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差紫外光谱滴定法考察了鹅去氧胆酸分子钳1~5对苯胺、对硝基苯胺、对甲氧基苯胺等中性分子的识别性能,测定了主客体间的结合常数(ka)和自由能变化(ΔG°).结果表明,主体对所考察的客体分子显示良好的识别作用,主客体间形成1∶1型超分子配合物,最大结合常数可达1292.51 L.mol-1,识别作用的主要推动力为氢键,范德华力等的协同作用.讨论了主客体间形状、大小匹配和几何互补等因素,对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影响,并利用计算机分子模拟作为辅助手段对实验结果与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2.
新型鹅去氧胆酸类手性分子钳对氨基酸甲酯的手性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差光谱滴定法考察了新型鹅去氧胆酸分子钳1~4对D/L氨基酸甲酯的对映选择性识别性能。结果表明,分子钳1~4对所考察的氨基酸甲酯均具有识别能力,主客体形成1:1型超分子配合物,并且这类主体对D-氨基酸甲酯的识别优于对L-氨基酸甲酯的识别,从主客体间的大小形状匹配及几何互补关系等方面对这些受体的识别能力及对映选择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4.
5.
用差紫外光谱滴定法考察了新型裂口分子1~3对D/L-氨基酸甲酯的手性识别性能.测定了主客体间的结合常数(kα)和自由能变化(△G°).结果表明,裂口分子主体对所考察的客体分子显示良好的手性识别作用, 其对D-氨基酸甲酯的识别优于对L-氨基酸甲酯的识别,识别作用的主要推动力为氢键,范德华力等的协同作用.讨论了主体与客体间形状、大小匹配和几何互补等因素,对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影响,并利用计算机分子模拟作为辅助手段对实验结果与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6.
用差紫外光谱滴定法考察了新型裂口分子1-3对D/L-氨基酸甲酯的手性识别性能,测定了主客体间的结合常数(kα)和自由能变化(△G°).结果表明,裂口分子主体对所考察的客体分子显示良好的手性识别作用,其对D-氨基酸甲酯的识别优于对L-氨基酸甲酯的识别,识别作用的主要推动力为氢键,范德华力等的协同作用.讨论了主体与客体间形状、大小匹配和几何互补等因素,对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影响,并利用计算机分子模拟作为辅助手段对实验结果与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利用禽产品加工企业的鸭胆膏,研究应用沉淀法和萃取法从鸭胆膏中分离纯化鹅去氧胆酸(CDCA)的操作与工艺流程.结果显示,两种方法都能够有效地从鸭胆膏中提取得到鹅去氧胆酸.  相似文献   

8.
根据多点氢健、π-πstacking等识别作用原理,研究了新型芳杂环分子裂缝1~3对尿素、二苯甲酮、对硝基苯胺、戊二酰亚胺等中性小分子的识别性能.用差紫外光谱测定了结合常数和自由能变化.结果表明这些受体与所考察的大多数客体形成1∶1型的超分子配合物,识别作用的主要推动力为多重氢键、π-πstacking和Van der waals等非共价键协同作用.讨论了主客体间尺寸/形状匹配、几何互补性等对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影响.并利用计算机模拟作辅助手段对实验结果和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9.
用差紫外光谱滴定法考察了新型分子裂缝1-3对D/L.氨基酸甲酯的手性识别性能,测定了主客体间的结合常数(k)和自由能变化(△G°).结果表明,裂口分子主体对所考察的客体分子显示良好的手性识别作用,其对D-氨基酸甲酯的识别优于对L-氨基酸甲酯的识别,识别作用的主要推劫力为氢键,范德华力等的协同作用.讨论了主体与客体间形状、大小匹配和几何互补等因素,对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影响,并利用计算机分子模拟作为辅助手段对实验结果与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0.
通过点击化学合成方法, 合成了一系列对金属离子具有识别作用的新型含1,2,3-三唑结构的猪去氧胆酸类人工受体. 其化学结构均经核磁共振氢谱, 核磁共振碳谱, 红外光谱, 质谱和元素分析所确证. 利用紫外可见光考察了这类型人工受体的结合性能. 结果表明, 这类分子钳对汞离子有很高的选择性和亲和性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高效、高产率地合成了新的以2-硝基苯甲酰肼和手性不对称脲结构单元为手臂的脱氧胆酸类分子钳人工受体.其化学结构均经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红外光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确证.利用紫外可见光谱考察了这类钳形人工受体对阴离子的识别性能。结果表明,这类受体对醋酸根阴离子具有很高的选择性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一种新的氨基酸分子手性识别主体N-2-(L-苯丙氨酸)-N,N’-1,3-(邻氨基苯胺)-1,3-二酮(简称L)合锌(Ⅱ)。经红外图谱、元素分析及旋光测定结果表明产物为预期的目标产物。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该主体对D型、L型氨基酸分子有手性识别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双相(O/W)识别体系对苯基琥珀酸对映体的萃取拆分过程进行动力学研究,对苯基琥珀对映体的萃取反应为一级反应;水相和有机相中使用的萃取剂分别为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以及L-酒石酸异丁酯(L-IBTA);考察搅拌速度、两相接触面积、水相中苯基琥珀酸对映体浓度、水相及有机相中萃取剂浓度、水相中pH对萃取初始速率的影响。在5℃时,双相识别体系萃取分离苯基琥珀酸的S-、R-型对映体的萃取速率常数分别为32.95×10 5m6.mol 2.s 1和16.18×10 5m6.mol 2.s 1。建立了双相识别体系萃取拆分苯基琥珀酸对映体过程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合成四氮杂环蕃CP44并对二茂铁或氮杂环化合物进行分子识别,研究其红外吸收光谱。方法用高度稀释法合成了1,6,16,21-四氮杂[6.1.6.1]对环蕃CP44,在酸性条件下与具有生物活性的咪唑类或二茂铁氮进行反应,IR和MS对包结物的结构进行测定。结果得到7个主-客体包结物。结论由IR中N-H伸缩频率可以研究四氮杂环蕃与含氮杂环的分子识别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