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张志杰 《河南科技》2023,(8):145-149
【目的】从科技人才的个体层面出发,探讨政府支持对科技人才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对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方法】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366份调查数据,采用层次回归方法分析政府支持对科技人才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政府支持对科技人才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作投入在政府支持与科技人才创新绩效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政府支持对科技人才创新绩效的影响。【结论】政府应完善相关创新政策,营造宽松的创新文化氛围,支持科技人才的创新行为,激励科技人才提高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推进河南省生物医药创新型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为河南省乃至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提供行之有效的驱动机制方案。【方法】本研究对河南省生物医药企业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结果】河南省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初步形成,全产业链体系逐步完善,政策环境优势初现。但河南省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还存在企业聚而不合、品牌建设意识淡薄、内生创新动力不足、人才引进培养机制缺失、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结论】通过完善产业链布局,形成生物医药大产业集群、加大技术投入,转变绿色发展方式、积极培育人才,加强人才引进、提高高级生产要素的投入,强化创新转型发展、提高产业集聚区服务质量,营造投资兴业新环境等措施,打造具有国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生物产业创新高地和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3.
【目的】“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为了落实文旅产业发展的新任务,促进对天津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文旅产业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提供建议。【方法】通过梳理我国科技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总结国内外研究及实践进展、发展趋势及特点,立足天津市的政策、产业和文化基础。【结果】提出推动天津市科技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路径。【结论】天津应提升科技赋能水平、培育新业态、构建新场景、打造新格局,实现“政策协同-创新驱动-区域联动”产业融合发展,激发区域发展新动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然而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科技管理部门如何帮助中小微企业走出困境,助力企业快速成长。【方法】通过列举山东省出台的一系列培育和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举措,对“行动计划”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提出下一步优化赛事的意见及建议。【结果】“行动计划”为山东省中小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也存在企业参赛积极性不高、项目质量下滑、赛后跟踪服务不够等问题。应进一步完善创新政策扶持体系、加强赛后跟踪服务、完善绩效考核制度等。【结论】实施“行动计划”,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和社会资本更好结合,推进山东省实现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  相似文献   

5.
朱若岭  宋振源 《河南科技》2023,(10):155-158
【目的】分析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及产业的特点,提出构建河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可行性方案。【方法】从创新驱动的视角,结合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作为汽车制造、信息通信、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兴业态,具备产业链条长、科技密度高、带动作用强等特点,对照分析河南汽车产业的发展态势。【结果】河南汽车制造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但也存在一些困境,如汽车产业规模偏小、品牌效应引领力不足、芯片传感器高科技公司偏少等问题。【结论】河南需要在创新驱动战略下,健全产业政策、增强协同创新能力、培育区域品牌影响力、加快商业应用落地,实现河南汽车制造业换道领跑,打造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  相似文献   

6.
张瑞  贺跃通  董清芝 《河南科技》2023,(17):155-158
【目的】对高效培育河南省一流创新主体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针对性、可行性建议。【方法】本研究针对高效培育河南省一流创新主体主要矛盾,从人才、投入、平台、政策的精准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分析出高效培育河南省一流创新主体存在创新人才不足、创新资金投入不足、缺乏高能级创新机构、创新政策制定与实施精准度不足等问题。【结论】高效培育河南省一流创新主体,需要引育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实施一流创新平台建设、深化改革创设一流创新制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是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实现快速健康成长,是学术界研究热点。针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中的资源约束瓶颈,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从资源拼凑的角度理论上探讨了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关系网络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机理,构建了相应的理论假设模型。【方法】以河南省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为研究对象,收集了103份有效问卷,运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实证结果表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关系网络和资源拼凑对企业成长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资源拼凑在关系网络和企业成长之间具有中介作用。【结论】研究结论丰富了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研究的成果,也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产业结构是河南省产业政策的重点问题,新形势下,技术创新更加凸显为产业结构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方法】本研究针对新形势下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及技术创新发展现状,研究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机理。【结果】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促进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政策建议。【结论】提高研发投入强度、推动技术创新成果化、完善区域合作机制、人才跨市场流动等相关对策,对于产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余然 《河南科技》2023,(24):149-154
【目的】研究分析宁夏高校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现状,基于问题导向,提出提升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对应策略,为提升宁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宁夏20所高校进行调研及访谈,重点对近年来有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4所高校进行相关数据分析、政策研究、机制梳理、案例分析,分析研究宁夏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堵点。【结果】宁夏高校目前还存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成果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科技成果质量不高、技术供需对接困难、科研资金投入较少等问题。【结论】高校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主体之一,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主力军,地方政府及各高校应采取优化运营机制、实施分类评价、培育中介机构、拓宽经费渠道、探索作价投资等措施,多维度协同发力,提升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0.
王新  任伟  尹君 《河南科技》2023,(2):149-153
【目的】河南省高度重视创新发展,支持科研事业单位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科研事业单位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现代科研发展和科技水平进步。【方法】笔者以河南省18个地市科研事业单位作为研究对象,以反映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作为数据支撑,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构建适合科研事业单位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加强河南省各地区科研事业单位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结论】有助于科研事业单位调整科研方向和力度,实现科技管理工作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11.
李哲辉  郑春蕊 《河南科技》2023,(10):151-154
【目的】分析目前河南省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方法】依据火炬统计数据,本研究对16家河南省火炬特色产业基地的经济运行情况、创新人才、研发创新投入产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6家特色产业基地内存在骨干企业偏少、创新人才缺乏、创新创业服务能力偏弱等问题。【结论】需要加大特色产业基地内骨干企业的培育,构建完整产业链;集聚科技创新资源,聚焦火炬特色产业。为企业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推动特色产业基地朝高端化、集群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存在堵点、难点,制约因素多,需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进行研究,有效提高转化效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方法】对海安市近年来在优化科技创新政策生态、创新科技工作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构建成果转移转化市场体系、强化人才科创项目招引等6个方面的做法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海安市在打破县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壁垒方面的有关创新和实践。【结果】海安市形成了具有县域科技创新治理“海安模式”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经验,促进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结论】为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参考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3.
董学力  王水萍 《河南科技》2023,(13):150-154
【目的】在知识经济和创新驱动的背景下,现有的双创载体已无法满足创业者的需求,创新街区的产生和发展成为解决当前问题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通过分析中国双创载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创新街区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方法】采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方法,系统性地总结了创新街区的形成机制和发展趋势,同时归纳总结了空间优化型、园区产城融合型和环高校院所集聚型三种创新街区的建设方向。【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创新街区作为一种新兴的创新载体,在促进创业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和潜力。不同类型的创新街区在发展模式、资源配置和服务体系等方面存在差异,但都能为创业者和创新团队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支持平台。【结论】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要强化创新载体平台支撑、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支撑、构建财政金融政策支撑、优化城市规划引导支撑、做实“产学研联动”支撑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中  郑春蕊 《河南科技》2023,(14):151-154
【目的】分析河南省深入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的现状,提出数字化转型推动河南省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的实践进路。【方法】从创新驱动的视角,结合数字化转型的理论背景和发展态势,对照技术改造的重点、难点,提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阶段性任务。【结果】河南省制造业技术改造呈现较好发展态势,技术改造投资成为经济发展重要支撑、数实融合加速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政策体系完备有效支撑数字化转型生态建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技术改造的核心关键技术能力不足、中小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积极性不高、支持技术改造的服务体系不完备、制造业技术改造资金使用效益较低。【结论】需要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支持头部制造企业创新示范、鼓励中小制造企业智改数转、推动制造业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强化技术改造产业生态培育,充分激发河南省制造业发展新优势。  相似文献   

15.
王燕 《河南科技》2023,(4):155-158
【目的】提出河南省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协同发展路径,为中部地区缝合经济与科技“两张皮”,促进中原崛起战略的实施提供建议。【方法】以河南省科技创新、数字经济领域的发展现状为研究内容,通过数据搜集、分析和整理,对比国内北京、广州等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发展较为先进的省份,比较分析河南省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协同发展的关键性难题。【结果】河南省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已经取得不少成就,但还存在科技创新的适应性有待提高、可操作性不具体、与经济协同融合不够、数字化覆盖面不广、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结论】河南省需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大力吸引高新技术人才,优化体制机制,拓展核心城市或重点领域的辐射力,以促进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面向科技型企业构建基于数智云服务的创新创业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方法】重点开发建设数智云网络平台(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科技服务系统、创新创业资源库)和综合服务体系(专业服务团队、服务机构、服务内容),采用数智云平台+精准服务模式,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技培训、创业辅导、技术转移、科技咨询、知识产权、科技金融、项目管理一站式全链条服务。【结果】发挥双创平台+集众智汇乘数效应,实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结论】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精准综合科技服务,助推企业自主创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陈颖  葛靓  廖望 《河南科技》2023,(15):142-148
【目的】在新时代背景下对福建省政府引导基金“双创”培扶的机理、问题与成因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对加强政府引导基金发展规划与宏观指导、更好支持福建省创新创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调研访谈法和文献归纳法,了解福建省政府引导基金运行现状。【结结果果】发现作为较早开展政府引导基金运行的省份,福建省政府引导基金仍存在“双创”培扶效应不足、政策性与市场化矛盾、增值管理能力有待完善、创新要素融合水平较低、绩效考核评价滞后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创新创业培扶效益。【结论】福建省政府引导基金应通过特色发展的“双创”培扶道路、完善容错与激励机制,构建专业母基金管理团队,打造基金数智化赋能平台,实施全过程绩效管理等,以进一步提升其运行效能,助力福建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18.
剧静宜  赵政 《河南科技》2022,(5):132-135
高校科技人才是服务农业绿色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是服务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是社会共建共享实现共同富裕的孵化器.然而,从人才共享的内在推动力量、约束调控机制和产出分配等关键环节来看,科技人才共享面临着科技人才内生动力不足,科技人才创新成果保护难,科技人才共享的调控协调难等障碍与困难.乡村振兴背景下,开展利益价值观教育,形成科...  相似文献   

19.
李瑾  彭梓洋 《河南科技》2023,(5):154-157
【目的】厘清河南省装备制造业面临的主要问题,解析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变革中的赋能机制,目的是推进河南省装备制造业新型工业化赋能绩效。【方法】主要从静态与动态、横向与纵向的维度,探析装备制造行业系统嵌入、多元融合的优化结构,分析新型工业化赋能的完备性、实效性。【结果】捋顺新型工业化赋能机制,构建装备行业相互渗透的赋能结构体系,是提升装备制造业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关键。【结论】推进数字化赋能技术创新与核心企业的信息化转型,制定关联企业的整体绿色化产品追溯及评价标准,搭建政府、企业和第三方一体化的服务平台,是河南省快速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刘健  赵苗苗  刘晟源 《河南科技》2023,(17):136-140
【目的】数字经济已成为新时代的鲜明特征,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金融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对发展科创金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河南省推动数字赋能科创金融的发展。【方法】在分析河南省数字赋能科创金融现状的基础上,明确发展方向,加快推进河南省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具体措施包括搭建基于区块链的产业数字金融、知识产权和供应链金融平台,以及完善数字金融服务机制。【结果】通过实施上述方法,打造出一种数字赋能科创金融新模式,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河南省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事业。【结论】为推动科创金融发展,河南省应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建立基于区块链的金融平台,完善金融服务机制,从而为国家创新高地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