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晓鵾 《甘肃科技》2005,21(11):194-195
根据JGJ120-99,对基坑土钉墙支护设计方法进行了介绍,并结合黄土基坑边坡土钉墙支护工程事故实例,对其设计、施工、地质状况进行了计算分析,指出了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最后,针对黄土地区基坑土钉墙支护设计施工,提出了几点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西部地区的公路工程中出现了大量二元结构深挖路堑边坡,对此类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岩体材料强度取值依然没有明确定论.以兰永一级公路为背景,将发生失稳的K35+000~150标段黄土-砂岩二元结构边坡的破坏形式作为参照,在分析该深挖路堑边坡破坏原因的基础上,选取该标段上一典型断面,采用有限元软件研究坡底砂岩分别处于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两种不同强度指标下的深挖路堑边坡的稳定性以及边坡的变形破坏特征,并基于残余强度下的边坡模型,研究预应力锚杆加固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残余强度为基础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更为贴合此类边坡工程的实际状况,边坡若能在开挖过程中采用预应力锚杆支护底部基岩层将有效提高边坡稳定性从而阻止坡体失稳发生.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甘肃地区黄土-砂岩二元结构高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选取太原市有代表性的老城区、新城区2个环境空气监测点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历时2年的监测,分析了太原市环境空气中铅污染的特点。此次监测结果表明:太原市老城区、新城区环境空气中的铅浓度均达标,且夏季最低;新城区冬季环境空气中的铅浓度低于老城区,其他季节均高于老城区。  相似文献   

4.
许昕 《工程与建设》2022,(3):693-695+740
越来越多的公路建设需穿越既有不稳定性边坡,深入研究此类边坡变形破坏特征才能获得更为有效的支挡措施。文章以某隧道公路即将穿越的魏家大院某不稳定边坡为例,分析该边坡变形破坏特征,并采用有限元软件PLAXIS 3D模拟公路荷载作用时既有潜在不稳定性边坡采用“抗滑桩+锚索联合支护”措施的支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既有边坡区堆积体的主要成分为粉质黏土混碎块石,其变形主要发生在边坡前缘,坡脚的挡墙出现了侧向变形、墙顶开裂现象。根据边坡变形破坏特征及未来隧道公路穿越形式,建议在潜在不稳定边坡坡体中部(公路边坡前缘)设置3排抗滑桩+1排锚杆对其进行支护。模拟分析认为支护后边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5.
天平铁路湿陷性黄土深路堑工程设计采用了阶梯式边坡、坡脚支挡加固、消除湿陷性、引排地表水多重措施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克服了黄土湿陷性、深路堑边坡稳定性、施工开挖困难等难题,为湿陷性黄土地区铁路及公路建设中同类工程提供了工程实例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刘冠升 《中国西部科技》2009,8(21):13-14,27
边坡支护形式多种多样,各具特色。具体选用何种边坡形式,应根据具体的边坡条件、周围环境和边坡用途等进行比较选择,所选择的边坡支护形式必须安全、经济、施工便利。本文通过某高填方区边坡支护形式选型成功的实例,叙述了高填方区边坡支护形式选型和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边坡工程中,由于锚杆、预应力及堆载的存在,使得边坡应力状态复杂.以相似理论为基础,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黄土地区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边坡的土压力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锚杆预应力的大小、位置及其施加次序是影响边坡应力状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熊德闽 《科技资讯》2011,(19):86-87
黄土地区基坑边坡的稳定与支护问题一直受到工程界的广泛关注,如何找到一种经济、合理的支护方式是岩土工程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在土质加固方法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试验,从化学的角度寻找一种适用于黄土地区基坑边坡支护的材料,从而缓解或消除黄土的湿陷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依托兰永一级公路某边坡治理工程的监测试验,对该类型边坡进行支护结构内力监测及坡体位移监测.对比监测过程中发现的若干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监测及模拟结果表明,该边坡存在两处潜在的滑移-拉裂破坏面,分别由上部及中下部支护稳定.边坡中下部预应力锚索主要穿透结构面滑移层,对边坡稳定影响显著;该边坡锚索预应力施加完毕,预应力变化形式较以往形式相似,但与以往预应力变化规律相比锚索预应力回弹时间提前较多.锚索预应力变化阶段,坡体位移及支护结构内力呈现一定规律;由监测及模拟结果评价该边坡支护设计较为合理,由此为该类边坡支护设计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不同支护参数对锚固高速公路风化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通过FLAC3D软件建立数值计算模型,采用强度折减法计算不同支护参数下的边坡安全系数。研究结果表明,锚杆间距和锚杆长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当锚杆长度为6,9,12,15m时,对应锚杆间距分别取1.5,1.5,2,2m,锚杆加固效果较好;锚杆存在一定的有效锚固长度,在锚杆的有效锚固长度范围内,适当增加锚杆长度能够提高边坡安全系数;采用先短后长的长短相间和一级边坡采用短锚杆、二级边坡采用长锚杆这两种布设形式,能够更好地加固风化岩质边坡。  相似文献   

11.
浅谈黄土边坡稳定性与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黄土边坡的变形破坏形式及影响黄土边坡稳定的因素,并时坡面防护技术即工程防护和植物防护进行了分析总结,为研究黄土边坡的稳定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唐斌  朱志广 《太原科技》2012,(7):97-98,101
对钉-锚复合土钉支护形式在黄土地区的应用作分析,研究锚杆对基坑整体稳定性的影响,并结合工程实际,得出了钉-锚复合土钉支护形式在黄土地区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重力式挡土墙作为黄土地区边坡支护的重要形式,常常在运营期受降雨影响发生失稳现象。通过模型试验研究长期降雨影响下黄土边坡挡墙墙背土压力、孔隙水压力及墙面位移的变化规律,分析挡土墙黄土边坡在长期降雨条件下的变形破坏机理。结果表明:降雨入渗对边坡表层土的影响深度一般不超过4m,降雨入渗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影响距离只有40 cm左右;降雨影响下,边坡深部土压力发生释放现象,而浅表层土体受降雨入渗影响向墙背发生位移,导致浅表部墙背土压力剧烈增大;长期受降雨影响下,挡土墙墙背土压力沿深度分布表现为顶部和底部大而中间小的规律;挡土墙边坡在运行期的前3 a中,挡土墙处于变形活跃期,而后进入相对稳定期;重力式挡土墙设计中不但要关注挡土墙的整体稳定性,还要特别注意墙体中下部的抗凸起破坏验算。  相似文献   

14.
针对红粘土边坡病害现象,采用现场调查、观测与统计的方法,对江西省10条高速公路,6条国道公路总共294处边坡的破坏形式、特点和边坡防护类型、坡高、坡率,稳定性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发现,无支护结构下红粘土边坡病害存在坡面冲蚀、剥落、冲刷、溜方、坍塌等现象,以浅、表层破坏为主,整体破坏相对少见;支护结构下边坡破坏主要发生在植物防护处产生的小面积冲蚀、剥落等现象,边坡基本上不会出现整体滑塌,同时给出了边坡在各种支护形式下的适用坡率,为红粘土边坡的防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河南科学》2016,(2):227-230
锚索支护参数对荷载作用下边坡潜在滑移面的位置、形状及安全系数影响不容忽视,利用极限平衡法对荷载作用下锚索在不同长度,不同角度和不同排列方式下的潜在滑移面位置及安全系数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①锚索长度存在一个临界值,在该长度下边坡安全系数达到最大值;②预应力锚索有一个能提供最大抗滑力的倾斜角度,边坡按这个角度支护时稳定性最佳;③在边坡坡顶存在荷载时,锚索总长度相等的情况下采用上短下长排列时边坡安全系数更大.研究结果对于坡顶存在荷载时边坡的锚固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地震和降雨会影响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的问题,采用地震动力计算、完全流固耦合计算和强度折减计算,对正在使用的黄土高填方边坡进行分析,并对边坡土体位移时程、加速度功率频谱、吸力、有效应力和最小安全性系数进行分析,研究地震和降雨入渗条件对正在使用的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作用对黄土高填方边坡表层土体作用大于填方基底土体作用;降雨入渗对边坡土体的影响范围为表层土体和浅层土体;降雨入渗使得边坡表层土体的吸力和有效应力减小,而使浅层土体局部吸力增大;降雨过程中边坡表层土体有效应力减小,浅层土体有效应力先增加后逐渐减小;地震后降雨入渗引起边坡最危险滑移面区域发生改变,降雨速率和降雨持续时间均对最小安全性系数有影响,降雨结束后边坡最小安全性系数降低.该研究为三维条件下地震和降雨入渗对正在使用的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炎汝高速公路桂东连接线段LK0+200~LK0+300右侧山体边坡出现了滑坡灾害,拟采用锚杆-放坡组合支护治理方案.为实现治理方案优化设计,根据协调锚杆长度L与放坡坡度i,推荐了42组支护方案,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各方案进行边坡建模分析计算,获得边坡稳定安全系数、边坡剪切力应变随锚杆长度和边坡坡度的变化规律.通过施工治理成本最小化原则分析,最终给出了锚杆长度9.5 m、坡度44°的优化方案,为治理炎汝高速公路路段失稳边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文章建立一土质边坡模型,按照常规设计支护技术参数,对在强震作用下的挡土墙、抗滑桩和预应力锚索3种支护形式下的边坡进行动力分析,得到不同支护方式下边坡的动力响应,重点从动力放大系数、残余变形、动轴力、动拉应力等方面,对3种支护形式的加固效果做对比.结果表明,动力响应差别很大,动力放大系数以抗滑桩加固最大,挡土墙加固最小;残余变形以挡土墙加固最大,预应力锚索加固最小,挡土墙加固难以维持强震下边坡的整体稳定;挡土墙加固下坡顶面出现拉应力最大;综合比较,预应力锚索加固效果最优,应作为多震地区边坡防治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9.
对剑桥模型的破坏准则并进行了补充改进,使其适用于黄土高边坡稳定性分析。通过室内试验取得了不同含水量下黄土的抗剪强度参数及对应的临界应力比。采用FLAC有限差分软件对不同坡角的边坡进行数值计算;并用MAPGIS软件DTM空间分析功能对计算结果进行图形后处理。基于以上工作,研究黄土高边坡体内应力分布特点、黄土高边坡稳定的应力影响因素、潜在不稳定区域和边坡破坏模式。探讨含水量变化对边坡临界应力比和实际应力比的影响规律,分析应力比变化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程度。揭示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减小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不同力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公路岩质边坡应力监测离心模型试验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公路岩质边坡的支护锚杆进行应力监测,并依此评价边坡稳定性时,存在应力变化规律与预警值难以准确确定的问题.基于离心模型试验与现场试验的方法,以广陕高速一段岩质边坡为例,对该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模型试验可得出边坡失稳前的应力变化曲线,利用幂函数对其进行拟合,结合预警百分比的方法确定应力监测的预警范围;根据现场试验监测结果得出,采用离心模型试验的成果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应力监测评价具有可行性,监测过程中应兼顾周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