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级软磁铁氧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重介绍了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软磁铁氧体纳米粉体,并对选用不同的沉淀剂、不同价态初始铁离子的制备方法和特点作了简要介绍.重点介绍了氢氧化物共沉淀法,碳酸盐共沉淀法和草酸盐共沉淀法.①  相似文献   

2.
草酸盐共沉淀法制备软磁铁氧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用化学分析、热分析、X-射线结构分析及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用草酸盐共沉法制备的锰锌及镍锌铁氧体的化学成分、结构、粉料颗粒的形貌及尖晶石相的生成情况。以便了解其变化机理,更好地控制各种工艺因素,改进材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锌烟灰、软锰矿和机械厂铁屑为原料,经同时浸出、净化和共沉淀后制取锰锌软磁铁氧体用前驱体.结果表明,同时浸出过程中铁、锰、锌的直收率分别为97.84%,92.47%和90.18%,浸出液中硅、铝杂质含量分别为29.29mg·L-1和6.7mg·L-1.经过净化后,净化液中的硅、铝、铜、镉、铅等杂质含量低,相对较难去除的铅、镉杂质的脱除率分别为92.61%和95.90%.经过共沉淀后, 共沉粉中的钙、镁杂质含量分别为 0.07%和0.05%.所得到的前驱体经传统铁氧体工艺后,产品质量均优于PC30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用共沉淀法制备尖晶石型锰锌铁氧体粉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硫酸锰、硫酸锌和硫酸亚铁为原料,草酸铵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尖晶石型锰锌铁氧体粉体.利用XRD,SEM,IR等技术考察了原料中金属离子配比、共沉淀前驱体煅烧温度和添加剂等因素对产物的晶形、纯度和结晶性的影响,对不同条件下制得的粉体进行了磁性能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原料中锰、锌、铁离子的量比对产物的物相影响很大,当Zn2+,Mn2+,Fe2+的量比为1.0∶1.5∶6.0,且共沉淀有添加剂CH3COONa时,所得产物为单相的尖晶石型锰锌铁氧体,其晶形为规整的立方体;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锰锌铁氧体粉体,工艺简单,成本低,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锰锌软磁铁氧体粉制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软磁铁氧体微粉的制备主要采用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等湿化学法,参考了21篇文献对近年来国内外在软磁铁氧体微粉方面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了。  相似文献   

6.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在80℃水浴以及900℃氩气氛围中煅烧3 h获得锰锌铁氧体.当煅烧时间延长至6 h,锰锌铁氧体因缺氧而产生氧化亚铁.铁氧体的磁性能随Al3+的掺杂量以及锰锌比例而变化,当Al3+的掺杂量为0.1,锰锌物质的量比为0.65∶0.25时,样品的Ms=59.8 Am2·kg-1,Hc=0.32 k A·m-1,Mr=0.13 Am2·kg-1,具有较好的软磁性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超细粉合成反应活性,降低合成温度,改善超细粉烧结性能,从而提高锰锌铁氧体的性能。方法应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软磁Mn-Zn铁氧体磁粉。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对粉体材料进行分析表征,并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定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结果所得样品为纳米级单相Mn-Zn铁氧体,其晶粒大小约为40 nm,M=0.14 552 EMU,HC=11 480 Oe,这表明该纳米级Mn-Zn铁氧体不具有超顺磁特性,而具有很好的活性。结论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纳米级Mn-Zn铁氧体磁粉,可以用来制备高性能的软磁Mn-Zn铁氧体材料。  相似文献   

8.
用氢还原Ag_2WO_4制得的Ag-W复合粉烧结的Ag-W电接触合金由于晶粒细和成分均匀,能提高合金的抗熔焊性和电腐蚀性能。本文研究了Ag_2WO_4-Ag_2CO_3共沉淀的生成条件及还原工艺对所得Ag-W复合粉性能的影响,证明:AgNO_3溶液的pH值和共沉淀时Na_2CO_3的加入量影响共沉淀料的Ag含量;反应温度,特别是二阶段还原的温度和时间决定了复合粉的费氏平均粒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磁性活性炭复合材料的最佳制备条件,确定制备高纯度磁性活性炭的主要因素.方法通过控制反应温度、pH值、粉末活性炭不同的投加顺序和不同的搅拌条件制备出相应的磁性活性炭复合材料;并对所制备的磁性活性炭复合材料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表征(XRD),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最佳条件下制备的磁性活性炭材料进行形貌分析.结果制备磁性活性炭的最佳条件为:机械搅拌、反应温度为70℃、pH值为9及滴加沉淀剂(Na OH)前投加粉末活性炭.结论反应温度、pH值、粉末活性炭的投加顺序及搅拌条件是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磁性活性炭的影响因素.在不同的影响因素下粉末活性炭表面负载磁性物质的纯度有一定的差别,其中pH值是决定生成高纯磁性物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化学共沉淀法制备超细高纯钛酸钡粉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蓉  高仕鹏 《贵州科学》1991,9(3):166-171
评述了现行的BaTiO_3制备方法之后,本文重点报告了作者们在草酸共沉淀法制备偏钛酸钡的工作,叙述了原理方法和工艺条件的优化选择,并对产品质量进行了详细的测试。  相似文献   

11.
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级CoTiO3粉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传统制备CoTiO3的高温煅烧法具能耗高,颗粒长大得不到纳米级粉体的缺点,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出的纳米级CoTiO3粉末,粒径最小25nm并可随退火温度不同得到相应的值。这种制备纳米级CoTiO3粉体的方法在国内外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2.
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粒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粒子,应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磁性粒子的结构、粒径、形貌进行了表征,并讨论铁盐溶液浓度、沉淀剂浓度及超声波对粒子粒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碳酸盐—氢氧化物共沉淀的方法制备了 Mn—Zn 铁氧体.x-射线衍射、热分析及红外光谱的研究表明,沉淀物是结晶形和无定形碳酸盐及氢氧化物凝胶体的混合物.用 FTS-ISC 型福里叶红外光谱仪,半定量地测定了沉淀物中金属碳酸盐和金属氢氧化物的相对含量.用湿式化学分析法测定了沉淀物中铁、锰及锌的含量.实验表明.沉淀剂的用量、反应混合液的 PH 值、沉淀温度、搅拌速度及溶液注入的次序等条件,对沉淀物的物理、化学性能影响很大.适当控制上述参数.即可获得容易洗涤、过滤.化学成分偏离很小的铁氧体粉料.这种方法成本低、适宜于较大批量的生产中采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在碳酸盐共沉淀法制备锰锌软磁铁氧体前躯体净化过程中NH4F对钙镁杂质深度脱除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H4F用量、反应时间和温度、pH值对钙镁的深度脱除都有显著影响.在反应温度为90 ℃,加入的NH4F溶液质量浓度为370.4 g·L-1、体积分数为2.4×10-2,pH值控制为3.5,反应时间为1 h的条件下,净化后液中的钙镁质量浓度分别为0.003,0.019 g·L-1,共沉粉中的钙镁质量分数分别为7.5×10-5和5.6×10-5,均小于10-4,达到制备高档锰锌软磁铁氧体产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软磁铁氧体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过去的20多年里,软磁铁氧体的产量在中国以近乎平均每5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2007年中国软磁铁氧体的产量已经突破25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50%以上.中国已经毫无争议地成为全球软磁铁氧体最大生产国.由于市场的推动,中国软磁铁氧体的产量在可预见的将来仍然会保持较快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中国软磁铁氧体生产技术的持续进步,使中国在不远的将来也最具潜力成为全球软磁铁氧体材料及器件的研发中心.  相似文献   

16.
纳米In2O3粉末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多功能材料。以金属铟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得了氢氧化铟沉淀物。经过干燥,并且在不同温度下煅烧,可以制得纳米In2O3粉末。运用差热分析(DTA)、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电阻测试等观测手段对粉末进行了表征。比较系统地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粉末性能的影响,得出最适宜的热处理温度为700°C。  相似文献   

17.
铁氧体-共沉淀法处理工业废水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铁氧体-共沉淀法处理模拟的工业废水.在pH为2~3的条件下,向废水中加入定量的FeSO4使金属离子和铁离子的物质的量比为1∶2,用1mol·dm-3的NaOH溶液调节废水pH为9~11,所得共沉淀物属尖晶石型铁氧体.处理后的废水用化学分析、紫外-可见分光法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证明已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实验结果表明铁氧体-共沉淀法处理工业废水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工艺.  相似文献   

18.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得的90W-Ni-Cu重合金复合粉具有粒度细、成形性好,成分均匀的优点.本文研究了共沉淀条件对复合粉性能的影响及复合粉还原的相变过程;对制得的合金进行了断口形貌分析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化学共沉淀粉可以降低合金的烧结温度,改善合金成分的均匀性,提高合金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ATO-TiO_2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防静电浅色粉体材料。本文介绍共沉淀法制备ATO-TiO_2的包覆、导电机理和优点,综述共沉淀法制备ATO-TiO_2导电钛白粉的制备工艺,并对我国在制备ATO-TiO_2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化学共沉淀法制备β-磷酸三钙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正交实验,将产物分子中钙磷原子的摩尔比即n(Ca)/n(P)作为控制指标,对影响该指标的4个要素在4个水平上进行考察,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直观分析.结果表明,当控制反应物的钙磷源配比为1.50、pH值为11、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3 h时,制得的β-磷酸三钙纯度最高,并用化学分析法和XRD进一步确证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