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K-均值聚类算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整合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和K-均值算法的聚类算法.在新算法中,首先结合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和K-均值算法搜索全局最优解的位置,然后再用K-均值算法在全局最优解附近的局部空间内快速寻找最优聚类中心.通过对4个数据集的实验测试,将此算法与K-均值算法、基于粒子群的K-均值算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的聚类质量比后两个算法更优.  相似文献   

2.
K-均值算法是一种传统的聚类分析方法,具有思想与算法简单的特点,因此成为聚类分析的常用方法之一。但K-均值算法的分类结果过分依赖于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对于某些初始值,该算法有可能收敛于一般次优解,在分析K-均值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邻域影响的改进的粒子群算法的聚类算法,通过对粒子群算法的改进来优化与K-均值结合的聚类算法。该算法将局部搜索能力强的K-均值算法和全局搜索能力强的粒子群算法结合,提高了K-均值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加快收敛速度,有效阻止了早熟现象的发生,达到那些离群的孤立点。实验表明该聚类算法有更好的收敛效果,一方面聚类所用的时间更短,另一方面聚类的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3.
针对K-均值聚类算法存在的缺陷,将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智能单粒子优化算法(ISPO)应用到聚类分析当中来,提出一种混合聚类算法ISPO+K-means.该算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利用ISPO算法较强的全局寻优能力形成初始聚类,第二阶段将初始聚类结果通过K-means算法形成最终聚类结果输出.与K-均值聚类算法和...  相似文献   

4.
基于免疫粒子群的K均值聚类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粒子群算法是一类高效求解连续函数优化的随机搜索算法,在K均值聚类算法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群体进化后期容易陷入局部极值,针对算法缺点,提出了一个新的聚类算法--基于免疫过程的粒子群K均值聚类算法,并将此算法与K均值聚类算法和粒子群K均值聚类算法进行比较.理论分析和数据实验证明,该算法有较好的全局收敛性,不仅能有效的克服传统的K均值聚类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缺点,而且全局收敛能力优于基于粒子群的K均值聚类算法.  相似文献   

5.
为克服和改进K-均值聚类算法的不足,在分析遗传算法(GA)和粒子群优化(PSO)算法优越性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GAPSO的K-均值聚类算法.仿真试验表明,新算法具有较好的全局收敛性,较强的聚类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克服核模糊属性c-均值聚类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缺点,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核模糊属性c-均值聚类算法.该算法根据核模糊属性c-均值聚类准则设计适应度函数,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聚类中心进行优化,在粒子迭代进化过程中采用动态调整学习因子,提高算法的优化性能.实验表明,本文算法优于单一使用核模糊属性c-均值聚类算法和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核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也优于目前常见的典型聚类算法.  相似文献   

7.
杨丞  费洪晓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21):5058-5061
医学超声图像由于存在斑点噪声等模糊和不确定性的特点使得分割一直是一个难题。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是一种结合无监督聚类和模糊集合概念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图像分割,但存在着受初始聚类中心和目标函数高度非线性影响,极易收敛到局部极小的缺点。将集群智能的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相结合,实现了基于粒子群模糊C-均值聚类的图像分割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搜索全局最优解的能力,因而可得到很好的图像分割结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人工免疫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动态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受初始化影响较大,在迭代时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将粒子群优化算法与模糊G-均值聚类算法相结合,提出一种新颖的动态聚类算法。该算法利用人工免疫思想改进粒子群优化过程,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粒子群算法和聚类算法早熟现象的发生,全局搜索能力和局部搜索能力优于同类算法。利用聚类理论中的经验规则kmax≤√n确定聚类数k的搜索范围,在最优粒子基础上进化新一级种群,该方案可有效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两组数据的仿真实验表明,新算法优于传统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和解的精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基于改进K-均值聚类的图像分割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实现彩色图像的准确分割,研究了在HLS颜色空间中基于优化初始中心的加权K-均值彩色图像聚类算法.首先对大样本的目标颜色进行数理统计,获取优化的初始聚类中心,从而实现准确分类和避免K-均值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然后在HLS颜色空间中引入加权欧氏距离来度量对象间的相关性,通过调整系数使对象不同的颜色属性内在特征得以充分利用.实验证明,该算法在保持K-均值聚类简洁、收敛速度快的同时能产生更好的聚类效果,实现彩色图像的快速准确分割.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地简化稠密采样点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聚类算法的点模型简化方法.引入了具有强大全局寻优能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传统的k-均值聚类算法进行改进,基于改进的聚类算法对点模型进行简化,选取具有最优个体适应度函数的粒子作为原始采样点集的最终简化模型.算法聚类依据采样点的空间位置、法向和曲率的邻近性,实现了点模型表面区域几何特征保持的简化.同时在聚类区域的划分中考虑了曲率阈值和区域半径,使得算法在有效地保持特征边界和曲面细节的同时,能够生成高质量的简化曲面.实验结果表明,粒子群优化的k-均值聚类算法克服了传统聚类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极小的缺点,具有更好的全局收敛性和较快的收敛速度.该简化方法在有效简化点模型的同时,很好地保持了原始模型的几何形状,且在相同简化效率下能够生成更高质量的简化曲面.  相似文献   

11.
一种基于图像内容的自适应色彩量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彩量化是数字图像分析与处理领域的基本问题之一.笔者以K-均值聚类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色彩量化算法,该算法首先依据图像内容确定初始聚类中心,并对所有像素进行归类处理;再结合图像局部区域平滑度,修改聚类中心颜色;最后对所有聚类进行分裂和合并运算,并生成量化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色彩量化效果(即色彩量化误差较小),整体性能优于K-均值聚类色彩量化方案.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K均值聚类算法是确定性的迭代算法,具有探索能力弱、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在聚类中心的更新过程中加入系数因子线性递减的随机项,使改进的迭代算法在前期具有强的探索能力,而在后期保持良好的局部搜索能力,同时保持了传统K均值聚类算法结构简单的特点.实例说明,增加了随机项的K均值聚类算法具有良好的全局优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克服粒子群在解决多峰函数复杂问题时存在收敛速度慢和极易陷入局部最优值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学习多峰延迟粒子群混合算法。首先引入改进的高斯学习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然后在此基础上,针对4 种进化状态在算法中引入延迟因子避免局部最优问题。通过对6 个单峰多峰测试函数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GLPSO( Gaussian Learning PSO) 算法具有更好的收敛速度,同时验证了GLMDPSO( Gaussian Learning Multimodal Delayed PSO) 算法在处理多峰函数复杂问题时具备更好的全局搜寻能力。因此,改进算法在解决多峰函数寻优问题时可有效跳出停滞状态,提高收敛速度并具有较好的寻优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基本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 依赖初始种群和求解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ircle混沌映射和随机游走的改进的麻雀优化算法(improved sparrow optimization algorithm,CRSSA) 。该算法为了增强麻雀种群的多样性,在麻雀初始阶段引入混沌Circle 映射; 采用随机游走对最优麻雀进行扰动,使其在麻雀寻优后期,增强算法全局搜索能力,跳出局部最优。同时选取15个测试函数对其算法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原始的SSA 、蜉蝣算法(mayfly algorithm,MA) 、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PSO) 、鲸鱼优化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WOA) 和灰狼优化算法(gray wolf optimization algorithm,GWO) 相比,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具有寻优速度快、求解准确度高和鲁棒性强等优点。将该方法应用在多阈值图像分割中,通过对比不同算法的峰值信噪比(peak-to-signal ratio,PSNR)、结构相似性(structural similarity index,SSIM)、适应度函数值和运行时间性能指标,可有效解决多阈值分割问题,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赵艳玲  王勇  袁磊 《广西科学》2022,29(5):930-939
针对标准蝗虫优化算法(Grasshopper Optimization Algorithm, GOA)存在的不足,基于对蝗虫活动习性和行为特征的模拟,结合GOA模型,提出一种基于4-乙烯基苯甲醚(4-vinylanisole, 4VA)信息素的蝗虫优化算法(Grasshopper Optim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4-vinylanisole Pheromone, VAGOA)。首先,基于4VA是蝗虫的聚集信息素,设计4VA信息素表达式;其次,对不同蝗虫群体(群居型蝗虫和散居型蝗虫)中的个体分别采用不同的搜索策略,在探索和开发之间取得平衡,使算法全局探索能力和局部开发能力均得到有效提升,增强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和规避陷入局部最优的能力。通过12个基准函数的仿真实验,并与GOA、PSO、HCUGOA、SA_CAGOA算法相比较,结果表明VAGOA的全局搜索能力有明显提高,在函数优化中明显具有更快的全局收敛速度及更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混合(等式和不等式)约束的多峰优化问题(MOPs),本文在粒子群算法框架下提出了粒子优度比较准则和局部协同与共轭进退寻优两种迭代进化策略.优度比较准则在适应度和约束违反度的双重限制下指导粒子高效地执行进化策略,局部协同策略可使粒子能通过局部抱团收敛到多个全局最优解,而共轭进退寻优策略则提升了寻优的速度和精度.基于优度比较准则与两种进化策略的有效结合,本文设计了一个协同共轭进退粒子群(CCARPSO)算法,以充分融合粒子群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共轭进退法的局部快速寻优能力.数值仿真表明,该算法能有效解决复杂约束MOPs和非线性方程组的多根问题,在广义Logistic分布的参数估计中有全局优化能力和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7.
针对原始谱聚类初始敏感的缺点,构造了图像聚类质量的评价函数,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入侵性杂草优化的图像聚类算法(CIWO)。算法模拟杂草克隆的鲁棒性、适应性和随机性等特点,简单易于实现,具有快速精确地对图像灰度数据集的簇中心进行全局定位能力。将算法应用于几个测试图像,并通过聚类有效性准则与k-Means、FCM、PSO等方法比较分析CIWO具有更稳定的图像聚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得到了更优的图像聚类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善标准的微粒群优化算法(SPSO)的性能,给出一个新的速度更新策略——局部收缩策略,且把信赖域技术引入PSO算法中进行惯性权重的动态调整,提出一个新的微粒群优化算法——基于信赖域技术的局部收缩的微粒群算法.新算法(NPSO)保持了PSO算法结构简单的特点,改善了PSO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计算精度.利用10个测试函数测试新算法的性能,并分别与SPSO、与混沌相结合的微粒群算法(PSOC)、具有被动聚集的微粒群算法(PSOPC)、SPSO的全局版本及带有收缩因子的微粒群算法(CPSO)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NPSO)大大地改善了实例测试函数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码书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本的矢量量化码书设计方法的性能易受到初始码书的影响,采用群体优化的粒子群算法是克服这一缺陷的有效手段。在粒子群算法中,惯性权重因子的大小决定了粒子的搜索能力。为了权衡粒子群算法中全局搜索能力与局部搜索能力,提出了一种非线性递减的惯性权重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能够自适应地调整惯性权重因子的大小,从而有效地改善粒子的全局搜索能力。  相似文献   

20.
颜色量化是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技术之一,传统的量化算法有分割法和聚类法。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分割法和聚类法特点的自适应颜色量化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在量化质量上本算法接近K-均值聚类法,但在运行效率上十分接近中位切分法,是一种相对高质高效的颜色量化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