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态安全格局对于缓解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具有积极意义.以岳阳市平江县为研究对象,基于平江县土地利用、DEM高程等主要数据,首先进行生态源地分析,发现生态敏感性高的林地及水域可以作为生态源地,结合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进一步确定该县的生态廊道、节点,划分不同层级安全水平区,最后构建平江县生态安全格局.结果...  相似文献   

2.
刘莉莉 《河南科技》2023,(19):112-116
【目的】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旨在有效推进鄠邑区生态保护工作,平衡区域发展与保护。【方法】根据InVEST模型生境质量服务功能评价结果识别生态源地,通过MCR模型提取研究区潜在生态廊道,利用重力模型筛选出重要廊道,构建区域生态网络。【结果】根据生境质量服务功能评价结果识别出13处生态源地,79条潜在廊道和26条重要廊道,形成鄠邑区生态网络系统。鄠邑区整体生态环境较好,但由于人类活动主要集中于北部地区,北部的生境质量明显低于南部,景观阻力明显高于南部,南北之间缺乏过渡,导致生态网络南北连接不足,无法构成完整的整体。【结论】可通过发展生态源地、设置廊道缓冲区等方法,增强南北连通性,优化生态安全格局,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安全建设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着眼于长沙、株洲、湘潭3市的生态建设历程,利用P-S-R模型分析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安全的现状,计算3个城市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认为长沙处于较安全状态,湘潭处于临界安全状态,株洲处于不安全状态,3市生态安全状况亟待改进.并针对该区域的实际情况提出要从城市规划和健全城市危机应急管理机制两方面加以考虑,期望对建设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安全提出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景观中性模型中的SimMap模型来模拟湿地的景观格局.在不受任何特定生态过程或自然地理过程的限制条件下,随机模拟不同集聚水平下的湿地景观格局;同时选取相应的景观指数来比较真实景观和随机景观的格局变化.研究发现,真实景观和模拟随机景观相比更复杂,更破碎.从斑块数目大小这类指数来看,真实景观的斑块密度较大,平均大小较小;从各种形状指数来看,不同景观的变化趋势不同.  相似文献   

5.
该文分析了南宁市城市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现状,指出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为未来南宁市城市景观格局的改善与建设提出初步的构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于网格系统这样复杂的系统,单一的安全功能不能满足其需求,所以必须要集成多种安全功能.通过对现有网格安全模型进行分析,总结其存在的缺点,利用安全中间件把安全功能作为服务提供给用户,构建了一种新的网格安全模型,并对安全中间件进行了简单的设计实现.该模型可以更好地为网格系统提供完善的安全支持.  相似文献   

7.
在城镇化的背景下,利用PSR模型,结合熵权法,从人口变动、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3个方面入手,对湘潭市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对比分析得出:湘潭地区从2002年至2011年土地生态安全指数虽呈平稳上升趋势,但基本处于危险甚至恶劣状态,造成这一状态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土地发展与城市化发展不配套.最后提出建议:优化产业结构,减小资源环境负荷,生态环境建设要与城市化进程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8.
9.
基于PSR模型的湿地生态安全评价——以大山包湿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山包湿地是我国目前海拔最高的亚高山沼泽化草甸湿地生态系统,针对大山包生态环境自身的特点,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选取能充分反映亚高山沼泽湿地生态安全的21项指标,构建了大山包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用综合指数法对湿地生态安全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大山包湿地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是4.756 6.研究表明:当前大山包湿地的生态安全处于“一般”状态,生态系统的主要服务功能尚能发挥,但个别生态压力已超出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显示出湿地的保护和管理存在不足.为有效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提出了改善湿地生态安全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青芝 《河南科技》2023,(9):107-111
【目的】探究西安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区域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改善及可持续利用提供建议。【方法】基于“自然-经济-社会”模型,选取20个指标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计算西安市2013—2019年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综合值,并采用因子分析法探究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西安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变化趋势:2013—2014年、2016—2018年处于上升期,2014—2016年、2018—2019年处于下降期,始终在临界安全水平内波动变化;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以及环境质量是影响西安市土地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结论】西安市土地生态安全状态发展较稳定,后续可以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及环境质量等方面提高土地质量,从而不断改善土地生态安全状态,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2000~2006年对黑龙江省两栖爬行动物的种类及分布情况进行实地深入调查,并结合黑龙江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的历史资料及现代有关成果,从经纬度、年平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海拔、生境、垂直分布等生态因子对黑龙江省两栖爬行动物的物种分布格局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两栖爬行动物的物种总数与海拔、纬度成负相关关系;而与年平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成正相关关系;在经度E128°~E130°之间物种数较多,其他地区则较少;灌丛、阔叶林等为黑龙江省两栖爬行动物适栖生境.在平原、丘陵低山灌丛、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分布着全省所有的物种.  相似文献   

12.
城际轨道交通票价作为影响客流大小的关键性指标,关系到客流敏感性研究的准确性.为明确城际轨道交通票价调整与不同属性旅客客流间的关系,研究一种基于均衡配流模型的定量分析方法,选取旅客个体属性划分客流结构,利用旅客个体属性及交通工具服务属性的指标建立效用函数,结合西铜城际通道内2025年客流预测数据,将效用值应用于均衡配流模...  相似文献   

13.
以天文辐射理论为基础,应用以地形为特征的DEM高程模型,通过对天文辐射、大气透射率的计算,构建了青海高原月、年太阳总辐射估算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同时,应用模型模拟青海省近30年(1971—2000年)的月、年平均太阳总辐射.结果表明:青海省太阳总辐射年平均值为6 771.95MJ/m2,且空间格局呈现从西北到东南逐步减少的趋势;月太阳总辐射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且空间格局和年太阳总辐射基本一致.从1月份开始太阳总辐射增加,到5月份达到最高值717.24MJ/m2,6月份降低为695.48MJ/m2,7月份又达到次高值701.96MJ/m2,从8月份开始持续减少,直至12月份降到最低值352.63MJ/m2.  相似文献   

14.
对基于安全服务的网络安全平台的构建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探讨.  相似文献   

15.
《漳州师院学报》2021,(3):136-142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逐步深化,慕课已经在线上教学和混合式教学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基于慕课的大学英语教学环境复杂,要素浩繁而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并相互作用。从语言生态学视角对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环境中的各要素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整合,构建了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生态模式和生态评价体系,以便能够把握教学生态变化的规律及特征、建构完善的教学机制,以便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生态模式的构建是我国外语教育发展的新形式、新特点,能够推动教育生态环境和谐、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生态系统的承载力研究是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该文选择扎龙湿地为研究区,以遥感影像、气象数据及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建立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算法对扎龙湿地的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价;其次,借助障碍度模型,探讨扎龙湿地生态承载力演变的主要障碍因素;最后利用GM模型,预测其未来9年的生态承载力结果.结果表明:扎龙湿地生态承载系统一直处于中承载状态,但总体呈上升趋势;自然环境和地物覆盖2个因素层为制约生态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根据GM预测结果,未来9年,扎龙湿地生态承载力指数随年份增加而升高,生态状况持续向良性转化,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7.
以甘肃永靖县黑方台滑坡群为例,通过分析影响滑坡地质灾害的滑坡高度、滑坡坡度、黄土厚度、滑坡厚度等地质环境因子的敏感性分析,确定了研究区最不利的滑坡工作状况为:坡高H>125m、坡度30°30m.并就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运用1993年和2001年的2期TM影像,利用RS和GIS技术,分析了沙坪坝区植被覆盖格局动态变化,揭示了沙坪坝区植被覆盖格局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993~2001年期间沙坪坝区植被覆盖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特别是沙坪坝城区下降趋势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9.
食品搭配的科学指导方法对人们日常饮食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本体理论应用于食品搭配领域,分析食品领域中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创建食品搭配领域本体模型,并采用Jena推理引擎和自定义的规则对其进行推理,构建基于本体推理的食品搭配安全查询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此模型具有高效性、智能化、语义性等特点,避免了使用日常经验判断带来的主观性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人居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是城市区域规划的基础,为了优化城市人居环境、科学地判定一个城市人居环境生态适宜性,本研究根据大连市实际情况,选取自然、人文和经济共20项指标,运用PSR环境评价模型构建了大连市人居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和综合指数法对大连市进行了实证分析,计算出了2000—2010年的大连市人居环境生态适宜性指数.结果表明:2000—2010年大连人居环境生态适宜性状态总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且目前已达到适宜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