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6年10月中旬在厦门市岛内5个站点(A.上李水库、B.狐尾山气象站、C.金山小学、D.安兜小学、E.科技中学)采集了大气PM10样品.对大气PM10及其负载的正构烷烃进行了污染特征和来源分析.结果表明,厦门市大气PM10的质量浓度仅达到国家大气质量二、三级标准;各站点大气PM10中正构烷烃的相关指标分析显示,其污染来源以人为源输入为主,与城市机动车尾气、生活油烟的排放有关.  相似文献   

2.
张人人  张承池 《广东科技》2011,20(16):223-224
矿区所处构造部位属右江再生地槽的桂西坳陷区内,乐业s型台地边缘。矿体赋存于二叠系碳酸盐岩与三叠系细碎屑岩的接触带上,区域性乐业台地环形深大断裂及其次级构造构成了矿液流动的通道和矿质沉淀的场所。  相似文献   

3.
石油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之一,石油被广泛的运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中,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石油资源在开采、运输、加工与使用的过程中都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大量的污染,严重的污染问题同时也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此本文针对石油开采后的环境地质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东北某石油采区由于输油管道锈蚀而发生石油泄漏,对地下水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含水介质的吸附作用对石油类污染质的迁移转化具有重要影响.根据该地下水石油类污染场地水化学测试结果,结合其典型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通过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实验,以最大吸附量、吸附速率、吸附动力学常数等为定量指标,分析该地区的含水层介质对石油类污染质的吸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含水层介质对石油类污染质的吸附动力学规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量与含水层介质的比表面积成正比,吸附作用主要为物理吸附作用;含水层介质对石油类污染质的等温吸附规律为非线性等温吸附;由Langmuir 模型结果可知,含水层介质对石油烃的吸附量及吸附速率由大到小顺序为粉土、粉砂、细砂.实验结果为研究石油类污染质在含水层的迁移转化规律及修复技术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李静  苏占雄 《科技信息》2012,(25):411-411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快速的建设步伐,使土壤石油烃污染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针对陕北污染土壤中石油烃降解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为陕北实际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海洋围隔生态实验研究了浮游植物对石油烃污染物生物富集动力学过程,提出了“水相差法”测定海洋浮游植物体内石油烃浓度,以及包括石油烃挥发和生物生长等影响因素的石油烃生物富集动力学模型,并利用非线性拟合技术得到了海洋浮游植物对0^#柴油WAF中正构烷烃的生物富集动力学参数kup,kd和BCFpoc,结果与Kovats色谱保留指数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与利用生物分析平衡法测定的文献数据基本一致。本模型及实验方法简便可靠,可在现场实验中广泛应用,得到的动力学参数应用于多介质环境模型和生态动力学模型,用以研究石油烃污染物中正构烷烃在海洋环境中的迁移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石油勘探开发的过程中废弃了大量的钻井泥浆,这些钻井泥浆不断侵蚀着土壤与水体,造成恶劣的环境污染。针对这一情况,本文选取了长庆油田中陕北地区的五个井场,并对其钻井泥浆进行深度的污染分析。结果表明,废弃的钻井泥浆呈现出粘稠的胶状形态,主要成分包括粘土、羟甲基纤维素和聚丙烯酰胺。本文通过分析陕北地区石油钻井泥浆中的污染物的特征,探讨了污染物对于环境的恶劣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某石油烃污染场地包气带介质及含水介质总石油烃(TPH)的污染程度及分布特征,采集了119 个场地包气带及含水介质样品进行TPH 含量测试。针对测试结果应用累积频率法,通过求解样品TPH 含量累积概率散点线性回归直线的交叉点,识别了场地总石油烃背景阈值,解决了由于累积概率曲线绘制因人而异造成的背景阈值识别不够准确问题,再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场地包气带介质及含水介质石油烃污染现状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场地包气带介质及含水介质的TPH 背景阈值为36.7 mg·kg-1。场地南部(污染源处)包气带介质垂向上石油烃污染程度逐渐变轻,含水介质为先变重逐渐稳定后变轻,随后稳定在中等污染水平上;场地中部包气带介质污染特征与南部相似,含水介质则仅在浅部受到石油烃的污染;场地北部的包气带介质及含水介质均处于石油烃的未污染或污染水平较低状态。包气带介质的石油烃污染程度重于含水介质。  相似文献   

9.
回望我国石油开采技术的整个发展史,由最开始的探索式阶段进展到分层开采阶段,再经过人们的努力发展到今天的多种油藏类型采油工艺技术、采油工程智能技术等等,在发展过程中是人们在艰难面前的不懈努力,在非常曲折的道路上取得成就,于此同时,展现了石油人的勇于奉献和不断创新的精神。油田的产量也伴随着采油技术的一步步发展和工艺配套技术的不断完善逐步的提高,但是,仍然要不断的进一步的发展我们的采油技术来进一步的提高我们油田的产量,只有不断发展采油技术才能为我国的经济带来巨大的效益,才能使我国的石油工程处于一个稳定的、持续的发展状态。目前,我国水油比上升的趋势造成油气田开采的难度系数越来越高,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大多数油田已经处于高含水,高产出阶段,石油的产量呈递减的状态。故此,进一步的研究采油技术对我国石油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有巨大的影响,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帮助是不可估量的。  相似文献   

10.
河南油田是如何防止和控制石油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和污染的,又是如何做到既快速发展又保护好周围环境的呢?本文集中对含油污水、固体废物两项资料和现状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位波动带中石油烃污染迁移转化规律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石油烃污染是中国土壤-地下水环境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石油烃因其毒性及难降解性而受到广泛关注。主要论述地下环境中石油烃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及生物降解途径、地下水位季节性波动给石油烃污染物在地下环境中的赋存状态及生物修复带来怎样的影响;以及针对这一特殊地质条件,如何开展石油烃微生物原位修复技术研究及优化方案探索。  相似文献   

12.
通过现场采样、室内实验分析,分别检测陇东石油开发区农田土壤、典型作物不同部位之间的石油有机质质量分数.结果显示:在所有样品之中,土壤中的有机质质量分数较植物样品中的要低,当土壤中的石油烃质量分数超过50×10-6时就会对农作物生长和农产品品质造成影响;在作物不同部位中,叶中的质量分数最高、其次为茎、根的.说明作物对石油...  相似文献   

13.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肥料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利用微生物菌剂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过程中,肥料的类型、用量和补加均能对土壤中石油降解、菌体数目产生影响。研究实验表明,NH4NO3:NH4H2PO4=5:1,肥料添加总量为污染土壤质量的0.75%,在修复到30d时补加肥料,能获得良好的降解效果。经过60d的花盆修复实验,石油降解率达到48.5%。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生态安全型火山渣净化石油类污染地下水,考察该过程中与水化学因子(Fe2+,Fe3+,Mn2+,SO2-4,NH+4,Ca2+,Mg2+,NO-3,NO-2等)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在火山渣吸附水体总石油烃(TPH)过程中,与Mn2+,SO2-4,Ca2+,NH+4的质量浓度无关,与Fe2+,Fe3+,Mg2+,NO-2的质量浓度呈负相关,与NO-3的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对Ca2+的去除率为42%~56%,对SO2-4,Mg2+,NH+4的去除率为60%~80%,对Fe2+,NO-3的去除率大于80%,对Fe3+,Mn2+,NO-2的去除率均大于95%.  相似文献   

15.
在野外遥感石油地质调查的基础上 ,首次对羌南坳陷查郎拉地区烃源岩的分布 ,有机质丰度、类型及热演化特征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区内上三叠统肖查卡组及中侏罗统布曲组发育有良好的烃源岩 ,其厚度大、丰度高 ,为油气的生成奠定了基础 .多处油气苗的发现 ,表明盆地内有过完整的油气生成与运移过程 .盆地虽经历了后期强烈的构造活动 ,但在相对变形较弱的地区仍存在有广阔的勘探前景 .  相似文献   

16.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有机物含量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土壤有机物快速测定法一分光光度法,并与国家现行标准GB/T50123-1999中的重铬酸钾容量法(丘林法)进行了相关性实验和对比实验.两种方法的相关性曲线方程为Y=2.2642x+2.0247,且相关指数R^2=0.9533,表明分光光度法与重铬酸钾容量法(丘林法)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分析对比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分光光度法不仅有效地解决了重铬酸钾容量法(丘林法)在检测有机物含量较高及还原性物质较多的土壤时所遇到的问题,还在试验过程中表现出操作简单快捷、污染小等特点.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分光光度法对河岸附近不同深度的土壤共计20个土样进行了有机物含量的测定,测定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物含量自上而下依次递减。且具有明显的递变规律.  相似文献   

17.
玉门市老君庙油田土壤石油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老君庙油田土壤石油污染情况,采用索氏抽提-重量法分别测定了该油田4个采样区3个土样层面(表层、下层及底层)土壤的含油量,并对其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老君庙油田土壤石油污染非常严重,且土壤含油量随土壤粒径减小而增大,最高可达83 601 mg/kg.尽管石油污染物在土壤中存在下渗现象,但是由于黄土对其吸附能力较强,使其主要集中于土壤浅层.  相似文献   

18.
自2011年起,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实施人工模拟增温和降水改变实验,2013年7月采集实验区土壤样品,监测土壤物理特性(土壤粒径和pH值)以及碳组分(全碳、有机碳、可提取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变化,得到如下结果。1)增温显著改变0~20 cm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增水和减水显著提高和降低0~20 cm土壤含水量,但不影响土壤温度。2)在0~10 cm土层深度,增温显著降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增水降低土壤可提取有机碳含量,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减水显著增加土壤黏粒比例和可提取有机碳含量,降低土壤砂粒比例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在10~20 cm土层深度,增水显著降低土壤可提取有机碳含量。3)增温和降水改变对土壤测定指标的影响不存在交互作用。4)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总体格局发生趋同主要是因为降水改变,而不是增温。结果表明,在未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降水持续增加的情景下,土壤黏粒比例和可提取有机碳含量的降低可能会进一步对高寒地区的植物生产力以及微生物群落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兰州市南北两山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兰州南北两山土壤有机质、全氮及全磷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重点探讨了植被类型与坡向、海拔、坡度等环境因子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南北两山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空间分布变异非常显著,空间变异系数分别为55.946%,49.597%,而全磷空间分布差异不显著,空间变异系数仅为8.935%.植被类型对土壤有机质、全氮质量分数有重要影响,其中对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土壤全磷质量分数不受植被类型影响,仅取决于土壤黄土母质.阴坡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质量分数均高于阳坡的,其中有机质、全氮质量分数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海拔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质量分数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坡度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质量分数呈负相关性,但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重要物质基础.国家制定的"立足国内,多元发展"的能源战略成就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为"立足国内"的重要能源基地的地位.然而多年来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持续拉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能源开发质量与"基地"地位严重不符,这种状况不仅影响了国家的能源安全、经济安全,也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针对能源开发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土流失的影响,以我国的能源形势作为切入点,分析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土流失特征,介绍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能源开发造成水土流失的共同特点,探讨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能源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危害,提出了治理对策.(1)调查研究,搞好水土流失的治理规划和监测;(2)强化水保方案编报审批和实施;(3)开展科学研究和成果的推广;(4)提高认识,依法行使职权,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