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Jayaram Sethuraman在1994提出的扩展Dirichlet过程先验,将其推广到更一般的情形,使Dirichlet过程和扩展Dirichlet过程都成为一般Dirichlet过程的特例,并对非参数的贝叶斯进行了研究和讨论,给出了一般Dirichlet分布的期望、二阶矩等,证明了一般Dirichlet过程的支撑是足够大的,说明一般Dirichlet过程的构造是合理而又恰当的. 相似文献
2.
3.
用于决策支持的贝叶斯网络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王辉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3(4):26-30
联机分析处理只能用于决策的表层知识,数据采掘却能提供深层次的知识,即提供数据内部所隐藏的有用知识,贝叶斯网络是数据采掘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它能够定性和定量地分析属性之间的依赖关系,并进行概率推理。 相似文献
4.
5.
用于预测的贝叶斯网络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王辉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4(1):9-14
通过示例给出了贝叶斯网络的构造方法,概括了贝叶斯网络的特点及贝叶斯网络学习的内容与过程,同时给出了离散型贝叶斯网络的预测公式。贝叶斯网络学习主要有三个基本环节,其一是确定变量集和变量域;其二是确定贝叶斯网络结构;其三是确定局部概率分布。贝叶斯网络是描述变量之间定性与定量依赖关系的图形模式,是进行数据联合分析与预测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6.
为了缓解网约车交通事故,以网约车驾驶员为研究对象,探究网约车交通事故致因机理.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了2 458名网约车驾驶员个体属性、工作强度、工作压力、不良驾驶行为和交通事故经历的相关信息.对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后,通过贝叶斯网络建立网约车事故频率预测模型.基于十折交叉验证法,使用混淆矩阵与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校验模型精度.结果表明,模型预测能力较好,模型分析了11种与事故频率直接相关的影响因素,识别了16类导致高频率事故发生概率增加的不利状态,且发现多种不利状态组合对事故频率产生的非线性扩增效应和叠加效应.研究结论有助于管理部门制定相应预防对策以减少网约车交通事故频率. 相似文献
7.
在贝叶斯网络中引入了因果图的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因果图的贝叶斯网络,经实验证明,很好地解决了贝叶斯网络中的问题,在现实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9.
10.
在定性贝叶斯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既包含定性符号信息,又包含概率分布定量信息的半定性贝叶斯网络,用以集成多个专家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一个与专家反复交互的过程,构建出相关问题领域的稳定的贝叶斯网络模型。提出利用区间数来统一表达多个专家的定性或定量的判断意见,给出了在半定性贝叶斯网络中进行概率推理的区间数传播算法,并通过算例验证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浅析道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文杰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0(2):83-88
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是每一位从事交通管理工作者的良好夙愿。确定、分析、治理和改善交通事故多发路段是当前道路建设和交通管理上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工作。本文对事故多发路段的确定和分析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蔡方锴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9(5):56-64
本文从综合分析道路交通事故中的各种交通过失入手,分析过失在事故中构成交通冲突之间的各种组合模式,从而建立一系列定量比较当事各方事故责任的逻辑方程。探讨了对道路交通事故各方责任定量分析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道路交通引起的城市人行钢桥振动特性,基于线性动力学理论,采用MSC.MARC建立全桥三维模型进行瞬态动力分析.通过对人行钢桥简化模型的动力求解,拟合出动力变化系数与频率比关系曲线,并对道路交通荷载引起的人行桥振动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按照实际人群密度和实测道路交通荷载激励分别计算了人行钢桥的动力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道路交通荷载激励下人行桥上部结构的振动较大,对于自振频率较高的城市人行钢桥,道路交通荷载对人行桥振动的影响更为明显,城市人行桥振动控制应当考虑综合激励环境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道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体系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实施交通事故紧急救援体系的意义,提出了我国交通事故紧急救援体系的任务、构建要求与支撑条件,旨在推进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5.
为减少贵州省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次数,加强对道路交通事故诱因监管力度。以贵州省作为研究对象,将灰色系统与耗散结构中的熵结合起来,从2009—2013年《交通年鉴》中选取影响交通事故的8个因素序列数据,在灰色关联系数计算结果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影响因素熵关联顺序;以便从整体上把握交通系统演化方向的判别,结果表明:天气(晴)0.920 5机动车违法0.901 0责任者驾龄0.898 9照明条件0.890 6地形(山区)0.889 0公路行政等级0.885 5路面类型(沥青)0.880 1路表情况(干燥)0.879 0,受以上因素的影响熵值变化呈现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再增加的趋势;由熵变值可知,系统整体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但今后交通系统若要朝着有序状态方向演化,还须采取相关措施使熵值减小,以实现贵州省道路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马鞍山市S314交通事故整治为背景,通过系统分析方法,结合事故原始记录资料,对事故特征及规律进行研究,得到了交通事故受集镇化、横断面设置和车速等因素影响较大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事故预防与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预防研究是交通管理领域中的重要课题.通过具体分析事故发生前特定时间段的交通流量分布规律,统计交通流量中小型车和大型车等车型占比,建立交通流量计算模型,确定交通流量在事故高发时的阈值,通过高速公路实践验证结果的正确性,为今后高速公路精准控制交通流量,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比较常态下现有道路设施的基础上,根据应急条件下的交通特性,基于冗余度的设计思想,提出了在应急状态下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的方法,以解决在不改变常态道路交通设施的情况下,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简单的交通组织或物理设施调整来实现道路交通设施从常态向应急状态的快速转换,使大城市宝贵的道路交通资源能够在常态和应急状态不同的条件下均得到集约的利用. 相似文献
19.
应用遗传算法和GIS优化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减少小汽车交通的出行距离.研究中考虑了业务、购物/休闲和通勤交通.为了得到目标函数,建立了BL模型(business location model),用它来分析企业问的关系和企业与家庭的关系.模型把企业划分成9类,并认为小区内的企业数量和居住人口是影响小区间交通需求的主要因素.然后将小区内的人口当做外生变量,用遗传算法计算使小汽车出行的总距离最小的人口分布格局,从而得知人口集中在中央商务区(CBD)和挟乘车站的步行圈内时可以极大地减少城市道路交通需求。 相似文献
20.
城市路网交通流的空间互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了路段流量序列间互相关系数与其空间距离的关系.通过对城市路网各路段交通流量序列进行互相关分析,研究了网络交通负荷、交通流日变化趋势及流量采样周期对该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间距相同的若干路段对的互相关系数各不相同;在统计意义下,路段间平均互相关系数随路段空间距离增大而减小;随着交通网络负荷的增加网络交通流渐趋拥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