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病例 患者,男,7岁,因尿频、尿急遂来我院就诊,行泌尿系统彩色超声及血、尿常规检查,彩超仪器:TOSHIBA SSA -660A,凸阵探头,频率:3~5 MHz.超声所见:左肾明显增大,大小约49 mm× 121 mm,表面凹凸不平,内部结构不清,未见正常肾实质回声,可见散在大小不等的类圆形无回声区,后方回声明显增强,较大者约40 mm ×43 mm(图1);右肾大小、形态正常(图2),实质回声正常,双侧输尿管无扩张,肝胆脾未见异常.超声诊断:左侧多囊肾.尿胆红素:正常.尿蛋白:正常.血清:尿素3.77 mmol/L,肌酐43μmol/L.血常规:白细胞9.2×109/L,红细胞4.55×1012/L,血小板计数338×109/L.患者除血小板轻度升高,余未见异常.患者父母无多囊肾病史.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21岁,住院号161955,因上腹部疼痛伴腹胀入院,体检:体温38℃,血压11.0/8.0kpa,贫血面容,心肺未见异常,腹部膨隆,上腹部压痛明显,反跳痛( ),移动性浊音( )。肠鸣音减弱1次/分。 急诊超声检查:肝脏弥慢性增大,失去正常形态,右叶肋缘下平脐,左叶剑突下11.5cm,除右前叶可见正常肝组织回声外,绝大部分肝的正常结构消失,其内布满大小不等的园形、椭园形液性暗区,呈蜂窝状,部分液性暗区内可见密集的强回声光斑,胆囊、双肾正常。腹腔游离性液性暗区直径10.2cm。起声诊断.(1)多囊肝破裂(2)腹腔积血。 手术所见:全肝肿大,呈凸凹不平的暗紫色结节,右前  相似文献   

3.
采用实时灰階B超发现10例肝脏小血管瘤病人(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在30~64岁,其中4例经CT检查,2例经外科手术,1例经肝动脉造影检查证实为本病。全部病例经长期B超随访(最短的3年,最长的6年),B超所见肝内瘤体结节共16个,分布于肝右叶的有9例,于左叶的有1例。病灶最小的约1.0×1.7cm~2,最大的约3.0×5.0cm~2。强回声结节的9例,低回声结节的有1例。B超图象特点为肝内孤立性或多发性强回声结节,内部结构疏松呈小蜂窝状,边缘清晰、锐利,呈锯齿状或花边状。病灶对周围肝组织和肝内血管无挤压征象。长期B超随访观察,病灶大小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某患者,女,50岁,因不明原因出现黄疸1w入院。查体:T:37℃,BP:145/95mmHg(1mmHg=0.1333kPa)。神清合作、步入病房,皮肤巩膜轻度黄染、稍痒,心肺无异常,腹部平坦,右上腹压痛,肝脾未触及。TBIL38.5μmol/L,IBIL21.0μmol/L,DBIL17.5μmol/L,AST82u/L,AST66u/L,RBC3.72×1012/L,WBC4.4×109,N77.3%,肾功正常。B超示:左、右肝内胆管轻度扩张声像,胆总管扩张并结石声像,胆囊未探及。MRI+MRCP示:胆总管壶腹部结石并胆总管梗阻扩张。提示:双胆总管畸形,未见确切胆囊信号。以“胆总管结石”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胆囊缺失,左肝管扩张…  相似文献   

5.
1 病例  患者 ,女 ,5 8岁 ,农民 ,已婚 ,以突发性右上腹痛一天就诊 ,疼痛呈持续性胀痛 ,伴阵发性绞痛 ,无畏寒 ,发热。体检 :急性病容 ,巩膜未见黄染 ,右上腹压痛 ,无反跳痛 ,肝区叩痛。门诊 B超 :胆囊大 6 4mm× 38mm,壁厚 3m m,腔内可见条索状强回声光带于囊颈部穿入 ,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后方不伴声影。考虑为胆囊蛔虫病。次日复查 B超 ,胆囊肿大 ,80 m m× 43mm,壁增厚 5 m m,胆囊内可见强回声光斑及稍强回声絮状光团 ,部分光斑后方伴声影。肝内胆管轻度扩张 10 m m,壁增厚 ,内可见絮状光点回声。当日手术见胆囊肿大 ,胆囊体部二处…  相似文献   

6.
梁XX,孕妇,32岁,孕2产1。孕37周+。于2007年10月22日来我院B超检查。末次月经为2007年1月6日,孕期无特殊不适,无不良嗜好,无药物、毒品接触史。既往月经规律。B超特征:胎儿ROA,颅骨光环完整,脊柱连续,鼻唇清晰,肝脏、胃泡、膀胱可见。右肾大小约35×22mm,集合系统无分离;左肾大小约51×27mm,集合系统分离15mm液暗区,输尿管全程扩张,较宽处内径约18mm,走行迂曲(图1),侧动探头与肾盂、膀胱相互连通。  相似文献   

7.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64岁。腹胀、尿液深黄半月入院。身目黄染。B超示:肝内胆管扩张,其中肝左外叶上段内径约0.4 cm。胆总管上段内径1.8cm,胰头区可见范围约5.9 cm×4.3 cm的形态不规则暗区,边界尚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胰体及胰尾未见异常光团及暗区显示,胰管未见增宽。CT所见:胰头、汇管区可见囊实性病灶,大小约6.2 cm×4.5 cm,病灶以囊性部分为主,囊壁薄,其内可见分隔及点状高密度影,CT值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34岁,以反复间断性左上腹隐痛半年,伴左上腹肿物1个月.B超所见:行左上腹扫查,于左膈下脾上极偏内侧可见14.6 cm×18 cm×12.3 cm大小的囊性肿物,有完整包膜,其中可见均匀的强回声细光点,移动体位时可见部分光点飘浮,肿物活动性差,其内后方与胰尾相接,其上端达左侧隔肌,肿物与肝肾无关.B超提示:左膈下囊性肿物,脾巨大皮样囊肿可能性大.手术及病理诊断:脾脏巨大皮样囊肿.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患者薛某某,男性,76岁。因反复右上腹性胀痛5年,再发并阵发性加重2天,伴黄疸1天。以“胆石症,胆过感染”入院。查体T37.2℃,P100次/分,Bp16/10KPa。巩膜轻度黄染,皮肤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听诊未见异常。右上腹限局性压病,肌紧张及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肝胆脾未触及,肝区叩癌明显,无移动性浊音,肠鸡音3次/分。辅助检查B超示肝脏大小正常,肝内Ⅱ经胆管内径0.8厘米,胆总管内径1.8厘米末端见1.8×1.6厘米,胆囊壁双边影,内见8.2×4.1×3.4厘米强回声,有声影;血常规WBC8.5G/L,Sg0.89;…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44岁。主述:心悸,气短,咳痰一年余,加重一个月前来就诊。查体:心率110次/分,律齐,心尖听诊区问及Ⅱ级舒张期杂音,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亢进,肝助下2cm,下肢凹陷性水肿。X线胸片示二尖瓣型心影,心影轻度增大,肺动脉段路突出,两肺淤血状。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二维超声显示左房内径增大,前后径4.8CC,右室古房山径增大,右室前后径24cm,右房上下径5.scm,左右径4.8cm,右室前壁略增厚,厚0.6cm,主肺动脉内径增宽,内径2.4cm,在左房内可见4.5×4.7cm光团状肿块回声,几乎充满左房,边缘清晰,内部回声…  相似文献   

11.
脾脏错构瘤     
<正> 脾脏错构瘤极少发生,国外迄今只有几十例报道,国内尚未见到,我们近遇一例,报道如下。患者,男,43岁,工人,主诉为左上腹闷胀3个月。既往史无特殊,查体除脾肋下1cm外,无其它异常。实验室检查均正常。腹部B超示脾区实质性包块,CT示脾内占位疾。术中见脾大约16×12×8cm~3,质地色泽正常,于其上极脏面可及一7×6×6cm~3之包块,光滑、质软,与脾组织似有一界限,无腹水,即行脾切除。病理肉眼检查:脾大15×10×6cm~3,重485克,包膜完整光滑,切面见脾外侧实质内有一7×7×  相似文献   

12.
脾原发恶性淋巴瘤在临床上少见 ,国内外报道不多。现将我院 1999年收治的经切脾病理检查证实为脾原发恶性淋巴瘤 2例报道如下。1 病例例 1,女 ,4 3岁。因左季肋部隐痛半年 ,乏力、发热 3周入院。体查 :体温 38.5℃ ,轻度贫血貌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扁桃体亦无肿大 ,左肺第 6肋以下呼吸音消失 ,右肺呼吸音正常 ,肝脾肋下未触及 ;血常规 :红细胞 4 .31× 10 9/L ,血红蛋白 93g/L ,白细胞 5 .2× 10 9/L ,血小板 2 89× 10 9/L ;血液生化检查 :乳酸脱氢酶 2 18U/L、谷丙转氨酶正常 ;骨髓检查 :无异常 ;胸片示左肺第 7肋以下呈致密…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18岁,因发现心杂音于1996年7月11日,来我院就诊。患者生后无明显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活动略受限。查体:一般情况可,发育略差,心率用次/分,律齐,胸骨左缘中下部可闻及Ⅱ级表浅的连续性杂音,舒张期较响亮,无震颤,双肺呼吸音清,肝脾不大,双下肢无浮肿。ECG:左房,左室大,T波普变低平,超声心动图:M型+两维:左房3.5cm,左定扩大,室间隔及左定后坐厚度均为0.scm,右室前后径1.6cm,主动脉窦部2.9cm,环部24cm,EF59%,冠状动脉左主干及其前降支起始部内径均见增宽,内径分别为1cm及0.5cm,左冠状动…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B超在宫外孕诊断中的价值,对180例宫外孕患者进行了B超检查,结果因宫外孕临床表现不同,其声像图表现不一,可以出现4种表现:(1)宫外妊娠囊、胎心搏动点及胎儿影像。(2)围绕子宫形成液性暗区,此暗区大小与出血多少呈正比。(3)形成肿块多位于陶氏腔或一侧附件区,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周围回声杂乱,需与盆腔肿瘤及炎性粘连包块鉴别。(4)当继发腹腔妊娠时上述异常回声区内见到胎囊、胎心搏劝点及胎儿影像,B超在宫外孕诊断中有重要价值,是一种方便、实用、可重复、无痛苦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段文青 《甘肃科技》2001,17(6):56-56
患者34岁,孕1产0,孕37周,第一次来我院进行B超检查,B超检查结果:妊娠子宫内见一胎儿,胎心博动规整,为136次/分。头颅光环完整,脑中线清晰,侧脑室对称,双顶径9.1cm,股骨径7.0cm。脊柱排列整齐。胎盘光点粗大分布均匀。羊水深5cm。胎儿腋部略隆起,腹腔内见园环形暗区,边缘整齐光滑,径宽3.5cm。B超诊断先天性巨结肠。孕妇要求终止妊娠,妇产科行引产手术,解剖胎儿腹部,见乙状结肠以上至横结肠明显扩大,肠壁薄如纸,呈膜样。剖开肠腔里有暗红色液体。 讨论:先天性畸形和其它异常在胎儿和新生儿死亡率中占有相当比例,据统计…  相似文献   

16.
1病例患者,男,37岁。因全身疲乏无力、腹胀消瘦3月,曾在当地医院对症治疗效果欠佳。10 d前自己发现腹部肿块就诊,于2004年9月28日入院。查体:贫血貌,腹部膨隆,从剑突至脐下6 cm可触及约18 cm×15 cm的肿块,质地较硬,表面光滑,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有轻压痛,无波动感,活动度小,体位变化时肿物移动小。B超检查示:腹主动脉前见一实性低回声图,大小约18·3 cm×5·7 cm×12·2 cm,形态欠规则,边界尚清,内回声不均,不随体位改变移动;腹腔内探及游离液性暗区,深7·4 cm。CT检查示:胰头区可见一大小约10·7 cm×6·7 cm肿块影,边缘不规则,与周围组…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资料患者,男,42岁。住院号2057。因不规则发热伴左上腹部持续性胀痛10天入院,患者既往健康,入院查体:体温38.2℃,脉搏95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0/9.0千帕,一般状态可,体质消瘦,咽冲击我充血,双侧扁桃腺无肿大,浅表游巴结不大,心肺无异常,腹部平软,脾肋下2.5厘米,表面光滑无触痛,脾区叩击痛阳性,脾肋下未触及,腹水征明性,辅助检查:血白细胞7.2×109/L,分叶0.6,淋巴0.18,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胃肠透视均正常,肝胆脾胰及双肾B超可见脾形体增大,脾助下平静呼吸2.6毫米,于脾实质内探及6.5×34…  相似文献   

18.
例1患者56岁,因发现颈部包块4mo ,近2mo来包块增长迅速前来就诊。体检 :左颈部见一大小约15cm×10cm包块,表面皮肤无红肿 ,溃破 ,质硬 ,无压痛 ,移动性差 ,无搏动感 ,边界清楚。CT显示两侧鼻咽腔、腮腺、甲状腺正常。诊断 :左颈部包块 (多考虑为左颈鞘神经纤维瘤囊性变 )。B超检查 :左颈部见大小约5.7cm×3.8cm囊实性包块 ,壁厚 ,边界清。包块上极见2.6cm×2.5cm实质不均质强回声向腔内突起 ,形态不规则。包块内液体混浊 ,包块周围见部份正常甲状腺组织 ;右侧甲状腺未见异常。B超诊断 :左颈部囊实性包块———甲状腺腺瘤伴出血。手术于胸…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一例巨大脐疝并位于正常右肾下方的一异位脾。患婴,女,足月儿,体重3500g。出生时发现一巨大(7~8cm 直径)脐疝,其羊膜囊完整。无先心病。产后第三天即作脐疝复位及手术修补。生后一同作尿路 B 超检查,采用5MHZ 探头,显示左肾正常,右侧见两个肾样结构的声像图,两者均呈中央混杂回声,且实质回声类似新生儿的正常肾脏,但左上腹未见脾脏回声。两周后,改用7.5MHZ 探头复查,证实位于右侧腹下方的结构是物质回声图像,而位于上方的结构在大小和声像图特征上均为一正常肾脏。右肾下方软组织块大小没有改变,内未见有钙化影。其实质声像图特点类似正常脾脏。作99cm Tc-硫胶体扫描,显示出  相似文献   

20.
1病例患者,男,32岁,无明显诱因反复左上腹隐痛5月余,劳累时加重.先后多次于多家医院就诊,行CT检查初步诊断为脾梗死;穿刺活检发现坏死组织细胞,未见肿瘤细胞.另一家医院CT诊断:脾内囊实性占位,考虑脾脏恶性肿瘤(图1).我院B超检查显示:脾脏稍大,脾内见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团,部分突出包膜外,大小约88 mm×83 mm边界清楚,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内见少许血流信号,性质待查(图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