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忠伟  张腾腾 《科技信息》2010,(34):302-302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的一枝奇葩。它融健身技击于一身,要想练好技击,必须重视接劲的练习。通过拳架、站桩、小招等接劲方法的练习,太极拳的技击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舍己从人"是太极拳技击中体现的一个重要原则,讲究"舍己从人",以柔化为特点,讲究沾连粘随、不丢不顶,来叫顺送、引进落空,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不变而应万变.在攻防过程当中讲究得机得势,在此基础上引进落空始终控制对手,以退为进,始终调动对手为自己所用.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通过阐述"舍己从人"原则在太极拳技击中的具体运用,透过技术动作形态,寻找技击本质规律.  相似文献   

3.
武术“劲”的运动生物力学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分析了武术运动中力的分类、力与劲的区别和劲的力学本质,探讨了在武术运动中,如何把人体内蕴之力,也即劲,合理有效地化为外力发放出来,并验证了古代拳论的科学性,为武术训练提供了现代力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的核心是技击,而技击的核心是劲力.劲力的发放效果是技击中能否制胜的关键.提高劲力的发放效果须首先尽量减少劲力在自身体内的无用消耗.减少劲力在自身体内的无用消耗,即充分利用太极拳技法特点,通过保持正确的身型、松静的身心状态及合理的运用呼吸,去除拙力,实现体内劲力最大限度的滋生、整合及发放.据此,从太极拳运动中人体自身内在因素人手,对影响太极拳整体劲发放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警察防卫技击战术指在警察执法的技击对抗中对抗双方根据实战场景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迅速向对手反击控制对方的策略与方法。技击时机的把握、移动速度和动作速度、发力技巧当构成技击水平的关键。以各种武术专业运动员、警员及拳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逻辑分析法、推理法和数据统计分析法,采用实战模拟研究技术分析过程,主要选用分层聚类分析数据统计分析法,探究警察防卫技击战术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6.
沥青混合料微观力学分析综述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针对当前沥青混合科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分析了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介绍了沥青混合料数字化方法及常用的力学分析方法。给出了运用微观力学方法研究沥青混合料的基本思路,即以二维和三维混合料数字图像为基础,数字重构沥青混合料微观结构,研究基于微观力学的沥青混合料集料接触模型,建立基于离散元的混合料微观空间结构的力学模型,应用离散元方法和微观力学理论分析该模型在劲度模量试验中的力学行为,进行沥青混合料劲度模量的虚拟试验。通过试验检验与校准,得出具有高可靠性、高精确度的劲度模量力学预估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21世纪中华武术逐渐走向世界,我国全民健身体育不断发展的形势下,着重分析了在太极拳技击运动中的力学原理,阐述了太极拳技击运动中的用力都是受着运动定律的支配,使太极拳的技击运动的技术动作更趋规范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自己常年的技击实践经验和技击理论研究,对最快速度、最短距离、最佳时机、最效方法和最好效果进行了新的界定,并较详细论证了它们之间的决定因素,在技击实践中的运用,以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为丰富武术技击理论体系和指导武术技击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太极拳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传统哲学、辩证法以及力学原理为太极拳技击思想提供了理论源泉.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华武术的推广和普及,愈来愈多的人们都喜欢演练太极拳,但太极拳的技击术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不少人以为太极拳的技击功效很差,更多的人对太极拳的技击术存在着神秘的看法,所以作者就技击术所遵循的客观规律和太极拳的技击术的力学依据略作介绍,希望爱好太极拳者能有正确的认识,其次,太极拳的技击手法变化多端,笔者不可能做一手一手的介绍,因此本文只是把较为基本的几个愉人体会做一些原则性说明。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抛弃任何假设,导出正变异性厚板和层合厚板的三维弹性力学稳定问题的状态方程。对四边简支矩形层合厚板的稳定问题,给出其统一的精确解式。此解满足弹性力学全部方程并包含正交异性体的九个弹性常数。无论层数多少,最后都归结为解三元一次联立代数方程。数值结果与薄板理论、Mindlin理论以及Srinivasand Rao(1970)的弹性力学解作了比较,精度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其特色当然是实战运用,是以技击为主导的散手、套路和内功三位一体、高度统一的身体运动。散手、套路和内功是中华武术主要表现形式。技击是三者统一融合的核心与主导方向,在不同的中华武术门派中,三者结合的方式和水平虽有不同,但可以说,三者在技击方向主导下的结合是中华武术技术体系区别于世界其他技击术的特色与关键。  相似文献   

13.
以攻防变化为基础的太极拳,无论从太极拳盘架走势,还是技击实战,无不体现着攻与防的技击规律和战术的意识.本文从太极拳攻防中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慢制快等几方面充分阐述了攻防在太极拳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4.
运用田野调查法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永新盾牌舞单个动作和阵式变化进行深度分析,发现永新盾牌舞主要的单个动作和阵式变化均蕴含着武术技击的内涵,具体表现在:主要单个动作富有技击价值,阵式变化呈现出自身的攻防含义.进一步阐明了永新盾牌舞传承的特点及其武术技击价值的密切联系,同时指出随着社会语境的变化使永新盾牌舞的武术技击含量有...  相似文献   

15.
蕴含哲理的太极拳,无论从身心修炼,还是技击实用,始终都在开合的变化之中.本文从开合之含义、太极拳盘架、技击、呼吸以及劲力发放等几方面阐述了阴阳学说之开合在太极拳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关于兽人对人类的对战,排除诸如雇佣兵以及过量召唤物品这种影响平衡性的因素后,人类一般是处于比较被动状态的,往往顶不住中期的进攻而导致失败。纵观ORC的各种战术,可以发现胜利的往往是一波进攻将对手彻底打垮,单矿的兽人总是通过采取偷偷暴克制对手的单位而取得决定性的优势的。我们很难发现对手的意图,因为对手很好的将我们牵制在家中。  相似文献   

17.
从运动学视角审视太极拳推手运动,将其精巧复杂的技击手段、方法及步骤归结为控制、击打和控制击打一体技术,并从控制技术入手,分析探讨其力学本质及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8.
技击意识的培养对太极拳教学效果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课的研究、示范、练习等教学过程中引入技击方法,使之与拳式的教学有机地结合。通过教学中的对比实验和研究,结果显示技击练习对太极拳教学具有特殊的作用,表现在能增进对太极拳拳式和拳理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太极拳的效率,便于他们记忆,且不易遗忘。同时能培养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疲劳试验中沥青混合料的弯拉劲度模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确定弯拉劲度模量是否适用表征疲劳过程中试件的力学状态变化,通过控制应变的小梁疲劳试验,研究了沥青混合料疲劳过程中弯拉劲度模量随应变水平的变化情况,应变水平的变化模拟了实际路面厚度变化变化对层底拉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应变水平较高时,沥青混合料弯拉劲度模量随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而急剧减小;随着应变水平的降低,衰减趋势逐渐变缓;通过研究发现,弯拉劲度模量可以用于表征应变疲劳过程中沥青混合料试件力学状态变化,并由此推算混合料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三维弹性力学基本方程出发,抛弃任何有关位移模式和应力分布的假设,建立了横观各向同性层合圆板轴对称自由振动问题的状态方程。给出了本问题的精确解式。此解满足弹性力学全部方程,并计及了所有独立的弹性常数。无论层数多少,最后都归结为解二元一次联立代数方程。数值结果和Reissner理论、Mindlin理论以及有关文献作了对比,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