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甲基丙烯酸十六酯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α-甲基丙烯酸和十六醇为原料采用直接酯化法合成α-甲基丙烯酸十六酯的工艺条件,主要探讨了α-甲基丙烯酸与十六醇摩尔比、催化剂和阻聚剂的用量以及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得出了合成的最佳条件:α-甲基丙烯酸与十六醇的摩尔比为1.2:1,对甲苯磺酸的质量分数为1.4%,对苯二酚的质量分数为0.4%,反应温度为110~120℃,反应时间为5h,酯化产率可达到95%以上.酯化产物经薄层色谱分析及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测定,证明所得产物为α-甲基丙烯酸十六酯.  相似文献   

2.
金属Ca催化合成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金属钙Ca作催化剂,N,N-二甲氨基乙醇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原料,吩噻嗪为阻聚剂,以酯交换方法合成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气相色谱、质谱、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讨论了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时间等对反应的影响;产物含量达98.6%,反应收率达到95.4%.  相似文献   

3.
甲基丙烯酸十四酯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甲基丙烯酸和十四醇直接酯化合成甲基丙烯酸十四酯的条件,主要探讨了甲基丙烯酸与十四醇摩尔比,催化剂和阻聚剂的用量及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得出了合成的最佳条件:甲基丙烯酸与十四醇的摩尔比为1.1:1,对甲苯磺酸的质量分数为1.4%,对苯二酚的质量分数为0.9%,反应温度为110-120℃,反应时间为5h,酯化产率可达到99%.酯化产物经薄层色谱分析及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甲基丙烯酸十八酯的合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甲基丙烯酸和十八醇直接酯化合成甲基丙烯酸十八酯的工艺条件,主要探讨了甲基丙烯酸与十八醇摩尔比、催化剂和阻聚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得出了合成的最佳条件:甲基丙烯酸与十八醇摩尔比为2:1,对甲苯磺酸的质量分数为1.2%,对苯二酚的质量分数为0.7%,145℃反应4h,互化产率可达98%,酯化产物经熔点、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测定,证明所得产物为甲基丙烯酸十八酯。  相似文献   

5.
以1,6-己二醇、丙烯酸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与亚磷酸为催化剂,环己烷为带水剂,CuSO4/NaHSO4为复合阻聚剂,采用直接酯化法合成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对合成产物进行了酸值测定和FT-IR分析.探讨了催化剂、带水剂、阻聚剂、反应时间和温度以及酸醇比(丙烯酸/1,6-己二醇,物质的量之比)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酯化反应条件为:丙烯酸/1,6-己二醇为2.5,催化剂用量(占原料总质量,%)为1.5%,阻聚剂用量(占丙烯酸用量,%)为8.5%,带水剂用量(占原料总质量,%)为65%,反应时间为90 min,反应温度为80~90℃.在此条件下,产物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收率可达93.25%.  相似文献   

6.
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二乙烯酮为原料,在碱性催化下合成了甲基丙烯酸乙酰乙酸乙二醇双酯(2-AAEMA),研究了催化剂(NEt_3)用量,反应温度等对收率的影响,并以~1H-NMR表征了2-AAEMA的结构。  相似文献   

7.
强酸性树脂催化合成甲基丙烯酸十六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强酸性树脂作为催化剂较均相强酸催化剂具有产率高、产品纯化简单、产生的废液少、设备无腐蚀性、可再生等优点,研究了在强酸树脂催化下甲基丙烯酸与十六醇反应合成甲基丙烯酸十六酯的工艺条件.以产率为指标,对原料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阻聚剂用量等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原料质量比1.3:1,催化剂质量分数10%,反应温度145℃,反应时间5h,阻聚剂质量分数0.8%为最佳优化条件,反应产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8.
溶剂酯化法制备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750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溶剂酯化法制备了用于合成聚羧酸系高效混凝土减水剂的大分子单体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750酯(MAAPEGME-750),讨论了酸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量、阻聚剂量、反应时间及携水剂甲苯用量对聚乙二醇单甲醚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酸醇比为1.8,催化剂量为聚乙二醇单甲醚质量的5%,阻聚剂用量为甲基丙烯酸质量的4%,反应时间为8 h,携水剂甲苯用量为聚乙二醇单甲醚质量的120%时反应酯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以三氟甲磺酸锌为催化剂,合成了沙坦类药物关键中间体2-(1-氢-四唑)-4′-甲基联苯。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溶剂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收率的影响,通过均匀设计方法优化了合成,使收率提高到91.8%。  相似文献   

10.
李海花  闫顺生 《科技信息》2013,(24):59-59,62
本文以α-甲基苯乙烯为原料合成产物1,1,3-三甲基-3-苯基茚满。比较了H2SO4与FeCl3的催化活性,得出最优催化剂为FeCl3,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溶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反应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80oC、溶剂为硝基甲烷、催化剂用量为原料物质的量的10%、反应时间为6h的条件下,产品收率达到89%。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酯化反应多采用浓硫酸作催化剂。但反应后废酸很难处理,选择性不高,对环境的污染严重,这就迫切要求进行环境友好催化剂的开发研究。以甲基丙烯酸和正丁醇为原料,硝酸亚铈为催化剂,合成了甲基丙烯酸丁酯。考察了反应的影响因素。优化了反应条件:甲基丙烯酸、正丁醇和硝酸亚铈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3:0.002,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120,°收率92.8%。经折光率、红外光谱分析、产品是甲基丙烯酸丁酯。实验结果表明硝酸亚铈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2.
A-B-A型甲基丙烯酸酯嵌段聚物的合成戴李宗,郭金全,邹友思,姚青青,潘容华(化工系)以基团转移聚合法(GTP)[1]和顺序加入单体技术,实现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C7-9酯(C7-9MA)的嵌段活性聚合.采用双官能团引发剂,减少了单...  相似文献   

13.
以甲基丙烯酸丁脂(Bu)和甲基丙烯酰羟乙基三甲基氯化铵(Qb)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材料为敏感膜制成了石英谐振式湿敏元件。研究了不同材料配比、制备方法对器件的湿敏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该湿敏器件感湿范围宽、湿滞回差小(RH2%,RH:Relative Humidity)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快速的响应恢复特性。  相似文献   

14.
制备了纯度较高的丙烯酸三丁基锡酯,研究了不同聚合条件对丙烯酸三丁基锡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合反应的影响。通过IR、~1H—NMR、溶解性的测定及元素分析,对该共聚物进行表征。得到的共聚物为透明的弹性体,它适合作为防污材料,且其价格比其它同类防污材料低。  相似文献   

15.
以 [MeClPr]/CuBr/[Me6TREN]为催化体系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法 (ATRP)对丙烯酰胺 (AAm)和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进行了共聚合 ;考察了聚合时间、单体和引发剂配比、聚合温度等因素对聚合的影响 ,合成了分子量分布较窄的无规共聚物。  相似文献   

16.
苎麻纤维化学接枝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锰酸钾(KMnO4)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苎麻纤维进行接枝共聚反应。讨论了接枝率与高锰酸钾溶液浓度、预处理温度、预处理时间、硫酸浓度、甲基丙烯酸甲酯浓度、接枝反应温度以及接枝反应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苎麻纤维的接枝率可达142.4%。  相似文献   

17.
用自制的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氨聚合物作A l2O3纳米陶瓷的分散剂和粘结剂,料浆最大固溶含量(质量分数)达60%.通过对纳米A l2O3分散后的料浆的粘度、ζ电位等性能进行分析测试,确定分散剂的最佳使用条件:在弱碱性或中性条件下,使用量为干燥粉体的0.15~0.3%.此种纯纳米三氧化二铝陶瓷的煅烧温度为1 630~1 650℃,保温1h,且分散剂略能增加陶瓷的烧结密度.利用热重分析测试,此分散剂在230~580℃下完全排烧.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了丙烯酸、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三元共聚的方法,制备了增韧透明的有机玻璃,讨论了各组分对材料的冲击强度、维卡软化点、透光率的影响,以及出现此结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Language markedness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languages, and is reflected from hearing, vision and sense, i.e. the variation in the three aspects such as phonology, morphology and semantic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markedness in language use following the three perspectives, i.e. pragmatic interpretation,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and cognitive interpretation, with an aim to define the function of markedness.  相似文献   

20.
何延凌 《科技信息》2008,(4):258-258
Language is a means of verbal communication. People use language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In the society, no two speakers are exactly alike in the way of speaking. Some differences are due to age, gender, statue and personality. Above all, gender is one of the obvious reasons. The writer of this paper tries to describe the features of women's language from these perspectives: pronunciation, intonation, diction, subjects, grammar and discourse. From the discussion of the features of women's language,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language use in social context. What's more, the linguistic phenomena in a speaking community can be understood more thorough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