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爬行动物非常繁盛,地球历史上的中生代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在此期间,爬行动物的辐射演化异常剧烈,不但产生了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陆生恐龙类,占据淡水湖泊的水生爬行离龙类、鳄类、龟鳖类,以及柄息于海洋的鱼龙、蛇颈龙及沧龙等,而且分化出了多种多样的空中主宰者——翼。龙类。  相似文献   

2.
翼龙在晚三叠世末期出现,是地球历史上最早获得飞行能力的脊椎动物,神奇的翼膜和独特的骨骼构造使它们稳坐空中霸主的交椅.翼龙家族成员各具特色,每一次化石发掘和研究都让人充满期待与惊喜.那么,最近翼龙家族又有哪些新鲜事呢? 翼龙类(Pterosaurs),其学名来自希腊文,意为“有翼的蜥蜴”,即会飞的爬行动物.所谓爬行动物,简单地说就是在陆地上产蛋(羊膜卯)的动物(少数为卯胎生),身上披有鳞片或甲板,在地上爬行或者水中游泳,蛇、蜥蜴及鳄等都是常见的现生爬行动物.中生代又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当时爬行动物非常繁盛,辐射演化异常剧烈,不同类型的爬行动物占据不同的生态空间,无论在陆地上、水体中,还是空中,都有它们活动的身影.陆地上主要以形形色色的恐龙为主,河流湖泊中以龟鳖类和鳄类为主,海洋中主要以鱼龙、蛇颈龙及沧龙为主.辽阔的空中则由翼龙掌握着制空权,堪称当时的空中霸主.  相似文献   

3.
《科技知识动漫》2009,(12):41-44
蛇颈龙的外形像一条蛇穿过一个乌龟壳:头小,颈长,躯干像乌龟,尾巴短。头虽然偏小,但口很大,口内长有很多细长的锥形牙齿,捕鱼为生。科学家在一些蛇颈龙胃部的化石中发现了小石头,它们可能为了使自己在水中游动而吞下石头来增加体重。蛇颈龙的脖子又长又灵活,在逃脱追杀的时候必须借助那长长的脖子来调整方向。  相似文献   

4.
《科技知识动漫》2012,(11):40-41
海王龙属沧龙一族,具有长而尖的嘴,嘴里长满尖利的牙齿,颈部极短,身体细长,原始形态的体长大约12米,体重约10吨。尤为突出的是,它们有一条约占身体长度二分之一长条形桨状大尾,是快速游动的强力推进器。它们以鱼类,海龟和长颈蛇颈龙类为食。  相似文献   

5.
《科技知识动漫》2011,(12):42-42
绳龙是沧龙的祖先,它们是晚侏罗纪到中白垩纪生活在欧洲的一种水生蜥蜴。成年绳龙体长可达1米,尾巴扁平,但还没有进化出像它们的后裔沧龙那样的鳍状肢。  相似文献   

6.
蛇颈龙     
蛇颈龙(Plesiosattrs)生活在一亿七千万年到六千五百万年前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它们曾在海洋中叱咤风云,所向披靡,是一支可以与鱼龙相匹敌的队伍,是水域中盛极一时的恶霸.它们的化石在欧洲很多地方的海相地层中都有过发现,所以古生物学家统称它们为"海生爬行动物".我国最早发现和研究蛇颈龙化石的是著名的古脊椎动物学家杨钟健教授.早在一九三四年,他在四川重庆和合川一  相似文献   

7.
马杰 《科学世界》2006,(5):76-81
蛇颈龙的特点是长脖子上长着小脑袋,而且脖子长度竟然占身长的一半以上。短小身体上还长着四片鳍足。蛇颈龙是海栖爬虫类,在恐龙时代的海洋里高居生态系统的顶端。但是与它的知名度很不相称的是,在生态上它还有很多不解之谜。本文将以实际发现的化石为依据,分析它们的生活、生态以及进化过程。[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正地球巡逻队你喜欢恐龙吗?你对恐龙的了解达到一个怎样的程度呢?来看看下面一些有关恐龙的"通常"描述,与你对恐龙的认识有多少相符。恐龙是曾经统治地球的霸主,它们不仅在陆地上占据着绝对优势的生态地位,在天空中还有翼龙飞翔,大海里也有鱼龙、上龙以及沧龙等畅游。  相似文献   

9.
恐龙时代的日本几乎都处在海底。从化石可以得知,该海中曾有许许多多的海栖爬虫类生息过。作为代表的叫“长颈龙”(也叫“蛇颈龙”)。1968年,福岛县有一名当时还是个高中生的少年铃木在双叶层群地层中发现了该化石。因此日本将其命名为“双叶铃木龙”。作为新种,准备近期给它起个正式的学名。  相似文献   

10.
当代自然之谜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英国尼斯湖中的“怪兽”了。根据目睹者的说法,有的科学家相信那里可能生活着中生代的爬行动物蛇颈龙,故又称“尼斯怪龙”。无独有偶,在中国西藏的文部湖里,从1976年开始,也有人发现有脖子很长,脑袋  相似文献   

11.
7000万年前的海洋,温暖、清澈、暗藏杀机;7000万年后的南极,一条完整的小蛇颈龙从冰封大地中醒来。听,故事从2亿年前开始。  相似文献   

12.
正探寻事实真相,终结有害谣言。欢迎您阅读本期的《白垩纪校报》。地上跑的霸王龙、天上飞的风神翼龙以及海里游的蛇颈龙……谁都敢自称是白垩纪的顶级明星。但在白垩纪学校北美分校,恐鳄才是最火的话题中心。"千万别和恐鳄做同桌",这是大家对新生们最真诚的提醒。身体庞大爱占座"恐鳄超级大的,它体长大约15米,体重得有10吨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同学甲说道,"虽然我没见过恐鳄,但我看过报纸。"  相似文献   

13.
李瑞镛 《大自然》2012,(1):38-39
2012年是龙年,这将是一个伟大的龙年,因为全世界将看到一条正在腾飞的巨龙——中国。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龙的起源自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在互联网上查到的多数观点认为龙是以蛇为主体,加上其他动物的角、鳞、爪和尾构想而成的图腾综合物。但是有关龙的记述中,龙几乎总是与云相伴随,而且会喷火吐水,这似乎与地上的蛇没有什么关联。  相似文献   

14.
正贵州龙生活在三叠纪的海洋里,以小型水生动物为食;而绝大多数恐龙则生活在侏罗纪至白垩纪时期的陆地上,以植物和动物为食。到目前为止,我们尚未发现古生代的海生爬行类化石。但几乎所有的海生爬行类—鳍龙类、海龙类、鱼龙类等都相继在早三叠世到中三叠世初的海洋中出现了,并在中三叠世达到辐射发展的顶峰,大部分类群在晚三  相似文献   

15.
由于标本少和保存情况不好等原因, 对巢湖龙(Chaohusaurus)解剖学特征缺少详细描述, 安徽地区巢湖龙的种级分异尚存争议。经过对比研究北京大学地质博物馆馆藏的采自安徽巢湖的鱼龙标本与相关模式标本, 基于骨骼形态及腕骨骨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 将标本分为两类。将研究标本及相关模式标本等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表明存在两个类群。将前肢骨骼数据作图, 显示存在两条生长序列, 该结果推翻了之前的巢县陈氏龙和小巧陈氏龙均为龟山巢湖龙后出同物异名的结论。据此推断, 巢湖马家山地区的巢湖龙可能存在两个物种。厘清巢湖龙的种间关系有助于全球早三叠世原始鱼龙类的对比研究, 并对探讨鱼龙的早期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晓天  鹤松 《小学科技》2014,(2):26-27
正在纷纭复杂的动物世界里,有许多令人不解的现象,比如动物间的"冤冤相报"。老鼠与蛇蛇是捕鼠的能手,是老鼠的天敌,但这只是在蛇具有活动能力时是这样。蛇是变温动物,天气一冷,身体发僵,行动不灵活。当蛇冬眠以后,它就完全失去了行动能力,这时,老鼠报复蛇的时机就到了。它们掘洞寻找休眠的蛇。于是,蛇就成了老鼠的高级"点心",任凭老鼠啃咬,蛇却无能为力。这种现象,正如老百姓所说的那样:"蛇吃鼠半年,鼠吃蛇半年。"  相似文献   

17.
刘含宇 《奇闻怪事》2011,(12):15-20
用C语言编写贪吃蛇程序:实现以下内容,一条蛇在密闭的围墙内,并且围墙内会随机出现一个餐物,通过键盘上的4个方向键控制蛇的移动,当蛇头撞到食物,食物会被吃掉,蛇的身体也会长一节,同时计10分;接着继续出现食物,等待蛇吃,如果蛇在移动过程中,撞到墙壁或身体交叉(蛇头撞到自己的身体)则游戏结束。  相似文献   

18.
醉倒的树林     
在北欧地区波罗的海的海边上,有一片奇怪的松树林,被人叫做"会跳舞的树林"。树林中本来应该竖直生长的松树,却摆出了各种各样的姿势:它们的树干有的先向下生长,再向上窜起,随成了一个圆圈;有的则像一条蛇一样,在地面上盘成一个  相似文献   

19.
我在电视里看到一条蛇居然能吞下一只小羊,太不可思议了!蛇为什么能吞下比自己个头大很多的食物呢?A:蛇的头很小,但是它吞噬的食物几乎都要比自己的脑袋大很多,这在人类看来很不可思议。其实,蛇有一套特殊的身体构造。首先,蛇的嘴巴  相似文献   

20.
我来到了重庆技术展览中心参观“古生物进化暨恐龙知识科普展”。一进大门,只见一架高耸的恐龙骨架狰狞奇特、怪状惊人,四周栩栩如生的电动恐龙在原始森林背景下,有的在悠闲散步;有的伸长脖子在引吭高歌;有的在小河里嬉水……眼前逼真的景象把我带入一个神奇的远古世界。你瞧,那是什么?在水中游来游去多自在。哦!原来是鱼龙,鱼龙的身子跟普通的鱼儿没什么两样,有着一根管子似的长嘴,鱼龙生活在晚三迭世,产于贵州关岭。鱼龙属于一种古老海洋中的肉食性动物,最长的可达8米,最小的仅有几十公分。快看!那是什么?我看见了一种奇特的乌龟--“重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