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船舶航行智能避碰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内容包括创建船舶拟人智能避碰决策(PIDVCA)理论,提出PIDVCA算法完备性测试方法和手段,研发了基于船岸协同的渡轮航行避碰预警系统,实现了渡轮航行避碰危险的精准预警并在镇扬渡轮上示范应用,研制了船舶智能航行避碰辅助决策系统(N-CADAS),实现了开阔水域碰撞危险预警及航行避碰辅...  相似文献   

2.
本课题的总体研究目标是:通过对智能航运功能体系、水动力学模型并行计算技术、三维数字航道构建技术的研究,开发多体系协同集成的智能航运综合仿真系统,形成航运预警决策水动力学模型并行计算技术、多体系协同的智能航运实时仿真技术等创新技术,提高航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安全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3.
4.
针对国家物流发展亟须解决的降本增效、低碳节能、提升体验、生态升级等核心问题,本文围绕智能制造供应链、多式联运、城乡配送三大应用场景,对智慧物流中的组织管理、供需匹配、关键技术与装备等内容进行研究与技术攻关。初步提出能够引领物流与产业融合发展的物流生态链智慧组织与管理模式,研究移动互联环境和多应用场景对供需智能匹配的影响,形成创新性的匹配理论与方法。研制精准定位、高速传输、安全共享、分布存储等共性关键技术和智能装备,形成一批阶段性科研成果,为智慧物流发展和物流产业升级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一个基于云边协同的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该项目致力于构建一个适用于各行业的云边协同的面向大数据人工智能化总成平台.平台以各个人工智能化子模块的相互协同合作为核心,项目底层架构通过对海量的数据信息的收集、传输、分析与识别处理,使得在边缘设备中能够对信息数据进行智能化采集,通过边缘设备进行实时推理与安...  相似文献   

6.
工业工程振动控制是基于土木工程的多专业综合技术,是工业装备正常运行的重要技术保障。随着我国高端工业装备不断向精密化和大型化方向发展,对生产环境的振动控制要求越来越高,振动控制的难度越来越大,而且对振动的要求比以前更加严格。我国的振动控制技术滞后于工业工程的发展,特别是精密和大型装备的振动控制技术只能从国外引进,价格昂贵,涉及到国家安全和高科技的关键技术还会受到限制,为满足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需要,结合下达的国家标准编制任务,针对工业工程振动控制关键技术难题,项目组开展了专题研究和工程实践,建立和完善了相关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形成了工业工程振动控制成套技术。  相似文献   

7.
化石能源渐趋枯竭、温室气体效应导致全球变暖、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必须面对的严酷事实.为应对日益突出的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特别是在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大力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甜高粱生产乙醇为代表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产业,对调整我国农业种植结构、增强粮食...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物流行业大而不强、连接能力弱、现代化程度不高、物流成本偏高、质量效益不佳等问题,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创建现代物流分析体系,通过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及区块链等现代技术,打造网络货运大数据化的分布式产业链智能协同系统,将大宗商品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与运输单位连接起来,用信息技术将传统物流业务进行优化整...  相似文献   

9.
本课题深入研究了“面向共享知识驱动的产品协同设计关键技术”,围绕产品设计的跨企业协同互操作、多学科领域数据交换、知识共享等关键技术问题,开展了基于本体的产品知识共享与交换、协同产品设计群组协作模式、协同产品设计过程互操作、基于共享信息模型的产品协同设计方法以及冲突消解等的研究工作,同时进行了研究结果的验证和原型系统的构建。课题组共发表学术论文15篇,其中SCI/EI收录12篇;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4项。  相似文献   

10.
智能船舶体系架构及关键系统技术研究包括智能船舶发展沿革、体系框架、关键技术、解决方案和应用示范等主要内容,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系统典型产品,创建了基于船岸协同的应用场景,完成了首例大型集装箱船的智能示范,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为缓解城市道路交通高峰严重拥堵的问题,在网联大数据驱动的新技术环境下,建立数据交互应用体系,规范多模式交通系统设备物联、系统平台互联数据共享。以多源交通大数据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解析刻画动、静态交通场景,建立典型拥堵场景目标导向的靶向治理优化方法体系。打造感控一体化的前端多元感知控制设备,升级构建面向非饱和交通动态变化的实时响应控制、面向过饱和交通均衡疏堵的主动调控新技术新系统。构建端云一体化智慧交通协同管控体系,研发新一代大数据驱动的城市交通智能网联管控与服务平台。形成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交通动态管控与协同服务理论体系、关键技术、装备系统及标准规范,为全国道路交通管控科技水平提升和出行服务改善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2014,(1):25-26
本地大型物流公司现在每年承担上市公司黔轮胎数百万条轮胎的仓储及物流运输任务,急需与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解决轮胎在仓储物流过程中识别繁琐、耗时耗力的问题,因此研究嵌入式轮胎RFID无源电子标签,解决轮胎行业在仓储物流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疏浚工程作为经济建设的基础行业,涉及到经济建设的多个方面.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水运交通运输量迅猛增长、江海联运船舶得到进一步地深入研究、船舶发展也呈现出大型化与专业化的趋势,这些均对港口与航道的规模、水深和宽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疏浚船舶作为实施水运设施建养的主要设备载体,其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22,(3):59-60
近十几年来,我国发射了气象、海洋、资源、环境、高分等多个系列30余颗遥感卫星,数据获取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卫星遥感技术具有空间范围大、时间频次高等特点,在国土资源调查、自然资源监测、生态环境评估、粮食安全与水资源管理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遥感数据获取空间几何与位置信息的技术日趋成熟,而以获取地物物理属性为目标的定...  相似文献   

16.
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十二五""十三五" "十四五"期间,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法规支持再制造产业发展,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工程机械是支撑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装备,国内市场保有量近1,000万台,年退役量超过10%,对其再制造具有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2011年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被列入首批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单位...  相似文献   

17.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人为因素导致船舶碰撞和搁浅触礁事故的发生,尽可能地减少人为因素的参与是杜绝海事事故发生的一种可行方案,研发具备自动决策功能的船用智能避碰导航仪[1](Vessel Intelligent Collision Avoidance Navigator,简称VICAN)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方案.本文的研究以船舶拟人智能避碰决策(Personifying Intelligent Decision-making for Vessel Collision Avoidance,简称PIDVCA)自动化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为基础,从解决问题的研究思想方法构建了PIDVCA理论模型,阐述了理论模型的验证方法及其验证效果,最后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了此项研究成果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石油开采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石油开采过程已引起各种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为满足未来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必须动用更多的陆地石油地质储量以提高原油产量,采油区也必须向低渗透率、低丰度、低产能贫矿或尾矿储量的石油资源区转移,由此还将产生更多的累积污染与更严重的生态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从城乡配电网数字化建设与多元性负荷、分布式发电基础建设深入开展,为全面落实开关设备数字化与广义物联网工程精益化监控需求入手,首先介绍了实现开关设备全过程控制的必须解决的几个关键技术点:基于多种数据结构与通信方式的多源异构数据统一处理方法,开关设备关键参数趋势预测,基于时间敏感网络的边缘计算平台构建,展示了全数字开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