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性废弃稀土抛光粉吸附除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废弃稀土抛光粉的改性方法以及改性后材料对磷酸根离子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改性稀土抛光粉对磷酸根阴离子显示了良好的吸附效果,改性后的磷吸附量是改性前的100倍,在室温(25℃),初始浓度5~150 mg/L,pH为3、5、7、9、11的条件下,其吸附等温线能很好地用Langmuir方程进行描述.对于低浓度(5~10 mg/L)磷溶液,改性后材料在所选pH条件下对磷的去除率可达100%,表明将废弃稀土抛光粉改性成磷吸附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氯化铵焙烧法从混合型稀土精矿中回收稀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氯化铵焙烧法分解包头混合型稀土精矿回收稀土。实验确定了矿物固氟和氯化焙烧的最佳条件:固氟温度为600℃,固氟剂用量为m(ore)/m(MgO)=3:1,固氟时间80min;氯化剂用量为m(NH4Cl)/m(ore)=2:1,氟化焙烧温度500℃,氯化时间80min,在优化条件下,稀土的回收率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3.
稀土氧化物抛光粉粒度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推荐了用X射线衍射线宽法和小角散射法测定稀土氧化物抛光粉的粒度,说明了两法的原理和实验过程。粒度或晶粒大小是说明抛光粉性能的重要指标。本工作用新的进口抛光粉和国产(由不同实验室提供)CeO_2样品进行了晶粒大小和粒度的测定。就不同来源抛光粉的测定结果作了比较。实验结果用电镜相片对照,说明基本可靠。对于线宽法(测定晶粒大小)和小角散射法(测定粒度)的结果,也作了比较和说明。本文在我国首次建立了抛光粉的平均粒度大小测定方法,可用于生产控制,工艺条件选择及抛光过程研究中,因此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稀土抛光粉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铈(CeO_2),它是研磨剂中的佼佼者,是研磨剂之王。 过去,被用作研磨剂的主要有二氧化硅(SiO_2)、二氧化锆(ZrO_2)和三氧化二铁(Fe_2O_3),但它们都没有稀土抛光粉的研磨效果好,所以才逐渐被稀土抛光粉所取代。 经过几十年的研制、生产和应用,稀土抛光粉已经形成三大类品  相似文献   

5.
一、概述抛光为一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光学元件的抛光质量主要取决于抛光粉的物化性能。而抛光粉的物化性能与其化学组成、研制方法等因素有关。由于测试抛光粉的物化性质的手段尚不够完善,国内迄今还没有一个衡量抛光粉质量的统一标准或技术指标。元件抛光的合格率波动大,这给抛光工艺带来一定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6.
富铈混合稀土对压铸AZ81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开发铸造性能优越、成本低廉、中温性能略有改善,并能满足摩托车曲轴箱服役环境的新型镁合金提供材料基础,通过往AZ81合金中添加富铈混合稀土,考查稀土对压铸镁合金AZ81组织和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少量加入稀土能起晶粒细化和固溶强化作用;随加入量增大,稀土以晶界和穿晶条状脆性相存在,对合金强度的损伤作用大于强化作用.因此,压铸AZ81的常温和150℃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随稀土加入量的增加先略有提高,然后持续降低;室温延伸率随稀土加入量增加而连续下降,对150℃温度下的延伸率无明显影响;但富铈混合稀土的加入显著提高合金的蠕变抗力.  相似文献   

7.
添加稀土硝酸盐氟碳铈矿的热分解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寻求较低温度下分解氟碳铈矿的方法,用TG DTA热分析技术研究了添加稀土硝酸盐(质量分数为5%)后氟碳铈矿的热分解过程,并用XRD方法分别对430℃和510℃下焙烧产物进行了物相分析·研究结果表明:430℃下不添加稀土硝酸盐时,氟碳铈矿只是部分分解,加入稀土硝酸盐后可以完全分解,分解产物主要是REOF,2CeO2·CeF3和少量的4CeO2·Ce2O3;510℃下氟碳铈矿完全分解,加入稀土硝酸盐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稀土草酸盐转化成氟化物进行了理论探讨 ,导出了从稀土草酸盐转化成氟化物的平衡常数 ,由平衡常数可知 ,一些稀土草酸盐可定量地转化成氟化物 ,生产实践证明了这种转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氯化铵焙烧提取稀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用氯化铵作为固体氯化剂来氯化稀土氧化物制取稀土氯化物的工艺。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氯化铵用量三个因素对稀土氯化物浸出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较合适的反应条件:焙烧温度350℃,焙烧时间100min。NH4Cl:稀土样品为12(摩尔比),稀土的浸出率达到了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廉价高性能富Nd混合稀土MR-Fe-B永磁合金的成分及其工艺因素对磁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这种铁基稀土永磁合金的最佳成分及最佳工艺制度。该永磁合金磁性能达到:B_r=1.15—1.28T(11.5—12.8 kGs),i~Hc=573—796kA/m(7.2-10.0kOe);(BH)_(max)=247—270kJ/m~3(31—34MGOe),在20—100℃范围内开路磁通可逆温度系数为-0.098%/℃,居里温度T_c=310℃,维氏硬度HV≥520。对其高矫顽力的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烧结态磁体的矫顽力主要来源于富 MR相的作用,而后烧态磁体的矫顽力的提高主要是反磁化校数目减少的缘故。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电阻法、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等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含复合稀土CuZnAl形状记忆合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入复合稀土以及采取合理的热处理工艺(820℃-800℃保温15min室温油淬 150℃时效150min 50℃水保温10min),可以获得以马氏体为主的形状记忆合金,同时合金的相变热滞最小。X射线衍射及微观分析结果表明,时效温度在150℃时的试样中的马氏体有序度较高,时效温度在200℃时,合金中马氏体板条中均衡的层错亚结构遭到破坏,形成大量的位错,时效温度达到250℃时,合金已发生了贝氏体转变。  相似文献   

12.
本发明是一种稀土氧化物超细粒子的制备技术。稀土氧化物超细粒子应用十分广泛。其制备方法主要有液相法的水热法,均匀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等。但制备粒径小且粒度分布窄的稀土氧化物超细粒子尚具难度。本发明采用沉淀法与相转移法相结合,以稀土盐类或稀土氧化物(大粒径)等为原料,草酸盐、氨水、尿素等为沉淀剂,表面活性剂为相转移剂,可制得粒径在20nn~500nm(随焙烧温度和稀土种类的变化而变)之间且粒径分布范围窄的稀土氧化物超细粒子。  相似文献   

13.
稀土氧化物是用于生产稀土陶瓷制品的。其制造方法是:在稀土矿酸水溶液中添加固体草酸,制得稀土草酸盐,再经焙烧即得稀土氧化物。如果一边搅拌稀土矿酸水溶液,一边快速添加草酸水溶液,虽然也能生成稀土草酸盐的粒子,但粒径很小;本发明用固体草酸代替草酸溶  相似文献   

14.
以包头混合型稀土精矿为研究对象,在密闭条件下,采用Al(NO3)3-HNO3盐溶液浸出包头混合型稀土精矿中的稀土。考察Al(NO3)3浓度、HNO3浓度、浸出时间、液固比、浸出温度和搅拌速度等因素对包头混合型稀土精矿中稀土浸出率的影响规律以及稀土浸出过程中的动力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HNO3浓度为3 mol/L,Al(NO3)3浓度为1.5 mol/L,浸出温度为100℃,搅拌时间为90 min,液固比为30 mL/g,搅拌速度为300 r/min为最优浸出工艺条件。在此优化条件下,精矿中稀土的浸出率为73.5%,而稀土的理论浸出率为74.82%,即精矿中稀土浸出率达98.24%;浸出过程属于收缩反应核模型,反应活化能为34.213 kJ/mol,受边界传质和扩散混合控制。  相似文献   

15.
混合稀土对ZM5镁合金熔炼起燃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镁合金在大气条件下熔炼和浇注极易氧化燃烧,是阻碍镁合金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目前一般采用熔剂覆盖和气体保护法熔炼生产镁合金,或采用半固态射铸成形工艺以降低作业温度,但都存在看不少缺点。通过合金化的方法来达到镁合金阻燃的目的将是发展方向。针对ZM5镁合金,研究了混合稀土及其加入量对起燃温度的影响,并与纯稀土的阻燃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添加0.12%混合稀土能大大提高镁合金的起燃温度,有望成为一种能推广应用的阻燃镁合金。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抛光粉用于抛光玻璃表面,其性能的优劣主要看它的磨削能力和抛光后玻璃表面的光洁度。磨削能力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对一定型号玻璃的磨削量(mg/min)来度量。但磨削量的测定比较麻烦,它除了因玻璃型号、抛光粉规格不同而异外,还受气温、抛光机床、抛光模层以及操作者的技巧等条件的影响。对同一份抛光粉必须进行多次试验,数据才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对非枝晶结构拉弗斯相阴极贮氢合金的混合稀土掺杂,以期进一步改进合金的动力学性能,XRD、EPMA及金相分析表明,混合稀土在合金中形成分散的Mm-Ni微小合金颗粒,在强碱性电解质的作用下,合金表面偏析出的疏松的混合稀土氢氧化物Mm(OH)3有利于镍原子簇对氢电极反应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稀土铈改性氧化铝为载体制备Pt/K/Ce-Al-O催化剂,考察了铈的掺杂量、焙烧温度对载体性能的影响,以及活性组分钾含量及催化剂的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研究发现,载体氧化铝的制备条件及活性组分钾的掺杂对催化性能有较大的影响,采用铈的掺杂量为9%,钾的负载量为9%,焙烧温度为700℃时,催化剂的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间壁加热浓硫酸中温焙烧的方法分解包头稀土精矿.通过正交实验并综合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和因素贡献率确定优化工艺参数,研究了矿酸质量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精矿分解率、稀土收率、HF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烧温度是最主要因素.对精矿分解率而言,焙烧温度达到了高度显著水平;对稀土收率而言,焙烧温度达到了显著水平;对HF吸收率而言,焙烧温度有一定影响,但是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混合稀土对高铝锌基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的加入,使合金铸态组织细化,强度、塑性、韧性和耐磨性得以提高。在稀土加入量为0.1%时,湿砂型铸态组织中晶界与昌内均可观察到稀土相的存在,而在水冷金属型铸态组织中,却未观察到稀土的存在,稀土元素固溶于基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