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工程数学课程的性质与特点,以探究式教学为主线,同时融合混合式、案例驱动式等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利用先进教育理论联系工程实践,探索工程认证背景下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s Based Education,OBE)的工程数学课程创新性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为出发点,研究和探讨了工程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与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
新工科的背景下对材料专业人才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开展学科交叉背景下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已刻不容缓.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实行学科交叉实验方案及实验资源共享模式、注重工程类教师培养、建设优质的生产实习基地与实习方案、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方式、创办跨学科竞赛平台等建议,以有效提升材料学科... 相似文献
3.
4.
中国加入了《华盛顿协议》,意味着我国工程教育质量得到了国际的认可,本文分析了我国工程教育的现状,并探讨了在工程教育专业背景下电气专业的教学改革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促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人才能力培养的要求,分析民族院校学情实际,以大数据类专业为例,制定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并在实践中进行创新,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综合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新工科与工程认证的理念下软件人才培养的新需要,培育行业认可的高质量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积极探索《软件工程》课程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提出结合双创教育与学科竞赛的软件工程教学改革新模式.该教学模式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双创教育与学科竞赛的内容,同时贯穿思政教育,拓展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视野,提升该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让学生更好的适应从高校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提升了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对软件专业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7.
8.
本文从量子力学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出发,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改革和研究。通过采取研究型教学方式、科研促教学等措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9.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
分别从数据库管理系统类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形式与实训模式四个方面分析,探讨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数据库实践类课程体系的教学创新要求和应有特色,重构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类课程体系,并给出了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类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后疫情时代背景下,针对"材料测试分析方法"课程现存问题,从实验学时增加、异质分组演示、教学内容革新、授课形式多样化、考核形式灵活化、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11.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1,(1)
师范类专业认证反映了国家对教师教育质量的规范和要求。教育类课程是体现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特色的标志性课程,其价值在于培养师范生乐教、懂教、会教、善教的教师基本知能素养,形成专业思维和探究能力,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和动力。针对现存课程地位弱化、内容学科本位、授课方式乏新、实训实效有限等问题,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为例,以专业认证标准为指导,从课程比重结构、内容整合编排、教育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探路。 相似文献
12.
13.
在国家“双一流”建设和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教具设计制作”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分层设计实验教学内容。首先,以“瓶瓶罐罐皆物理”为教育理念,提升研发低成本教具的能力,以“测得准、看得清”教具为引领,提升研发定量教具的能力,以“组织开展项目化实验研究”,提升综合实践和创新能力;其次,实践“1224”培养体系,改革评价方案;最后,落实“U-G-S”一体化协同培养机制,积极探索实验区反哺师范生培养。实践研究结果可操作性强,对于提升物理专业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面对基础教育课改的新要求,高等师范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本文在分析高等师范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必要性及方向的基础上,对"探究型"就业指导课教学进行了相应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吕静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10,(24):230-230
本文就大型关系数据库Oracle的教学,结合实践提出了精选内容、强化项目和案例实践开展教学的思路,并就具体的实现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课程教学提供一个值得借鉴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20.
随着社会经济转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面临如何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专业人才的问题.基于2013-2019年CNKI中133篇有关此专业的教改论文和不同院校的培养方案,揭示了该专业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以西南大学新版培养方案为例,提出课程体系的优化思路.研究表明:不同院校的课程设置存在同质化现象、广度大深度小,未形成自身的专业特色;实践课的比重偏低,无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各院校需加强地理学与原规划学的课程融合,适度调整专业课程,凸显时代特色;同时还需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复合型教师队伍和课程群的建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