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具有最优代数免疫的奇数变元Boole函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给出了三类具有最优代数免疫的奇数变元非对称Boole函数,还给出了奇数变元Boole函数具有最优代数免疫的一些必要条件,有利于判别Boole函数是否具有最优代数免疫.另外,给出择多函数的Walsh谱,由其特征给出了奇数变元Boole函数具有最优代数免疫同时有较高非线性度的几个必要条件,并且给出了一类具有最优代数免疫同时非线性度大于择多函数的非线性度的奇数变元Boole函数.最后给出了奇数变元Boole函数具有最优代数免疫同时是l阶弹性函数的一个等价条件。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我国传统植物草石蚕块茎中水苏糖的定性分析和定量检测方法。采用薄层层析(TLC)法定性分析,选择乙酸乙酯/甲醇/水/冰醋酸(3/2/1/2)为展开剂,采用二苯胺-苯胺一磷酸为显色剂。该条件下水苏糖Rf值为0.47,显色点为棕黄色,斑点清晰,与其他糖分分离良好。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HPLC—RID)法定量检测,采用Kromasil NH2柱,流动相为乙腈/水(55/45,v/v),柱温为30℃,流速为1.0mL/min,进样体积10μL,该色谱条件下,水苏糖峰出峰对称性好,时间较短(9.5min),水苏糖浓度在1.0~8.0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6),回收率在96.O%~102.5%之间。在生产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采用其中一种或者两种方法结合,以满足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3.
分别配制了Bi含量为90,100和110mole%的前驱体,在Pt/Ti/SiO2/Si衬底上制备Bi3.4Ce0.6Ti3O12薄膜,研究前驱体中Bi含量对其微观结构和铁电性能的影响.前驱体中Bi含量增加可以有效地改善薄膜的结晶性能和表面形貌.对Pt/Bi3.4Ce0.6Ti3O12/Pt电容结构进行电学性能测量,发现Bi过量10%的前驱体制备的Bi3.4Ce0.6Ti3O12薄膜具有较好的性能:室温下,在测试频率1kHz时,其介电常数为172,介电损耗为0.033;在测试电场为600kV/cm时,其剩余极化值(2Pr)和矫顽电场(2Ec)分别达到67.1gC/cm^2和299.7kV/cm;同时还表现出良好的抗疲劳特性和绝缘性能.  相似文献   

4.
激活函数可调的神经元模型及其有监督学习与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提出一种激活函数可调的新神经元模型(tunable act ivation function,简记为TAF)模型,并给出这类模型的一般形式,该模型用于多层前向神经网络MFNN时,其激活函数可借类似BP算法进行训练而求得,通过几个具体例子给出了对激活函数进行训练的算法,试验结果表明,采用TAF模型的多层前向神经网络的网络容量和性能,优于采用通常M-P模型的网络。  相似文献   

5.
采用标准0.5μmGaAsPHEMT工艺设计了工作频段在2.4—6GHz可应用于无线局域网(WLAN)和超宽带(UWB)接收机的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从宽带电路的选择、高频电路设计的器件选择和电路结构的选择等方面讨论了如何进行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结果表明,通过合适的电路结构和器件参数选择,可以采用0.5μmGaAsPHEMT工艺制备满足超宽带系统要求的低噪声放大器。在UWB3.1~5.15GHz低频带内,该LNA增益20.8~21.6dB,噪声系数低于0.9~1.1dB,输入输出驻波比均小于一10dB。在2.4~3GHz频带(涵盖802.11b/g的使用范围)内,该LNA增益20.8~21.5dB,噪声系数低于2dB,输入输出驻波比均小于-10dB。在频带5.2—6GHz,该LNA的噪声系数增大到1.332dB。增益则从21.4dB下降到19.7dB。电路的工作电压为3.3V。  相似文献   

6.
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Sr0.7La0.15Ce0.15Fe11.7Zn0.3O19铁氧体/聚苯胺(PAn)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的结构、微观表面形貌和粒子大小进行了表征,用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样品在2~12.4GHZ频率范围内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微波反射率R与频率f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PAn包覆于掺杂锶铁氧体表面,PAn/Sr0.7La0.15Ce0.15Fe11.7Zn0.3O19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随着掺杂锶铁氧体含量的增加,微波吸收匹配厚度和吸收带宽发生变化:当Sr0.7La0.15Ce0.15Fe11.7Zn0.3O19聚合质量比为40%时,最佳匹配厚度为2.6mm,吸收峰值接近-40dB,峰值频率高于12.4GHz,大于10dB吸收带宽预计达到55GHz。  相似文献   

7.
在充分阐明风险传播研究意义的基础上,给出了网络风险传播问题的定义,证明了该问题是NP难题,并提出了一个基于邻近传播和最小入度的近似算法——APMI算法,该算法最坏时间复杂度为O(n^3),最差近似比为D(n).最后通过模拟实验分析了网络规模、网络密度和风险源密度等3方面因素对APMI算法和现有精确算法RH的性能或准确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RH算法的性能受网络密度影响很大(呈指数增长),受网络规模和风险源密度的影响较小;APMI算法将RH算法在网络较稠密时的指数时间复杂度降低为多项式时间,而其准确性指标Coefficient仍保持在0.995以上.  相似文献   

8.
通过K4[Fe(CN)6]与K3[Fe(CN)6]在NaOH溶液中180℃水热反应12h得到Fe3O4核桃形球状颗粒和八面体微晶结构,并通过控制乙二醇的加入量可控合成了单一形貌的Fe3O4八面体微晶结构。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产物进行表征,并在室温下测试了它们的磁学性能,结果表明,Fe3O4核桃形球状颗粒和八面体微晶结构为单晶立方相结构,其尺寸分别约为2.2~8.6μm和1.6~12.5μm,矫顽力(Hc)分别为150.57Oe和75.28Oe,饱和磁化强度(Ms)分别为97.634emu/g和101.90emu/g,剩余磁化强度(Mr)分别为12.05emu/g和6.69emu/g。通过改变溶液中碱的浓度可实现不同尺寸核桃形球状颗粒的可控合成.研究了乙二醇在Fe3O4八面体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并提出了其可能的生长机理。  相似文献   

9.
在分组交换和路由器设计中弓』入光交换技术,在可升级性、带宽、功率消耗和成本等多方面具有好处.然而,光交换机的切换时延比电交换机的切换时延长得多,使得传统面向电交换的时隙调度算法不适合于光交换环境,因此,需要设计新的调度算法,以便在传输的时隙空隙和切换次数间找到折衷.将此类光交换调度问题分为抢占式调度和非抢占式调度两种不同情形,分析并指出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尽管非抢占式调度不利于在时隙空隙和切换次数间取得折衷,但对于任意的切换时延,给出的基于最大加权匹配的贪心算法都可以实现2-近似(成本不高于最优调度的两倍),而且算法复杂度不高,为O(N^2).对于抢占式调度,也给出了一种新颖的调度算法——2-近似启发式算法.每次在查找交换机的切换矩阵时,该算法都能保证剩下的业务矩阵都是2-近似的.仿真结果和分析表明了2-近似启发式算法:1)非常逼近最优调度;2)比ADJUST和DOUBLE算法无论是在业务传输时延,还是在计算复杂度上,都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0.
模糊图灵机是模糊算法或模糊计算的形式模型.文中研究了模糊图灵机的几种变形,这包括基于max-★复合运算的非确定型模糊图灵机(简写为NFTM★,其中★为t-模),非确定型模糊图灵机(简写为NFTM),确定型模糊图灵机(简写为DFTM),以及这些变形的多带版本.得到了以下一些结论:第1,若t-模★不满足有限生成条件,则NFTM★,NFTM和DFTM一般不等价,这里等价指的是识别相同的模糊语言.但在逼近意义下等价,也即,NFTM★可以被NFTM以任意精度逼近,并给出了相关的构造.引入了模糊递归可枚举语言与模糊递归语言的概念,并利用递归可枚举语言与递归语言对其进行层次刻画.第2,如果限制NFTM★的模糊隶属函数的取值域为单位区间[0,1]的一个固定的有限子集D3则存在通用模糊图灵机,用该通用模糊图灵机可以模拟上述类型的限制型模糊图灵机.一般地,通用模糊图灵机在逼近意义下存在,该通用模糊图灵机可以以给定精度模拟任意类型的模糊图灵机.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电聚合和电沉积技术将邻苯二胺和纳米金固定在石墨电极上,通过白组装的方法使抗体(羊抗小鼠IgG)与石墨电极表面上的纳米金结合,制备了一种免疫传感器(Ab/GNPs/POPD/GE),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该传感器能够对抗原(小鼠IgG)进行定量检测,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检测范围宽等优良性能。其检测范围为4.0×10^-~1.0×10^-3ng/mL,检测下限为1.0×10^-3ng/mL.而且该免疫传感器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较好的稳定性,寿命可达15d左右。  相似文献   

12.
北京温榆河浮游藻类与水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的监测结果显示,温榆河CODM。BOD5、NH4-N、TP和TN含量大于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V类标准的1.3~11.7倍,主要污染物为总氮、氨氯和总磷;五项指标(SS、SD、CODMn,TP、TN)的TSIM值为75.11~119.45,属于富营养型水体。温榆河4个监测断面共检出浮游藻类6门148种,绿藻种类最多(48%),其次是硅藻(20.9%)、蓝藻(18.2%),优势种群均为富营养型水体指示种。温榆河浮游藻类密度大,平均为3179.01×10^4 cells/L,绿藻占优势(75.6%),蓝藻次之(14.6%)。  相似文献   

13.
基于局部对偶框架的数字脊波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键  冯象初 《中国科学(E辑)》2005,35(10):1072-1082
给出了数字脊波重构算法的全局对偶框架(GDF)表示,提出了局部对偶框架(LDF)的新概念,并讨论了LDF的性质,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基于LDF的新的数字脊波重构算法。该算法减少了脊波重构的冗余,保持了快速计算的特点。用该算法对图像进行压缩和去噪,得到了很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非线性动态负载引起的谐波难于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谐波估计算法。该算法借助蛙跳算法(SFLA)的全局搜索性对未知参数进行优化估计;引入高斯分布估计算法(GEDA)的思想,对蛙群中适应度好的蛙进行分布估计再生,提高收敛速度;结合进化代数改进蛙跳规则以改善局部搜索性能。实验仿真数据显示,与PSO算法相比,振幅平均估计精度提高了5.3%,相角平均估计精度提高了4.7°。研究表明,该算法(GSFLA)用于电力系统的谐波估计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谱聚类的图像多尺度随机树分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小斌  田铮 《中国科学(E辑)》2007,37(8):1073-1085
针对谱聚类(spectral clustering)应用于图像分割时权矩阵的谱难以计算的实际问题,定义了像素点与类之间的距离,给出一个采样数定理,设计了一个图像的分层分割(hierarchical divisive)算法.在利用该算法进行图像分割时,由于既要对待分类的点进行随机抽样,又要通过调节尺度因子来合并较小的类或拆分较大的类,因此图像的分割既具有随机性又具有多尺度特性,称之为基于谱聚类的图像多尺度随机树分割(multiscale stochastic hierarchical image segmentation byspectral clustering,简写为MSHISSC).实验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稀疏元分析的欠定混叠自适应盲分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盲分离理论假设源信号相互独立,通常采用独立元分析方法等实现盲分离,无法解决实际应用中出现的欠定混叠、相关源信号混叠等挑战性盲分离问题.稀疏元分析是国际上最近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稀疏元分析盲分离方法具有实现欠定混叠盲分离和相关源信号混叠盲分离的能力,因而为广大研究人员所关注.但到目前为止,对于稀疏元分析的研究还很不成熟,特别是非常欠缺有效的算法.仅有的少数几个算法仍然面临许多问题,比如:基于Lewicki和Sejnowski(2000)所给Lewicki—Sejnowski自然梯度的稀疏元分析方法,是目前讨论欠定混叠盲分离的一种有效自适应算法,它较通常的K-均值聚类法有更多的优势.但Lewicki—Sejnowski自然梯度只是一种近似表示,缺乏严格的理论依据.由稀疏元分析代价函数出发,基于矩阵理论以及文中所建立的一个新的数学公式,从理论上导出了一个新的且严格的自然梯度,从而为这类稀疏元分析方法提供了严格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稀疏信号欠定混叠的新自适应盲分离算法.该方法具有实现欠定混叠和相关源混叠盲分离的能力(见仿真1).仿真结果表明,所给的新自然梯度比Lewicki—Sejnowski自然梯度更为稳定可靠,同时算法具有较好的抗噪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递推算法计算任意数目三维层状单轴各向异性介质的并矢Green函数.根据层界面处电场和磁场的连续性条件得到3个确定Sommerfeld积分待定系数的线性方程组,分别对应于垂向单位电偶极子产生的TM波、水平方向单位电偶极子产生的TE波和TM波,这些方程组均可通过递推算法求解.只需改变3个线性方程组中源项元素的位置,就可以方便地得到当源点和场点在任意层时的并矢Green函数.通过将积分路径在复平面变形,有效地解决了出现在Sommerfeld积分中的奇异点问题.所给出的并矢Green函数表达式形式简洁、易于编程,且计算时无溢出现象.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举例说明了该算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退化情形随机逼近算法的精确收敛速度,(1)得到了对于算法在一般步长下的精确的收敛速度,而此前的结果对下降较慢工并不精确;(2)当回归函数的展开戒的矩阵系数正规时,给出所有可能的极限点;(3)证明此估计上界在多维情形了是能够达到的,而此前只证明了一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建立稳定的昆明小鼠皮肤局部缺血模型。方法取40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只。分别在小鼠背部建立深达皮下筋膜层的u型皮瓣。A组为3.3×1.5cm皮瓣组.B组为2.5×1.5CITI皮瓣组。皮瓣游离缘垫以医用橡胶,缝合切口,造成皮肤缺血模型,术后观察皮瓣发绀水肿及坏死情况,并用散斑全景实时血流成像仪(MoorFLH)检测皮瓣血流。结果肉眼观察,3.3×1.5cm皮瓣组在术后第2天,50%小鼠皮瓣末端坏死,坏死面积达皮瓣面积的(37.20±4.83)%。术后第3天100%小鼠皮瓣末端坏死。并随时间的延长,坏死面积逐渐扩大。2.5×1.5皮瓣组在术后第1天皮瓣出现发绀,水肿,发绀水肿面积占(77.46±4.51)%,术后第3,第5天发绀水肿区面积逐渐减小,至术后第7天,发绀、水肿完全消退。散斑全景实时血流成像仪(MoorFLPI)检测皮肤血流显示,术后第1天皮瓣显著性缺血(P〈0.05),术后第7天血流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成功建立了昆明小鼠皮肤局部缺血模型,为进一步研究组织微血管再生的机理和策略提供简单而稳定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0.
一种新的模糊神经网络及其逼近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给出了一类折线模糊数间新的模糊算术,对于递增函数σ : R→R得到了一个新的扩展原理,并由此建立了一种新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在设计学习算法、逼近能力等方面具有优越的性能. 最后证明了相应的前向三层网络可以作为连续递增模糊函数的通用逼近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