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减少重大活动期间安全保障措施对交通的影响、发现复杂交通系统中的潜在安全风险是国内外城市管理工作面临的难题。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下,开展"冬奥会交通与安保协同管控体系"的研究,以全新的双向视角探索交通系统运行与城市安全保障的协同优化机制,重点解决大范围、异常天气下的城市安全风险感知与评估、应急响应与协同管控等关键技术难题。本文在概述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多源数据融合关键技术与隐患感知体系、区域交通与城市安全的风险动态感知和协同管控、多态化物流在途风险研判及联合应对机制、新兴交通形态应用边界与协同管控、公共安全事件风险协同辨识及管控预案快速生成,为冬奥会及大型活动场景下的交通与安保协同防控水平、风险预测预警和应急指挥能力提升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城市多模式交通系统规模大、复杂程度高,有效的协同规划与管控是国内外高度关注、影响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科学研究的前沿挑战。本文从5个关键问题的研究现状和意义出发,针对城市多模式交通系统供需平衡分析与仿真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综合论述了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创新关键技术,以及系统平台开发和实际场景测试验证,揭示城市多模式交通供需平衡机理,构建支撑城市多模式交通网络供需平衡分析—协同规划设计—系统主动调控的理论、方法体系,集成开发宏微观一体化、多功能融合的城市多模式交通网络仿真分析软件与系统平台,为全面提升城市综合交通系统整体效能,实现交通服务强国、新型城镇化、公交都市等国家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我国有8亿城市化人口,每天出行约15亿人次,主要大城市每天出行人次超千万次。虽然各城市都广泛采用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调控等措施,但交通拥堵情况依然严重。本文主要介绍以"感—知—判—算—治"为主线,围绕提升交通全面感知能力、高可靠实时研判和态势推演能力、大规模高效计算能力,构建高效智能的城市交通智能治理大数据计算平台,进而缓解交通拥堵问题上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在"感"方面,建立了万路级视频分析引擎,实现了人、车特征识别率 80%,跨摄像头重识别率 60%;在"知"方面,研究了城市交通知识图谱的标准化设计方法,构建了包括2.87亿个实体和12亿条关系的深圳市交通知识图谱;在"判"方面,利用深圳市静态测试数据构建了大规模复杂系统推演算法,实现15 min交通状态的预测时间2.2 s,预测精度达94.09%;在"算"方面,研发了"云—边—端"协同的交通大数据智能平台软硬件,支持大规模智能治理大数据平台的集成与部署;在"治"方面,依托研发建成的城市交通智能治理Trans PaaS平台,在深圳和宣城实现了重大活动应急疏散、异常事件快速响应、出行服务、路段交通溯源、交叉口群信号协同五大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课题以解决能源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科学维修、节能降耗、成本控制”四大共性关键技术问题为导向,从“数据驱动的生产监控分析与安全标准化管理”、“面向全寿命周期的设备资产与维修维护管理”、“基于生产实时数据的能耗管控与计量管理”、“工作流驱动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闭环集成控制”等方面,实现对能源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集中管控。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城市路网愈加复杂,城市拥堵状态持续加剧,为了实现城市路网交通可知、可见、可控,对城市交通决策支持和智能管控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技术在确定宏观控制策略、实现交通信号精细控制、保障交通管控数据安全方面存在问题难点.以缓堵保畅为目标,"问题难点-技术创新-集成应用"为路径,...  相似文献   

6.
智能网联车辆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已经开始大规模联网但仅以定位和路况服务为主的弱联网条件下,网联车辆面临监而不控、联而不通、汇而不聚的问题,短时间内难以达到高度智能的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的强联网阶段。因此,以信息融合互通和出行互助协作为核心的网联车辆协同服务已经成为车联网过渡阶段的重要解决方案。本文梳理网联车辆协同服务场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针对当前所处发展阶段和实际需求,提出大规模网联车辆协同服务平台构建思路和技术要点,最后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车辆网联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改变了交通系统内部诸元素的耦合关系.本文面向混行条件下的车路协同系统,以解析人—车—路耦合机理优化、车—路—网协同运行优化为研究重点,对人车耦合机理、车车耦合机理、车路耦合机理、系统协同优化和仿真与实地测试系统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13):21-22
本课题主要针对我国当前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分析中缺少系统的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基础参数,缺乏规范的城市交通工程实验规程,以及在实验平台条件下建立的客观全面的评价技术的现状,面向实践工作,开展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实验平台研究,重点研究了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实验交通工程技术、城市交通系统评价和运行保障技术以及城市客运交通运行管理系统测试与评价技术,为综合系统地研究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功能,提升与设施建设的关键技术提供基础参数、评价方法和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9.
客运枢纽间高效协同是推进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运输服务一体化的重要保障。为提升枢纽资源配置效率、协同运行水平与公众出行体验,本文以推动京津冀城市群多模式客运枢纽一体化运行为目标,对城市群枢纽协同运行机制与服务模式、联程客运出行预测与异常状态识别、多枢纽运力协同调度与出行服务主动调控技术、城市群枢纽协同运行管理与服务平台开发与测试应用等进行研究,搭建城市群多模式客运枢纽协同运行管理与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公共机构低品位热能回收效率低、特殊区域余热利用集成度差、余热利用率低;采光照明耦合设计理论缺失、控制系统可调度低;用能设备管理平台兼容性差、监控分离、数据分析弱;围护结构整体节能性及防火安全性差;公共机构节能标准体系不完善等关键技术问题和瓶颈,"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公共机构高效用能系统及智能调控技术研发与示范"面向公共机构节能和节约型公共机构建设需求特点,在实际的研究中,形成了以下公共机构节能关键技术:用能设备余热的高效低阻强化传热技术,服务类区域低品位余热梯级利用集成系统技术,空调通风系统余热回收技术等;智能照明控制技术,新型高效采光技术;数据驱动的供热与空调系统前馈控制技术,基于能耗监测、环境监测、机电系统监测智能管理以及调控的"四位一体"监测管控系统平台技术;新型高效整体式复合外墙集成技术,新型高效智能外窗调控技术,高效围护结构装配集成与施工安装技术;节约型公共机构评价标准等关键技术。通过以上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以减少公共机构建筑能耗,并实现在现有国家标准GB50189的基础上节能25%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课题主要面向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系统安全保障及维护一体化、自主化的发展要求,通过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列车上研制和安装基础设施(如轨道、桥梁、隧道、接触网等)安全状态检测装备,以及研发基于基础设施状态全息化检测及预警技术的主动维护保障支持技术,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安全状态在途评估和隐患预警平台及系统,为城市轨道交通的维护和检修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本课题深入研究了“面向共享知识驱动的产品协同设计关键技术”,围绕产品设计的跨企业协同互操作、多学科领域数据交换、知识共享等关键技术问题,开展了基于本体的产品知识共享与交换、协同产品设计群组协作模式、协同产品设计过程互操作、基于共享信息模型的产品协同设计方法以及冲突消解等的研究工作,同时进行了研究结果的验证和原型系统的构建。课题组共发表学术论文15篇,其中SCI/EI收录12篇;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4项。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工智能和交通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车路系统(IVIS)作为一种改善道路性能的智能交通控制技术,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为了解决当前复杂环境下IVIS测评要素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智能车路系统层级解耦与测评要素提取的方法。通过建立IVIS交叉口测评要素高维矩阵,采用欠完备自编码器对高维矩阵进行线性降维,分析IVIS高维矩阵的耦合机理,有效降低数据的冗余度,并针对IVIS效率、环保、舒适性层级中数据的异质性和同质性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算法有效分层提取主体的测评要素,确定各测评要素的权重,最后利用SUMO仿真软件构建了IVIS交叉口仿真场景并完成了测评要素提取。该方法可以为IVIS测评指标体系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为IVIS技术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  相似文献   

14.
针对道路基础设施监测预警从单一设施转向路网级设施的需求,以智能、联网为手段,开展相关研究,建立了数据驱动的路网同类基础设施服役性能评估和基于机器学习的路网道路基础设施服役性能预测理论,突破了道路基础设施空间地理信息与几何信息快速提取、路面病害智能识别与表达、区域路网交通运行风险管控、路网设施全生命周期养护策略智能匹配等...  相似文献   

15.
协同创新组织是创新驱动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内部管理却受到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制约,需要构建面向协同创新组织的适应性管理方法论。管理对象的不确定性和管理主体的认知理性是该管理方法论的认识论基础。根本性管理目标也需要从传统的效率最大化转向提升制度和技术的适应力。整个管理过程是由"对管理对象的学习"和"对管理的学习"构成的双环学习过程。在实施适应性管理时,管理主体应当根据具体问题的不确定性程度进行动态调整。  相似文献   

16.
流域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国家需求对流域系统监测、数据集成和评估技术提出了迫切需要.提升流域综合监测、评估的能力与水平,亟需吸收转化卫星遥感、生态物联网、地球大数据等新技术,解决各业务部门数据的协同共享、不同观测网的协同优化、观测数据的高效集成、关键环境要素的动态监测、观测与模型融合等关键科学技术问题.而这些也正是目前国际国...  相似文献   

17.
<正>研究ESP系统发现,建立大数据时代下的战略绩效管理信息化系统,先要明确发展战略目标,在此基础上,为数据信息的价值实现构建管理体系框架,数据信息能否被有效利用取决于战略管理系统的体系设计。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中的重要部分,绩效考核的实施不仅有利于企业管理,对人力资源的作用也是很大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将这一步骤命名为"探索发现",该步骤又有四个细化的工作步骤:明确事实、设定目标、界定问题、寻找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机器学习面临的结构机制认知不足、学习方式自主性不强、模型推理适应性不高和学习形态封闭单一等重大挑战,本文针对如下3个关键科技问题进行阐述:(1)多任务知识迁移和模型动态自适应学习机制;(2)协同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自组织和自演化学习机制;(3)面向结构化数据在线学习的动态建模与评价。建立面向多任务知识迁移的自适应元学习框架;提出基于层次共识的多智能体自组织协同学习与自演化机制,构建基于弹性关联拓扑的智能体分布式学习方法;搭建基于结构化、自组织和自演化学习框架的仿真验证系统。为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方法和计算模式,支持媒体语义学习、实时计算和知识发现等重大应用。  相似文献   

19.
因地理环境相殊、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及区域政策的差异形成了沪苏浙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模式。这种迥异的模式在长三角区域经济及创新模式一体化进程中,既具互补性,相辅相成,又存在诸多缺陷和弊端。大虹桥工程大大加速了三省市经济与创新要素的集聚,有力地推动了区域间的产业分工和跨区域协同,构建一体化的共同市场与创新环境,最终必将大大推进沪苏浙区域一体化创新系统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10,(22):21-22
该课题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现代服务业共性技术支撑体系与应用示范工程”的课题之一。研究目标是:整合景区旅游资源营销、旅游代理、票务代理和银行支付等社会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在现代服务业共性服务技术支撑下,构建旅游目的地一体化营销服务平台,实现景区门票、线路、交通、住宿和餐饮资源,以及保险代理、票务代理和旅游代理资源网上整合与营销。在8个数字化景区进行应用示范,培育1~2个面向数字旅游服务的新型数字化服务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