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入手,探讨解释海绵城市的含义及海绵城市体系的界定,并提出海绵城市的建设原则与建设流程,以及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渗、滞、蓄、净、用、排"的六字技术措施与实现途径,同时也讨论了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难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为了解决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规划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对海绵城市概念及其规划原则的简介,分析了目前园林规划中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雨水收集系统的应用、雨水储蓄系统的应用、绿地微循环的应用,为海绵城市在园林规划应用指出具体方向,从而提高我国园林规划中海绵城市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3.
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建设模式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分析城市及城市河流生态系统现状的基础上,运用“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五位一体的河流生态系统建设模式分析了城市河湖水体的生态功能和建设原理,并以连云港市城区水生态系统建设工程为例,研究了城市河流防洪排涝、供水、生态用水及水质安全的保障系统,制订了水环境保护方案,构建了城市河流湖库的水景观和水文化建设体系,提出了水经济开发方案,为城市的水生态系统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随着物联网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应用的拓展深化,物联网成为海绵城市智能化建设的有效手段。物联网与海绵城市建设的结合为海绵城市的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风险。本文重点研究物联网在海绵城市运营阶段的风险评估问题,对物联网—海绵城市运营安全的系统构建层级进行了划分,并对每一层级的风险点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基于肯特指数法,结合物联网—海绵城市风险点,提出了基于改进肯特指数法的物联网—海绵城市风险评价模型;最后将该模型运用到某物联网—海绵城市管理系统的风险评估案例中,进行效果验证。案例分析表明,该物联网—海绵城市的系统运营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来自系统外部的主要风险因素为物联网病毒及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以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和水资源保护等为基本前提,使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与水环境保护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平衡关系,进而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水环境体系。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加强对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在为人们提供舒适环境的同时,还能有效地防治水体污染,降低水资源消耗。海绵城市是指能够充分发挥城市内下垫面自身调节作用,并与周边环境相融合的一种新型城市形态。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以杭州市27班九年一贯制学校为例,探究城市给排水建设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以期能够有效提升给排水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将海绵城市的理念更好地付诸实践,本文根据海绵试点城市建设情况,归纳总结了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经验和问题,对海绵城市建设中的系统性、管网改造、排水分区、竖向控制、指标选取等问题进行分析,据此提出:海绵城市建设必须体现系统性、综合性,以问题为导向,从源头、过程、末端统筹布局;要以流域为单元分级划分排水分区,合理组织径流路径;海绵城市建设要和黑臭水体整治相结合,坚持厂网河湖一体,处理系统与收集系统并重;规划建设中要注重竖向控制,使各项海绵设施有效收集径流,发挥处理功能;对问题分析逐步从定性走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参考国外经验,逐步形成适合我国的设计指标;从源头到末端系统控制薄弱环节,充分发挥海绵城市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7.
孙杨 《科技资讯》2023,(2):75-78
为了进一步提高吉林省海绵城市建设速度,实现当地水资源体系有效修复,切实提升城市洪涝抵御能力,维护生态安全,理应从生态雨洪管理视角,提出适应于吉林省区域环境的海绵城市PPP项目建设举措。在此之上,该文简要分析了生态雨洪管理模式的关键技术,重点以吉林省海绵城市PPP项目为研究对象,阐述“海绵城市+PPP”设计方法与应用路径,经由新型环保材料、生态建造技术、生态建设理念、智慧化管控模式的创新应用,搭配雨水系统、市政给排水、生态景观、方案设计成果,促进吉林省海绵城市良性建设,开拓城市发展新渠道。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建13项指标的城市公用设施指标体系的比较分析,对银川市城市公用设施水平现状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银川市公用设施竞争力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措施,包括建设完善的城市供排水和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城市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和信息网络,建设安全、稳定、高效能源供应体系,加快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完善城市及其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以银川城镇群为整体、统筹规划公用设施建设,深化城市公用设施建设的投融资体制改革,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9.
借鉴自然生态系统解决优化问题的思想和机制,提出了"城市土地生态系统"概念.首先定义城市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自主进化机理,然后创建城市土地生态系统自主进化过程的算法模型——城市土地生态系统进化算法(简称城市生态算法).最后,构建城市建设用地结构优化数学模型,并使用城市生态算法进行求解.选取上海市作为算法应用实例,结果表明城市生态算法能够很好地解决城市建设用地结构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由于城市环境的不断破坏,所以有必要建设生态结构合理、生态服务功能高效的城市生态系统.从城市森林建设的重要性入手,提出了建设生态化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进而分析了城市森林建设的标准、作用,探讨了我国今后城市森林建设的主要内容,为构建一个个生态化城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海绵城市理念越来越多地被各地政府和建设行业人士所关注,其在城市建设中的积极影响也越来越被人们认可。甘肃东南地区的气候相对湿润,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既是必然趋势也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通过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应用技术进行总结分析,结合甘肃东南地区地理、气候、水文特点,提出建设海绵城市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海绵城市绩效评价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海绵城市绩效评价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结合物元分析法进行绩效评价模型应用,并对鹤壁市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鹤壁市海绵城市绩效评价结果为优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绵城市绩效评价、建设活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城市地面硬化率不断增加,原有城市排水系统难以满足城市排水需求,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冲突逐渐加剧,城市内涝、黑臭水体现象日趋严重﹒天津作为国家第2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已经有了一定的建设成果﹒本文根据我国提出的海绵城市建设方法,介绍了低影响开发理念在天津市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天津市海绵系统空间构建、排水系统安全保障的"大海绵"具体措施,同时介绍了透水铺砖、下凹式绿地及雨水花园等"小海绵"具体做法,逐步建设起能满足城市需求以及自然保护的城市排水与雨水综合利用设施系统.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目前我国城市监控综合管理系统的现状进行研究,指出现有体系中存在的各种不足和缺陷,以构建和谐稳定的智慧城市为出发点,深入分析建设智慧城市的各种需求,提出以科技为支撑,以信息化为载体,以新型城市监控报警体系为主体,集中解决现有城市监控综合管理系统的问题,构建一个更安全、更高效、更智能的智慧城市。  相似文献   

15.
正城市水循环与海绵城市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于2016年正式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建设,重点开展城市暴雨洪水模拟与预报技术、地表水地下水调蓄与海绵城市技术、防洪排涝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的一体化海绵城市技术体系等研究,针对北京市水文气象特征和城市水系特点提供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和总体方案,为首都防洪减灾和水资源综合利用与管理提供理论与科技支撑。重点实验室现有82人,其中正高职称25人,副高职称34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者26人。实验室团队中,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者"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城市洪涝灾害的概述和对海绵城市政策的回顾和解读,提出了城市的建设应从灰色基础设施向绿色基础设施转变的新概念;同时结合国内海绵城市建设剖析了美国纽约市绿色基础建设规划的具体5项内容,最后提出了适用在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程磊  许新亚 《甘肃科技》2016,(22):107-109
海绵城市是21世纪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新理念。论文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视角,首先对海绵城市的概念进行解读,继而阐述了海绵城市建设现状,然后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及对海绵城市建设带来的挑战,最后做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合理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循环利用以及海绵城市的建设与评价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本文以海绵城市建设绩效为分析重点,确定了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组合赋权-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测算海绵城市绩效水平,并诊断各时段影响海绵城市建设绩效的障碍因子;以镇江市为例进行研究,并据此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对策与建议﹒结果表明:镇江市海绵城市建设绩效整体上升,2015―2020年绩效指数从0.051提高到了0.937,经历了由低级水平―中级水平—良好水平—优质水平的发展过程;影响该市2020年建设绩效的主要障碍因子依次是地下水占比、雨水资源利用量、地下水质量达标率、海绵城市知识普及程度和技术规范与标准﹒  相似文献   

19.
车洁 《科技资讯》2023,(21):149-15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筑面积日益增大,但由于不科学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使自然水循环系统受到无序的干扰和破坏,引发了一系列城市水问题。为增强城市雨涝调蓄能力,最大限度地促进自然水文循环,提升水循环利用率,人们引入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多学科交互融合,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梳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与中南地区空管工程建设特点,分析“海绵城市”建设在空管工程中的应用,以期打造绿色空管、低碳空管。  相似文献   

20.
钱媛园  宋泽海 《科技信息》2009,(28):I0275-I0275
乌鲁木齐市生态系统脆弱,城市外围道路生态防护林建设是不可缺少的城市生态防护体系成分。文章分析乌鲁木齐市城市外围道路绿化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恢复和重建自然斑块和廊道,合理格局来加强生态基础建设,实现生态防护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