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物社会也充满了爱。爱在猿猴保姆行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科学家研究发现,失去母亲的小猴,就是无血缘关系的母猴也会献出爱心,照看小猴。死去母亲的黑猩猩幼仔,或由其它母猩猩收养,或由它们的哥哥姐姐  相似文献   

2.
吉祥的猴与“侯”猴为灵长目动物,善于形象思维的中国人,早在3000多年前就把猴子录进了象形字。古人将猿猴并称,有猨、犹、猱、獶、禺、为等名,《说文》中说:“为,母猴也。”“猴”本作“侯”,东汉班固(32—92)所撰《白虎通义》中说:“猴,侯也,见人设食伏击,则凭高四望,善于侯者也。”由于它是动物,所以加了个反犬旁“犭”,故名猴。自古以来,猴子在人们心目中是吉祥物,“猴”、“侯”同音,是对猴的称赞,引申为一种美。《诗经》中有“羔裘如濡,洵直且侯”。《韩诗》解释说:“侯,美也。”拜相封侯,是古人的人生价值取向,古代有公、侯、伯、子…  相似文献   

3.
动物世界处于一种“群婚制”状态,即便如此,它们总还是有办法避免近亲交配,以免削弱种群优势。可是如果说它们也奉行“一夫一妻制”就不那么好理解了,其实“一夫一妻制”的例子在动物世界中确实不在少数,豺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这种体型瘦小、毛皮不整的犬科动物凶残无比,历来为人类所不齿。不过,它们的“夫妻”感情既专一且笃实,别看它们身材小,捕食时却从来不惧个体大得多的瞪羚、野猪,偏偏以它们的幼仔为目标。每当“夫妻”盯准一只幼仔,一场默契的配合准会让人由衷折服。  相似文献   

4.
大熊猫幼仔叫声的声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eter(1981,1985),D.G.Kleiman(1983)在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 David)叫声结构及生物学意义方面做过一些工作,但因实验条件的限制,还未涉及到大熊猫幼仔叫声.对大熊猫幼仔叫声的声谱结构及生物学意义进行研究,将有助于了解大熊猫的育幼行为和大熊猫叫声的演变过程,为人工抚幼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一、材料和方法1.动物“蓝天”,雌性,生于1986年8月12日,母兽是“莉莉”. 2.行为观察,在产仔后的头一个月,利用闭路电视监测系统对其进行昼夜观察,按时间顺序描述性记录育幼行为.过后每周记录一次,直至幼仔  相似文献   

5.
5月2日,福州动物园的大熊猫青青分娩二仔,成活一仔,取名“榕榕”。 6月1日,日本东京上野动物园的大熊猫欢欢产下一仔,东京都公开为幼仔征集名字,12月1日最终选考委员会决定命名为“童童”。 8月6日,成都动物园的大熊猫果果生育一仔,取名“冰冰”。30天后,因母兽腹泻不止,对冰冰进行人工哺育,并鉴别幼仔为雌性,这样早鉴定熊猫  相似文献   

6.
皮肤饥俄的孩子长不好 大家都知道用手充满爱意地轻轻抚摸人的身体,可产生各种神奇的作用。比如,它可缓和疼痛、传达好感和亲近感、表达爱情……其中有一个作用就是它可缓和人的精神压力。 特别是婴幼儿时期,手的抚摸所产生的抗精神压力作用,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用猴子和老鼠做的实验证明动物在幼儿期,如果得不到母亲或抚养者的充分爱抚(手的抚摸和拥抱等),就会发育迟缓、性格异常、不能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 美国的一位学者把刚出生的小猴从母亲身边抱走,然后给它一个用金属丝作的母猴模型和一个用柔软的厚布作的母猴模型。结果,小猴  相似文献   

7.
猎豹在非洲草原上向来以敏捷、矫健著称,不可思议的是有时却迫于斑马群的追逐。而一对猎豹母子面对一群狂奔过来的鬣狗就更是惊骇不已。与斑马相比,鬣狗当然凶恶得多,转瞬间,小猎豹就会被它们卷进狂流之中。不过不必担心,会吃掉幼狮的鬣狗却不会伤害猎豹的幼仔,因为猎豹是它们的“伙食长”。 鬣狗是种很复杂的猛兽,让人吃惊又让人佩服。一只小猎豹被斑马从母亲身边冲散,闯到3只鬣狗的圈子里去了,情况似乎很危急。鬣狗真的不会吃掉它吗? 最初,猎豹母子横穿过这片有很多动物的大草原时,多少带有一点捕猎的味道。但是这已办不到,因为大羚羊、斑马等大型动物很多,而体型与自己差不多的瞪羚则巧妙地利用大型动物做掩护,跑动中总是与猎  相似文献   

8.
“大仔”是一只川金丝猴,1991年出生在北京动物园。它长得五短身材,显得十分敦实,全身的被毛呈很深的黄色,头顶部的都接近褐色了,它背部的毛呈金黄色而且很长,最长的大约要有30 ̄40cm,浅蓝色的脸上长着一双非常明亮的圆眼睛,眼窝很深,前额的毛很长,像帽檐似的,不注意都看不见它的眼睛。它原来是一个金丝猴群里的头领,在这个群体里称王称霸,别的猴都要看它的眼色行事,对它唯命是从,哪个稍有不顺从,它就会大发雷霆,甚至会大打出手。这个群体里有“大仔”的妻儿,还有一只刚刚成年的出生在2000年的年轻的雄猴“小四”。“小四”原来是和一雌一雄…  相似文献   

9.
如今,克隆恐怕是最时髦的词了。简单地说,克隆就是无性繁殖,克隆动物就是让象、牛、羊、猴那样的高等动物无性繁殖。由于原封不动地继承其父亲或母亲的全部遗传基因,克隆动物与它们的父母丝毫不差。然而,克隆动物是生命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的产物,在自然界并不存在,高等动物(包括人)都是通过有性繁殖来繁衍下一代。下一代的遗传基因分别来自其父亲和母亲,由父母的基因决定下一代的性状,如相貌、肤色、性别、身K等,一些遗传性疾病也能传给下一代。这正像俗话所说的那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几千年来最为朴实的科学总…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喜怒哀乐,乃人之常情。"动物是否也有这种"常情"呢?现在,让我们看看大象的喜怒哀乐吧!爱护幼仔,这是许多动物的本性。大象也不例外,而且还显得格外动人呢!看,淘气的幼  相似文献   

11.
动物为了生存,不但会相互争斗,而且也会相互残杀,甚至对有些同巢出窝的幼仔更是如此。据分析,这种不可思议的习性,能促使它们在繁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动物学家发现,很多动物对死亡的同类,怀着深厚的“悼念之情”。在动物世界中,同时存在着葬礼的仪式。 在这方面,猴子表现突出。老猴刚死,其他活着的猴子就会围着它凄然泪下,然后一齐动手挖坑掩埋。它们把死猴尾巴留在外边,群猴注意观察动静。如果来一阵风,风一吹,尾巴一动,群猴就高兴地把死猴挖出来,百般抚摸,盼望复活。当见到死猴毫无反应,又重新掩埋。往往反复十多次。 在亚马逊河流域的森林里,有一种体态娇小的文鸟。当同类鸟死亡时,其他鸟便把绿叶或五颜六色的花瓣覆盖在死鸟的尸体上,以示“哀悼”。 热带森林里,老象断气后,为首的雄象用象牙掘松地面泥土,用鼻  相似文献   

13.
《大自然探索》2012,(3):5-5
科学家最近创生了一对有六个“父母”的双胞胎嵌合体雄性猕猴。嵌合体指由来自于两个或更多不同基因来源的细胞组成的生物体。科学家抽取六个猕猴胚胎的细胞,在实验室中把它们合并成一个胚胎,植人代孕母猴体内,最终得到的这对双胞胎具有每个父母的DNA。此前科学家已经采用同样的方法创生了许多老鼠、兔子及农场动物,但创生猴子还是第一例。  相似文献   

14.
3月28日,六岁的成都动物园大熊猫苏苏因麻醉意外发生休克,停止呼吸三小时,昏迷一昼夜,后经抢救死里逃生. 5月23日到27日,中国动物园协会在福州召开大熊猫繁殖讨论会. 5月,四川首次采用“彩红外航空遥感技术”对平武县的箭竹情况进行调查,以制定保护大熊猫计划. 6月15日,墨西哥城查普尔特佩克动物园的大熊猫迎迎喜产双仔,其中一仔在迎迎哺育下成活.另一仔试行人工喂养未成功,只活了四天.从1980年以来,迎迎共分娩五胎,成活四仔. 6月22日,华盛顿国家动物公园的大熊猫玲玲产下两仔,可惜玲玲未能将它喂养成活.1983年和1984年,玲玲曾两次分娩,幼仔均未成活.  相似文献   

15.
一项新研究发现,马达加斯加的母狐猴为欺骗妒忌心重、争强好斗的同性同伴,竟然学会采用公猴的体色来伪装自己。一些狐猴“大姐”时常对获得宝贵交配机会的“小妹”妒火中烧,大打出手,因此“小妹们”不得不设法保护自己。事实上,所有母猴天生的毛皮颜色都是灰褐色的,头顶则呈铁锈红色,与成年公猴明显有别。但到7周~17周大时,母猴的体色就转为肉桂色,头顶则变成白色,也就是体色变得跟公猴一样了。  相似文献   

16.
五月初,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在昆明动物研究所白猴“南南”的旧居里,出现了一只棕褐色的年轻母猴,怀抱着一只刚出世的白色婴猴,小心翼翼地正在进行哺乳。这只与众不同的小家伙,就是1981~1982年名噪一时的,曾向台湾白猴——“美迪”求亲未成的云南白猴——“南南”的外孙女。她也像外祖父一样,身披轻柔的白色;全身肌肤细嫩呈粉红色;眼球灰蓝,在亮光下恰象两颗晶莹透亮的红玛瑙(见封面照片)。她的出世却又与外祖父不一样,而是早在1981年人为地安排好了的(详见《解放日报》  相似文献   

17.
《大自然探索》2006,(4):4-4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海滩美得像寓言之地, 可是这里却绝非是找“意中蟹”的乐土。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当地一些雌性招潮蟹要想找到“如意郎君”的话,恐怕得“相亲”上百次。雌蟹“相亲”时,雄蟹“帅哥”站在自己的洞穴前, 用爪子向“美女”舞出“到这边来”的姿势。“美女”若是对“帅哥”有意,就会靠上来掂量“帅哥”的“房产”——洞穴规模。科学家发现,蟹“美女”平均要“相亲”23次才能找到“老公”;要是“美女”的条件抬高,则需“面试”106个“帅哥”。不过,把这么多功夫都花在“找对象”上面, 对大多数动物来说对“生儿育女”是不划算的。但对于招潮蟹来说,这种选择却关系到下一代的生死。只有雄蟹洞穴的大小合适,幼蟹才能在每两星期一次的潮水高峰期孵化,这样幼蟹就能随潮水离开海湾,从而进入大海。反之, 若幼蟹在非高潮期被带离海湾,就只能被带到近岸处,因此很容易葬身掠食者的“虎口”。  相似文献   

18.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海滩美得像寓言之地, 可是这里却绝非是找“意中蟹”的乐土。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当地一些雌性招潮蟹要想找到“如意郎君”的话,恐怕得“相亲”上百次。雌蟹“相亲”时,雄蟹“帅哥”站在自己的洞穴前, 用爪子向“美女”舞出“到这边来”的姿势。“美女”若是对“帅哥”有意,就会靠上来掂量“帅哥”的“房产”——洞穴规模。科学家发现,蟹“美女”平均要“相亲”23次才能找到“老公”;要是“美女”的条件抬高,则需“面试”106个“帅哥”。不过,把这么多功夫都花在“找对象”上面, 对大多数动物来说对“生儿育女”是不划算的。但对于招潮蟹来说,这种选择却关系到下一代的生死。只有雄蟹洞穴的大小合适,幼蟹才能在每两星期一次的潮水高峰期孵化,这样幼蟹就能随潮水离开海湾,从而进入大海。反之, 若幼蟹在非高潮期被带离海湾,就只能被带到近岸处,因此很容易葬身掠食者的“虎口”。  相似文献   

19.
滇金丝猴,又名黑白仰鼻猴,是我国特有的灵长类动物,目前仅存1000多只,早在1977年就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是仅次于大熊猫的“国宝”级珍稀动物。滇金丝猴不仅毛色美丽高贵,还是人类之外唯一拥有红色嘴唇的灵长类动物,然而,由于人类的盗猎及对森林的破坏,滇金丝猴已经濒临灭绝。  相似文献   

20.
动物的神奇特性毫无疑问,大自然母亲赋予动物许多神奇的特性。以鸟蛋为例,鸟蛋包括圆头蛋和尖头蛋。蛋的形状直接取决于鸟的栖息环境。生活在陆地上的鸟类产圆头蛋;而栖居在悬崖边的鸟类产尖头蛋,这样蛋就不会轻易滚落悬崖。另一项神奇特性则说明,动物的体形大小与敏捷程度并不总是息息相关。大象的鼻子非常灵敏,如果需要,它能捡起一根缝衣针。但幼象则需要长达6个月的时间才能学会控制自己的鼻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