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具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状况,并通过探讨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为曾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支持。[方法]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编留守经历问卷对抽取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不具有留守经历的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均高于留守经历学生,且在所调查的具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中,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总分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其各维度上均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留守经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因此,要重视具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的提升,以期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学业自我效能量表以及主观幸福感量表对480名高职学生展开问卷调查,以测量高职学生社会支持、学业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统计结果表明:(1)高职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性别差异不显著,而在年级维度上达到显著水平即主观幸福感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显著降低;(2)社会支持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均对高职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高中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39名高一、二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孤独量表,对高中生的社会支持状况与孤独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支持在性别城乡维度上差异不显著;(2)孤独感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乡村学生高于城市;(3)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采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分别探讨了临近毕业时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在性别、专业、生源地和年级上的差异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显示:(1)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显著低于2001年的水平.(2)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文史类显著高于理工类,四年级显著高于三年级,不同生源地学生间无显著差异.(3)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幸福感显著正相关,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系数为0.201,两者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以500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和总体幸福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并检验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1)社会支持在性别、年级差异上均无统计学意义;应对各因子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解决问题、自责、幻想、退避四个应对因子存在显著年级差异;主观幸福感得分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并存在显著年级差异.(2)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解决问题、求助两个应对因子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四个应对因子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3)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有明显的直接效应(β=0.289,P〈0.001),而且应对方式中介效应也显著(β=0.197,β=-0.366,P〈0.001),其中成熟应对方式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9.7%,不成熟应对方式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8.9%.  相似文献   

6.
采用2×2的两因素实验设计及双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以性别为调节变量,研究经济贫困与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关系,并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58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①经济贫困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的整体水平无显著影响,且性别的调节效应也不显著;②经济贫困对大学生的客观支持水平有显著影响,且性别的调节效应显著,即男贫困大学生的客观支持水平显著高于男非贫困大学生、女贫困大学生;③经济贫困对大学生的主观支持无显著影响,且性别的调节效应也不显著;④经济贫困对大学生的支持利用度有显著影响,但性别的调节效应不显著,即女大学生的支持利用度显著高于男大学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状况并探讨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症状自评量表对120名贫困生进行测量。结果: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支持状况良好,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相关显著,其中主观支持与心理健康相关显著,而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并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社会支持特别是主观支持影响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为了考察体育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量表法对福建省五所高校的634名体育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技能学习中的整体情感体验趋向幸福但强度不佳;女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男生,专业情感体验城市生源的显著高于农村生源的,大三、大四学生专业运动技能学习体验显著高于大一学生;人际交往、学校自然环境、社会比较、教师模范作用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重要影响,人际交往的影响力最大。  相似文献   

9.
采用《心理一致感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1110名大学生的心理一致感的特点及其与社会支持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是否独生变量上,大学生心理一致感的意义感维度差异显著(t=-2.39,P<0.05);在年级变量上,可理解性(F=4.14,P<0.01)与意义感(F=2.86,P<0.05)两个维度差异显著;社会支持各维度与心理一致感显著相关,社会支持对心理一致感有预测作用;大学生中非独生高于独生,大四学生心理一致感最高,大二最低。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体育专业大学生在运动技能学习方面的心理状况,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福建省581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技能学习中的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不高;生源地变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显著,仅在专业情感体验上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专业技能学习体验、专业情感体验在性别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显著高于男生;专业运动技能学习体验在年级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大三、大四学生显著高于大一学生。  相似文献   

11.
为考察留守经历、领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131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留守经历大学生588人,无留守经历大学生722人。结果发现,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领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均显著低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两两显著正相关,与留守经历均呈显著负相关;留守经历对主观幸福感没有直接的预测作用,但可通过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通过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作用,两条路径间接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本研究结果揭示,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可解释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为提升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在大学生中围绕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开展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高职大学生心理韧性总体情况高于普通大学生,但差异不显著;高职大学生社会支持总体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且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高职大学生也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有显著的正相关,社会支持对心理韧性有预测效果,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够培养出较强的心理韧性。  相似文献   

13.
社交媒体不仅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也是其获得网络社会支持的重要载体。研究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的状况,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建议。为此,对某院校84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且个体之间差异较大;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性别差异显著,专业、年级、年龄差异不显著。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大学生自我教育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了解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以期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参考。273名大学生问卷调查数据显示:高职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呈正态分布趋势,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总体生活满意度、学校满意度、自由满意度在年级和专业上存在0.05水平上的显著差异;城乡学生主观幸福感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高中生人际信任、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29名高一、二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儿童马氏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孤独量表,对高中生的人际信任程度、社会支持状况与孤独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高中生的人际信任度比乡村低,男生比女生高;(2)社会支持在性别城乡维度上差异不显著;(3)孤独感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乡村学生高于城市;(4)人际信任程度与社会支持状况呈显著负相关,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大学生压力问卷,对583名贵州省大学生压力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总体压力感处于一般水平,学业压力是主要的压力来源。男大学生生活压力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农村大学生生活、社交压力感高于城镇大学生;大二大三学生的生活压力感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大学生,大四学生自我发展与择业压力感最高;文科专业的大学生在社交压力、生活压力、自我发展与择业压力以及总体压力感上明显高于其他专业大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业压力、生活压力与总体压力感上压力水平均显著高于汉族大学生。  相似文献   

17.
以理工类大学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为对象,研究了该学生群体专业承诺的现状与特点,结果发现:理工类大学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专业承诺整体水平不高,呈中等水平;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专业承诺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在情感承诺和继续承诺上,女大学生显著高于男大学生;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专业承诺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总体水平为大四>大一>大二>大三。针对以上特点,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8.
幸福感关乎对大学生生活状态和生活态度的理解,也是转型期我国社会文化特征一定程度的反映.为研究转型期背景下我国大学生的幸福感状况,对长春市某所全国统一招生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大二学生及其父母共917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基于比较视角的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与父辈不同,并且大学生的幸福意识和追求幸福的动机更强;城镇大学生与农村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幸福意识、追求幸福动机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城镇大学生的成就感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男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幸福意识和追求幸福的动机差异显著,同时影响幸福感的因素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等特殊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听力障碍等残障大学生的人数也与日俱增。听力障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对其自身学习和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听力障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研究发现:听障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女生的积极情绪显著高于男生;独生子女听障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大一大二听障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大四学生;城市听障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农村学生。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测试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研究探讨了不同专业、年级、性别及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信任他人、容纳他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性,力图对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做进一步研究,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服务,为提高大学的心理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