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手机通话记录数据反映了人类的生活行为。基于数量庞大、类型繁多的移动数据,设计了多视图多粒度可视方式,对城市居民消费分布规律、个体活动轨迹、个体紧密社会关系网络进行分析;基于数据的时空属性,关联时空对比可视分析,对个体活动位置、活动范围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移动通讯用户行为可视分析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在用户交互下能有效识别用户活动规律。  相似文献   

2.
网络安全可视化通过提供有效的信息可视化工具将抽象的网络和系统数据以图形图像的方式展示出来,帮助分析人员理解分析网络状况、识别网络异常、发现攻击行为。在研究网络安全可视化技术的基础上,从流量数据出发,从可视分析角度入手,设计并实现了针对网络流量数据的多视图协同交互的可视分析系统。该系统通过提供多视图、多层次、多角度的数据展示与交互分析来识别网络流量数据中的网络异常,使复杂的网络数据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在用户面前,便于用户理解分析网络流量情况,辅助用户做出正确决策。  相似文献   

3.
网络学习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的重要学习形式.为了提高网络学习效果,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对网络学习行为进行深入分析尤为重要.本文提出了人际交互、任务交互、内容交互和系统交互四个维度的网络学习行为模型,构建了基于交互的网络学习行为特征,对网络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以某网络课程学习者的网络学习行为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网络学...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网络交互式数学学习系统存在的与教师交互不及时、资源选择效率低和非文本信息处理难等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专家系统的数学学习系统.通过深入研究学生自主学习的特性,该系统设计了"智能问答""学习管理""交互训练"和"辅助工具"等模块,使得对于学习资源的提供和交互行为的分析具有智能性,能够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5.
研究基于交互及内容数据发现交往密切的交互社区,以及这些社区如何随时间发展变化,对于网络营销、内容推荐等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的基于内容与链接分析的混合模型大都未能对交互行为中广泛存在、且显著影响社区结构的时序信息进行统一建模分析。基于贝叶斯图模型,提出了一种可综合考虑交互信息、网络结构以及交互行为时间信息的社区发现模型COT(community over time),可用于从在线社交网络的交互数据中发现具有特定主题倾向及周期性行为模式的动态交互社区。模型采用Gibbs采样进行贝叶斯统计推断,通过在新浪微博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验证,可以有效应用于在线社交网络中并取得较高的精细度和可解释性。  相似文献   

6.
根据网络安全事件多源关联性的特征,为了提高用户对网络安全事件的认知、分析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日志-事件的网络事件提取和融合方法,为了增强分析系统的可交互性和提高对网络安全数据的分析效率,研究并设计了针对大规模网络的协同可视化方案和3D可视化模型的布局算法,开发了基于以上技术的网络安全可视分析系统(NSVAS)。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于大规模、长时间跨度的网络安全数据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能够有效识别不同类型的入侵访问,帮助用户快速发现异常行为和进行网络取证。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传统教学的特点及不足,探讨了将网络和传统教学相结合提高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学。设计出信号与系统网络课程,该网络课程包含整个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在线学习检测等,资料全面翔实,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实现了师生互动、学习时间自由,简便易用;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8.
网络课程的交互设计水平直接决定其实施效果和教学目的的实现,对网络课程交互功能的认识与利用不足,已构成网络教育实施的瓶颈。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阐述了学习情境、协作和会话对于网络教学的重要意义,为网络课程的交互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从人机交互和人际交互两个方面对如何做好网络课程的交互设计进行了探讨,旨在打破瓶颈,加速推进网络教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钟良侃 《科技信息》2011,(22):I0240-I0241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课程形成性考核作为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评价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有效地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表现,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互。在远程教育形成性考核管理中使用现代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形成性考核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共享,保证了师生交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体现出管理信息化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网络课程的交互设计水平直接决定其实施效果和教学目的的实现,对网络课程交互功能的认识与利用不足,已构成网络教育实施的瓶颈.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阐述了学习情境、协作和会话对于网络教学的重要意义,为网络课程的交互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从人机交互和人际交互两个方面对如何做好网络课程的交互设计进行了探讨,旨在打破瓶颈,加速推进网络教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拉美一体化发展特征分析的关键在于探索各国间的属性信息,但评估国家发展的因素众多且存在大量对结果无关因素的干扰。针对拉美国家数据的高维多元特征,提出一种利用层次数据划分和子空间分析相结合的可视分析模型,可同时分析属性相关性和局部子空间下国家的降维结果,再结合视觉隐喻等多种可视化手段和交互联动视图,设计了一个基于拉美国家数据的高维多元可视分析系统,支持对多个国家的关联对比和多属性的时变演化规律分析。对拉美国家数据从整体到个体、从宏观到特征事件进行筛选和探索,有助于认识拉美一体化发展的特征从而制定精准的扶贫计划。结合领域专家的需求进行了系统建模和案例分析,验证了本系统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团购网站餐饮类消费数据类型的多样性,采用了多视图可视分析方法对城市餐饮消费行为中的消费者地域选择、情感倾向以及热点话题进行了分析,针对餐饮消费行为数据规模庞大、维度信息复杂等特征,基于时空维度设计了多粒度数据过滤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城市餐饮消费行为可视分析系统。通过对某团购网站上某市餐饮类消费数据的分析表明,系统在用户交互分析下能够有效识别城市餐饮消费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13.
卫星移动网络综合仿真平台是按照HLA框架搭建的,具有良好的重用性和扩展性的分布仿真系统。卫星移动网络仿真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实时数据需要采集,仿真结束后,需要对仿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因此,需要研究开发通用、高效的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文章简要介绍了卫星移动网络仿真平台的总体结构后,对其数据采集子系统(即交互agent)进行分析与实现。在对HLA分布系统中常用的数据采集方法进行了分类分析的基础上,对交互agent进行了设计,并给出了针对不同类型数据的不同采集方法。然后,分析了交互agent实现的多线程机制,并给出了开发界面。在实际应用中,较好的完成了卫星移动网络仿真中各类数据的收集工作。  相似文献   

14.
采取379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回归模型和路径分析模型实证评估分析可知,政府创新政策对于企业创新行为和绩效均具有积极正向促进作用。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为调动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应进一步加大政府创新政策整体力度,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  相似文献   

15.
传统大数据交互式查询技术忽略了对大数据融合步骤,导致该技术的交互查询效果不理想,且准确度偏低.为此,提出基于改进深度学习算法的大数据交互式查询技术.以教务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教务系统交互大数据的粗糙量化特征分析模型,基于联合自相似性特征解析控制方法实现对教务系统交互大数据信息融合和特征匹配,从而提取教务系统交互大数据的...  相似文献   

16.
"汽车人机工程学"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基于大连理工大学精英人才培养理念,根据课程多学科相关性的特点,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教学的应用方法及特点。通过应用WIKI交互平台建立了人机工程学课程的师生交互参与式WIKI交互系统。实现贯穿于整个教学周期的透明开放的参与式作业提交和点评机制、高效的课程评价机制,增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还能使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更加牢靠深刻。  相似文献   

17.
基于Socket通信的数据交互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荣  肖瑶 《科技资讯》2013,(33):32-33
本文阐述了为实现存量房资金交易监管系统与各银行之间的数据交互,解决异构信息系统的信息通信,利用Windows服务在操作系统后台运行、无需用户界面等特点,使用网络套接字Socket,实现了数据的交互与通信。介绍了Socket通信的基本特性和以及Windows服务的构架设计,分析了与银行进行数据交互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在网络环境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对《人际沟通》课程进行探索改革。建设网络课程,实现知识传播的网络化、交互化。在任务教学中,利用网络拓展师生、生生间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情景教学中,可构建网上虚拟化情景互动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考核评价,建立电子学生成长记录档案,进行质性评价。  相似文献   

19.
由于网络安全数据量庞大和愈加复杂的网络入侵方式,传统的网络安全产品的攻击预测方法已变得不再适用。通过对网络流量日志的研究,提出了采用多模态可视化展示结构和快速异构树查询算法的实时网络流量日志可视化方法,开发并设计了大规模网络攻击预测可视分析系统Monic。结果表明,利用该系统通过交互分析能有效识别攻击者行为,预测网络攻击。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在利用混合编程语言实现科学计算程序可视化应用中的一些主要技术问题,具体实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软件的可视化,使得结构的输人参数简便直观、计算数据图形化可视。对克服非直观性和不能进行交互处理计算程序具有一定的应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