35
三、养鳅稻田的水稻栽培技术 1.选择适宜的水稻品种。适宜稻田养鳅的水稻品种必须具备如下特性:生育期中熟或中迟熟;茎秆直立,叶片窄而短且向背面卷曲,呈筒状且上举,叶色浓绿;耐肥,抗倒、抗湿性好;抗病、抗虫力较强。根据上述条件,结合当前大面积推广的水稻品种,比较适合养鳅稻田种植的水稻品种有中梗80—4、8205、水晶一号等。  相似文献   

13.
盆栽试验研究了水分胁迫条件下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及小麦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土壤水分的减少,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均呈降低趋势;叶片脯氨酸含量、MDA含量以及叶片SOD、POD活性均呈增加趋势.说明,在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通过改变内部的生理特性以提高自身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4.
《河南科技》2009,(6):6-6
“豫麦49-198”是平安种业公司董事长吕平安在“豫麦49”变异单株中定向优选改良而成的小麦新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半冬性品种,生育期227天;幼苗生长健壮,叶色深绿,分蘖成穗率高,抗寒性好;株型紧凑,长相清秀,株高75厘米;  相似文献   

15.
研究UV—B辐射对冬小麦品种9858、NCW4、科遗26和泰山269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鲜重可以作为评价供试品种苗期对UVB耐性强弱的指标,9858和科遗26为耐UV—B品种,NCW4和泰山269为对UV—B敏感品种.低剂量(15μW/cm2)的UV—B辐射促进冬小麦幼苗生长,高剂量(25μW/cm2)的UV—B处理对敏感品种抑制作用大,对耐性品种抑制作用不明显.UV—B处理下,各品种叶色值变幅较小,丙二醛和类黄酮含量增加,但类黄酮含量的变化与品种对UV—B的耐性间未见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6.
<正> 平顶山市农科所育成的韭菜新品种791,其突出特点: 1.主要性状:株高50公分左右,株丛直立、植株生长迅速,生长势强,叶鞘长而粗壮,叶片宽大肥厚,单株重约5克左右。一年生单株分叶6个以上,三年生单株分叶30个以上,粗纤维少,品质好。 2.抗寒性强:韭菜商品高度30公分以上时比钩头早上市15天左右,到12月中旬仍可露地生长和收获青韭菜。 3.适应性广:省内30个县市试种均表现  相似文献   

17.
研究草甘膦不同浓度胁迫下,常温(30/25℃,白天/黑夜)和低温(15/7℃,白天/黑夜)铁皇冠叶片SOD、CAT、POD活性和MDA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草甘膦胁迫条件下导致铁皇冠叶片的3种酶活性在一定范围内都表现出升高的趋势,这说明SOD、POD、CAT活性的提高与维持是植物耐胁迫的重要生理基础.常温下MDA含量呈波动性变化,低温下MDA含量逐渐增加,这说明低温和草甘膦双胁迫下,铁皇冠受到更为严重的伤害.  相似文献   

18.
地方国营潢川县凌集茶场建于1964年,该场位于予南浅山丘陵区,一面靠山,一面临河,微酸性土壤,PH值5.5—6.0,年平均降雨量11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5.4℃,适宜发展茶叶生产。但由于缺乏茶园栽培技术经验,茶叶产量一直很低。为了掌握茶树生长规律,探讨丰产经验,1972年从六年生茶园中选出1.26亩(1120丛)茶树,进行丰产栽培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19.
<正> 一九七八年在江苏扬州地区调查发现春大豆、夏大豆上普遍发生大豆病毒病。经过以下各方面的鉴定,初步确定本地区的大豆病毒病是以大豆花叶病毒(SMV)为主。大豆花叶病毒的抗性测定:失毒温度为65—68℃,稀释限度为2,000—10,000,体外保毒期为6天。证明了种子能传毒,传毒率为4.1—58.1%。病株的种子传毒率在品种间有明显的  相似文献   

20.
油菜越冬早防冻害王务君王鹏油菜是一种不耐冻的越冬作物,若出现0℃以下气温,特别是连续出现-5℃以下气温,油菜便会发生程度不同的冻害,其中以叶片受害最为明显,尤其是中早熟品种,叶片冻害最重。因此,及早采取措施防御油菜冻害是确保油菜增产的重要工作。一、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