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了解我校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学生的膳食情况、生活情况、心理情况、体育锻炼情况、卫生保健情况五方面对我校本科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我校学生生活方式基本正常,但也有部分生活方式存在着性别差异。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促使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宁夏大学学生健康理念的认知、健康与体育的关系、影响健康的相关因素以及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特征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健康概念的认识较明确、完整,心理健康、锻炼身体、平衡膳食是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倾向性选择,并随着年级的升高有更重视心理健康的趋势.提出了影响学生健康的因素是情绪不稳定、生活不规律、缺乏运动等,对自身健康状况主观感觉良好,明确了体育锻炼对个体健康有促进作用,参与余暇时间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较高,但在体育锻炼行为方面缺乏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体质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抽样调查辽宁省部分高校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将学生按体育生活方式分成主动和被动两种类型,并对这两种类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具有主动体育生活方式的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明显好于具有被动体育生活方式的学生.研究表明,大学生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宁夏大学学生体育生活方式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宁夏大学16个学院不同专业的1 000名大学生从体质状况、体育消费和体育锻炼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身体状况总体上是乐观的,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的身体状况好于城市大学生.不同专业、不同性别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有很大差异.通过对宁夏大学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调查与分析,了解当代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为促进宁夏大学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通过对河南省1600名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健康生活方式和体育生活方式的问卷调查和相关分析发现:体质健康与健康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体育生活方式与健康生活方式高度相关;体育生活方式与该阶段的体质健康水平的相关性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与健康生活方式紧密相关,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反映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建议学校在对学生体质健康的评价中应该包括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和体育生活方式、健康生活方式,这样才可以反映出学生在整体水平和阶段性变化中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吴薇 《科技资讯》2006,(20):107-108
通过问卷对四所不同类型大学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对健康的概念理群欠全向;对健康知识的了解比较匮乏;并且在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方面存在不良的倾向。结论: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体系是全面的,但是还缺乏实践性,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使之得以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体育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和最高层次,这就要求大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更要保持积极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该研究以辽宁省7所普通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当前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动机、需求、行为、消费、效益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目前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现状。  相似文献   

8.
高职护理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高职院校科学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采用SCL-90、生活事件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对270名高职医学护理学生进行了调查和数理统计.研究表明:人际关系问题、学习压力是影响高职护理生心理健康的生活事件;高职护理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学生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显著相关;生活事件的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因子与应对方式的幻想、自责、解决问题、健康适应因子对高职护理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最大;应对方式是作为生活事件与心理困扰症状的中介变量而存在并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9.
武汉市中学生生活方式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武汉市中学生的生活方式现状,笔者对武汉市部分中学生进行了学习及生活方式的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武汉市中学生的生活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如饮食习惯不良:一日三餐营养分配不合理、早餐和中餐的营养及卫生均得不到保障;中学生的课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睡眠严重不足,体育锻炼不足.针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帮助中学生采取健康生活方式,维护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0.
钱佳红  蒋琴华  梁培根 《科技信息》2009,(34):I0003-I0004
对我院在校全日制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其体质健康状况、了解其有无不良生活方式,并通过相关性分析生活方式与体质健康的相关程度,初步检验大学生生活方式与体质健康的关系,针对性的提出总结和建议,为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与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大学生在校期间体育与健康意识、体育锻炼的实践、生活方式等情况,对烟台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对体育的认识及参与程度、对健康的理解等。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对应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为开展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选取武汉市某高校2010级在读本科生300名,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并使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了受调查的大学生对健康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70.48%,对于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平均熟悉程度为64.93%,以及求生技能的平均掌握率为92.67%.该调查结果表明了该校大学生对于健康基本技能的掌握较好,对于健康知识和理念有一定了解,但在健康概念、健康知识与行为等方面均存在较多不足,因此,大学生的健康素养仍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3.
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应该成为高校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存在的问题表现为:1.重视不够,措施缺失.2.高校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学习及生活压力大,涉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议高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体育锻炼行为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迅速发育时期,也是健康生活 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深入探究初中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特征与规律对培养其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基 于对重庆市7所初中1508名初中生的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对影响初中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心理机 制和环境机制进行了探索性分析.结果显示:锻炼动机和锻炼效能直接影响初中的锻炼行为,对锻炼的价值判断通 过动机和效能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锻炼行为;学校锻炼条件、锻炼机会和体育课程对学生锻炼行为产生直接影响, 同时体育课程又是体育教师与学生锻炼行为间的中介变量;家长可直接也可通过提供锻炼器材间接影响学生的锻 炼行为.  相似文献   

15.
美国“学校健康与体育教育联盟”(AAHPE)致力于学校体育工作者与卫生健康领域工作人员共同协作,合力提升美国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素养与运动能力。通过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方法,对AAHPE的组织特征与运行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宗旨与指向方面,AAHPE倡导为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和实现学生健康福利提供服务,对新型体育与健康教育理念的形成提供指导,为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立法提供咨询。在结构功能方面,AAHPE通过预设的健康教育计划来规范学校对学生健康问题的认识;通过举办专业研讨会、建立专业委员会等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探讨为学生提供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所需的各类知识与技能。我国可以借鉴AAHPE的运行方式,在国家统一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延展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的包容性,优化学生的健康行为;通过有效课程与教学提升学生对健康风险的认识,使用个性化信息指导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张伟 《科技信息》2011,(35):I0161-I0161
目前,全民健康素养相对比较低下,健康知识相对比较缺乏,健康的行为方式养成更是非常不够,这种现象靠什么途径来解决呢?最重要的当然来自于教育。在高中教育阶段,要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掌握与健康相关的知识,成为一个科学、文明、拥有健康生活方式的公民。本文从多个角度论述了高中教育阶段的健康教育模块对学生终身健康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了解高校高水平女篮队员生活方式基本特点,为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健康意识和健身行为调查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调查法和文献资料调研,就大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身行为,对龙岩学院的学生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了解我校大学生健康意识与健身行为的现状,找出不足,针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调查结果表明,我校大学生的健康意识较为薄弱,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健身行为不够重视,尤其女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对这些情况,应加强对学生健康教育工作,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对健康的认识和行为落实到实际的教学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我校部分体育专业学生的睡眠与休息、饮食行为、专业理论学习和社会适应等生活方式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在校期间都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规律,但还有部分学生还存在着不良的生活行为.为了能更好地培养大学生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笔者在调查与分析的同时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旨在为高校健康教育提供更有效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随机抽取辽宁省12所高校的1 000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专家访谈、数据统计、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在校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通过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现状的调查,从校内和校外两方面进行分析对比,探讨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特点和不足,并进一步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对影响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自身意愿、学校课程设置、社会条件制约和气候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