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美国女子高校的历史起源、发展过程及教学特色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其中很多地方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巍巍 《开封大学学报》2005,19(3):66-68,78
科学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一种信奉科学、崇尚人道的教育观,它启示我们,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必须把主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把追求体育的健身价值和人文价值结合起来,把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结合起来,把各国教育的共性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开展生存教育、生活养成教育、道德社会化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和个性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女子学校教育学制的确立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1907年颁布的《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建立了男女有别、自成独立体系的女子学校教育学制系统。女子学校教育正式列入了清政府的学制系统,为女子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法制上的保障。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和主流观念直接决定了近代中国女子学校教育在学制中的地位和特点。清末女子学校教育学制的确立,为女性群体在近代中国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4.
机动车标识号码是每辆机动车特有的用以区别其他车辆的号码,它包括机动车车架号码、发动机号码和车身的17位条形码。国际上对各厂家生产的机动车标识号码有强行的规定。在机动车盗抢案件中,犯罪分子常涂改这些号码。机动车标识号码常见的识别方法分为物理观察法和化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美两国学校道德教育在内容、途径、方法等方面存在着异同。通过对中美学校道德教育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中美两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共性和特性,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改革提供许多借鉴。  相似文献   

6.
清末到民国是梅州女子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清末,梅州女子学校教育以西方教会在通商口岸开办的女子学校作为开端,至民国得到较为系统的发展,形成了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和残疾女子教育均有所发展的基本架构,为新中国女子教育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影响梅州女子学校教育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历史文化和区域文化两大部分。  相似文献   

7.
中美学校道德教育的若干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两国学校道德教育在内容、途径、方法等方面存在着异同。通过对中美学校道德教育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中美两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共性和特性,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改革提供许多借鉴。  相似文献   

8.
如何吸引、稳定以及发展薄弱学校的教师是各国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美国联邦和州政府及地方教育部门积极推行财政性奖励与非财政性奖励的政策,其中财政性奖励包括为潜在教师、在职教师和校长提供的奖金,为教师提供的住房补贴和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供补贴等;非财政性的奖励政策包括提供教师专业发展时间、建立教师工作团队、给予学校发展自主权等,这些政策使教师素质有很大提高,促进了教师的发展。这对我国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师资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衔接理论创立之后,国内外学者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而得到不断修正和完善。语音衔接已成为衔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语音复现是音、韵、律等语音形式的重复使用产生的一种语音现象,这种形式在语篇里同样具有衔接作用,但学界对其研究相对薄弱。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英汉语篇中语音复现的衔接功能进行考察,并结合实例探析英汉互译实践中这类语音形式的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10.
刘翠兰 《科技信息》2013,(23):307-308
美国的家庭学校中学生的自主化的学习、个别化教学等多方面的特点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与我国目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违背孩子个人发展意愿的种种现象相比,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本文从美国家庭学校各个方面的特点分析入手,来反思我们家庭教育中目前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第一推动力是伴随着宇宙大爆炸的发生一并出现的,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惯性力.第二推动力是在宇宙大爆炸后出现阴阳开合之时发生的,它既是为了抵御第一推动力的递减应运而生,又为宇宙间产生生命而提供了前提条件.阴阳两种物质在宇宙的某个特定的时空发生碰撞,一个物种便诞生了.伴随着生命的产生就出现了第三推动力.第三推动力的出现,既是阴阳两种物质赋予生命的运动形式,也是第二推动力向第三推动力部分转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维新派的高度重视、光绪帝的大力支持、维新官绅群体的经济支援和政治支持,有力地推动了维新运动时期近代国人掀起中国报业发展的第一次高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择校行为的产生、择校制度的具体实施及择校所形成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果等三维角度,从择校行为产生的背景,家长的择校动机,家长择校的选择空间,政府对择校的态度和所提供的支持,学校的自主权及择校所达成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果等六个方面对中美教育中的"择校"现象进行了比较,并试图通过比较得到一些启示,为有效合理的解决我国择校现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杨兆贵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30(1):103-105,109
“九一八”事变引起的民族危机,促进了民族复兴思潮的兴起。中国有识之士从不同的角度,积极宣传自己的民族复兴理论。其中,抗战民族复兴的各种理论,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股思潮在中国现代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从德育地位、教师队伍建设、德育内容、方法等方面,论述了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需进一步改革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执政时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经济建设。从当时经济建设认识问题入手,着重从以土地革命为核心的农业生产和发展军事为导向的工业两个方面来阐述经济建设的具体实践,在实践中采用的诸多措施都极富创造性,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德育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德育工作要适应新形势,亟需在创新上下功夫。在青少年德育工作中,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要以人为本,强调学生是德育工作的主体。拓宽德育渠道,构建德育网络,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格局,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井冈山斗争时期我党善于用革命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来激励人民群众,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在广大军民心中树立起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为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应注重理论创新,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成果、新理论去指导新实践,构建新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9.
直觉与灵感思维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了一个简化的人脑思维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直觉与灵感思维的新定义;继而论述了其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0.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努力追寻的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历史使命和为之奋斗的现实价值目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创造性地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