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89年以来,应用PCR技术选择性扩增α2珠蛋白基因及斑点杂交方法对167例α地中海贫血高危胎儿进行产前基因诊断。结果,HbBart's水肿胎儿27例,HbH病16例,其余为非Bart's水肿胎儿或非HbH病胎儿。  相似文献   

2.
地中海贫血(地贫)是一种遗传性慢性溶血性贫血,它严重地危害人民健康,影响人口素质,是我区的常见病,多发病。α地贫从新生儿脐带血普查而言,其发生率为14%,β地贫从群体调查而言,其发生率为4%以上,因此广西是我国地贫高发区之一。 1983年4月我们在胎儿绒毛活检技术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与北京医科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协作,对α地贫进行早孕基因诊断共47例,他们均生育过1~3胎的重型或极重型地贫患儿,尔后夭折。现该47例孕妇之胎儿经孕早产前基因诊断后,3例地贫胎儿即终止妊娠,行人流术,6例自然流产;另33例地贫基因携带者已有28例正常分娩,婴儿健存。3例置继续妊娠  相似文献   

3.
从1989年以来,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等位基因特异寡核苷酸斑点杂交(ASO-dot-blotting)技术对60例β地中海贫血高危胎儿进行产前基因诊断。结果查出β地中海贫血纯合子6例、双重杂合子8例、杂合子27例.其余19例为正常胎儿。PCR-dot-blotting方法准确可靠,尤其适合于β地中海贫血的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分子杂交和基因芯片技术对百色市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孕妇进行羊水地贫基因检测,了解地贫胎儿的发病率及基因突变类型.方法:采用跨跃断裂点聚合酶链反应(gap-PCR)及膜-反向点杂交技术检测中国人常见的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突变型α-地中海贫血及β-地中海贫血.结果:检出单纯性α-地中海贫血145例(47.3%),中、重型α-地中海贫血52(36.2%),重型Bart's水肿胎儿16例(11.3%),中型血红蛋白H病(Hb H)病36例(24.8%);单纯性β-地中海贫血103例(33.6%),β-地中海贫血中重型28例(27.2%);复合型αβ地中海贫血21例(6.8%);壮族人群α-地中海贫血发生率为56.6%,瑶族人群α-地中海贫血发生率为27.6%,汉族人群检出α-地中海贫血发生率为15.8%;壮族人群β-地中海贫血发生率为66.0%,瑶族人群β-地中海贫血发生率为21.4%,汉族人群β-地中海贫血发生率为12.6%.结论:百色地区胎儿羊水地贫基因检测阳性率较高,特别是中重型地中海贫血类型胎儿阳性率也很高;壮、瑶、汉各民族α-地中海贫血的发病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壮、瑶、汉各民族β-地中海贫血的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该地区孕育胎儿的夫妇应该进行产前地中海贫血基因筛查及孕育知识的长期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基因诊断技术对400例病人进行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基因检测,了解其基因突变的类型,旨在为临床预防地贫重症患儿的出生提供指导.方法:400个样本分别检测α-地贫及β-地贫基因型,α-地贫采用gap - PCR技术检测东南亚型缺失(--SEA)、右侧缺失(-a3.7)和左侧缺失(-a4.2),β-地贫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 -膜反向点杂交技术(RDB)检测β-珠蛋白基因上的17个位点突变.结果:在进行地贫基因检查的400例病人中,检出α-珠蛋白基因缺失的有118例,检出β-珠蛋白基因突变者共78例,均为杂合子,检出αβ复合型地贫者6例,检出Barts水肿胎儿1例.结论:基因诊断技术能确诊地贫缺失或突变,检测绒毛、羊水或脐带血时须避免母体血污染.  相似文献   

6.
陈萍  龙桂芳 《广西科学》1998,5(4):300-303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2。特异性引物选择性扩增α2和α1基因,PCR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即可对-α3.7和-α4.2缺失型作出基因诊断。此方法简便,快速和可靠。本研究为在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2高发区进行-α3.7和-α4.2缺失型的筛查和产前诊断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α-地中海贫血是由于α-珠蛋白基因全部和部分缺失所致的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综合征。本文从重组质粒pHα_2中提取和纯化α_2片段(1.6kb),以α-~(32)p-dCTP标记做珠蛋白基因探针对Hb-H病人和Hb-Bart水肿综合征的血细胞DNA进行限制性内切酶谱分析。用HindⅢ和BglⅡ酶解Hb-H病人的非缺失型分别得16.4、4.5和3.8Kb三个特异片段和12.5、7.5二个片段。而Hb-H缺失型病人分别得到16.4、4.5和7.5或16Kb特异的α-基因片段。酶解Hb-Bart胎儿血DNA则没有α-基因特异片段。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国人群β珠蛋白基因簇上八个RFLP所构成的单倍型的分布频率,应用群体遗传学方法和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各种组合的RFLP之间的连锁不平衡情况,发现中国人群β~A和β~T珠蛋白基因簇上RFLP都存在不均一的连锁不平衡,把整个β蛋白基因簇分成5′—基因簇和3′—基因簇两部分。根据连锁不平衡对遗传标记的诊断意义的影响规律,结合可诊断率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在产前诊断β地中海贫血时,选择3′—基因簇的RFLP较选择5′—基因簇内的RFLP为佳,但在排除基因重组的情况下,则同时选择两个基因簇的RFLP可大大提高可以进行准确产前诊断的β地中海贫血家庭。  相似文献   

9.
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选择α-珠蛋白基因族中断裂好发部位或其外侧一致DNA序列设计引物,在包含低温退火的条件下,扩增并分析α-珠蛋白基因缺失的DNA指纹图谱,并据此对61例α-地中海贫血病人进行了基因分型诊断。该方法稳定、可靠,可望用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0.
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选择α-珠蛋白基因簇中断裂好发部位或其外侧一致DNA序列设计引物,在包含低温退火的条件下,扩增并分析α-珠蛋白基因缺失的DNA指纹图谱,并据此对61例α-地中海贫血病人进行了基因分型诊断.该方法稳定、可靠,可望用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1.
对1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家系进行基因检测分析,为家系成员提供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收集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提取家系成员外周血及羊水细胞DNA,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红细胞膜蛋白缺陷情况,用高通量测序、PCR结合Sanger测序检测分析基因突变情况。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患儿及其父亲α-血影蛋白表达量减少。高通量测序、PCR结合Sanger测序发现患儿SPTA1基因中存在c.2179_2180delAG和c.3710AG复合杂合突变,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均为新突变,其中c.2179_2180delAG为致病突变的可能性大。PCR结合Sanger测序检测胎儿羊水细胞DNA未发现其携带上述突变,胎儿娩出后随访与产前诊断结果一致。本研究发现2个SPTA1基因新突变,扩展了SPTA1基因突变谱,对HS的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α—珠蛋白基因的PCR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多对引物的复合PCR技术,分别扩增α-珠蛋白基因族中α1和α2基因片段;参照β-珠蛋白基因PCR扩增产物量,判断α1和α2基因是否正常,是否为缺失的纯合子或杂合子,对α-地中海贫血症先征者家系基因型进行PCR分型诊断。  相似文献   

13.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体外基因放大,~(35)S 标记β-珠蛋白基因探针与 DNA分子杂交斑点印迹新方法,对携带者进行了基因分析,对胎儿进行了产前诊断检测。对3对夫妇的检验显示,他们分别是41-42,-28或17突变基因携带者,2例胎儿正常,1例为杂合子。  相似文献   

14.
95例黎族的β—地中海贫血基因类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海南岛黎族学生1726人进行普查,采用红细胞脆性试验阳性和血红蛋白A_2增高两项指标,筛选出β—地中海贫血对象149人,占调查总人数8.6%。随机对其中95例采用PCR扩增技术与ASO探针杂交法,应用7对寡核苷酸探针B—地中海盆血CD41/42.CD17.—28.—29CD43.CD71/72和ⅣS—Ⅱ654)分析突变基因类型。其结果:β—地贫CD41/42(—TCTT)基因型杂合子90例,占基因分析总例数94.7%,—28(A→G)基因型杂合子1例,其余4例尚未清楚。根据上述分析结果,笔者认为海南岛纯系黎族人群中β—地中海贫血病的基因类型为β—地贫CD41/42(—TCTT)。这一研究结果能为黎族优生和开展β—地贫产前基因诊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06年10月至2009年9月吉安市吉州区10943例胎儿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情况.方法 2006年至2009年吉安市吉州区6家医院进行胎儿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的资料,筛查及诊断方法 包括采用胶体金免疫方法 检测孕妇血清甲胎蛋白(AFP)、血浆蛋白(PAPP-A)、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游离雌三醇(uE3)等,初步筛查的唐氏高危儿再进一步做产前诊断.采用B型超声行神经管畸形筛查.结果 在10943例孕妇中查出出生缺陷121例,占筛查总数的11.05 ‰,其中唐氏综合症高危儿42例(3.83 ‰),神经管畸形24例(2.19 ‰),其他畸形55例(5.03 ‰).结论 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结合产前诊断对降低出生缺陷的出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四肢骨骼系统发育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胎儿四肢骨骼系统发育畸形的超声声像图特点,与产后或引产后X线检查或尸检结果对照。结果:产前超声诊断32例胎儿四肢骨骼系统发育畸形与产后及引产后X线检查或尸检结果完全相符,其中致死性侏儒畸形6例,四肢短小畸形4例,肢体屈曲畸形2例,双侧上肢尺桡骨缺如畸形1例,一侧上肢桡骨缺如畸形1例,上肢缺如畸形2例,下肢缺如畸形3例,手足多指(趾)畸形2例,足缺(趾)畸形1例,马蹄内翻足畸形9例,人体鱼序列征1例。结论: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四肢骨骼系统发育畸形准确率高,且安全、无创、无辐射、可重复检查,是产前诊断胎儿四肢骨骼系统发育畸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对不同类型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626例14~36周的孕妇应用超声进行系统检查并与分娩或引产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在3626例孕妇中超声诊断胎儿畸形23例。诊断符合率100%。超声检查漏诊4例,漏诊主要表现为较小畸形。结论超声检查能够确定胎儿形态、结构的明显畸形,可作为常规产前筛查胎儿畸形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胎儿超声心动图是产前诊断胎儿心脏血管异常必不可少的无创影像学方法。通常超声检查胎儿心脏是在孕18-22周。目前,我国超声心动图多应用于含高危因素孕妇的检查,不仅可以用于产前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和心律失常等疾病,还可以对心律失常和主动脉狭窄的胎儿给予适当的治疗,对降低胎儿出生后疾病及减少死亡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研究开发出验血查胎儿缺陷新法中国和美国研究人员5月5日在PNAS上发文称,他们开发出一种基于半导体芯片测序仪的无创产前诊断方法,可以根据孕妇血样检测出胎儿是否患唐氏综合征等与染色体异常有关的先天缺陷。这项由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广州医科大学、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与广州爱健生物技术公司等机构研发的新诊断方法则基于新型高通量测序技术,只需抽取孕妇2 mL血样,就能诊断与染色体异常有关的先天缺陷,  相似文献   

20.
β—地中海贫血人群普查和基因分析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β—地中海贫血人群普查和基因分析的方法。采一次未梢血,完成β—地中海贫血对象调查和基因类型分析:检查项目:红细胞脆性试验(0.32%Nacl溶液,一管法),Hb微量CAM电泳、目测Hb电泳图判断HbA_2是否增高,DEAE微量柱层析法测定HbA_2含量;白细胞部分供提取DNA进行PCR扩增及ASO探针杂交基因分析。红细胞脆性试验阳性及HbA_2含量超过3.5%(疟疾高发区>4%)者为β—地中海贫血对象。将这些对象的末梢血提取DNA,做PCR扩增及ASO探针杂交法基因分析。普查军田乡黎族小学生730人,筛出β—地贫对象49人。随机用PCR—ASO法检测28例β—地贫对象,检出β—地CD41/d2(—TCTT)基因型杂合子27例,未查明1例,符合率达96%以上。非β—地中海贫血6例经PCR—ASO法检测均非β—地贫基因变异。本文对β—地中海贫血普查结合PCR—ASO基因诊断的方法进行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