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鸳鸯,贾府“首席大丫鬟”,在贾府数以百计的丫鬟侍婢当中,深得老祖宗贾母的宠信,地位无疑是最高的,然而丫鬟终究是丫鬟,身份卑微有如草芥。在《红楼梦》第四十六回里,鸳鸯原本有一个鲤鱼跃龙门的机会:嫁给贾赦做姨娘,由奴才变成体面的主子,可谓身价倍增,但她最终却选择了以死相拼,誓绝“美姻缘”。看客们忍不住要“怒其不争”了:从一个“普通员工”一下子可以麻雀变凤凰,成为“领导层”,这是多少人削尖了脑袋争夺的一桩美差事,  相似文献   

2.
文琦 《科技智囊》2007,(1):82-83
在《红楼梦》中,有两位老人给人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一位是风趣幽默的刘姥姥,还有一位就是荣宁二府的当家人——贾母。贾母在书中出现的频率并不高,情节也多是和家里的孩子们吃喝取乐,但她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和一位  相似文献   

3.
错过思乡,忆旧,惜别。错过怀古,登临,言志。“错过”如此理所当然。不惯饮酒者举起杯盏,举起唐朝的韵脚。或者她举起的,是孤独。这是周芳的新书《沽酒与何人》封底的一段文字。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善于通过一个简单的情节表现众多的人物。第四十六回贾母发怒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情节。 贾母因贾赦要纳贾母房里的心腹使女鸳鸯作妾而发怒,以至怪罪王夫人,一时间举座皆惊,形成僵局。作者通过在打破僵局的过程中各种人物的心态表现,全面展示了人物身分、地位及性格特征。 贾母朝王夫人发怒却非同小可,这是贾府最高统治者对她最信任的而且也是最忠于她的得力当家人,实权派人物的发怒,因此,贾母这一怒必然震动在场的每一个人,形成非常紧张的局面。 作者有层次地先后写了王夫人、薛姨妈、李纨、探春、宝钗、迎春、惜春、宝玉、凤姐等九个人物在这场僵局中的表现。 当鸳鸯为了逃脱贾赦的蹂躏而跑到贾母跟前跪下哭诉,发誓终身不嫁并毅然剪发明志时,作品写道:  相似文献   

5.
云南民族出版社近日送来一本新书,曲靖师范中系副教授段德明先生写的《水浒新鉴》。说来此书与我还有一段特殊姻缘。云南民族出版社在接到段德明这部书稿后,虽拟出版但觉得吃不准;总缟室主任董艾知道我是受省委宣传部聘用的阅评员,就把书稿送给我,希望帮助阅审把关。我欣然接稿,认真一读便大声赞好,于是他们放心印制,很快此书得以问世。  相似文献   

6.
李暖暖从家里跑了。李暖暖走之前拿着一张中国地图对她爸爸说,我不会走出这张地图的,但你也别打算在这张地图上找到我。李暖暖是在跟她爸爸赌气,原因很简单,她已经快大学毕业了,理所当然地要求她有着显赫身份的爸爸给她一份好工作。暖暖的爸爸说,你做梦吧。  相似文献   

7.
辛晶 《科技信息》2007,(10):9-9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艺术形象最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的人物。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自《红楼梦》问世以来,在红学史上,对她的各种评语也是非常多的。总的来说,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王熙凤的为人处事主要体现在她的语言交际能力、管理才能、口才技巧等方面。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晚情多艰,姻缘未了。90年代,鼓起生活勇气的鳏寡老人再拾起那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回忆。一段段未了姻缘把孤独的影子悄悄抹去。然温馨美满的港湾或因囿于传统观念或因忧于心理障碍而并非风平浪静。愿《“老鸳鸯”的难言之隐》阅后,人们会转变观念,使独身老人晚情多爱。  相似文献   

9.
把“姻缘”看成是中国概念词是错误观点,“姻缘”概念同样存在于英语和其他民族的语言中。通过对“姻缘”概念及其在英、汉语中的表达方式的研究,再次证明:词语,作为语言的基本范畴,表现出操该种语言的民族的文化特性;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范畴,则表现出人类思维的共同性。  相似文献   

10.
邢夫人虽然贵为荣国府一等将军诰命夫人,但在这个贵族大家族中却是影子般的存在。由于丈夫贾赦被架空,加之自己出身寒微以及贾母的偏心,邢夫人被排斥在权力核心圈之外,失去了家政大权。续弦的地位和无子女的困窘,使她不得不以柔顺之态周旋其间。由于权力圈对她的压抑导致其内心的不平衡,促使她与贾赦不时挑起事端,抵触和抗拒贾母为首的权力核心圈。卷入权力旋涡的邢夫人,成为探索荣国府及传统社会中权力斗争的运作与特质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1.
婚配制度是动物繁衍反代,维持种群稳定的一种重要机制,在灵长类中,婚配制度有多种形式,有一雄一雌型、一雄多雌型和多雄多雌型等,在不同的类型中,成年雌体和成年雄体群中的作用不完全相同,群中个体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  相似文献   

12.
我有一位顾问,人很漂亮也很年轻,对自己脸部的保养非常执着,总是频繁更换各种品牌的护肤品,旁氏,兰寇,丁家宜……一旦这些护肤品短期内无法达到她预期的效果——或者去皱纹,或者去黑头,她立马会投入到另一款具备同类效果产品的怀抱,往往是一瓶面霜刚刚开启,她就弃之不用了,现在,她使用莎婷护唇系列产品刚到一个月,由于效果不明显,她又打算换另外一种品牌的产品了。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姻缘关系正在不断融入由血缘关系所支配的传统农村“差序格局”体系,并对血缘关系构成了挑战。从一个个案出发对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血缘、姻缘博弈现状进行了初步的剖析,并从多角度分析发现血缘认同下降、姻缘认同上升的原因是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人们价值理性的不断弱化,工具理性的不断加强,从而提出了一些思考和预见。  相似文献   

14.
200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是一位颇受争议的作家。她的作品展现的是一个黑色的大陆——欲望、恐怖、暴力、荒诞的存在,被日常生活和理性遮蔽了的又一意识世界。她在没有希望、没有温情、没有怜悯的绝望境地,开始并延伸其精神的探险,那是心灵切近不毛之地的探险之旅。她的文字携带着密集的想象,以其富有乐感的、貌似诗化的语群彻底地颠覆了人们对文学的诗意期待。她新鲜的语言激活了当代日趋萎靡的文学叙事。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里,贾母为了看尤二姐适不适合当媳妇,戴着老花镜,仔细打量她的手。事实上,只要善于观察,双手也会说话。  相似文献   

16.
天南地北     
一杯咖啡定终身在南斯拉夫中部地区,年轻人结婚流行着一种有趣的习俗。如果哪个小伙子看中了一位姑娘,就可以到女方的家中向姑娘求婚。在那里,允许他呆上几个小时,吃呀、喝呀都有,还可以尽情地倾谈他对姑娘的爱慕和渴望之心,对婚后幸福生活的憧憬以及他打算怎样筹办终身大事……。这时他可以不必管女家对这桩姻缘持何态度。等到主人把一杯咖啡端到他的面前,让他品尝的时候,是喜是忧便能全部揭晓了。原来咖啡的味道很有文章:  相似文献   

17.
书面表达命题:写一封信书面表达要求:假设你是王宇,你的澳大利亚笔友Lily来信说她在做一项有关中国孩子未来理想的调查。请你给她写封回信,谈谈你和你的一些同学对未来的打算。80词左右。  相似文献   

18.
毕远月 《世界博览》2011,(18):82-83
夏天来临前偶然翻阅法国的时装杂志,见有个类似“读者来信”的栏目。一读,原来是一位虚心的美国姑娘.希望能在巴黎旅游时以一个当地人的面貌出现。她希望“不要让人一眼看出我是个美国游客”。因此,打算先从穿衣上改变自己。编辑的“回信”倒也简单。她罗列了四条巴黎人的“穿戴原则”。  相似文献   

19.
杨晋 《世界知识》2008,(23):13-13
2008年11月9日晚,76岁高龄的南非音乐家米莉亚姆·马凯巴在意大利沃尔图诺堡市举办的一场支持作家罗伯托·萨维亚诺的慈善音乐会上,演唱完成名作《帕塔帕塔》之后,因心脏病发作,昏倒在后台的楼梯上。11月10日,被誉为“非洲妈妈”的马凯巴离开了人世。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为此发表声明:“她的最后时刻是在舞台上,丰富他人的心灵与生活,并再度支持正义事业。这适合于她。”一位诗人说:“马凯巴不仅仅是一位音乐家,还是一位活动家和革命家,她与种族隔离制度做斗争。(她的去世)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社会因普遍对西方文明的忧虑而转向中国古老文明的热潮中,为了寻求突破,一部分美国诗人在自己的创作中接受和吸收了中国古典隐逸诗歌。虽然在这个过程中,美国诗人的本民族文化传统会影响、干扰、甚至是颠覆他们对中国诗歌和思想的接受和吸收,但不管怎样,隐逸诗最终成为美国诗歌的一部分,成就了中关诗坛的一段文学姻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