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语文涵盖了诗歌、散文、小说,现代文、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多方面的教学内容和文本教学类型。面对语文复杂的教学内容,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以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山居秋暝》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诗歌单元的重要课文。传统授课迷信程序化教学设计,忽视了语文教学的多元化目标。多维阐释教学契合诗歌意蕴,分别从美学视角和诗歌题眼建构课堂教学设计,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拓展多维阐释教学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曹紫云 《科技资讯》2006,(15):154-154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的诗歌创作历史的国度、世人称之为“诗国”,诗歌是我国文学创作中最为久远的一种文体,最早诗与歌与舞三位一体的形式,广泛地流传于民间,后来逐渐分离,诗歌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相当突出的。诗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占有不可忽略的地位,它对增强同学们的文学欣赏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文化品位等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因此,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一定不可忽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教学。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诗歌教学的一些规律,现提出来与大方之家商榷,以求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4.
覃发清 《科技资讯》2011,(2):188-188
小学诗歌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主成部分。本文探析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探析如何使小学生在学习诗歌中真正的感受到诗歌的美。  相似文献   

5.
诗歌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诗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艺术美。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能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中,创设合适情境,层层深入,从而提升学生的诗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6.
2000多年“诗教”文化的浸淫使中国曾经成为一个诗歌王国。然而,今天,大多数中国人处于一种可悲的无诗的生活状态,甚至连课堂中的诗歌教学也普遍缺乏诗的真正蕴味。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笔者深感痛心。于是,笔者在自己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致力于还孩子一个诗歌的王国,让他们在诗歌的蕴味中获得各种情感体验和美的享受,进而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  相似文献   

7.
马秀扬 《科技信息》2013,(21):297-297
诗歌是人类精神宝库中极为灿烂的一部分,应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但在语文教学中却存在着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忽视诗歌教学的现象。如何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诗歌应是语文教师致力于探索的,本文就将自己在诗歌教学中的几点粗浅认识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语文教学公式化、规范化、数理化是不争的事实,真正的语文教学应回归根本。应当让学生在诵读与知人论世中品鉴诗歌,在灵魂的对话中感悟散文,在燃烧的激情中走进古文。立足“人文”,着眼“素养”,使语文教学由狭隘走向广阔。  相似文献   

9.
徐晓燕 《科技知识动漫》2008,(3):127-127,12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第一册第3课《江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江南”两个生词。 3.引导学生人情入境,体会诗歌的意境美,真切感受江南水乡的美景。  相似文献   

10.
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瑰宝,诗歌能关照宇宙,咏叹人生。语文的突出特点是诗意,诗意是语文的本性,本体和本色,屈原的忧国忧民,陶潜的悠然自得,李白的飘逸雄放,杜甫的沉郁顿挫,都要通过诗意的语文来表达。诗意语文能震撼心灵,安抚慰藉人的灵魂,滋养润泽人的心田。他不仅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还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艺术鉴赏力,故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多关注诗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阅读、分析、理解、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11.
情感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尺度。语文教学是情感性很强的工作,特别在诗歌、散文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散文在品读中领悟情感,诗歌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实现情感教育,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2.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诗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还原诗歌之美,品出诗歌之味。本文将从诗歌的韵味、意味、情味及未竟之余味四个方面来论述"诗之味",从而探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朗读和结合意象分析,并对语言进行赏析,再结合想象来挖掘"诗之味",使诗歌教学更有诗味。  相似文献   

13.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从诗歌的特点出发,提出诗歌教学的策略:吟咏是前提,品味语言是核心;解析意象、揣摩意境是重点、难点;诵读是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根据新形势的需要 ,文学教育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歌欣赏是文学作品欣赏的基础 ,如何进行诗歌教学 ,历来是教师教学的难点 ,本文拟就诗歌教学的教学方法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教学摭谈     
中师《阅读和写作》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语文基本训练的教材。如何教好这门课,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的教学做法是:一、培养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各显神通”。如:在讲授沙白的诗歌《红叶》时,为了克服诗歌教学中枯燥无味,缺乏具体生动的问题,使学生对诗歌表达的意思有准确的理解,我采取了旁征博引的方法,化抽象为具体,《红叶》中有这样的诗句:“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经霜后我才发现……”,教学中,我…  相似文献   

16.
王宝平 《甘肃科技》2007,23(9):272-272,264
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语感生成在诗歌教学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培养和训练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感品质,是广大语文教师艰巨的教学任务和义不容辞的职责之一。  相似文献   

17.
古代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朵美丽的奇葩,同时,古诗也是传承中国文学的重要形式和研究中国文学发展史的重要内容。在高中语文课程中,古代诗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由于高中学段的学生对文学作品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鉴赏能力,同时,他们也有了一定量的古代诗歌积累。所以,在高中语文中的古代诗歌教学中,要求教师除了教授鉴赏古诗词的方法之外,教授的诗歌的内容还要有深度。那么,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提高自身对古代诗歌的文本解读能力,掌握诗歌解读方法。教师要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完善的将古诗表达、传授给学生,进而帮助学生掌握诗歌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诗歌解读能力。  相似文献   

18.
李古田  张海霞 《科技信息》2007,(19):226-226
诗歌是文学的精灵,是性灵的艺术。诗歌教学能激发热情,感召人生。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非常重视诗歌教学。诗歌教学是语文体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把握诗歌固有的特点,分诗歌不同类型入手,结合学生接受现状、自身授课能力等因素,合理运用教学形式,变换不同教学手段,精心设计不同课型模式,激发学生激情四射的青春活力。用诗歌去激发绿色语文课堂的蓬勃生机,用诗歌去启迪少年人生的有益探索,用诗歌去浸润初中时代的五彩生活。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中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我认为设计有一定动感、美感、情感的语文教学过程十分重要,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各方面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明哲 《科技信息》2010,(32):308-309
在当前强调以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社会的形式下,语文教学人文性的意义显得尤为突出.如何在新形式下加强中专语文教学人文性,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底蕴,是每一位中专语文教师必须面临的挑战。如果我们能发挥申专语文教学人文性更为灵活的优势,以此间接增强语文的工具性,也就达到了语文教学所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