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青藏高原生态畜牧业协同创新中心是四川省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之一。中心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西南民族大学青藏基地为平台,以畜牧学、草业科学、生态学、区域经济发展等优势学科领域为基础,整合国内外相关创新力量组建而成。由西南民族大学牵头,按照核心层、紧密层、服务层三个层面运行,包括了全国从事青藏高原畜牧业发展、草地生态保护等重大问题研究的三分之二以上的高  相似文献   

2.
正青藏高原生态畜牧业协同创新中心是四川省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之一。中心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西南民族大学青藏基地为平台,以畜牧学、草业科学、生态学、区域经济发展等优势学科领域为基础,整合国内外相关创新力量组建而成。由西南民族大学牵头,按照核心层、紧密层、服务层三个层面运行,包括了全国从事青藏高原畜牧业发展、草地生态保护等重大问题研究的三分之二以上的高校和省级以上的研究院(所),二分之一以上的主要公司和牧场,此外还得到了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汇集了7个国家级、4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9个国家、省部级重点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生态畜牧业协同创新中心是四川省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之一。中心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西南民族大学青藏基地为平台,以畜牧学、草业科学、生态学、区域经济发展等优势学科领域为基础,整合国内外相关创新力量组建而成。由西南民族大学牵头,按照核心层、紧密层、服务层三个层面运行,包括了全国从事青藏高原畜牧业发展、草地生态保护等重大问题研究的三分之二以上的高校和省级  相似文献   

4.
正青藏高原生态畜牧业协同创新中心是四川省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之一。中心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西南民族大学青藏基地为平台,以畜牧学、草业科学、生态学、区域经济发展等优势学科领域为基础,整合国内外相关创新力量组建而成。由西南民族大学牵头,按照核心层、紧密层、服务层三个层面运行,包括了全国从事青藏高原畜牧业发展、草地生态保护等重大问题研究的三分之二以上的高校和省级以上的研究院(所),二分之一以上的主要公司和牧场,  相似文献   

5.
基地总部总部位于四川省红原县,建有使用面积13000m~2的实验中心、培训中心、会议中心和后勤中心,以及科研、试验、示范和推广场地6300亩,拥有总值20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能容纳100余人同时进行教学科研、会议培训、实验实习等。科技园区高原畜牧业科技园区牧草资源研究与开发园区特有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园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试验园区民族文化旅游暨牧民新村、新生活示范园区科研团队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6.
正教育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旨在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四川省的基础教育大数据平台,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教育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提供各类教学应用和数据服务,为我省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2015年10月,中心被正式认定为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教育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由四川师范大学牵头,主要协同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文轩教育科技有限公  相似文献   

7.
传承西南民族地区红色文化是增强西南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对西南民族地区文化认同的基础,也是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石。通过西南民族地区政府、高校和各行业的协同创新,实现西南民族地区红色文化的传承,对团结西南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共同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由“自然生态”、“畜牧业资源”、“畜牧业经济”、“家庭牧场建设”、“疫病生态”一个亚系统组成青藏高原牧区畜牧业生态信息系统的主要内容,可以较完整地描述系统各个层面及整体状态,同时基于这五个亚系统定义SQL格式的数据库,结合搜集各方面的静态和动态资料有过去的历史资料,在VF环境下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开发Server-Browser结构的应用程序,使构成的牧区畜牧业生态信息管理系统拥有强大的信息服务功能,能够满足牧区畜牧业生产管理人员和科研、教学人员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9.
正征稿范围主要刊登石油工业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地质与勘探、油气化学工程、石油机械工程等)中具有创造性与创新性的学术与技术论文、基础理论研究论文、前沿问题的讨论与争鸣。对于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的析出论文,本刊优先录用。来稿要求1.标题:应≤20字。标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提炼,一般情况下不要使用标点符号与助词,少用连词及  相似文献   

10.
正征稿范围主要刊登石油工业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地质与勘探、油气化学工程、石油机械工程等)中具有创造性与创新性的学术与技术论文、基础理论研究论文、前沿问题的讨论与争鸣。对于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的析出论文,本刊优先录用。来稿要求1.标题:应≤20字。标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提炼,一般情况下不要使用标点符号与助词,少用连词及  相似文献   

11.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的前身是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教学实验室。华西口腔医学实验教学起源于1917年,与我国最早开始的口腔医学教育同步诞生。中心所在的华西口腔医学院是全国口腔医学的发源地,在2005-2007年中国大学医学排行榜中名列A++学校第一名。华西口腔医学专业被评为教育部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所依托的华西口腔医学学科在2004年全国一级学科评比中名列第一,是口腔医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批准建设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同年又批准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华西口腔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占地逾2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大约300名学生进行不同的实验课学习,主要包括以下实验室群:1.素质教育实验室以综合素质教育为主题,是颇具特色的实验教学模块。2.形态学实验室以开展形态学实验为主的数码形态学实验室,可真正实现形态学教学的适时、互动。3.机能学实验室以开展口腔机能学实验为主,可扩展学生认识疾病的系统性并加强掌握知识的连续性。4.仿真人头模基础实验室以多媒体仿真人头模型为基础,模拟在临床条件下,进行专业基础操作训练的实验并通过激光扫描设备客观评估打分。5.基础技能实验室实验室与国际著名的牙科...  相似文献   

12.
我国西南山地民族生态文化具有朴素的生态伦理观和生态保护规则,有着现代生态学价值.然而这些生态伦理观念和规则是靠各民族传统习惯法才得以实现的,有些观念和传统规则还影响到今天.  相似文献   

13.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邓小平面对大西南错综复杂的民族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政策成功地进行了解决大西南民族问题的伟大实践,其解决大西南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具有伟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协同创新中心,是我国高校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深入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演化规律对于指导实践,推动协同创新意义重大。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协同创新中心的生命周期可分为酝酿准备、组建形成、磨合震荡、规范运作、衰退老化5个阶段。将生命周期理论应用于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构建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生命周期模型,划分成长阶段、提炼阶段共性,有助于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成长机理进行深入认识,并为高校筹建协同创新中心提供一定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5.
<正>2012年8月8日,作为天津币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又一有力举措,由全市111家国家级、市级工程中心联合发起的天津市工程技术中心协同创新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各成员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陆续给予有需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一企一策整改方案,助其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开展联合创新,形成集团化科技优势,更好地发展壮大自2010年本市实施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至今,全市的国家级、市级工程中心已累计开放公共服务平台3000余次,为132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与工程化服  相似文献   

16.
<正>石油化工新材料安徽省协同创新中心于2014年8月经安徽省教育厅和财政厅批准立项,由安庆师范大学牵头,联合华东理工大学和安徽大学两所高校,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安庆和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和铜陵金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三家企业,以及国家石油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安庆)和安徽省化工研究院两家研究机构共同建设的省级协同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17.
<正>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医药研究与开发创新团队,是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及西南民族大学党政领导的支持关心下,以传统民族医药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及传统中医药理论,依托西南民族大学国家民委民族药物重点实验室和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长期致力于民族医药理论及药物开发的创新性研究团队。团队以"民族医药传承创新与基础理论研究"、"民族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特  相似文献   

18.
协同创新中心作为协同创新的主要载体,其绩效水平高低对科学前沿理论的突破、行业关键技术的研发、区域支柱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影响。应以协同创新中心卓越产出为目标,借助企业管理中成功并广泛应用的全面控制的思想,对协同创新中心的运行机制进行建模分析,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以期实现对协同创新中心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9.
“20ll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启动的又一国家重大工程。作为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文化创新的融合体,“2011计划”体现了一种全新的创新方式,对于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2011计划”以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为载体,旨在打破高等学校内部创新主体之间,以及高等学校与外部创新主体之间存在的协同创新壁垒,支撑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剖析协同创新中心这一新型高校创新组织的绩效结构及绩效评估的侧重点,构建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估体系,以显性产出绩效、显性协同绩效、隐性绩效潜力为三个构面,客观全面地体现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创新产出水平,中心成员之间的创新协同水平,以及协同机制体制改革和资源共享水平,可以为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绩效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