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系统,对腐蚀管线的剩余强度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分析中考虑了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得出了腐蚀区的应力分布及腐蚀区应力随载荷变化的历程曲线,以及腐蚀区尺寸对剩余强度的影响,并对模型的失效压力进行了预测。将预测结果与工业上使用最广泛的B31G准则预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用此方法对腐蚀管线的剩余强度进行评估是可行的,能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导采用电化学、声学手段同恆载荷拉伸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18—8奥氏体不锈纲在氯离子介质中应力腐蚀断裂行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18—8奥氏体不锈纲在氯离子介质中发生应力腐蚀断裂的机理、防止应力腐蚀断裂的方法,测出了应力腐蚀断裂的敏感电位区、免疫区以及划分免疫区与非免疫区的临界电位,并对临界电位的物理意义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3.
毕海斌 《甘肃科技》2008,24(7):65-67
介绍了硫化氢(H2S)应力腐蚀产生的条件、特点、腐蚀形态及基本类型等.从材料,环境及应力水平三个方面分析了H2S应力腐蚀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预防H2S应力腐蚀的措施,包括合理选材、焊后热处理降低焊缝及热影响区硬度,控制介质中适宜的H2S含量,加注缓蚀剂,对设备内壁进行涂层处理,采用电化学保护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某机右中外翼开裂下壁板裂纹源区材料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发现金相照片上有应力腐蚀、疲劳破坏的显著特征,从而得出结论,其疲劳开裂模式为由应力腐蚀诱发的腐蚀疲劳开裂。  相似文献   

5.
20G钢焊缝区碱脆开裂及Ni—Cr—Fe涂层的防护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四点弯曲恒定载荷法结合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研究了由热浓碱液引起的20G钢板焊缝区应力腐蚀开裂行为及Ni-Cr-Fe涂层防护效果和耐蚀特性.结果表明,碱脆最严重的区域发生在焊接接头的近缝区,增加恒定载荷,延长腐蚀时间,都使应力腐蚀拉伸强度σbsc下降;用应力腐蚀临界时间可衡量材料的应力腐蚀敏感性,据此评价了涂层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锚固区节段长度对索梁锚固区应力状态的影响,建立2种锚固构造的8个壳单元模型进行双重非线性(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分析,比较8个模型中钢锚箱、钢锚梁、腹板和横隔板的应力分布情况。对比结果表明:不论锚固构造横桥向设置还是顺桥向设置,锚固区节段长度对钢锚箱的应力影响相对较小,而对钢锚梁、腹板和横隔板的应力影响较大;当所选锚固区节段长度远离锚固区大于2倍梁高时,计算结果差值在5%以内。所得结论可供锚固区数值模拟参考。  相似文献   

7.
考虑到船体结构腐蚀的随机性,给出了随机腐蚀船体板的极限强度分析方法.根据散货船测厚报告中腐蚀数据,研究船舯甲板边板腐蚀数据的分布规律,建立随机腐蚀模型.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腐蚀板结构的极限强度进行计算分析,通过蒙特卡罗仿真方法计算确定腐蚀甲板边板极限承载能力的概率统计特性,最后对板结构极限承载能力进行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甲板边板的腐蚀数据和极限承载能力均符合对数正态分布,船体板的极限应力比与腐蚀体积比成线性反比关系.  相似文献   

8.
用表面残余压应力试样,U型弯曲试样(用其压缩区)和WOL恒位移缺口压缩试样,对18-8不锈钢在沸腾MgCl_2溶液中进行了压应力条件下的应力腐蚀试验。结果表明,三种试样分别经110小时,73-100小时以及262-324小时后都观察到了由压应力所产生的应力腐蚀裂纹,并获得了具有岩层状特征的准解理脆性断口,这和拉应力腐蚀时获得的解理断口明显不同。 压应力条件下应力腐蚀裂纹的孕育期比拉应力要高一个数量级,而且裂纹扩展缓慢,加上裂纹不能张开而难于辨认,故当试样中同时存在拉应力时将不会观察到压应力所产生的应力腐蚀裂纹。  相似文献   

9.
根据疲劳与应力腐蚀损伤的耦合效应,利用非线性累积原理,构建了金属材料的高周疲劳损伤演化模型。以API X65管道钢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验确定了腐蚀疲劳损伤演化参数。利用ABAQUS软件二次开发模拟了含不同腐蚀坑形状的管材试样腐蚀的疲劳损伤演化与裂纹萌生过程,探讨了腐蚀疲劳裂纹萌生对腐蚀坑形貌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腐蚀坑宽度与深度相同时,半椭球型腐蚀坑试样腐蚀疲劳裂纹萌生寿命最长,圆台型与圆锥型次之,矩形体腐蚀坑试样裂纹最先萌生;半椭球体腐蚀坑试样应力腐蚀损伤对总损伤的贡献量始终大于疲劳损伤,而对于其他类型腐蚀坑,腐蚀疲劳裂纹萌生主要源于疲劳损伤的累积。  相似文献   

10.
连静毅 《科技资讯》2012,(13):103-103
应力腐蚀是压力容器最危险的损伤之一,本文阐述了压力容器以及压力容器应力腐蚀的概念,分析了压力容器应力腐蚀的影响因素,从力学因素、环境因素、冶金因素以及使用过程等方面提出了控制压力容器应力腐蚀断裂的防护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