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邓小平集中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政治智慧,提出了“一国两制”战略构想,解决了在坚持祖国统一这一原则的前提下,如何实现战略目标的问题,既体现了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灵活性.“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制胜战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一国两制”构想是维持一个国家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和平共处的伟大创举;是适应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总趋势的一个伟大创造;从开发经济特区到设置特别行政区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具体实践;“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实施展现了邓小平伟大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不仅有其坚实的思想基础,而且是国内外时局发生重大变化时期的历史产物。“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形成不仅为我国圆满地解决港、澳、台问题提供了最佳策略,而且也为科学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4.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而提出的崭新的政治理论,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决策。它的提出是从我国历史和现实情况出发的,是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在新的形势下对马列主义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 一、“一国两制”构想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七十年代后期我国的政治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特别是一九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制定的“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指导思想。它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也为解决当今世界难题找到一个最佳办法。因此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对当今世界和平与稳定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把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共同胜利”理论、列宁的“一国胜利”理论和邓小平同志的“一国两制”构想联系起来考察,可发现马克思主义中有关社会主义制度同资本主义制度关系思想的演化轨迹,表明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合乎逻辑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阐述“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基本内容,论述“一国两制”理论对祖国统一大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祖国统一的必由之路──从哲学角度谈“一国两制”岳云强“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实现祖国统一,集全党智慧,从实际出发,提出来的一个科学构想,有着充分的哲学根据。是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和必由之路。一、“一国两制”的思想基础是实事求是“一国...  相似文献   

9.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中国共产党人为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邓小平“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成功地实现了我国恢复行使香港和澳门的主权,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是实事求是地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最佳选择.“一国两制”构想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新发展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江泽民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阐述了“三个代表”学说和一国两制的关系,认为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发展及其实践的过程,正是中国共产党实践“三个代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阐述“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基本内容,论述“一国两制”理论对祖国统一大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收回香港一直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1 949年 1 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广东 ,却没有去解放香港 ,这是因为毛泽东、周恩来早已有“利用香港”的战略考虑。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使香港过渡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根本理论基础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两制”能够同处于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一国两制”这种崭新的社会主义国家结构形式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是邓小平对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性运用,也是为祖国统一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是为实现祖国统一找到了最佳方案,它既反映了全中国人民要求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又充分尊重了港、澳、台地区的特殊历史和现实。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理论宝库。这一伟大构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又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创造性运用。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毛泽东和平统一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造。纵观毛泽东的民族统一思想,“武器的批判”、“和平的解决”,两条主线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科学的体系,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一代领导人提供了丰厚的思想理论基础和实践的参照系。特别是对台湾问题,中共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从起始的“武装解决”到“和平统一”所作的一系列思考、探索和一些具体政策的形成,成为“一国两制”构想的直接思想源  相似文献   

16.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构想的基本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统一的中国的特别行政区,它们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一国两制”已经在香港率先实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澳门的回归是继香港回归后,中国人民洗雪国耻彪炳史册的又一民族盛事,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又一伟大胜利,它为我们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1 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的巨大成功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0年鸦…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为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第六单元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教学目标】1.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对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巨大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国两制,”“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l]“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集中了全党的智慧提出来的。这个构想是从中国解决台湾问题出发的,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1983-1990年间,邓小平在许多重要场合谈到香港、澳门、台湾问题时,对“一国两制”构想进行了深刻地阐述。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思想:首先,坚持一个国家是根本、是原则,社会主义是主体,是前提的思想。我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和台湾与大陆统一后,中央人民政府将分别在…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台政策经历了一个逐步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一国两制”以是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提出的一个科学构想,这一构想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一国两制”是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提出的创造性战略构想。其基本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笔者认为,这一战略构想是合乎必然性的科学构想,它有其充分的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有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有其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