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二苯醚单体合成的含有羟基的新型改性聚苯醚(modified polyphenylene ether, MPPE)可直接作为环氧树脂的固化剂和改性剂. 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聚苯醚结构进行了表征, 对MPPE/E51 体系的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随着E51 含量的增加, 体系的固化温度降低; 随着MPPE 含量的增加, 体系的热分解温度(Td5%) 明显升高; 当MPPE 含量为E51的2 倍时, MPPE/E51 层压板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3.51, 1 GHz)、介电损耗(0.008 9, 1 GHz) 和吸水率; MPPE/E51 层压板体系具有较高的冲击强度, 最高可达63.34 kJ/m2.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聚苯醚(PPE)/三烯丙基异氰酸酯(TAIC)体系的相图.结果表明,PPE/TAIC体系具有最高上临界温度行为,在所研究的范围内,相分离是完全可逆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线和浊点曲线在PPE含量约为60%(质量分数,下同)时相交,当PPE含量小于60%时,PPE/TAIC体系的玻璃化温度约为323K;当PPE含量大于60%时,在整个温度范围内,溶液是均匀的,不会出现相分离.根据原子力显微镜(AFM)实验及其推理,固化后的PPE/TAIC体系是通过反应诱发旋节线分离而产生相态的,它具有优异的耐化学药品性.采用红外(FTIR)和程序升温的微差扫描量热(DSC)法,研究了PPE/TAIC体系的固化反应和固化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3.
低分子量PPE/TAIC混合物具有最高上临界温度行为,玻璃化转变温度(L)线和浊点曲线在PPE的含量约为50wt%时相交.通过带有控温装置的显微镜、红外和DSC来研究PPE/TAIC混合物的相行为和固化行为.采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PPE/TAIC混合物固化材料的相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PE/TAIC混合物中PPE含量的增加,分散相PPE颗粒的大小明显地增加.另外混合物的热稳定性也随之增强.固化后的PPE/TAIC体系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药品性和耐热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水合肼还原1-乙烯基-3-乙基咪唑四氟硼酸盐(IL)修饰的氧化石墨烯(GO)得到IL修饰的还原氧化石墨烯(IL-rGO),以1-(环氧乙烷-2-基甲基)-1H-吲哚为相转移剂,利用阳离子-π辅助的相转移法将IL-rGO引入到环氧树脂中,采用三乙烯四胺为固化剂,制备了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拉伸试验等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和机械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IL-rGO的掺杂质量分数为0.3%时,复合材料具有最优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为96.0 MPa,断裂伸长率为11.1%,与纯环氧树脂相比,分别提高了77%和141%。  相似文献   

5.
采用熔融共混-传递模压成型方法制备了不同含量钛酸钾晶须(PTW)填充聚苯醚(PPO)共混物,在立式万能磨损试验机上进行摩擦磨损试验,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磨损表面以探讨材料的磨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经钛酸钾晶须填充的PPO共混物磨损量有所降低,但摩擦系数随PTW含量增加呈上升趋势,其最佳添加量为10(wt.)%左右.PPO...  相似文献   

6.
硝化聚酰亚胺/多官能团环氧树脂的相容性及断裂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聚酰亚胺的硝化反应,并用NMR、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粘度测定对硝化聚酰亚胺进行表征.将硝化聚酰亚胺与多官能团环氧树脂共混,通过SEM、DMTA和三点弯曲试验分析共混物的相容性和断裂行为,结果显示了硝化聚酰亚胺与环氧树脂相容性良好,可作为聚酰亚胺/环氧树脂共混体系的增容剂.但是,纯硝化聚酰亚胺则不能有效地提高环氧树脂临界应力强度因子(KIC)和临界应变能释放速率(GIC).  相似文献   

7.
8.
绘制了油酸/EL-60/水体系的拟三元相图,用电导法对体系相行为的转变作了详细研究.比较了不同类型的短链醇及其不同含量对微乳体系相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油酸/EL-60/水体系的拟三元相图包括微乳区、乳液区和液晶与微乳的混合区等区域,且微乳区较小;用电导率法推断体系结构的变化与从绘制相图得出的结果基本符合;当选用异丙醇作为助表面活性剂且当EL-60和异丙醇的质量比为6:4时,能得到较大的微乳区.  相似文献   

9.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冲击试验机研究了PPO/PA6/POE多相共混体系各组份之间的相容性和POE-g-MA的接枝率及其用量PPO/PA6共混物冲击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确定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环己醇/水三组分体系的O/W、W/O和油、水双连续结构区域,求得环己醇在CTAB胶束相和水相之间的分配系数K=138.9;研究了CTAB/环己醇/水体系微乳液对甲苯的增溶作用以及甲苯对微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乳液的稳定性随甲苯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以荧光探针法测定了CTAB胶束微环境的极性和甲苯在O/W微乳液液滴相与水连续相之间的分配系数(Kx=1.382×103),并计算出甲苯从水相转移到O/W微乳液液滴相的标准转移自由能变化ΔG° t=-17.93kJ·mol-1.  相似文献   

11.
用同步预聚法合成了环氧树脂-聚丙烯酸丁酯双链式IPN。研究了组分比、丙烯酸丁酯交联剂量及网间交联剂量对IPN力学性能及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组分比和一定交联剂量下,IPN的力学性能协同增加,网间化学交联不能提高IPN的综合性能,环氧树脂-聚丙烯酸丁酯双链式IPN为两相体系,全IPN组分间相容性优于半IPN。  相似文献   

12.
以环氧树脂E53为研究对象,采用预剥离法制备出环氧树脂/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并结合XRD、SEM及DMA等实验方法研究蒙脱土分散状态对环氧树脂的微观结构和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在环氧树脂E53固化前,对蒙脱土进行预剥离处理有利于制备出剥离型环氧树脂/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蒙脱土的加入,使环氧树脂/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Tg比环氧树脂的升高5℃8℃,其储能模量及刚性随之增加;较低的β转变温度使其具有最好的低温韧性.对于剥离型环氧树脂/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其均匀分散的无机纳米片层能有效地阻止裂纹的扩展,对材料起到了增强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用扭辫分析(TBA)方法研究四官能环氧树脂(Ag-80)/新型固化剂砜醚二胺(SED)的固化过程,绘制出对复合材料固化工艺有重要价值的时间-温度-转变状态图(即三T图),同时,研究了该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用Arrhenius方程计算出凝胶点前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54.36kJ/mol;用试误法分析出凝胶点后的固化反应近似为n=1,m=1的自催化固化反应。  相似文献   

14.
以无水AlCl3/ClCH2CH2Cl/NMP为催化剂/溶剂体系,通过亲电缩聚反应,由二苯醚(DPE),对苯二甲酰氯(TPC)和4,4′-二(α-萘氧基)二苯酮(DNBP)合成了一类新型主链含1,4-亚萘基结构的聚醚酮酮/聚醚酮醚酮酮(PEKK/PEKEKK)无规共聚物。研究了DNBP结构单元对共聚物性能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IR、DSC、TG、WAXD等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和耐溶剂性,随着共聚物中DNBP结构单元含量的增加,其玻璃化温度(Tg)逐渐升高,而熔融温度(Tm)和结晶度逐渐降低,热分解温度(Td)均大于540℃。与PEKK相比,共聚物的断裂伸长率明显提高,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略有下降,但仍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以4,4′-二(4-氯甲酰基苯氧基)二苯砜(SODBC)与4,4′-二苯氧基二苯砜(DPODPS)、4,4′-二(2-甲基苯氧基)二苯砜(o-Me-DPODPS)、4,4′-二(3-甲基苯氧基)二苯砜(m-Me-DPODPS)和4,4′-二(2,6-二甲基苯氧基)二苯砜(o-Me2-DPODPS)等为单体在1,2-二氯乙烷(DCE)、N-2-甲基吡咯烷酮(NMP)、无水三氯化铝(AlCl3)溶剂催化剂体系中,通过低温溶液亲电共缩聚合成了聚芳醚砜醚酮(PESEK),邻位、间位甲基取代、双邻位甲基取代的聚芳醚砜醚酮(o-Me-PESEK、m-Me-PESEK、o-Me2-PESEK)聚合物.用FT-IR、1H NMR、DSC、TGA、WAXD等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聚合物的溶解性.结果表明:聚合物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优良的溶解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β-萘酚和4,4′-二氟二苯甲酮的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新芳醚单体-4,4′-二(β-萘氧基)二苯甲酮,将其在亲电反应条件下和二苯醚、芳二酰氯进行共缩聚反应,制备了聚醚酮酮/含萘环聚醚酮醚酮酮无规共聚物,用IR、WAXD、DS、TG和溶解性试验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7.
以4,4′-二苯氧基二苯砜(DPODPS)、对苯二甲酰氯(TPC)和间苯二甲酰氯(IPC)为单体,无水AlCl3/二氯乙烷(DCE)/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催化溶剂体系,通过低温溶液共缩聚反应,合成系列聚芳醚砜醚酮酮(PESEKKS),用IR、DSC、WAXD、TG等技术对聚合物进行了结构和性能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高分子主链中间位苯基结构单元的增加,对共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Tg)影响不大,熔融温度(Tm)和结晶度则逐渐降低,但仍保持良好的耐热性,溶解性得到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8.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Br-)为插层剂,对蛭石(VMT)插层,制备有机柱撑蛭石(OVMT).XRD分析表明:经HDTMA+Br-插层后,OVMT的层间距由柱撑前的1.46nm增大到4.70nm,柱撑效果明显.通过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酚酞型聚芳醚砜(PES-C)/OVMT复合膜,研究了蛭石的加入量对PES-C/OVMT复合膜隔热性能、热稳定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5%的蛭石添加量即可有效提高PES-C/OVMT复合膜的隔热性能、热稳定性能和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