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翟志刚出舱的画面:金色的太阳给地球镶上了一道金边,一位宇航员漂浮在黑暗无垠的太空,挥舞红旗,迈出了中国太空行走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2.
我国计划在2008年10月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届时中国航天员将首次出舱进行太空行走。这是举世瞩目的大事件,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又竖立起一座新的里程碑,除了太空行走,宇航员在太空中还有哪些活动呢?  相似文献   

3.
《科学之友》2008,(3):12
西班牙萨拉曼卡市伊诺尼马斯大教堂修建于公元1102年,它的外墙上雕刻着神话中的动物和圣徒,令人惊奇的是其上还有一个特殊的浮雕格外吸引人。这是一个宇航员的形象,带着头盔,身着宇航服。  相似文献   

4.
这张5月14日由美国宇航局发布的照片显示。“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宇航员约翰·格伦斯菲尔德(左)和德鲁·福伊斯特尔进行太空行走。在这次太空行走中,两名宇航员为哈勃望远镜更换照相机以及数据处理装置。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太空的高真空、高洁净、强辐射等自然条件对人体来说是一个致命的环境,人一旦暴露在太空中,就将面临失压、缺氧、低温和辐射损伤四大危险,所以,人要离开航天器进入开放的太空,必须使用复杂的出舱活动系统硬件和软件来克服空间环境的影响。出舱活动系统的硬件主要包括气闸舱、舱外航天服及其生命保障系统、固定航天员身体的设备以及安全带、载人机动装置、出舱活动用的特制工具等;  相似文献   

6.
2008年11月18日,国际空间站宇航员斯特凡辛·派博按计划出舱进行了6.5小时的太空行走,由于操作失误,一把Braycote润滑油枪爆炸,向工具箱内释放了大量的油脂。当派博在清理包和擦拭里面的工具和设备时,工具包飘了出去.这个工具包是迄今太空行走宇航员丢失的“大物件”之一。  相似文献   

7.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将于10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被确定的3名航天员飞行乘组将完成预定任务。任务实施期间,将由飞行乘组中2名航天员进入飞船轨道舱,着舱外航天服完成出舱活动准备,其中1名航天员将出舱进行太空行走。并完成空间科学实验操作。届时,行走的航天员系上一种特殊的绳子,自己爬回飞行舱。  相似文献   

8.
《科学24小时》2013,(5):20-21
<正>美国某公司于近日制作完成了一种新型蜡烛,这种蜡烛燃烧时可释放出类似太空的味道,这让太空爱好者足不出户便能体验太空的气味了。太空中的气味包含着火药味,以及太空中独有的臭氧味。根据曾进行过太空行走的宇航员描述,太空中的气味具有奇特的辛味芳香,可能是原子氧附着  相似文献   

9.
2008年9月25日21时09分",神七"飞船在全世界目光的关注下,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把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名航天员送上太空。27日,翟志刚身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的辅助下,在距地343千米的轨道上,在飞船每秒7千米速度的运动中,克服真空杀手、宇宙射线等阻碍,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这是航天员翟志刚的一小步,却是中国人和平利用太空的一大步。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元旦是一个反映四时更迭、万象更新的节日。其文化内涵源远流长。《俗语典》说:“颛帝以孟春为年,其时正朔旦立春,后世称正月初一元旦,本此。”史料显示,五帝时代约始于公元前26世纪,于此可见,我国元旦的起源,至今已有五千年左右的历史,也足以佐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四时新元旦,万寿初今朝。”是南朝梁人萧子云的一句诗,它充分反映了元旦来临,五谷熟而四时尽,无论天象、地貌还是人意,都充满了新意。古代,由于“王者得政,示从我始”,我国元旦日期曾有过几次更改。商、周、秦三代,都于改朝时更换元旦日期。商以十二月初一为…  相似文献   

11.
《科学24小时》2009,(5):50-50
据英国媒体报道,宇航员们拍摄到了奇异的星云,整个形状和颜色看起来像一只巨大的眼睛。他们将星云称为“上帝之眼”。  相似文献   

12.
40年前,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跨出第一步时说:“这是我跨出的一小步,却是整个人类跨出的一大步。”毫无疑问,人类迈向太空的步伐正在加快,有人已经提出新的计划——移民到火星上去吧!  相似文献   

13.
非语  李超 《科学之友》2010,(3):14-19
流传民间3000多年,以其色彩鲜明、造型生动的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的广灵剪纸,继2006年被列入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一步一个台阶地快速发展,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10月更上一层楼,被成功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4.
时光是永不停歇的行者,一步一步,即成历史。但是在时光每一个短促而深刻的脚印里,爬满了或横或纵的微小褶皱,浅浅的、细细的,甚至在如今最先进的显微镜下也难以被清晰地捕捉到.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记述了产自安徽繁昌人字洞遗址早更新世早期的江南中华乳齿象(新种) Sinomastodon jiangnanensis sp. nov.. 中华乳齿象属是迄今旧大陆发现的唯一短颌嵌齿象, 化石主要产于我国, 时代从早上新世至更新世. 以前发现于我国更新统的材料只是一些单个牙齿, 现人字洞发现了完整的头骨、下颌骨及臼齿列等材料, 这是中华乳齿象头骨化石在我国第四系地层中的首次发现. 新种以真象型的头骨、短颌、下门齿缺失及结构相对简单的丘型齿等特征区别于其他嵌齿象类, 应归入中华乳齿象属. 新种依颅顶上凸、颧弓升高及关节突高、冠状突位置靠前等特征显然进步于上新世的属型种S. intermedius和S. hanjiangensis, 而臼齿齿谷中无白垩质充填又较更新世的S. yangziensis和泰国的Sinomastodon sp. nov.显得原始, 这反映了中华乳齿象从上新世向更新世演化在形态特征上的过渡性. 依动物群分析, 江南中华乳齿象在长江以南的出现及其由北向南的扩散很可能与第四纪早期我国东部地区一次明显的降温事件有一定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16.
美国东部时间2003年1月16日早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搭载7名宇航员,从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纳尔角发射场升空,执行编号为“STS-107”的飞行任务。机组总指挥是里克·哈斯奔,他参加过前一次航天飞机飞行。飞行员是威利·麦库尔,他是第一次执行航天飞机飞行任务。任务专家戴夫·布朗和伊兰·拉蒙(她也是以色列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也是第一次乘坐航天飞机遨游太空。其余3名机组成员分别是载荷指挥迈克尔·安德森、飞行工程师卡尔帕纳·查乌拉和海军女军官劳瑞尔·克拉克博士。  相似文献   

17.
云南以其丰富的植物资源被誉为“植物王国”,而木兰科植物华盖木则堪称“植物王国”的夜明珠,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瑰宝。 丽质仙乡 木兰科植物是一个古老的种群,全部为乔木或灌木,花朵硕大而美丽芬芳。虽然云南的土地面积仅  相似文献   

18.
让科学家始料未及的是,把人送上太空容易,但是让宇航员在太空生存,准确地说是有质量地生存却困难重重。明摆着的,吃喝拉撒睡哪一项都令科学家们大伤脑筋——对于中国的航天技术研究来说,2011年11月真是个好月份,好消息不断。11月4日,中国志愿者王跃与其他国家的同伴结束了长达520天的"火星之旅",走出模拟飞船——位于莫斯科俄罗斯生物医学研究院(RIBP)的一个与世隔绝的设施。  相似文献   

19.
中华蜜蜂化学感受蛋白cDNA克隆、定位及其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感受蛋白被认为是化学通讯中广泛存在于感觉器官中的一种小分子蛋白. 在中国本土蜜蜂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工蜂的触角中, 克隆并鉴定了一种化学感受蛋白, 命名为Ac-ASP3. Ac-ASP3全长cDNA由2个外显子组成, 可读框长393 bp, 编码130个氨基酸. 序列分析表明, 其具有保守的4个半胱氨酸, 并在N端具有19个氨基酸的信号肽. 另外, Ac-ASP3与其同一家族基因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Am-ASP3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而与其他物种相似性较低. 免疫定位结果显示, Ac-ASP3仅特异性地表达于机械感器, 如毛形感器B和锥形感器中; 而在嗅觉感器, 如板形感器中几乎无分布. 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 Ac-ASP3高丰度表达于翅和足中, 而在触角中表达量却相对较低. 在时间表达上, Ac-ASP3在蛹期及成虫第1~6日龄阶段大量表达, 这一时期中华蜜蜂正处于幼年期, 并在蜂巢进行日常清洁和哺育幼虫等活动. 以上结果表明, Ac-ASP3是具有种群特异性的, 不参与搜寻蜜粉源等嗅觉活动, 但可能参与蜂巢内个体信息识别以及触角的机械运动.  相似文献   

20.
<正>近几年来,自杀现象有越发严重之势。不过,我们今天要谈的"自杀"却是一种试验,一种基于物理和数学形式的试验,或者说是宇宙中的黑洞试验。它试图解决一个悖论——黑洞火墙是否存在?这涉及到一个根本矛盾:该放弃的,是广义相对论,还是量子力学?2012年3月,美国科维理研究所的弦论专家约瑟夫·波尔钦斯基(Joseph Polchinski)教授开始思考这样一个"自杀"问题:当宇航员落入黑洞后会发生什么。答案很显然,他一定会死。但是,他会以一种怎样的方式死亡?不同的理论给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