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63,自引:0,他引:63  
按照知识获取和传递的难易程度对知识进行了分类。在分析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关系的基础上,从科学研究和技术的视角,研究了隐性知识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隐性知识,隐性认识和科学研究   总被引:70,自引:2,他引:68  
本文对波兰宜的《个人知识》和《隐性方面》两本书中的有关隐性和知识及隐性认识与科学研究的有关论述进行了考查和概括;对朱克曼的《科学界的精英》发表以来关于科学研究中的隐性知识及其传播等方面的有关研究进行了归纳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教育和科学研究提出六个方面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企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企业环境意识、环境愿景、企业家的环境心智模式、员工环境经验、环境能力,以及企业环境组织惯例等隐性环境知识不仅能够带来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高,而且由于其巨大的价值性、稀缺性、不易模仿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其看成其提升绿色竞争力的战略资源。但由于受到隐性环境知识的难以收集和整理、环境知识垄断性、缺乏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和信用体系,以及缺乏生态系统思维模式等因素的影响,企业隐性环境知识的管理和开发成为一项难题。通过研究探索试图从开发和整合内外部隐性环境知识来获得和保持环境竞争力。企业内部的隐性环境知识管理和开发侧重于发掘员工头脑中潜在的环境想法、直觉和灵感等隐性知识,使其转化为企业环境竞争优势;企业外部的隐性环境知识管理和开发的重点是整合和利用客户、竞争者、供应商等外部隐性环境知识资源。  相似文献   

4.
在企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企业环境意识、环境愿景、企业家的环境心智模式、员工环境经验、环境能力,以及企业环境组织惯例等隐性环境知识不仅能够带来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高,而且由于其巨大的价值性、稀缺性、不易模仿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其看成其提升绿色竞争力的战略资源。但由于受到隐性环境知识的难以收集和整理、环境知识垄断性、缺乏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和信用体系,以及缺乏生态系统思维模式等因素的影响,企业隐性环境知识的管理和开发成为一项难题。通过研究探索试图从开发和整合内外部隐性环境知识来获得和保持环境竞争力。企业内部的隐性环境知识管理和开发侧重于发掘员工头脑中潜在的环境想法、直觉和灵感等隐性知识,使其转化为企业环境竞争优势;企业外部的隐性环境知识管理和开发的重点是整合和利用客户、竞争者、供应商等外部隐性环境知识资源。  相似文献   

5.
企业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外部机理和技术模式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研究从社会学视角分析探讨了企业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外部机制和技术模式。首先从企业知识的构成以及隐性知识的涉身性、体验性和经验性等方面的特征论证了隐性知识显性化机制在于市场化与共同体化,同时提出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技术模式:知识信息化和知识编码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学者们越来越关心知识的生产、积累和扩散.知识的特性决定了高度个人化和情景化的隐含知识不易在个体之间达成"共识".本文试图从隐含知识的外化、知识共同体情景的构建方面探讨知识的转移和扩散机制.最后,提出了知识转移和扩散的组织文化要求.并强调了科技文化在知识转移与扩散中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广义的科技奖励来看,对隐性知识持有者进行科技奖励是可能的,对隐性知识持有者的科技奖励可以通过隐性知识测量、隐性知识共享等直接奖励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对隐性知识的效用进行奖励等间接奖励的方式。对隐性知识持有者的科技奖励是一种"能力—承认"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默顿"成果—承认"模式的不足,将更加有力地推动科学技术的快速、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8.
企业知识转移的情境分析模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企业知识的发展与转移依赖于企业特定的情境,本文从文化,战略,组织结构和过程,环境,技术和运营等五方面来构建知识的情境维度,分析情境与企业知识转移的互动关系,提出企业知识转移的情境模型和相应的二种情境模式,并进行相关的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波兰尼意会(隐性)知识在中国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评析了中文术语翻译的多样性造成的困惑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对以哲学为主干、教育和管理为两翼的发展态势进行了深度反思。  相似文献   

10.
隐性知识对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已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国外学者有关隐性知识的作用和来源等研究成果的回顾和总结,指出企业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隐性知识的生产、转移和使用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1.
达米特的隐含知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含知识”是达米特在说明其意义理论时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一概念阐述了言语者与意义理论之阃的认知关系,集中地体现了达米特意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一般特征,因此,可以把“隐含知识”概念概括为意义理论的解释性概念,科学地审视隐含知识的内涵对我们深入理解达米特的意义理论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技术转移中的知识流和知识产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首先从知识载体之间和知识载体内部两个角度,具体分析了技术转移中的复杂知识流,指出了技术转移过程中知识流的两种形态嬗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技术转移中的两个根本性问题,即由知识流的组织专属性的嬗变所带来的技术转移中权力的部分让渡,和由知识流从公共知识向私人知识的转化所带来的技术转移中利益的重新分配。论文最后从知识产权的规制和管理方面给出了促进技术转移、加速知识流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企业、民族和国家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跨国公司的优势日益从传统的规模和资本优势转变为网络、知识转移与创新优势。本文从网络和知识转移的角度分析了跨国公司的四种基本创新模式,跨国公司与东道国创新主体之间关系的三种典型类型以及优势构建和转移的方式,分析了中国企业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对中国企业如何应对这种挑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针对模态逻辑哲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模态逻辑和哲学的关系、模态逻辑的合法性论争、可能世界问题以及模态语境问题等,本文述评了国内学者陈波、张家龙等人的观点。笔者认为随着一些模态逻辑技术为国内学者所掌握,更多的模态逻辑哲学问题将会引发学界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试论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与工程知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首先通过对实证主义知识论的批判来建构立足于生活实践的知识论立场,在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的架构下,沿着知识论的两个基本追问——何谓知识?知识何以可能?即知识基于什么样的活动得以产生的追问,来分析已往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的研究在流行的知识论框架下存在的问题与缺失。从立足于生活实践的知识论立场看,科学知识作为描述性知识,其目标与意图就是在于理解世界,描述世界的存在方式;技术知识作为行动的程序性和规范性知识,其目的在于解决实践过程中"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而工程知识作为造物行动中的情境化知识,其目的在于人工物在现实中的成功建造。三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从私人知识到公共知识的建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出现彻底击碎了"知识(含科学知识)是真理"的传统观念,完成了知识从"发现"到"建构"的变革,但在知识建构过程解释上仍然是混乱的不能系统回答的黑箱,主要是因为没能处理好知识建构的"科学化"与"社会化"两个环节的关系问题,两者混谈导致理论混乱,原因在"科学知识"被等同于"公共知识",根源于"私人知识"与"公共知识"及其互动关系理解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重点研究一阶逻辑与模态逻辑之间的历史关系以及模态逻辑的产生发展。文章首先回顾了《概念文字》出现的历史背景和理论背景,探讨其形式化和公理化研究方法对逻辑研究的历史贡献。接着,我们重点关注经典一阶逻辑所采用的实质蕴涵概念的意义,表明这样的蕴涵概念如何导致实质蕴涵悖论。接着,文章考察了模态逻辑如何在解决实质蕴涵的悖论中产生,后来如何为哲学概念的分析提供有力的工具和技术。  相似文献   

18.
对专业领域知识结构的分析是术语学认知维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术语学理论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的一部分.一个基本知识单位可以表示为两个概念之间关系的组合,或者是概念、概念属性与属性值的组合,这种结构化的认知方法让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以被获取、表示与利用的形式化实体,也为高效知识传播途径构建、多语种术语知识库构建和专业领域知识化...  相似文献   

19.
试论科学知识生产的组织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了惠特利(Richard Whitley)的“科学场域”视角和沃恩(Diane Vaughan)的“组织特征”视角,指出作为中观层面的科学知识生产的组织学分析框架中应该整合两种类型的研究,并纳入更广泛的社会与境。  相似文献   

20.
在科学发展进程中,科学是怎样成功地取得对事件的技术控制的呢?很显然关注理论再现的正统解释已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判。劳斯(Joseph Rouse)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它专注于科学的技巧、实践和技术,认为后者是现代权力关系展开和起作用的场所。这种权力关系,不仅发生在实验室对微型世界的构造过程中,也常常表现为科学对实验室之外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政治影响。权力/知识形式贯穿自然科学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