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以四川省珙县为例,分析了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的基本特点和土地有效利用的制约因素,提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是喀斯特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从整个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指出以退耕还林为主恢复喀斯特地区的森林植被,以乱石缝地地理和小流域治理为主综合整治土地以及基本农田建设是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以贵州省为例,利用贵州省2011~2017年土地整治和生态环境相关数据,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态势。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程度逐年升高,但仍然未达到高水平的耦合及优质协调阶段,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因此,贵州省土地整治要结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及绿色发展需求,在土地整治中需要进一步强化生态建设,建立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考评体系,推动土地整治以助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相似文献   

3.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是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能够有效的促进农村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实现区域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本文以徐州市为例,在总结分析徐州市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经验基础之上,提出了五种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模式。同时通过调研分析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模式存在的问题,对此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为评估土地整治绩效满意度, 选取四川省邛崃市冉义镇为研究区,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取数据。依据职业, 将农户划分为纯农业、以农为主兼业、以非农为主兼业及非农业4种生计类型, 从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5个方面构建生计资本测算表, 对土地整治区不同生计类型的农户生计资本现状进行评价。基于测算结果, 考察土地整治对农户满意度的影响, 并采用Probit模型分析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1) 农户生计资本略失衡, 社会资本和物质资本值较高, 金融资本与人力资本值较低; 2) 农户对土地整治工程的满意度总体上较高, 自然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和收入来源变化等因素对满意度产生积极影响, 教育程度、金融资本和生计活动开支对非农类型农户的满意度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为研究区域,因地制宜地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运用网格法划分评价单元,选定适合于丘陵地区的影响因子作为参评因子,在GIS技术支持下,建立土地信息的空间和属性数据库,借助GIS强大的缓冲区分析、DEM地形分析、叠加分析和空间插值运算等空间分析功能,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加权指数法对岑巩县进行土地整治适宜性等级的综合评定及潜力分析,为贵州丘陵区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及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土地整治的差别化探索——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差别化土地整治已成为回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供给优质土地空间服务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从重庆土地整治的实践出发,分析发现其常规性土地整治的缺陷亟待克服.为有效对接重庆改革发展的新阶段、新需求,将重庆差别化土地整治格局划分为重庆主城优化整治区、环主城重点整治区、渝东北生态屏障建设特色整治区、渝东南岩溶生态恢复综合整治区4个类型区,并对准区域多元化整治需求设计了设施农业包装模式、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国土综合整治模式、农村建设用地整合模式4种整治模式,最后分区提出了重庆实施差别化土地整治的基本方略和保障差别化土地整治实施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山西土地生态环境持续整治与保护总体战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系统地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山西土地生态环境持续整治与保护的总体设想。  相似文献   

8.
从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出发,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对乡村生态环境不利影响的分析,提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出对农村宅基地可能整治出土地的快速分类与判定方法,为西南丘陵山区农村宅基地整治工作提供一定参考和帮助。【方法】参照国标《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和农村宅基地整治相关经验,以及对已有宅基地整治出的土地类别进行统计分析,将可能整治出的土地的利用类别分为耕地、林地及建设用地,再借助土地适宜性评价思想,选取宅基地图斑作为评价单元,选取周边地类情况、面积大小和整治意愿共3个指标构建评价体系,通过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利用加权指数和法计算待整治宅基地的综合适宜指数,以及利用ArcGIS 10.2软件中的自然断裂点法进行综合适宜性等级划分,最后按照分类原则进行最终整治方向判定。【结果】1) 适宜整治为耕地的宅基地图斑数为87个,占总数的62.59%;面积为10 201.76 m2,占总面积的60.30%。2) 适宜整治为建设用地的宅基地图斑数为20个,占数量总和的14.39%;面积为2 907.62 m2,占总面积的17.18%。3) 适宜整治为林地的宅基地图斑数为32个,占数量总和的23.02%;面积为3 810.26 m2,占总面积的22.52%。【结论】提出的农村宅基地可能整治出土地的快速分类与判定研究方法,只需要选取周边地类情况、面积大小和整治意愿3个指标,方便易获取,经济成本低,权重确定及评价方法简单易操作,完成最后的分类及判定所需的时间周期短,能较快确定西南丘陵山区农村宅基地的土地整治方向,体现“快速”这一特征,可为西南丘陵山区农村宅基地土地整治提供一定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土地整治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建立一套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土地整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三峡库区土地整治的区域特点,本文从土地整治可持续性的内涵入手,从资源、经济、社会、生态四个方面构建并筛选了土地整治可持续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二步法,在基于农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专家打分和聚类分析筛选指标.最后以开县大德乡的土地整治为样区进行实际应用,评价结果显示符合项目区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1.
土地整治耕地质量评价方法改进研究——以禹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科学》2017,(11):1790-1796
为了解决现有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不能准确评价土地整治后耕地质量水平,建立了土地利用系数修正法计算土地整治后耕地的土地利用系数.首先建立项目区耕地土地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之后分别评价整治前后土地利用水平指数,将两者的比值作为修正系数,对原土地利用系数进行修正,并利用修正后的利用系数评定耕地质量等别.通过对禹州市土地整治项目区的质量评定和验证,得出:修正法与项目验收5年后产量法计算的利用系数一致性更高.说明利用系数修正法体现了土地整治工程对耕地质量等别的影响,比产量法更适合对土地整治等项目区耕地质量评定.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土地整治规划中有关土地权属的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常德市柳叶湖旅游度假区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中出现的权属问题进行探讨,相关问题的解决途径包括:通过区位定位,切实解决规划区的权属问题;完善农村土地权属的法律制度;形成协商解决、政府解决、法院解决的多元土地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3.
14.
以喀斯特面积分布最广的贵州省为研究区域,选取3个典型地貌类型区,基于330户的问卷调查从10个方面通过主成份分析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居住综合指标,对研究区调查户的居住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依此得出3个典型地貌类型区住宅的总体水平情况;再根据评价结果,运用泰尔系数分析各地貌区内的住宅空间差异情况,探讨喀斯特地区住宅空间分异的规律及其与喀斯特地貌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喀斯特地区住宅空间差异和地貌空间差异的规律一致,高原峡谷区喀斯特地貌空间差异和住宅空间差异最大,高原山地区次之,高原盆地区差异最小。另一方面,社会经济情况也是影响居住水平的主要因素,其中人口因素是关键,使得各典型地貌区的居住总体水平与地貌空间差异的规律不一致,加剧了住宅空间分异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
龚奇 《安徽科技》2022,(9):41-4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系统分析法、归纳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针对土地整治实践中生态功能易受忽视的问题,以实现土地整治生态功能提升为目标,探寻科技创新驱动下土地整治的生态功能提升的实现路径和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6.
耕地利用格局能够反映区域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可以为土地整治规划和耕地利用格局优化提供依据.以859农场为研究区,在RS和GIS技术支撑下,选取垦殖率、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数、斑块密度和景观形状指数,分析2009~2015年研究区耕地数量、内部结构、地类转化、景观格局的变化及其特征.结果表明:(1) 2009~2015年之间859农场的耕地总量变化微小,整体分布呈现"北扩东进"态势;(2)旱地在耕地中的比重降低而水田比重上升,水田成为耕地利用的优势类型;(3)旱地以转出水田为主,水田以旱地转入为主,转移总量相当但转移方向相反;(4)旱地斑块数量增加,形状呈简单化态势;水田斑块数量减小,形状呈复杂化态势.最后对该区域土地整治工程的实施提出建议:适度控制水田化的扩张规模和速度,根据不同需求,确定整治规划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7.
李艳军  马欢  梅再美 《科技信息》2011,(1):380-380,412
罗甸县是贵州喀斯特分布面积较大、石漠化面积较大的区域。本文通过对罗甸县土地资源利用的特征分析,提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途径,希望能为罗甸县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土地整治后期管护是影响土地整治项目综合效益发挥的关键,其实施效果不仅关系土地整治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利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以云阳县的7个典型乡镇为研究区域,分析总结了当前云阳县土地整治后期管护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土地整治后期管护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土地整治后期管护的影响因素中,投入保障、政府管理保障与农业产业化开发条件为首要影响因素,后期管护成本及整治后评价的实施为次要影响因素,结合后期管护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构建了由动力支持系统、大农业支持系统、服务支持系统及环境容量支持系统构成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基于区域内耕地现状问题的具体分析,从耕地规模、地块形状和空间聚集3个方面,选取平均斑块面积、斑块密度、边界密度、面积加权形状指数、面积加权分维数和聚集度6个景观指数构建指标体系.综合运用ArcGIS和Fragstats等软件,对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文山州)耕地细碎化程度进行测算分级,并开展了市域尺度耕地细碎化评价及土地整治分区探讨.研究表明:文山州耕地规模总体测算值中等偏上,地块形状测算结果总体偏高,空间聚集总体情况属于中等水平,空间上区域差异明显.在以乡镇为评价单元的基础上,综合评价文山州耕地细碎化情况,耕地细碎化评价结果最大值为0.790 6,最小值为0.346 8,均值为0.641 6,全州耕地细碎化地域分异相对零散.基于耕地细碎化评价的结果,以及不同指标属性的特征组合,提出了全州可划分为集约利用区、归并提升区和综合整治区3种类型整治分区,基于主要问题提出不同土地整治分区的综合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对土地生态环境综合分析与评价及其基本目标设定的基础上,通过对绵阳市区域概况分析,建立绵阳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从自然,经济,社会3个方面着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对绵阳市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论认为,研究区内涪城区,游仙区土地生态环境安全处于较不安全状态,其他县市均处于稍不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