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通过对西藏那曲县60户牧民社会经济状况的调查发现,所调查的牧户人口呈成长型结构(即总人口的67%为劳动力人口),但由于牧民受教育水平较低,母畜比例和家畜出栏率均很低,仍然是"自给自足"型的初级草地畜牧业生产水平;牧民收入结构单一,主要来源于草地畜牧业。文章建议扩大母畜的饲养比例,通过新技术提高母畜的繁殖率和产奶量,以提高当地牧民生产和生活水平,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草地是具有生态,经济功能和价值的自然资源。草地的天然牧草通过家畜转化.可为人类提供乳、肉、皮、毛等廉价的畜产品。从而使草地畜牧业成为牧区经济和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产业,草地作为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对维护生态平衡、维系生物多样性、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与此同时.草地的自然景观和区域人文景观还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因此.加强草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于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果洛牧区草地破坏严重.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草地畜牧业生产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科学评估青藏高原草地畜牧业生产现状,对四川省、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的13个乡镇的153户牧户进行了入户调研,综合分析了高寒地区各调研户户均饲草供给、家畜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及家庭收支情况,提出了阻碍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饲草供给不足、经济效率低下、基础设施落后、生产技术滞后等关键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调研结果可为国家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法规,促进高寒牧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牧区生态安全和牧民增产增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曾庆 《甘孜科技》2004,35(2):18-21
色达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海拔高、气候寒冷、属典型高原气候。地广人稀、是藏民族聚集地、距离中心城市远,交通、能源、通讯不发达,经济发育程度低。畜牧业是全县农牧民世代经营并赖以生存的基础产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农牧民纯收入主要来自畜牧业。牦牛、藏羊是全县畜牧业的优势畜种,而1308万亩天然草地更是全县3万农牧民永续利用的不竭资源。然而我县畜牧业基础脆弱,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农牧民赖以生存的主导产业却不能为他们增收、致富奔小康带来更多利益。其主要原因是畜牧业经济效益低下。畜产品再生产过程中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环节都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致使畜牧业生产未能适应市场消费需求。研究畜产品出路问题已成为我县畜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近年来,畜产品加工与销售虽有了一定发展。但多年的发展中作为高原特产和特色畜产品优势未能发挥出来,产品知名度低、市场占有率低、产品竞争力低,销售渠道窄、销售号小.根据我县畜牧业及畜产品现状,我们不能靠牧民在这种靠自然放牧的生产条件下去摸索、探讨发展牧业的途径。而应主要依靠各级党政及畜牧部门指导、推动发展牧业生产,解决我县畜产品出路问题,变资源优势为产品比势、市场比势,进而转变为产业院势,大幅度提高畜牧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才能实现畜牧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就地处“三江源”头以草地畜牧业为主的玛沁县而言,生态环境建设与畜牧业经济协调发展,则我县今后各项工作的核心问题,科学合理的利用生态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将关系到县城经济发展的长远需要和,“三江源”流域地区人民生产、生活及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当地生态环境与畜牧业生产的关系以及目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实现畜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良性循环的途经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达日县,系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南部,全县总面积16466平方公里,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以畜牧业生产为主的纯牧业县.二00二年全县共有人口24674人,牧业人口20296人,占总人口的82.3%,共有牲畜423529头(只、匹),畜牧业收是全县财政的经济支柱。动物防疫工作关系到国家安全.出口贸易,人民身体健康和经济收的大事,因此,达日县作为一个纯牧业县,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是增加人民牧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向小康社会发展的保障,为达日县畜牧业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7.
茂县羌族人民具有饲养畜禽的历史和习惯,又具备发展畜牧业的自然条件2005年,全县农业总收入24145万元,其中,畜牧业收入5515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23%。要使茂县农村经济增长,全县的耕地面积有限度。靠果树;大部分的果树老化,改造果树速度慢,改造后的水果价还是未知数;种植蔬菜价格时好时坏,很不稳定;畜牧业生产是茂县农村经济增长的一大优势产业,尤其是发展具有优势的畜牧业:仔猪生产,是茂县畜牧业的第一大优势,全县每年需要11万余头的仔猪,茂县能繁殖仔猪3万余头,每年约需8万余头的仔猪,每头仔猪的价值为175元,仅购仔猪的经费,每年就是1400万元,我们要把仔猪的产业做大做强,占领茂县仔猪市场阵地,成为阿坝州的仔猪销售窗口。土鸡和土鸡蛋生产,是茂县畜牧业的第二大优势产业,茂县以土门的土鸡名扬阿坝州,土鸡2005年出栏5.9万只,不仅满足了茂县市场的需求,还远销汶川县、马尔康县、松潘县、九寨沟县、黑水县,销售价格比其他肉鸡高4—5元/kg。2005年茂县土鸡销售5.9万只,实现经济收入241万元。可以把土鸡和土鸡蛋的产业做大做强,以独特的禽肉禽蛋产品,来占领茂县和阿坝州的市场阵地。利用退耕还林还草地种植优质牧草,改良干旱河谷的劣质草场,种植优质牧草,大量发展肉牛、肉羊生产;围绕旅游业发展特种养殖;增加茂县农村的经济收入,使茂县农村早日迈向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8.
从金川县草地资源及畜牧业生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剖析阻碍金川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提出加强对草地资源保护建设和合理开发利用,维护和促进高寒草地生态平衡良性发展,保证可持续利用资源,是实现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9.
曾庆 《甘孜科技》2005,26(1):12-13
色达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海拔高、气候寒冷、属典型高原气候,地广人稀、是藏民族聚集地,距离中心城市远,交通、能源、通讯不发达,经济发育程度低,畜牧业是全县农牧民世代经营并赖以生存的基础产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农牧民纯收入主要来自畜牧业。牦牛、藏羊是全县畜牧业的优势畜种,而1308万亩天然草地更是全县3万农牧民永续利用的不竭资源。近几年。围绕畜牧业实施了许多项目,在项目实施中深感科学技术的重要性,特别是学习温家宝总理“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之时,有必要强调项目建设要科学化,供正建项目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四川红原县为例,研究在牧民定居背景下的畜牧业发展现状,探寻其中存在的矛盾和可行的解决途径.通过实地调查访谈的手段,调查了红原地区目前的牧民生产生活状况,从畜牧业发展的三个环节:饲草、养殖、产出中的一些新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草场与畜牧、定居于游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为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积极推进合作化经营、合理利用草场,有效缓解生态压力,同时发展其他产业,使一部分人得以有条件脱离牧业生产.  相似文献   

11.
新西兰草地畜牧业以其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享誉全球。黔西南州是一个农业大州,黔西南州委、州政府将草地畜牧业作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重点,而新西兰草地畜牧业的成功实践,在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以岷县草地畜牧业为实证研究对象,建立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以各乡镇作为区域单元,对各区域单元的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定量计算分析.通过研究发现草场综合承载力的大小以及区域单元科技和经济能力的大小是影响区域单元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针对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提高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新疆草地资源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疆天然草地资源比较丰富,是中国重要的草原之一。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毁草开垦,乱挖药草,牲蓄增加,过渡放牧等不合理利用的原因,使草地退化,土地荒漠化、优良牧草减少、牧草产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增多,结果畜牧业生产难以可持续发展,草地资源与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使畜产品数量减少、质量下降、抗灾能力退弱。因此,提高认识改变思想观念,因地制宜,加强草地管理和建设,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推广先进技术,改变靠天养蓄地现状,实现草业现代化,走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之路。  相似文献   

14.
我县地处高寒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牧业基础脆弱,已经是制约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客观因素。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我们传统低效益的畜牧业经营生产方式更是一个严酷的挑战。如何利用我县草地畜牧业这一优势产业,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畜牧产业化发展,提高畜牧业生产效  相似文献   

15.
傅润亭 《天津科技》2006,33(5):15-16
1 我市畜牧业科技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畜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畜牧业保持了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畜牧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保障城乡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五”末期畜牧业生产总值已达102.69亿元,五年间增长了98.4%,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3.13%,整体生产水平比“九五”期间提高10%左右。  相似文献   

16.
王仲智  白明生 《榆林科技》2006,(3):37-37,36
榆阳区位于陕西省北部,于内蒙古接壤,是我省畜牧业生产大区,2004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5%,在畜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草地资源的利用可持续发展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并与畜牧产业增值农民增收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草地畜牧业的成本收益是连接我国北方牧区社会-经济-生态复杂系统各组分的关键变量。在2010年后,我国北方牧区草地畜牧业成本发生跃升,收益从长期增长转为周期性波动。这些变化标志着北方牧区社会-经济-生态复杂系统进入了生产成本高、饲草供应偏紧,畜产品价格周期明显,畜牧业收益对气候变化和外部市场经济波动更加敏感的新状态。该系统的新状态给北方牧区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禽蛋等畜产品消费群体不断增加。同时,中国畜牧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问题,因此,提升畜牧业效率愈发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本研究采用DEA法对2010~2019年中国31个省区的畜牧业发展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2个省区的总技术效率始终处于有效状态,投入产出保持稳定。同时,利用Malmquist指数对不同省区的畜牧业发展进行进一步动态分析,发现重庆、福建、陕西、海南、天津5个省效率提高主要是由综合技术效率和技术变化效率上升引起的。13个省区在10年间全要素生产率上升,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归因于技术的进步。因此,要提高畜牧业投入产出效率,应注重调整产业结构,更有效地利用生产要素,提高技术水平,实现更高效的生产。  相似文献   

19.
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的基础、优势产业,同时也是牧民的主要生计来源。在我国传统草原畜牧业向现代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科技的创新和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梳理不同生产关系阶段中有关科技与草原畜牧业融合发展的演进历程,分析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要从生产管理智能化、产品营销网络化、社会服务平台化及科技投入多元化四个方面促进科技创新与草原畜牧业的融合,加快科技创新驱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传统草原畜牧业的转型升级,助推现代草原畜牧业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达茂旗是一个传统牧业旗,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受自然地带性分布影响,全旗草场类型及草场生产力由南向北呈地带性规律分布,畜牧业生产也表现出相应的地域分布特点.分析了达茂旗不同区域畜牧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