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盂漏是中国古代全真教道士发明的计时工具。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通过跨文明的技术背景比较,介绍了域外沉碗型水计时存在的多种形式:南洋地区的椰漏、北爱尔兰出土的萨克森沉碗、古印度的铜沉碗、义净所见古印度佛寺的铜沉碗等。其次,讨论了盂漏的渊源——中土佛教的莲花漏,及其使用场合——六时礼佛。再次,通过对全真教坐钵活动的考察,指出莲花漏—全真教钵漏—盂漏的承袭路线,认为这三者都兼具辅助修行的宗教法器性质,而盂漏又可以满足道士们较长时间坐钵的需要。最后,阐释盂漏计时如何在全年范围成为可能,并从历法史的角度讨论了创制者对数据的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2.
盂漏是中国古代全真教道士发明的计时工具。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通过跨文明的技术背景比较,介绍了域外沉碗型水计时存在的多种形式:南洋地区的椰漏、北爱尔兰出土的萨克森沉碗、古印度的铜沉碗、义净所见古印度佛寺的铜沉碗等。其次,讨论了盂漏的渊源——中土佛教的莲花漏,及其使用场合——六时礼佛。再次,通过对全真教坐钵活动的考察,指出莲花漏—全真教钵漏—盂漏的承袭路线,认为这三者都兼具辅助修行的宗教法器性质,而盂漏又可以满足道士们较长时间坐钵的需要。最后,阐释盂漏计时如何在全年范围成为可能,并从历法史的角度讨论了创制者对数据的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全真道士闫希言师徒是今本《西游记》定稿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作者另一文提出全真教主丘处机门徒是《西游记》祖本《西游记 (平话 )》作者的前提下 ,本文又结合明代全真教秘史 ,通过对“华阳洞天主人”具体历史的分析 ,认为今本《西游记》的定稿人是明代万历年间江苏茅山的全真教龙门派道士 ,其中闫希言师徒的可能性极大  相似文献   

4.
作者在另一文提出全真教主丘处机师徒是《西游记》祖本《西游记(平话)》作者的前提下,本文又结合明代全真教秘史,通过对“华阳洞天主义”具体历史的分析。认为今本《西游记》的定稿人是明代万历年江苏茅山的全真教龙门派道士,其中闫希言师徒的可能性极大。  相似文献   

5.
自动时报漏刻(自击宫漏)是宫中都工匠护军蒋英实奉世宗大王(李祹,1397—1450年;1418—1450年在位)之命于1433年制造的。从1434年7月1日开始它成为国家的标准计时仪器。对民众报时的午正、人定和罢漏就是根据这套计时仪器报的。它安装在景福宫的报漏阁里,因此后称报漏阁漏.景福宫是国家天文台"简仪台"所在地。它能够通过操控声音和视觉信号发生系统依朝鲜时代的二元化时制——即十二时辰和五更点法——自动报时。系统自动发出报时声同时显示指示,报出十二时、百刻,以及五更时刻。世宗大王创制的报漏阁自击漏成为模型在朝鲜(1392—1910年)经历过3次复制或修复——1433年的初创,1536年的再创以及1618年的重创。初创之后574年,2004年为了纪念韩国国立古宫博物馆在首尔开馆,文化财厅,博物馆与建国大学校和自击漏硏究会签订了自击漏复原计划,到2007年11月展示了复原的自击漏。复原计划是按照《世宗实录.报漏阁记》中的记载以及原器物的一些残余部分——包括1536年和1618年仪器的现存部分——进行的。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复制漏器和自击装置。文章从机械学和功能方面的细节系统地描述了复原的过程,包括根据当时的教范《漏筹通义》的记载刻制十一支箭.《漏筹通义》是根据授时历和经过汉阳(当时朝鲜首都)地方时校正的《七政算内篇》编纂的。自击漏包括4个主要部分:(1)漏器部,通过安排三级播水壶,用于两个受水壶递水的计时壶来计时;(2)方木机构,通过在相应的时间落下相应的小铜丸将水平面转换到以数字显示的二元报时时刻标示信号;(3)铁丸放出机构,由复杂的杠杆系统操纵的机构放大动力报时机来操作。(4)视听觉报时部,由两个次一级结构组成。一个是十二时辰报时机部,包括一个钟和木制的小雕像系统,以不同次数的敲钟声和相应的木制的十二支神小雕像举出的时辰牌来报时。另一个是更点机,包括一面鼓、一面锣、以及小雕像,小雕像在不同的更点敲击出相应次数的锣鼓声以报更点。我们对已经失传几个世纪的铁丸作动人形机构的详细复制表明,蒋英实受到了阿拉伯铁丸利用报时法的启发,发明了丸落下时刻标时法(通过落丸来标示时刻的机械装置),并通过改进13世纪阿拉伯时计师al-Jazari的仪器来实现将动力传到对人形机构的推动中。另一方面,苏颂的《新仪象法要》,《元史》中描述的郭守敬的大明殿灯漏以及顺帝的宫漏可能影响了世宗朝的宫廷学者。总的来说,这次复原源于对当时的文献记载和遗物的重建,中国-阿拉伯钟表技术对我们也很有帮助。全部系统现在运行良好。我们的复原将有助于重建古代东亚、甚至阿拉伯的机械水钟。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NH3-NH4Cl介质中,铜—水杨基荧光酮(SAF)络合物在悬汞电极上的恒电流吸附计时电位溶出行为.讨论了恒电流大小、富集时间和富集电位等对dt/dE~E溶出曲线的影响及测定铜的最佳条件.方法的检出下限达5.0×10-9mol/L.  相似文献   

7.
安徽宿松坐山下三叠统,经研究发现产有丰富的遗迹化石。它们分别属于“Zoophycus—Cruzianian—Skoliths相”,并以“Cruzianian相”为主。根据遗迹化石组合,文中讨论了其指示的古水动力强度(或水动力能量)、古海水深度、古盐度、沉积底质和沉积速率。  相似文献   

8.
古盐度计算与古地理恢复在塔里木盆地钾盐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非传统方法在塔里木盆地寻找钾盐,尝试通过古盐度计算和古地理恢复来确定(漏)湖相沉积中心,同时结合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与古地理、古盐度的耦合关系,对塔里木盆地固体钾盐矿有利发育区进行预测,认为发育深水(漏)湖相的大宛其地区岩盐体最厚,古盐度值、K+含量和澳氯系数也最高,并从深水(漏)湖→浅水(漏)湖→(漏)湖边缘呈逐...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鄂东禾草植物86属、180多种地理分布和区系特点的分析,笔者认为:1.鄂东禾草植物隶属于泛北极植物区系中国——日本亚区的华东地区.2.本区植物以热带成份为主;其间泛北极植物区系成分和古热带印度——马来西亚区系成分相互渗透,彼此融合,浑然一体,致使鄂东禾草植物具有过渡地带才有的南北交汇、五方杂处的特色.3.从禾草植物的角度,论证了大别山——秦岭一线是我国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和温寒带植物区系的天然分界线.  相似文献   

10.
因明学研讨     
正因明是古印度的"逻辑学",与中国的墨辩、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逻辑并称为逻辑科学的三大源流。古印度的哲学流派中,有正理派特别注重对逻辑和认识论的讨论。该学派的《正理经》也成为了第一部因明专著。因明的发扬光大得益于佛教对其的改造与传播。唐代玄奘法师从印度取经归来,翻译了大批因明著作,开启了中国人对因明研究的新时代。此后,因明逐渐传入西藏、蒙古地区及日本等国,最终  相似文献   

11.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谷氨酸根配合物体系中谷氮酸根离子的稳定性和铜在阴极的电沉积过程,利用线性扫描伏安法求体系的表观活化能、表观传递系数和交换电流密度;计时电流法判断铜在电极上的成核方式.实验结果表明:在扫描电位-1.5~3 V内,谷氨酸钠溶液中仅有水的电解反应,谷氨酸根离子无氧化还原反应,铜在阴极沉秋时为不可逆过程;循环伏安曲线的感抗环说明铜在阴极沉积时经历了电结晶过程;由线性扫描伏安法求得表观活化能为34.065 kJ/mol,表观传递系数为0.360,电流交换密度为0.105 A/m2:铜在不锈钢电极上的成核方式为连续成核.  相似文献   

12.
《奇闻怪事》2013,(6):40-41
古印度位于亚洲南部,早在距今五千多年前,印度次大陆就已经有了远古先民,其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早为世人熟知。印度的两部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内容广博,包罗万象,被世人誉为诗体的古印度百科全书和世界文化宝库中两颗璀璨明珠。《摩诃婆罗多》这部史诗的主要内容,是描写古印度婆罗多族的两个分支——俱卢族与般度族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规模浩大,许多国王和神灵分  相似文献   

13.
清雍正年间,广西恭城莲花有个大财主姓盘,人称盘老财,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富贵人家。一天,小镇上来了个道士,自称是从湖南衡山之颠来的,说在南岳曾拜人为师,学过"点银成金"之术,因盘老财平时积  相似文献   

14.
洛阳出土五代宋元时期瓷器品种特别多,除青瓷和白瓷外,还有黑瓷、褐釉瓷、酱釉瓷、兔毫瓷等。在器形上,五代有银扣碗、花边碗、盒、盏托、壶、盆、盂罐、枕;宋代碗的种类更加丰富,还有盘、杯、瓶、缸、高足炉、碟等;元代有碗、盏、瓶、罐、壶。器物装饰方式有刻花、划花、镂空、堆雕、印花、点彩等;纹饰除几何纹外,还有花卉图案、动物图案及人物故事图案等。  相似文献   

15.
在详细研究区域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区域地质资料,结合野外观察通过对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机制、成矿温度的定性分析从而对矿床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济源铜锣铜矿床为受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铜矿床,进而对该地区的找矿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刘洋 《科技潮》2000,(7):57-57
中国在世界上享有“瓷器之国”的美誉,其中辽瓷是我国古陶瓷王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陶瓷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辽瓷,顾名思义是辽代烧造的陶瓷。是10世纪初契丹族人在自己的辖区内烧造的陶瓷器,也是契丹族人受中原传统文化影响并结合本地习俗创造出来的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生活用品和工艺名。基于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辽瓷可明显归为两大类:一类为具有中原传统特色瓷器,如盘、碗、钵、盆、罐、瓶等;另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大量铟存在下能测定镉和铜的一系列支持电解质,研究了用JP—M1型脉冲极谱仪的仪器参数,用示波极谱仪研究了铟、镉、铜等离子的氧化电位和还原电位,了解了控制电解电位可排出大量铟对镉、铜的干扰,还研究了底液各成份浓度和镉、铜峰电流大小的关系及干扰离子影响情况。通过研究确定了在测定高纯金属铟中痕量镉和铜时先在5NHBr介质中用异丙醚萃取分离主体元素后,用0.5M乙二胺——0.5MKOH——5×10~(-5)MHg(NO_3)_2底液,在-1.1伏电解富集2分钟即可测定2毫微克/毫升的镉和铜。如改变仪器参数或增加富集时间可达更高的灵敏度,得出的波形良好,再现性好,此法操作简便、快速、测定样品中镉和铜的相对标准偏差<10%,镉的回收率92—98%,铜的回收率为69—103%,准确度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8.
《河南科学》2016,(1):109-114
通过对萨热克巴依次级盆地萨热克砂砾岩型铜多金属矿区泥岩样品中微量元素硼、锶、钡及K2O含量测试.在古盐度计算中结合Walker相当硼判定法、Walker计算公式及锶钡比值法对其进行定量—半定量地分析,得出矿区古盐度特征.研究统计古盐度值介于0.37%~3.16%,沉积环境以半咸水为主,淡水—微咸水沉积次之,个别样品为咸水沉积;古盐度变化明显,其中古盐度值最高的是中侏罗统塔尔尕组(J_2t),其次是上侏罗统库孜贡苏组(J_3K),古盐度最低的是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K_1kz~(2-1)).沉积环境的判别标志之一取决于沉积物中泥岩沉积时的古盐度特征,因此古盐度的恢复对萨热克巴依次级盆地沉积环境的判定提供了沉积水体性质方面的依据,根据本文分析得出古盐度相对较高的半咸水沉积环境更有利于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9.
《准斋心制几漏图式》是研究漏刻"随刻改箭"之最重要文献,自清人黄丕烈以来,该书被认为成书于宋代,而其价值亦为今人所忽视。该书附有珍贵的25支漏箭图,序言记载了几漏的制作缘起,漏壶的保养,以及长期被前人忽略的问题——漏刻连续计时的运作方式。漏刻之"随刻改箭",依据历书所载昼夜长短数值,据此证明该书参照《授时历》,当成书于元代,作者孙逢吉为浙江人士。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1977年在安县某水利工程勘测中搜集的资料,应用岩相古地理的理论和分析方法,研究了晚侏罗世莲花口组砾岩中一古冲积扇体的岩相特征、结构模式以及受其控制的某些岩溶发育规律,进而阐明了古扇上三条河流(何家沟、水磨河和干坝子河)的建坝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