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前,中国制造亟需向高精尖发展转型,李克强总理在去年两会上号召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一时广为关注,以至工匠精神成为2016年十大流行语之一。为深入认识传统的工匠精神的内涵,该文从历史发展维度,以史册文献为证,试图具体分析明确中国工匠内在规定性——工匠精神,认为讲实际、重劳力、崇执着、尚精细、要诚信、须担当、求大道、善创新、厚师承等九个方面着重体现出中国古代工匠的群体精神,以为当代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朱元璋为确保天下长治久安,一改以往历代王朝仁德治国的政策,开始以猛治国,强化皇权,加强法制,普设特务机构,大兴党狱、文字狱,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理论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与升华。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对传统经济文化的扬弃 ,是对富民思想、重农思想、节用思想和功利思想的批判继承以及对谋略思想的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4.
在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心中面临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国家危亡,"文化中国"和"政治中国"之间的界线变得不再明晰。本文拟通过对西南联合大学师生生存状态进行梳理,分析西南联大人面对"千古未有之大变局"时的心态,得出作为当时中国最先进的知识分子群体所表现出的真实心理状态及文化与国家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林纾是中国近代文坛上比较复杂的历史人物,他具有双重文化心态——“入世”与“出世一,其表现为价值观上“隐”与“见”的相互交织、为学上追求自由境界与迁就学术规范的双重意向。林纾形成双重文化心态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当时特殊的时代环境所致,二是传统儒学的价值信仰体系使然。  相似文献   

6.
吴雅彬 《科技信息》2013,(26):318-318
本文通过对体育产生、依存的社会环境、思想基础、价值取向、产生体系等方面进行对比,指出中国传统体育与奥林匹克体育属于本质上有巨大差异的两个体育体系。二者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运动方式和活动内容上,而且深入到哲学思想和价值观的核心层次。奥林匹克体育以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渗透到中国传统体育中,为其增添了活力并促使其融入到国际体育的潮流之中。中国传统体育独具魅力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则应为完善奥林匹克体育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浅谈“五四”之“反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文学产生的文学意义,不仅局限在对新文学新思想的倡导,更是打破了古代文学与近现代文学间对话的隔膜,搭建了西方文学与中国文学间的沟通桥梁,实现了文学自身现代意义的转型。  相似文献   

8.
以兰州市国际马拉松比赛为研究对象,对体育软实力和兰州国际马拉松的精神进行了解读,探讨了兰州国际马拉松的举办对提升城市体育软实力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国际马拉松的举办加速了兰州市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对全民正确体育价值观的形成有促进作用,而且也提升了兰州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散见于中国城乡各地的寺庙观庵,记载了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兴衰.研究寺庙观庵,除了要重视它的外部形态和空间布局,更应重视其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应使其形制布局等外在要素与其蕴含的文化要素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从所处时代的思想、文化、政治和经济等多层面地去挖掘其深层的文化渊源.遵循这一思路,从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的视角介入,通过对“槐”和“锅”等文化要素的查考和解析,对河南省民权县白云禅寺“锅中槐”文化的认识应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人文价值的角度出发,就2008年北京奥运“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目标,分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奥林匹克追求真、善、美,追求美好光明的精神内涵以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意义,阐述了现代体育特有的体育景观。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愉悦人们身心的特点,从而说明了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优秀成果,是人文奥运的归位。是把民族的演进为人类的一次最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11.
魏晋南朝时期,社会上盛行“重孝”之风。大量献记载足以说明此时“重才”之风的普遍性和社会性。这种风气形成的原因,既有社会的因素,又有政治、思想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词源学看,“传统”核心意义是“由昔而今世代传承”且具有范型意义的“伟大传统”,它使代际之间、历史之间保持了某种连续性和同一性,构成了一个社会创造与再创造自己的文化密码,并且给人类生存带来了秩序和意义.几大基本“传统”范式中,言、形与物是“时间距离遥远”的传统,与“文”相对,恰好是“great”和“little”相对应而被人忽视的不隐含价值判断的中性意义所在,和人类文明史整体视野对大小传统反转改造的立论基础.出土珥蛇、珥殃与文献、口传神话信仰遥想呼应,见证了大小传统互补互证.传统本质上是“过去”延传至今的述与见,是令人探寻历史奥秘的一种视角.  相似文献   

13.
翻译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是翻译实践发展的产物。本文分析了翻译文化中的翻译心理、意识、思想体系和翻译的概念、标准、技巧、规范及其组织机构,剖析了翻译文化的特点,同时指出了解翻译文化的建构及其特点。这有助于进一步探究翻译实践的客观规律性。  相似文献   

14.
谈论中国的文化传统,常常使人陷入一个悖论环境。但是若对这个问题加以变焦处理,可以看出不同侧面:从虚实分,西方文化其用在“实”,中国文化其用在“虚”;在某个历史阶段,西方文化其优在“先”,中国文化其优在“后”;从“段位”看,西方文化段位在“中端”,中国文化段位在“高低两端”。在中国国力日渐强大的今天,物质进步与我们的精神气质显得有些不相称,这是我们追讨传统的一个最重要的理由。  相似文献   

15.
马思维 《科技信息》2010,(24):172-172,174
在多元民族文化的全球化时代,如何化解"文明的冲突",促进人类文化事业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如何在平等的基础上,通过对话沟通,交流合作,实现良性互补,建立普世性的伦理,其急迫性已变得刻不容缓。中国具有"和谐包容"、"和而不同"的传统,"和"文化为解决这个世界性的难题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相似文献   

16.
语言除了表达客体的概念意义外,作为文化的载体,还蕴涵着该语言的民族的文化含义和文化心理。本文就“龙”与“dragon”在汉英文化中的不同文化内涵进行探讨,指出研究文化词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传统文化中,“仁”即爱人,要求人们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现代社会中,“仁”表现为不同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之间的相互尊重、包容与理解,是个体与社会联结的中介和它的最理想形式在道德领域中的体现。“仁”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人际关系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它有助于个人修身和群体和谐。我们需创造良好的制度和文化环境,以充分发挥“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上海文化研究在史料的整理和史实的梳理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可是由城市研究激发的深入犀利的理论思考则乏善可陈.绝大多数研究著作只不过使用不同的材料,来证明"现代化"叙事的正确和"发展主义"意识形态的不可抗拒.从"文化传统"和"都市经验"的角度来反思上海文化研究的现状,希望能在充分发掘上海经验的同时,提供另一种回应中国现代性问题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儒家传统文化之价值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传承至今 ,既有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精华 ,也有已经过时或腐化的糟粕。因此 ,我们应本着“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的科学态度 ,对其进行分辨、取舍、继承和创新 ,使其发挥作用 ,与时俱进。本文拟从思维方式之价值、人生观之价值、人际关系论之价值三方面来具体分析儒家传统文化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伏羲指上古畜牧业时融合许多部落文化的一个时代.伏羲文化指涵盖伏羲时代精神及物化的精神为主要内容、由后世不断丰富、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远古文化,对中国传统哲学、婚姻家庭形态、生产力的发展、华夏民族的融合都产生了极大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泉.本文从伏羲文化的价值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两个方面探讨了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