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为提高供应链分销网络存储系统服务水平,降低运作成本,基于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设计了远程实时可视的RFID使能的电子看板系统,并对涉及的RFID标签对应的装箱规格确定、看板信息数据库设计、广域可视化看板系统构建等关键步骤进行了分析.在对分销网络系统不同于多阶段生产存储系统具有较长订货提前期和分支节点网状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基于RFID使能的电子看板系统,将多阶段生产存储系统中Pull控制方式推广到分销网络系统,并建立了Pull控制策略的分销网络模型.为比较和验证Pull控制策略性能,开发了多级分销网络仿真系统,通过对分销网络案例仿真与(r,Q)策略进行比较,验证了基于RFID使能的电子看板的Pull策略在一定条件下,能有效改进分销网络库存控制性能和所建数学模型及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善供应链分销网络的性能,本文将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到供应链管理中.依据单工厂多阶段生产过程中定量在制品法(CONWIP)控制策略的原理,设计了RFID使能的电子流通卡系统,实现了供应链分销网络RFID使能的CONWIP控制策略,并采用基于仿真的自适应全局最优和声搜索算法(SGHS)对策略中的参数进行优化,优化结果证明了SGHS方法的可行性,并通过与其它控制策略的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了RFID使能的CONWIP控制策略在供应链分销网络中应用的有效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合作需求预测的多级库存优化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核心制造企业的多级库存控制系统,提出了采用合作需求预测确定订购临界点,并建立了由供应网络、核心企业、分销网络组成的多级库存系统优化模型。该模型在满足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订单执行率的条件下,通过确定最佳订购批量,有效地控制库存量,实现供应链的总库存成本极小化。  相似文献   

4.
种子和农具无疑是发展中国家救灾中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关于种子的分销,有两种不同的方式:直接分配以及种子展销会。近年来,通过农产品贸易实现种子分销已开始发挥重要作用。不管哪种方法,其中都预示着农业物品的购买和分配,方法的总体目标都是以最低的相关成本为人们提供正确数量的物品。因此,选择合适的库存控制策略在农产品物流管理中十分重要,其目的在于控制供应链各层级之间的物流过程。对每个类型的物品都提出了多级策略并通过模拟进行测试,同时建立了一个旨在使总的库存成本(包括运输管理及变质成本)最小化的模型,其中,参数选自在乌干达北部实施的世界粮食组织(UN-FAO)项目。  相似文献   

5.
张长星  党延忠 《系统工程》2003,21(2):107-111
通过对库存、定位和分配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建立整合库存控制的分销网络设计模型——LIM(Location Inventory Model)。此模型和以往的分销网络设计模型不同之处在于,LIM将分销中心的订货费、存储费和缺货费考虑到设计模型中,并且在求解定位—分配问题的同时,也确定了分销中心订货策略中的订货点和订货量。由于两个问题是同时求解的,这使得分销网络设计中的决策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6.
分销网络设计的连续近似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分销网络设计的离散模型和连续近似模型进行比较,指出两者的优缺点及它们之间的互补关系,在已有连续近似模型的基础上,从客户服务因素—周期服务水平—出发,构建了整合库存控制的分销网络设计的连续近似模型,该模型的目标函数不仅包括了分销中心的固定费用、运营费用、运输费用,而且引进了实际中关注的存储费和订货费;该模型在决定分销网络结构的同时,确定了各分销中心的库存策略(订货点和订货量)。最后文章给出了此模型的解法和一个数值例子。  相似文献   

7.
无线射频(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能够消除需求信息不对称并减小需求预测误差,同时增加供应链的运作成本,如何分析RFID标签成本的影响并协调链上成员的收益是本文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建立RFID采用前后分散式和集中式供应链的收益模型,分析了RFID标签成本阈值对批发价、服务水平和协调参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两部定价契约进行协调.研究发现:分散式供应链"双重边际化"效应的大小与RFID标签成本负相关;当RFID标签成本位于某一阈值时,采用RFID能够提升分散式供应链的服务水平并实现成员收益的Pareto改进,同时降低制造商的批发价;集中式供应链采用RFID会降低服务水平;两部定价契约均能协调RFID采用前后的供应链,但是采用RFID后契约的批发价参数变大,固定费用参数区间的上下界及范围均与RFID标签成本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零售商间的竞争使市场中的库存共享和转运实施变的困难,这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为实现竞争厂商间的库存转运共享,本文设计了一类由生产商主导的库存转运机制,进而分析转运系统的协调策略.假设市场需求随机且存在顾客转移,考虑两销售周期,针对由单生产商、两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首先建立Stackelberg-Nash均衡博弈策略模型刻画供应链分销系统;其次设计生产商主导的竞争零售商主动转运机制;运用博弈分析方法分别给出分散式无转运、分散式转运及集中式转运系统的最优生产、订货、补货及转运等均衡策略;设计了一类由调货价合同、批发价合同、加盟费合同组成的组合协调机制,以实现分散式分销系统的协调及效率改进.研究及分析表明:生产商主导的协助转运机制能实现竞争零售商间的主动库存转运和共享;合理批发价、调货价、加盟费等设置下的组合协调合同能够实现供应链转运分销系统的完美协调.研究为企业科学开展库存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单制造商和双寡头竞争零售商组成的分散决策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基于零售商是否投资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分别构建了链上成员不投资RFID(N情景)、零售商1投资RFID(L情景),零售商2投资RFID(F情景),及链上成员均投资RFID(T情景)的收益模型,求解出相应的最优解并探讨链上成员RFID的投资均衡策略.研究发现:零售商获得的批发价与其是否投资RFID相关,与其竞争者RFID投资策略无关.相较于N情景,F情景对零售商1的收益产生"负外部性";当RFID成本较低时,L情景对零售商2的收益产生"正外部性".当RFID成本较低时,供应链的均衡策略为T情景;当RFID成本较高时,供应链的均衡策略为L或F情景取决于零售商的错放率大小.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中小型制造企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网络分销渠道选择问题,考虑了两种双渠道供应链,一是网络直接分销渠道和传统零售渠道,二是网络间接分销渠道和传统零售渠道。并以stackalberg博弈为基础,分别建立了双渠道供应链中以制造商为主的主从博弈定价策略模型和以电商分销商为主的主从博弈定价策略模型。给出了中小型制造商选择不同网络分销渠道的条件。算例结果表明:对于网络间接分销渠道,随着电商分销商对产品批发价主导程度的不同会对传统零售商产生不同的影响,甚至会导致其退出销售渠道。在保证传统零售商参与的前提下,构建不同网络分销渠道的成本差将影响中小企业对网络渠道的选择。研究结果对中小制造企业选择不同网络营销渠道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多层规划的供应链合作谈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多层规划理论建立了一种新的供应链合作谈判模型,并提供了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交互式求解算法.针对由制造商、分销中心和零售商组成的多级分布式供应链系统,建立了三层规划生产-分销计划谈判模型,设计了模糊交互式求解方法,为便于比较,同时建立了分散式非合作策略和集中合作下的计划模型.算例仿真验证了模型及交互式三层规划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并且通过比较分析,得到谈判合作策略协调效果好、可执行性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跨企业的系统集成是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的根本目标之一,以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构成的二级供应链系统为研究对象,从供应链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实际背景出发,考虑了RFID集成企业成员的有限理性、预期额外净收益、净收益分配系数、前期准备成本和突变概率等影响因素,建立了RFID跨企业集成中的供应链博弈模型。在模型求解与分析上,从静态博弈的角度,给出了供应商和零售商的混合战略纳什均衡解;从进化博弈的角度,给出了博弈方的进化稳定策略(ESS),分析了供应链博弈的进化稳定性,对供应链进化路径及其敏感性进行了数值仿真。最后,根据分析与仿真的结果,给出了一系列相应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3.
借鉴金融工程中条件风险价值理论, 提出了分销网络条件风险价值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并用之度量分销网络风险水平. 构建了以DNCVaR、利润、客户满意度为目标的分销网络设计多目标优化模型, 该模型不仅能体现供应链核心企业风险偏好度, 而且还能解决分销网络风险水平-分销中心设立-分销中心购买量-分销中心服务对象-分销点购买量组合决策问题, 并应用多项式目标优化技术进行了多目标组合.这些工作为CVaR与分销网络设计优化决策类问题的结合研究作了有益的探索, 且算例的优化决策结果也说明了文中构建的模型能有效解决上述组合决策问题.  相似文献   

14.
RFID(无线射频)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提高供应链的绩效。如何协调投资RFID技术的成本及供应链的收益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1个生产商和2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同时考虑零售店内商品的错放和耗损两种情况对零售商最优订货量的影响,构建了零售商之间的竞争博弈价格模型,分析了商品的错放率和耗损率对其定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引入RFID技术消除商品的错放和耗损给供应链带来的收益,剖析了采用RFID技术后对供应链及其成员收益的影响,导出可使供应链收益提高的RFID成本约束条件,并证明零售商采用线性转移支付策略可实现供应链成员收益的Pareto改进。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对结论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延迟订购策略本质上是从时间维度出发,在维持总成本不变的条件下,推迟订购时间,降低库存水平.首先给出了多级分销网络结构的形式化描述,其次通过分析立即订购和延迟订购的边际条件,确定订购最佳时间,并给出了在最佳时间订购时,库存总成本最小的证明.最后,为了便于实施将订购风险适当简化,推导了近似计算公式.从理论上,在多级分销网络中,采用延迟订购策略可以降低库存水平和降低库存成本.  相似文献   

16.
在多个规划期情形下,研究了由制造商层、零售商层、需求市场层和回收商层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问题.所有制造商生产同质产品,利用双渠道分销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两种交易渠道间存在竞争,消费者对电子商务和零售商两种购物渠道存在不同偏好.利用变分不等式和互补理论刻画了网络中各成员的最优经济行为,建立了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并运用修正投影收缩算法求解.结合算例探讨了单/双渠道、渠道间的竞争强度因子、消费者对电子商务渠道的偏好系数及制造商的强制回收量约束对供应链网络各成员及网络均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消费者偏好大于一定程度时,双渠道对制造商有利,而对零售商不利;电子渠道竞争强度因子对网络成员的利润影响较大,制造商应加大网络等方面投资;当消费者对电子交易渠道的偏好增加时,制造商利润先减后增,制造商在开设电子商务时应把握合适的切入时机,且不要因暂时的利润降低而关闭电子营销方式;单/双渠道情形下,政府的强制性回收量约束均会对制造商带来不利影响,当回收量约束超过某一值时所有成员会动态调整其策略而改变供应链网络的均衡状态.通过研究,以期对闭环供应链相关领域的研究和企业决策有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糊多目标格序决策的分销网络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昱岗  郝光  罗霞 《系统工程》2006,24(7):16-20
传统的供应链分销网络设计大多只考虑了成本或利润,这显然是不够的。本文从顾客的角度出发.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分销网络中各个待选企业的服务水平,建立了一个包含了成本、顾客服务水平和对市场响应速度三个目标的供应链分销网络的数学模型。运用最小费用最大流算法得到若干方案,最后采用模糊多目标格序决策进行方案优选。  相似文献   

18.
多仓库多分销点的二级分销网络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个多仓库、多分销点的供应链二级分销网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角度出发,以各自的物流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建立了描述该分销网络优化问题的双层规划模型,讨论了模型的求解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及分层迭代思想的求解算法,最后借助计算机技术实现了对模型的仿真计算。提出的算法不仅能有效求解双层规划问题,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全局最优解,而且该算法本身具有通用性,其算法流程与具体的双层规划模型无关,可以求解一般的双层规划问题。  相似文献   

19.
供应链管理问题的研究现状及挑战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陈安  刘鲁 《系统工程学报》2000,15(2):179-186
主要介绍了目前供应链在数学模型的构建、供应链成员间的多方协作问题上的研究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着重讨论了企业内部供应链的各类优化模型和快速算法 ,包括制造系统、运输问题、库存决策等各个方面 ;以及外部供应链中买 -卖、库存 -分销、库存 -生产等几类协作机制 ;引入了供应链的敏捷性概念 ,在博弈中“双赢”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供应链协作中的“双优”策略 ,最后给出了供应链上的信息传递中的扭曲现象的分析、后勤重构的必要性和特征、及绿色供应链的一些研究方法 .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多级供应链不同主体间应对碳限制与碳税机制问题,基于Stackelberg博弈理论研究了由单制造商、多分销商和多零售商构成的多级供应链生产-库存系统碳税博弈策略.针对政府对于企业超标准排放的容忍程度,设定了级差等级碳税,并据此建立了多级供应链生产-库存系统策略集合;对比级差碳税与统一碳税下四种博弈策略的成本及碳排放水平变化,给出了制造商和零售商主导下的非合作博弈模型以及供应链成员间合作博弈模型,并进行了分析.数值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