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老年人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53例老年进展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联合治疗组(27例)应用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2次/d.另联合巴曲酶予以治疗(首次以1ml剂量加于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1h以上,隔天再以0.5ml静脉滴注,共3次).对照组(26例)予以同样剂量巴曲酶治疗.两组均14d为1疗程,观察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疗效评定.结果 联合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5),疗效评定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老年人进展型脑梗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和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46例急性脑梗死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血塞通0.4和胞磷胆碱1.0静滴,口服阿司匹林片0.75等);治疗组2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吉林博大制药,30mg静滴,2次/d,共14d)。对治疗前后两组病例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6%,显效率65.4%;对照组总有效率55.0%,显效率45.0%。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用常规治疗药物对比,观察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价这种新型羟自由基清除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发病<72 h的急性脑梗死病例共60例,其中,30例用常规治疗方案为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静脉滴注,2次/d,共2周,为治疗组.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ESS评分,以治疗后第1周,第2周和第3周ESS评分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 第1周对照组和治疗组的ESS评分分别为67.3±14.47,72.39±16.37,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周后对照组和治疗组ESS评分分别为72.3±15.4,76.9±15.8,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3周后对照组和治疗组ESS评分分别为75.9±14.7,81.8±14.7,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方便实用,是一种有效、安全的神经保护剂,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中广泛应用.其强大的自由基清除功能对神经有保护作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与依达拉奉联合给药治疗.结果完成既定疗程治疗时(入院15 d)除对照组NIHSS评分外,两组患者三方面指标数值均较入院时显著降低,但组间比较均以治疗组降低程度更为显著(P0.05);入院15 d内,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生存率分别为80.5%(58/72)和64.3%(36/56),经Log-rank检验,两组的生存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随访,治疗组功能恢复良好者占到全组6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建议将其作为当前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疾病的重要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5.
依达拉奉通过自由基清除及保护内质网机能等多种途径,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凋亡、变性等神经系统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是一种颇有临床应用前景的自由基清除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早期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方法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40例即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并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实验组40例给予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早期治疗,即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早期治疗。3组治疗后7d、14d、28d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3组治疗前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治疗后各时段NIHSS评分明显低于依达拉奉治疗组与对照组(P〈0.05),依达拉奉组在治疗后各时段明NIHSS评分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早期治疗可有效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巴曲酶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用不同剂量的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57例,随机分为巴曲酶常规剂量组26例,大剂量延长疗程组31例,观察两组治疗后7 d及14 d的ESS评分及纤维蛋白质含量.结果 大剂量延长疗程组患者治疗后7 d及14 d的ESS评分与常规剂量组相比有显著改善,但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无明显差别.各组治疗后7 d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14d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变化.结论 巴曲酶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8.
黄霞  罗永平 《甘肃科技》2022,(10):124-126+129
分析依达拉奉和神经节苷脂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收集2018年7月—2020年1月在民勤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依达拉奉治疗)43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53例。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4%,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炎症因子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IL-6、TNF-α、CRP水平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程度更明显(P<0.05);治疗前2组患者NIHSS、ADL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所改善,观察组NHIS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AD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常规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98%,观察组为9.4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和神经节苷脂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均有较高应用价值,两者联合效果更佳,可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  相似文献   

9.
刘继锋  郭维诚 《甘肃科技》2021,(11):123-125
探讨对脑血栓形成恢复期患者予以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NIHSS评分观察.将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70例脑血栓形成恢复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予以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展瑞彬 《甘肃科技》2022,38(1):94-96
分析缺血性脑卒中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有效率.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5月,共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4例在甘肃省白银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诊治,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予以依达拉奉单药治疗,研究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予以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  相似文献   

11.
201例脑梗死、脑出血患者血液流变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通过对脑梗死、脑出血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比较,探讨血液流变学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l例脑梗死、脑出血患者及87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脑梗死组、脑出血组的血液粘度(ηb)、还原粘度(ηr)、血浆粘度(ηp)、纤维蛋白原(Fib)、循环滞留时间(MST)、血栓形成系数(TF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与脑梗死组比较,脑出血组各指标(除ηr外)均高于脑梗死组(P<0.01~0.05),其中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增高明显.结论血液流变学可以作为脑出血与脑梗死鉴别的参考,对诊断及预防脑血管疾病有实用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观察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40列发病24h内的急性脑死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检测患者溶栓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论尿激酶有降低血液粘滞性、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探讨并行采集平面回波联合液体衰减反转恢复系列技术(ASSET-EPI-FLAIR,AE-FLAIR)在危急脑梗死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90例危急脑梗死患者全部行轴位SE-T1、FSE-T2、FLAIR及AE-FLAIR扫描,分别比较FLAIR和AE-FLAIR对脑梗死灶显示清晰度及检查成功率.所得数据均用SPSS13.0配对资料卡方检验进行处理,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90例共检出120个梗死灶,在FLAIR、AE-FLAIR显示清晰率分别为64%、85%(x2=13.738,P=0.000 1);其中50例检查时配合者共检出梗死灶70个,在FLAIR、AE-FLAIR显示清晰率分别为90%、94%(x2=0.888,P=0.266);40例检查时不配合者共检出梗死灶50个,在FLAIR、AE-FLAIR显示清晰率分别为28%、72%(x2=19.360,P=0.000 1).(2)90例在FLAIR、AE-FLAIR检查成功率分别为47%,100%(x2=61.791,P=0.000 1).结论:AE-FLAIR不但成像时间短及图像质量较好,而且它有FLAIR加权又有DWI加权图像效果,有利于脑梗死早期诊断,特别是对于伴有神志不清及呼吸衰竭等症状检查不配合患者,因此认为可用AE-FLAIR取代FLAIR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电针对脑梗死大鼠尾壳核、海马CA1区缺血半影 (IP)区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影响 ,为探讨针刺治疗脑梗死神经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的脑梗死模型 ,分为缺血组和缺血 +电针组 ;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尾壳核、海马CA1区IP区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变化。结果 :(1)缺血组 :缺血 1d ,尾壳核IP区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深染固缩 ;缺血 7d后 ,阳性神经元数目增加 (P <0 0 5 ) ;在海马CA1区IP区 ,缺血 1d ,阳性神经元分布广 ;缺血 7d ,数目减少 (P <0 0 5 ) ;缺血 14d ,数目较缺血7d时增加 (P <0 0 5 )。 (2 )缺血 +电针组 :尾壳核IP区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数目较缺血组增加(P <0 0 5 ) ;在海马CA1区IP区 ,电针 1d ,阳性神经元分布局限 ,数目较缺血组减少 (P <0 0 1) ,电针 7d后 ,数目较缺血组增多 (P <0 0 5 )。结论 :电针对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调节具有双重性。既能减少电针 1d时海马IP区nNOS表达 ,减轻一氧化氮 (NO)的毒性作用 ;又能加速海马 (电针 7、14d)、尾壳核IP区nNOS表达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早期干预治疗急性血栓形成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经颅脑CT证实的急性血栓形成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接受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结果辛伐他汀早期干预治疗急性血栓形成性脑梗死有良好效果,其中基本治愈13例(36.2%)。显著进步14例(38.8%),进步6例(16.7%),总有效率91.7%。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辛伐他汀早期干预治疗急性血栓形成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快速液体衰减反转回复序列(FASTFLAIR)技术原理及其对脑梗死的诊断价 值。方法对71例脑梗死患者进行FASTFLAIR序列及常规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扫描,FAST FLAIR序列与FSE序列T2加权像(丁2WI)比较。结果在71例脑梗死病例中,FASTFLAIR像显示病 灶210个,T2WI像显示150个。FASTFLAIR像显示病灶较T2WI像清楚明确。结论FASTFLAIR序 列对脑梗死病灶的显示优于FSET2加权序列,特别是对脑表面或脑室周围病灶的显示,应作为常 规FSE序列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7.
小鼠尾静脉注射胶原蛋白与肾上腺素的混合诱导剂诱导体内血栓形成,观察复方沙棘对小鼠体内血栓的影响;采用大脑中动脉阻断术(MCAO)制作大鼠缺血性脑梗塞模型,观察复方沙棘对大鼠行为障碍和脑梗塞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复方沙棘(22.8,45.6g/kg)对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体内血栓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复方沙棘(9.98,19.95g/kg)能明显改善大脑中动脉阻断大鼠的行为障碍,可减少大脑中动脉阻断所致的脑梗塞范围.提示复方沙棘对大鼠脑缺血、脑梗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运动再学习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的步行和平衡能力的疗效.方法:将95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运动再学习组45例,行运动再学习和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50例,仅行常规康复治疗.2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3、6个月时采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步行能力FAC评分、平衡能力Berg量表进行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6个月治疗后,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步行功能、平衡能力均明显改善;治疗后2组间比较,运动再学习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再学习训练有利于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步行功能和平衡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截至2005年,以贵州高原为中心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土地总面积已经达到12.96×104km2,中国南方石漠化与西北地区的沙漠化、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成为我国三大生态灾害。以黔东南自治州为主要对象,研究了生态综合治理下黔东南州2000~2005年石漠化的变化特征,应用空间转移矩阵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数据表明:黔东南州石漠化面积从2000年1 638.46km2发展到2005年的1 753.60 km2,5年间平均每年增加23km2,到2050年石漠化面积将达到2 634.45 km2,占全州国土面积的8.68%。虽然黔东南州石漠化低于贵州平均水平,但是石漠化防治工作不容忽视,要建设黔东南生态文明试验区,石漠化治理仍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