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2 毫秒
1.
该文对银杏叶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与化学成分及在功能性食品中应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该文对银杏叶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与化学成分及在功能性食品中应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该文对银杏叶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与化学成分及在功能性食品中应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采用HPLC法,对银杏叶的提取物进行了指纹图谱研究:使用Waters Nova-Pak C18(Φ3.9×150 mm,4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2%磷酸水溶液和乙腈,二元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4℃,检测波长为310 nm和355 nm. 利用该法对两种不同厂家生产的银杏叶提取物,以及自制银杏叶醇提物、水提物进行了检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该法操作简单、稳定性、精密度高,可作为各类银杏叶原料、中间产物及银杏叶提取物产品的质量控制依据.  相似文献   

5.
微波技术应用于银杏黄酮浸提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银杏叶为原料,研究了微波技术在银杏黄酮浸提中的应用.实验通过改变溶剂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等条件对产品提取得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比较了传统浸提法、微波法、微波结合浸提法三种方法的提取,结果表明微波法提取银杏黄酮是一种快速、高效、节能的新型提取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利用经处理晒干后的不同形状的银杏叶进行平菇的栽培试验,观察其对平菇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末状银杏叶作培养料的平菇产量明显高于切碎状和原状,不现的配方对平菇的生产及产量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银杏叶用不同浓度乙醇溶液热浸和冷浸两种方法进行了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试验,结果表明热浸60%惭醇为溶剂、冷浸70%乙醇为溶剂时浸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昆明产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和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AlCl3显色分光光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并利用DPPH自由基(DPPH.)捕获分光光度法和连苯三酚红褪色光度法对银杏叶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5.85%;提取物对DPPH.的捕获能力达59.11%,IC50=114.6μg/mL,对.OH的最大清除率为39.16%.结论:昆明产银杏叶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银杏叶提取物中提取银杏总黄酮,以银杏总黄酮的提取率为指标对银杏叶提取物的提取和精制工艺进行了研究,旨在提高总黄酮的收率及产品的质量。方法:采用芦丁显色反应方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浓度含量,系统比较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和超声次数4个主要因素,计算提取结果。结果:以5倍量的7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3次,每次15分钟。本次正交试验安排筛选出的银杏叶总黄酮提取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论:本工艺采用超声对药材进行预处理,可以极大的提高总黄酮的提取效率,操作简单、成本低毒性小,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银杏叶不同生长期多糖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时期采集的银杏叶水溶性多糖进行了初步纯化与鉴定.采用了传统的水煮醇沉方法提取多糖,对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实验条件进行了研究.当提取温度为80℃、时间为6 h时,7月份采集的银杏叶得到粗多糖质量为25.64 mg/g的棕褐色固体粉末,纯度为20.20%;9月粗多糖质量为31.60 mg/g的淡黄色固体粉末,纯度8.68%;霜降以后粗多糖质量为83.57 mg/g的乳白色固体粉末,纯度为17.60%.三个时期固体粉末脱蛋白后的溶液在260,280 nm处均无吸收峰,红外光谱进一步证明固体粉末为银杏叶多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