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利用大量的烃源岩地球化学数据,从有机质显微组分、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及有机质成熟度四个方面,对吐哈盆地十三间房地区煤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侏罗系西山窑组在研究区内厚度较大,分布较为连续,烃源岩成熟度较高,是研究区内主力烃源岩层段。对研究区烃源岩成熟度史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十三间房地区烃源岩生烃门限深度为1 800 m,门限温度为95℃,进入生烃门限的时间约为162 Ma;2在西山窑组现今地层温度为50~110℃,Ro达0.6%~1.1%,正处于生油高峰期;3研究区内烃源岩成熟度表现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其有利勘探区主要位于研究区西北部。  相似文献   

2.
利用岩石薄片鉴定、常规测井、烷烃气碳同位素、流体包裹体等分析测试资料,开展了川西南井研地区嘉陵江组气藏成藏地质条件研究,结合区域埋藏-热演化史和构造演化史恢复,恢复了嘉陵江组天然气成藏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井研地区嘉陵江组天然气成藏条件良好,嘉四段云坪相孔隙型白云岩储层发育,以龙潭组为主的二叠系烃源岩为气藏的形成提供了充足油气来源,中-小型烃源断裂为天然气成藏充注提供了有利通道,低缓斜坡背景下的构造圈闭为天然气富集成藏提供了有利场所,区内嘉陵江组天然气成藏表现出一期持续性干气充注特征,其成藏演化经历3个重要阶段:印支晚期-燕山中期二叠系烃源岩成熟生烃;燕山晚期高成熟干气开始充注成藏;喜马拉雅期-现今持续充注与调整成藏。  相似文献   

3.
东营凹陷南坡深层潜山勘探程度较低,孔二段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及有利烃源分布是制约其勘探的重要成藏因素。首先从孔二段烃源岩的岩性颜色、生烃潜力地化指标、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等方面分析了其生烃潜力及发育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东营凹陷构造演化背景及孔二段地层发育特征,利用地震资料对孔二段烃源岩有利烃源分布进行了预测;同时,通过已钻井分析,建立了南坡深层潜山成藏模式,并在其指导下,结合孔二段有利烃源分布,对东营凹陷南坡深层潜山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
有没有烃源岩是深水区低勘探领域早期评价要回答的首要问题,烃源岩研究对低勘探领域早期评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地质类比原理,充分利用地震、测井、地化等资料,依次运用层序及体系域分析法、地震速度-岩性分析法、Ro地震-测井及数值模拟联合预测法、地震相-沉积相-有机相转化法等方法预测了琼东南深水区乐东-陵水凹陷渐新统海陆过渡相和滨浅海相烃源岩的有利发育层段、泥岩厚度、成熟度和成熟史及有机相分布和质量特征,并通过计算生烃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渐新统烃源岩发育的最有利层段为崖二段和陵二段;两套烃源岩泥岩厚度大、成熟度高、生烃高峰期较晚,具晚期生气的特点;浅海相有机相分布范围大,质量好,为最有利有机相,浅海相泥岩为本区的主要烃源岩;崖二段和陵二段烃源岩质量好,为研究区最有利的烃源岩,但乐东凹陷优于陵水凹陷,崖二段生烃贡献大于陵二段。该套方法克服资料不足带来的困难,适用于深水区低勘探领域,为低勘探领域烃源岩早期预测及评价提供一套可行性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北部杭锦旗探区上古生界烃源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杭锦旗探区上古生界烃源岩问题争议大。通过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盆地模拟等方法手段对研究区上古生界烃源岩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上古生界发育石炭系、二叠系两套烃源岩,煤层是最好的烃源岩,泥岩为差烃源岩。煤层有机碳的质量分数最高,平均值为61.32%;有机质类型好,以Ⅲ型干酪根为主,属于生气型源岩;有机质成熟度为0.8%~1.3%,已经进入生气高峰阶段。烃源岩生气强度为(0.1~1.3)×109m3/km2,具备为研究区天然气成藏提供物质基础的条件。盆地模拟结果表明山西组总生气量大于太原组,是主要的烃源岩层系。烃源岩从侏罗纪末进入大规模生烃阶段,生烃高峰为早白垩世。研究区石炭系和二叠系煤层是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的主要气源岩,天然气组分中甲烷含量变化、天然气侧向运移距离等证据进一步佐证了上述观点,突出了研究区上古生界烃源岩的原地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普光地区陆相地层烃源岩主要发育在上三叠系须家河组、侏罗系自流井组和千佛崖组,以局部盖层为主,由须家河组及以上地层的泥质岩构成,储层主要为须家河组须二及须四段砂岩。通过对烃源岩特征、储层条件、盖层分布、圈闭类型及成藏模式等成藏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认为普光陆相地层具有较好的生储层搭配及盖层,为陆相气藏的形成创造了条件;生烃凹陷控制气藏的分布范围;燕山期的古隆起(古斜坡)控制着油气运聚的方向;断裂及裂缝起着输导和改善储层的双重作用;其中后两个因素通过沟通油气源、有利沉积相带和形成圈闭等作用控制着普光陆相天然气的成藏。  相似文献   

7.
皖南沿江地区海相烃源岩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皖南沿江地区海相地层的油气勘探提供依据。方法综合运用有机岩石学、热解分析及有机地球化学等方法,详细研究了皖南沿江地区海相烃源岩的有机质生烃特征,并进行了油气勘探评价选区。结果研究区发育下古生界、二叠系、下三叠统3套主力海相烃源岩,其中下古生界、二叠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Ⅱ—Ⅲ型为主,有机质丰度高,热演化程度较高,油气勘探应主要以找气为主;下三叠统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有机质丰度较低,但烃源岩厚度巨大,热演化阶段适中,可作为勘探远景目标。结论皖南沿江盆地群海相烃源岩具有良好的油气生成条件,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8.
探讨鄂尔多斯盆地周家湾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8层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从长7烃源岩生排烃影响原油运聚及长6、长8沉积、成岩的差异性研究入手,总结成藏差异。结果表明,长7大面积分布的烃源岩为成藏提供了物质基础和运移动力;该区发育的长6、长8连通性砂体和构造裂缝提供了运移输导条件;长6、长8大规模叠置砂体形成了良好的储集体;沉积、成岩差异形成的相对高孔高渗储层发育区控制着油藏富集区的分布。长6层成藏模式表现为长7油源先向上运移至长6成藏,而后侧向沿连通砂体继续运聚成藏,直至扩展到远离长7烃源岩分布区,形成沿北东向砂体大面积展布的油藏;长8层成藏模式则主要为长7烃源岩向下运聚成藏,二次侧向运移较少,油藏面积较小。  相似文献   

9.
通过探井地层测温资料收集及地温梯度计算,建立了莫里青断陷基底埋深预测模型,确定了断陷内不同二级构造单元内烃源岩生烃门限深度以及双阳组有效烃源岩的范围。研究表明,莫里青断陷地温场差异性主要受盆地构造背景的控制,推测在断陷西北缘的伊47—伊45—伊8井区的深层是值得进一步钻探的有利目标区,该区发育较大规模的双一段低位扇砂体且其上覆优质烃源岩,成藏条件十分优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松辽盆地北部安达地区源岩条件、排烃动力条件、油源断裂、储层、圈闭等成藏要素的综合研究,明确了安达凹陷中浅层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及成藏规律。研究表明:(1) 成熟烃源岩的发育程度是安达凹陷中浅层油气成藏的首要控制因素,控制了油气藏的范围及规模;(2) 对于泉四段而言,在成熟烃源岩内青一段的超压发育程度是其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3) 对于青山口组而言,油源断裂是基础,青二+三段储层的发育程度是其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4) 安达凹陷整体相对较低的成熟度(大部分地区Ro<0.9%)及相对较薄的烃源岩(大部分地区烃源岩的厚度小于80m)造成的生烃潜力不足可能制约了姚家组的成藏。  相似文献   

11.
奇台庄山前带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博格达山阜康断裂带东段。通过构造地层研究以及成藏条件分析认为奇台庄山前带二叠系烃源岩供烃充足,存在扇三角洲砂岩、云质岩等储层类型,储盖组合发育,主要发育了构造和岩性圈闭,油气成藏条件优越,可作为下一步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油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的构造条件、烃源条件、储层条件、储盖组合和保存条件等方面的详细分析,认为该区延长组具有优越的成藏条件,具有形成良好油藏的潜力.油藏控制因素分析表明:油藏分布受延长组烃源岩厚度、生烃强度、排烃强度控制,油气运移指向紧邻生烃坳陷的流体低势区;有利沉积相带是三角洲油藏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三角洲前缘亚相中的水下分流河道往往距生烃坳陷近,具有优先捕获油气的位置优势,是油气富集的最有利场所;高渗透储层是油藏高产的重要因素.盆地中长6、长8地层中存在相对高渗透砂岩储层,油藏的高产往往与其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黄陵地区延长组长6致密储层为重点勘探层系,物性差,非均质性强。为了研究储层特征与油水分布关系,寻找油气富集规律,有效预测有利区,通过测井、录井、化验资料等,利用扫描电镜、铸体薄片,高压压汞技术等方法,对长7烃源岩、长6储层条件及储源配置关系、成藏驱动力等方面要素分析,进一步预测油气富集"甜点"模式,对储层地质与成藏特征进行总结。研究结果:长7烃源岩热演化程度好,是优质生油岩,油源受构造影响分区分布,西北部成熟度高于东南部,为成藏提供基础条件;长6受成岩作用、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影响,物性变差,与长7形成良好储源配置关系;成藏运移阻力主要为毛细管力,范围在0.014~0.078 MPa,驱动力大于运移阻力,流体才会聚集成藏。结果表明:长6储层成藏受控于优质烃源岩展布、储层质量等,受多种地质因素控制和影响,浊积水道区域,发育成熟的孔-缝疏导系统,构造局部隆起带,控制致密油分布。  相似文献   

14.
马剑  欧光习  黄志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6):15904-15912
凝灰岩致密油藏作为一种特殊的油藏类型,已受到高度关注,但前人对埋藏成岩阶段形成的凝灰岩致密油藏研究很少。本文通过对三塘湖盆地石炭系哈尔加乌组埋藏溶蚀型凝灰岩致密油成藏条件的研究,明确了成藏主控因素,并建立了成藏模式。研究表明:哈尔加乌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较好,并处于成熟演化阶段,油源对比表明埋藏溶蚀型凝灰岩油藏中原油来自哈尔加乌组内部烃源岩;埋藏溶蚀型凝灰岩物性较好,溶蚀孔隙为上部烃源岩在演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有机酸对储层的溶蚀作用而形成;埋藏溶蚀型凝灰岩油藏的形成主要受哈尔加乌组成熟烃源岩分布、卡拉岗组大套烃源岩下部物性较好的凝灰岩储层及圈闭条件的控制,形成“下部成熟烃源岩供烃、上部有机酸溶蚀形成物性较好凝灰岩储层及有效圈闭存储”多项成藏条件有利配置下的成藏模式。本文研究将对其他地区埋藏溶蚀型凝灰岩油藏的分布与预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川东南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远源成藏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川东南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油气成藏条件与主要成藏模式,为进一步深化该领域的勘探提供参考。通过对川东南地区须家河组烃源、储层、盖层和圈闭条件等成藏要素的分析及以官渡须四段气藏为代表的典型气藏解剖,表明川东南地区须家河组气藏主要为"深生浅聚"型的远源成藏模式,气藏具有"多期运移聚集,断层裂缝联合输导,喜马拉雅期调整成藏"的特点。具备与下部海相烃源岩沟通的断层输导体是川东南须家河组远源成藏的关键因素。良好的砂岩储集体匹配发育的裂缝系统,是该区天然气富集高产的保证。川东南地区须家河组油气勘探方向应以"位于心滩、边滩等有利沉积相带内,伴随发育烃源断层形成的致密砂岩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及构造圈闭"为主。  相似文献   

16.
中、上扬子区寒武-志留系发育两套主力烃源岩: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为主的烃源岩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连同上奥陶统五峰组笔石页岩为主的烃源岩.研究区曾遭受多期复杂的构造变动,烃源岩经历了不均一的抬升、变形、埋藏作用,导致烃源岩生烃演化的不连续性和分阶段性.基于详细的构造-埋藏史研究,烃源岩现今热演化程度分析,运用BasinMod盆地模拟技术,烃源岩生烃热模拟方法,深入研究了寒武-志留系烃源岩的埋藏史、受热史和生烃史,揭示出研究区寒武-志留系有机质生烃演化的阶段性和区域演化规律性,阐明了寒武-志留系烃源岩生烃作用发生的构造期次、时空分异特征等.认为鄂西-渝东区为下寒武统烃源岩主力生烃区,而川东南-黔中区为下志留统烃源岩主力生烃区.生烃热模拟实验再现了烃源岩生烃历程,借此探讨了高过成熟海相烃源岩剩余产烃潜力.  相似文献   

17.
吐哈盆地七泉湖构造带油气成藏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造演化史研究表明,七泉湖构造带从燕山期开始发育,第三系地层沉积前已具圈闭雏形,继承性的古构造背景是油气运移的有利通道.逆掩断裂带下盘的侏罗系水西沟群烃源岩成熟较晚,在晚第三纪大量生烃.七泉湖构造带流体包裹体特征明显,主要发育一期流体包裹体,烃类包裹体及伴生的盐水包裹体均发育在切割碎裂石英和胶结物的裂隙中,储层中的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都只有一个主峰温度区间.结合地质背景、构造演化史、烃源岩演化史、油气藏饱和压力资料确定了七泉湖-玉果油田侏罗系油藏的成藏时间为晚第三纪.  相似文献   

18.
济阳坳陷临南地区沙四段油源对比及石油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油油对比、油源对比等方面对临南地区沙四段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临南地区存在沙三型、沙四型和混合型三种原油;沙四段烃源岩早期生、排出低熟油,晚期生、排出成熟油。前者分布在凹陷的边部。后者在凹陷内部成藏。从而证实了沙四段烃源岩对油气成藏确有贡献,为研究以沙四段为源岩的油气成藏规律和指明有利勘探方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地震沉积解释技术在高邮凹陷泰二段烃源岩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泰州组是高邮凹陷现实的勘探接替层系和重要的资源接替领域。钻井数量少、勘探程度低、烃源岩的分布范围及油气资源潜力难以准确评价是制约其油气勘探的主要难点。以研究区内现有钻井资料及烃源岩地化分析成果为基础,充分利用地震资料横向分辨率高的优势,开展基于地层切片的地震多属性融合分析,首次将地震沉积解释技术运用到烃源岩平面发育及展布特征预测中,取得较好效果。研究表明,高邮凹陷中东部泰二段为半深湖相沉积,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热演化为低熟—成熟阶段,是高邮凹陷泰州组烃源岩有利发育区。地震沉积解释成果与区域沉积环境、烃源岩发育特征吻合较好,是井资料较少地区研究烃源岩发育、分布范围的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0.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与川中隆起过渡带是一个斜坡地带。通过对绵阳丰谷—中江回龙地区以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目标层的勘探目标优选评价研究,证实了在该过渡带及其两侧具备有利的沉积和构造背景;存在有效的储集层和储集体;烃源岩生烃强度高,天然气资源潜力大;储盖组合配置良好;有多种类型的有效而适时的圈闭;天然气输导条件和保存条件有利。探讨了地层压力流体封存箱成藏可能是该过渡带的主要成藏模式,认为川西坳陷与川中隆起过渡带的须家河组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