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在二千多年前,人们凭借想象创造了伟大的艺术——神话传说。想象这种神奇的东西,创造了现实生活中没有的东西,带着人们上天入地,行走天涯。想象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呢?按照心理学的观点认为:想象就是我们大脑两半球在条件刺激物的影响下,以我们从知觉所得来的而且在记忆中所保存的回忆的表象的材料,通过分析与综合的加工作用,创造出未曾知觉过的甚或是未曾存在过的事物形象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想象与艺术     
一个事物是不是艺术作品,关键不在于事物本身的特性。而在于想象的参与。艺术的生成是想象参与的结果,尤其是欣赏者的想象的参与才使艺术最终成其为艺术。无论是艺术意象的生成,或是艺术的整体性把握,还是艺术中的陌生化,都离不开想象,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  相似文献   

3.
想象是人在过去感知的基础上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也如同思维一样要鼓励、要引导,在观察同一事物时教师要善于将自己的想象绘声绘色地描述出来,引发儿童的想象。  相似文献   

4.
陈道锋 《科技资讯》2006,(22):149-149
小学生心理学表明:善于想象和幻想是小学生最宝贵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写想象作文, 可以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1、生活是想象作文的基础;2、想象要合理、丰富;3、想象要创新。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进而模拟人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取得成就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是事物发展过程中量的积累,是量变过程。创新又是一个突变的过程,是因为它创造的事物是前人没有的,是一个全新事物和方法,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质变。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是美术高等教育的重点之一,本文通过在美术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利用心理学的规律和原理,将基本功的训练置于创造性的学习背景之中。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视角和方式观察事物,通过想象来加工感性材料以及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媒介表现事物,创设一个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环境和方式。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所谓创新就是在继承的基础创造出前所不曾出现过的新事物、新方式、新方法。创新是推动事物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要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语文教学离不开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所以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实践: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学科,可以通过诱发兴趣、启迪思维、启发想象等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9.
顺应创新教育的潮流,本文结合创新教育的有关理论,着重探讨了创造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并探索出切实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想象、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艺术就是创造,要创造就离不开幻想与想象,音乐中的想象能充分发挥人的感知力、想象力、创新力。音乐在培养人的能力与创新方面具有其独特功效。  相似文献   

11.
创新思维是人类独有的一种宝贵思维形式.创新思维作为一种复杂的思维形式,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统一、自觉思维与非自觉思维的统一.创新思维既是科学创造的前提,也是科学创造的动力,对科学创造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科学怀疑、创造想象和科学假说是贯穿于科学创造全过程的三种主导创新思维形式.科学怀疑是科学创造的催化剂;创造想象是科学创造显示途径;科学假说是科学创造的初步成果.三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和促进,共同推进科学创造.  相似文献   

12.
所谓类比,就是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性上的相似,推理出它们在另一些特性十也可能相似的思维形式。运用物理类比思维可以把陌生的物理现象和熟悉的相似的物理现象进行对比,把未知的东西和己知的东西相比较,从而揭示物理过程或物理现象的本质。通过这一类比过程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别淑花  冯丽娜 《科技信息》2007,(22):121-121
现代绘画艺术,从真实的再现,发展为"纯真想象"的天地。创造出一个新颖、独特更接近事物本体的"意象"、"心象"、"幻象"。它展示了生活中最神奇、最隐秘的东西,是绘画艺术对"真"、"美"的探究。  相似文献   

14.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想象力的丰富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创新能力的高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鼓励学生现实性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小学生处在创造性想象能力发展的最佳期,他们常常借助幻想的方式来观察、理解和解释他们生活世界中的事物。  相似文献   

15.
艺术创作主体是通过想象来把握世界,反映世界的,他们借助想象的力量,超越自身经验、视野的局限,打破时空的限制,独特运用某些创作技法,使情感得以充分的表达,创造出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6.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挖掘创造潜能,使学生掌握创新方法和技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创新教育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围绕学生营造民主、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是基本前提;引导学生广开思路,突破常规,大胆质疑,标新立异,从新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求异思维、创造思维,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创设新情境,联系现实,以实际事物立意,使课本知识和生活、社会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创造潜能,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张立功 《科技资讯》2011,(18):195-195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驱动力,想象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翅膀,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竞争是创造思维的催化剂,是培养学生灵活思维,快速决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想象力的丰富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创新能力的高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鼓励学生现实性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9.
在美术课程标准中,课程性质的第一句话就是:"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可见美术作为视觉艺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离不开作品的欣赏.通过欣赏,能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作品,使学生从感性的认识内化为自身的审美能力;同时,教师也能更好地完成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小学美术课除了要让孩子们掌握基本的方法外还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想象了,养成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感受到创造的美和快乐.因为在美术中想象是创造的基础,创造是想象的升华.  相似文献   

20.
赵克诚 《科技资讯》2005,(23):139-140
想象就是在头脑中创造新事物的形象,或者根据口头语言或文字的描述形成相应事物的形象的过程。它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活动,是人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人们在生活实践中,不仅能感知当时作用于自己感觉器官的事物,不仅能回忆起当时不在眼前而过去却经历过的事物,而且还能够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在头脑中构成自己从未经历过的事物的新形象,或者根据别人口头语言或文字描述形成相应事物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