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它对推进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自组织涌现律视角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阐释,分析了自组织涌现律是宇宙系统最普遍规律,以及"一带一路"系统涌现的动态性、主体性和突变性。  相似文献   

2.
关于自组(织)涌现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自组(织)涌现哲学。深入分析了自组织原理和涌现(突现)原理。认为涌现是系统自组织演化最辉煌的硕果,是系统演化的根本基石,是宇宙之砖。  相似文献   

3.
论文叙述了复杂系统的发展演化规律,讨论了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根据整体优化律,如何研究知识积累的规律,以及经济活动中的报酬递增法则;二是根据自组织涌现律,研究了事物发展演化的预测,根据随机过程原理给出了预测学必要的计算公式和如何给出预测的步骤;三是根据层次转化律研究事物发展演化的自相似性,分析整体与细部的关系,大系统与子系统的自相似关系,以及标度不变性和分形的意义,希望可以起到杜渐防萌之效。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有之路。对改革开放政策的解读有多种维度,从系统哲学中关于自组织涌现律的视角来分析,开放使中国社会系统从封闭动乱转为开放有序;改革使社会各个子系统在协同共变中相互协调,整体功能得到发挥;改革与开放的双向合力,使系统内部的结构得到调整,推动社会系统"自组织"的生成,促进其由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的演化。  相似文献   

5.
系统哲学理论为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并诠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的新特点。从系统哲学的三大规律即差异协同律、自组织涌现律、整体优化律,来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助于进一步把握其精神实质、深刻内涵及其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分析新兴交叉学科形成的科学规律及其所遵循的哲学原理。文中从不同角度说明新兴交叉学科自组织涌现的条件、本质和哲学原理。  相似文献   

7.
自组(织)涌现律是在总结现代科学最新成就的基础上,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自组涌现律在总体上描述了世界系统的创生、演化和发展的态势。自组(织)涌现律认为,我们的世界系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系统。我们的世界系统是一个不断向相邻可能性演化的过程,任何一个演化阶段都不可能跨越其相邻可能性空间而发展。我们的世界系统的相邻可能性空间在不断地增大,而我们现实的世界只是无限的相邻可能性空间的部分实现。  相似文献   

8.
杨耀华  王维平  包战 《系统仿真学报》2011,23(12):2777-2782
涌现现象不仅导致系统复杂性,同时也是系统自适应演化能力的来源。把涌现引入到系统设计过程,把传统系统工程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与基于涌现的自底向上设计方法相结合,能够同时满足系统的有序性和涌现性的要求,以整体目标引导下的自组织涌现来构建具有演化能力的复杂系统。军事指挥控制和作战能力生成过程有较严格的上下级层次关系,同时复杂的战场环境又会导致大量难以预测的涌现现象,根据这些特点,建立层次化嵌套OODA网络控制与分层涌现相结合的模型。  相似文献   

9.
哥德尔定理证明的核心思路可以概括为以化解"说谎者悖论"中蕴含的"真假自指悖论"为目标,区分思维层次,发现新概念/逻辑(即"可证"概念)的创新过程,这一"利用悖论""消解悖论"的过程可以用思维的自组织涌现机理进行系统概括。在分析总结哥德尔定理证明过程对自指悖论化解机制的基础上,结合自组织分析框架,分别从系统自组织的形成条件、内部诱因、动力机制、涌现形成、演化机制5个方面分别对哥德尔定理证明的自组织涌现机理进行具体阐释。  相似文献   

10.
从涌现现象入手,介绍了涌现计算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接着介绍了一种重要的涌现计算模型—元胞自动机,并阐明了涌现计算与群集智能的关系;然后探讨了涌现计算中待求解问题的涌现计算模型映射、自组织现象和同步现象等涌现计算中的若干关键问题;最后从工程涌现计算和社会涌现计算两个方面综述了涌现计算在自动设计,工程优化,交通管理、智能控制、信息处理等工程领域及其在公共管理、市场、经济和军事等社会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的“系统科学蕴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系统辩证学所揭示的系统演化规律出发,阐释了科学发展观的“系统科学蕴涵”,认为系统演化的“整体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蕴义;“差异协同律”是科学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遵从系统“自组织涌现律”和“整体优化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系统目标”追求。  相似文献   

12.
在《系统哲学三定律》一书中,张华夏教授解析了三大定律,即差异协同定律、自组织涌现定律和整体优化定律。对系统辩证法三定律改进为新唯物主义辩证法三定律,做出了一种尝试,推动了当前辩证法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3.
在现实世界的复杂系统中,树状分形广泛存在.最近对于复杂网络的研究又揭示大量网络为自相似结构,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自相似结构是如何形成的.本文结合复杂系统与复杂网络,给出一个树状生长模型,通过论证揭示:生长过程及自相似结构的涌现,可集中由简单的幂律体现:幂律是自组织形成的临界状态,在它的支配下,系统得以保持有序演化发展,并涌现层层相似的自相似结构,其分形维数或相应的指数,是系统功能的度量.复杂寓于简单,简单形式的幂律蕴含了自组织演化发展并涌现自相似结构的全部过程的信息,是支配现实世界广泛现象的动力学.  相似文献   

14.
网络雷达对抗系统是电子战系统和雷达系统一体化网络化发展的新型综合电子战系统,涌现性是其复杂特性的典型表现.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研究网络雷达对抗系统的涌现性,阐释了网络雷达对抗系统涌现性的内涵和构成,其涌现性具体表现为系统探测侦察涌现性、系统目标识别涌现性和系统干扰涌现性.从组成效应、结构效应、交互效应、环境效应4个方面剖析了网络雷达对抗系统涌现性的产生机理,构建了网络雷达对抗系统探测侦察涌现性、系统目标识别涌现性和系统干扰涌现性的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仿真示例表明当网络雷达对抗系统存在信息融合和共享时,系统出现探测侦察涌现性,与涌现性产生机理分析相符.  相似文献   

15.
涌现是高层次具有低层次所没有的特性、功能、行为,也是这个层次上的极值、最优值。系统选择消耗最少的能量,取得最大的效益和获得最高的速度,结构更优化,这是涌现的本质。陶文化是宜兴优秀传统文化,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身处陶都宜兴,陶文化成为学院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为了更好地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最大程度地融入思想道德教育之中,依据自组织涌现原理,我院开发"三堂融陶"思想道德教育模式。第一课堂突出学生与"陶课程"对话,第二课堂突出学生与"陶大师"对话,第三课堂突出学生与"陶实践"对话。"三堂融陶"交互作用、相互激发、和谐共振,作用最大;"三堂融陶"结构更优、速度最高、消耗最少,效能最大。呈现出思想道德教育的"涌现"效应。  相似文献   

16.
基于CGP模型的涌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涌现是复杂性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讨论涌现基本概念的基础上 ,介绍了一种用于研究复杂系统涌现行为的模型方法———CGP模型 ,给出了一个CGP模型的具体例子———采集机器人的仿真模型。通过对这个模型进行仿真实验 ,观察到机器人简单的状态转换函数和看似杂乱无章的行为产生了具有明显规律性的结果 ,对这种涌现现象的产生进行了分析 ,指出了它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舆论涌现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际关系影响是舆论形成的重要因素.本文引入个体意见的不确定性以及个体间的信任因子,建立了个体间的不对称影响函数,以此为基础实现了一个舆论涌现的Agent仿真模型.对模型结果的分析说明:极端个体的态度和个体间的相互信任,是影响最终舆论涌现形态与涌现速度的重要因素.仿真结果与社会学研究中"统治的多数"和"心理反抗"现象相互印证,反映模型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价值"之于人类无比重要。然而,"何为价值"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系统哲学看,"价值"是主客体系统整体的特定涌现,简称价值"系统涌现论"。相对于价值"客体主义论""主体主义论""关系主义论""人是元价值论",价值"系统涌现论"具有更强、更好的说明解释力。  相似文献   

19.
论系统思维(六):重在把握系统的整体涌现性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系统思维反对笼统地谈论整体,认定具有涌现性的事物才是系统。涌现并不神秘,它来自系统组分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对事物进行组织的产物。涌现带来的不是物质能量的增减,而是信息的创生与消除。系统思维就是按照涌现论识物想事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0.
从系统生物学和系统科学观点看待生命,自组织的宇宙能够演化生成自组织的生命系统。不平庸的化学自维持系统,与物理系统相比,是生命组织的更合适的候选者。从辩证逻辑流动范畴的眼光看,由于自组织的驱动力,生命能从极小概率事件变成几近必然的事件;由于反馈自动机制,目的性与因果性实现了统一;自催化机制则是"互为因果"的又一表现形式。生命是蛋白体存在方式,即"核酸+蛋白质"的存在方式这一论题,在复杂性科学层次上得到新的解释。超循环则是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即"发展的螺旋式"在现代科学上的最新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