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传统的连续调频超声波系统尽管具有平均输出功率高的优点,却需要使用宽带超声波传感器.本文提出了一种连续窄带调频的超声波测距方法.此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过窄带调频技术,可用普通的超声波传感器取代宽带超声波传感器应用于传统的连续调频超声波系统中.  相似文献   

2.
智能车辆测距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车辆避撞技术依赖于测距技术的发展.智能车辆测距技术有多种超声波测距、微波雷达测距、激光测距、机器视觉测距和红外线测距等.各种测距技术各有优缺点,因而多传感器技术有效融合是汽车避撞系统实用化的途径;最后在智能车辆测距技术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该领域的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基于超声波传感器的测距报警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声波具有指向性强、传播距离远、检测迅速方便等特点。超声波传感器常用于与距离有关的测控方面,如工业现场的位置监控、液位测量等。本文利用超声波传感器设计了一种测距报警系统并对其测试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现有的汽车防撞系统中,主要都是使用雷达进行测距,这类系统的价格较高,不能大面积推广.在现有的汽车防撞系统上优化测距算法,采用超声波传感器进行测距,建立相关的防撞模型,根据不同的测量距离发出不同的报警信息.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报警信息准确.  相似文献   

5.
通过测距系统计算机器人运动路径是机器人壁障、路径规划以及协作编队关键技术之一。根据移动机器人工作环境地形复杂、光线差等特点,采用高精度激光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协同测距,以ARM9为核心设计了软硬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自适应加权平均数据融合算法,并分析了各传感器的误差和方差。经实验统计,多传感器融合比单一传感器测量精度平均提高了47%,测量误差减小到0.5 cm以内,表明本系统提高了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自动泊车系统对于提高泊车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演示验证实验系统以智能车为平台,设计并实现超声波测距。通过超声波探测器组对不同角度测量,来检测周围环境数据;摄像头与超声波探测器协同工作,改进了泊车方法;转台带动超声波传感器旋转,从而实现传感器对周围状态扫描。  相似文献   

7.
移动机器人多路超声波传感器分别与中央处理器连接存在着数据线过多、中央处理器负担过重的问题.因此提出了基于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的测距系统,设计了机器人的超声波测距系统的CAN总线硬件节点和软件结构,包括SJA1000CAN控制器及其初始化,CAN控制器数据接收程序和CAN控制器数据发送程序,并且讨论了数据发送过程。  相似文献   

8.
本设计以AT89S52单片机作为简易智能小车的控制核心、光电耦合驱动电路实现小车的电动机驱动及转向控制、超声波传感器测距实现避开障碍物以及相关的抗干扰性设计为小车的智能运行提供了充分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机器人灭火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机器人灭火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采用M3为核心处理器,光敏三极管以及超声波测距模块为传感器件,CC2420作为无线传感模块.结合PID控制算法对传感器采集的信号进行处理,从而提高了机器人的定位精度.通过硬件系统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工作稳定,能够正确的判断火源并进行灭火动作.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单一传感器在复杂环境中测量数据可靠性差以及同一类型多传感器测距盲区无法补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估计的不同类型多传感器复合测距方法。该方法综合了超声与红外2种传感器的优点,利用红外传感器对超声传感器的测距盲区进行补偿,解决了单一类型传感器存在的测距盲区问题。对同一类型多个传感器同时获取的数据动态建立置信距离矩阵,应用椭圆曲线表示的支持程度关系矩阵确定各传感器测量结果中的有效值,并对其应用贝叶斯估计的方法进行数据融合,使测距准确度进一步提高。基于超声红外复合测距移动机器人的仿真实验表明,采用贝叶斯估计方法在保证实时性的前提下提高了测距的准确度,误差为±1 mm,达到了设计要求,为移动机器人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利用超声波传感器与红外传感器各自的优点,设计了基于超声波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的移动机器人感测系统,该系统采用红外传感器补偿了超声波传感器的检测盲区,使移动机器人具有更大的感测范围,文章完成了感测系统软硬件设计,并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感测系统结构简单、精度高、重复性好、成本低,具有普遍的应用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两种测风仪的动态比对试验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超声波测风仪的不断应用,在自然风场条件下实施了超声波测风仪和现有自动气象站机械旋转式测风仪的动态比对试验。通过对风向风速的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总结了超声波测风仪和机械旋转式测风仪的动态性能。试验结果表明,2种测风仪的2,10min平均值可比较性偏差小于瞬时值;随着风速的增大,风速值的可比较性系统偏差向负向漂移,风速值的标准偏差增大,风向值的标准偏差减小。造成2种测风仪测量结果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系统惯性特征、风场的自身湍流特性以及测风仪结构的不同造成流场特性的变异。  相似文献   

13.
针对机器人未知工作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声波传感器的探测方法.建立了探测系统的结构模型,阐述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分别对平面、圆弧曲面、斜面以及竖直面等未知环境基本组成面的探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测距仪不适合曲率半径小的圆弧曲面探测.对于其他三类环境表面的探测,给出了各自的探测策略和数据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斜面探测需要用三个超声波传感器,竖直面探测需要补偿由于开角引起的误差,平面探测需要补偿由传感器运动引起的动态测量误差等.  相似文献   

14.
飞行器三轴姿态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到目前为止常用飞行器三轴姿态测量敏感器.详述了这些姿态敏感器的工作原理.根据这些原理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并比较了它们的性能指标.给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为使泊车更加安全可靠,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的智能泊车辅助系统。系统利用红外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检测车位,通过 LPC1114处理器分析其反馈结果,并用来控制电机和舵机实现智能泊车的仿真模拟。测试结果证明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李柠  张殿富 《科技信息》2013,(17):82-83
本文针对履带式机器人对凹形静态障碍物的识别,利用双超声波传感器交叉探测的方法,旨在解决凹形障碍物宽度识别的技术难点。对履带式机器人的越沟性能进行分析后,利用双超声波传感器对障碍物进行探测,进而判断出凹形障碍物的宽度,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决策。试验表明此方法提高了凹形障碍物识别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ANN数据融合方式对两个超声波采集的数据进行融合算法分析,解决了超声波射线开放角度问题,从而达到了对被测物体影像的比较精确的认识,试验显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自动泊车系统主体是一辆模型小车,具有前轮转向后轮驱动的能力,电源为蓄电池,实验平台实现小车的运动控制,运用超声波传感器检测小车前方障碍物以及离目标车位的距离来实现小车自动倒库功能,系统分为超声波测距、倒车控制、车位检测、人性化的界面显示,运用对多个传感器实时测量值边缘滤波处理和中值滤波处理的结果显示车辆与障碍物的位置,通过模糊控制理论,计算前轮的转向角度及车辆运行速度,最后可以自动地完成泊车操作。  相似文献   

19.
针对机器人未知的工作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声波传感器的探测方法,建立了探测系统的结构模型,阐述了超声波探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对于机器人与环境表面的接触性工作存在不确定、多变和非结构等特点,将仿人智能控制方法应用于接触力的控制中.该方法以超声波传感器探测所获得的环境信息,作为系统上层控制策略的依据,根据控制误差的大小与方向变化选择相应的控制策略.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传统的PID控制方法可大大提高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