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研究基于环境DNA研究合浦榄根村红树林底栖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量,探究因海岸工程造成红树林退化后的底栖生物的变化。实验设置死亡红树林、严重退化红树林(以上合称退化红树林)、尚存活红树林以及对照组红树林4种样地,提取红树林沉积物环境总DNA,并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荧光定量PCR法比较优势物种的相对生物量差异;高通量测序后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各样地的物种组成结构。定量实验结果显示,退化红树林中两种甲壳类动物生物量相对较低,两种贝类的生物量在各样地没有显著差异。基于高通量测序的环境DNA揭示死亡红树林、严重退化红树林、尚存活红树林以及对照组红树林的群落结构、优势物种存在差异;退化红树林中,软体动物门丰度减少,环节动物门和刺胞动物门增多。聚类结果显示,尚存活红树林与对照组红树林的群落结构相关性最近,随后是严重退化红树林,死亡红树林的相关性最远。本研究结果反映海岸工程造成退化红树林中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均产生了变化,同时证明环境DNA是研究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变化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时间尺度上分析红树林生长区域变化规律,对保护红树林生长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使用无人机获取研究区域高空间分辨率正射影像并结合近50年卫星遥感影像,通过人工目视解译方法提取并统计历年红树林面积分布大小和区域。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 本区域植被以红树林和互花米草为主,分别对2012、2015、2018和2019年红树林与互花米草面积进行解译分析,红树林与其他植被面积平均比例约为1:6;2) 近年研究区域红树林面积波动较大,从1973年至1984年红树林面积维持在13.5公顷,1984年至2001年红树林面积急剧减少至0.19公顷,2001年至2019年红树林面积逐步恢复至2.14公顷。3)互花米草入侵和人为活动的干扰将对红树林生长和繁衍产生不利影响。该研究可为无人机量测和遥感技术在植被保护中的应用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3.
综述中国红树林资源、自然保护和研究的现状,介绍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价值和国际上与红树林有关的重要活动。根据我国目前红树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论证了成立“中国红树林研究中心”的必要性,提出了中心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海南省三亚地区红树林植物资源的概况,着重介绍了树种组成,计有20科29属31种,同时根据植物区系成分、外貌结构及生态类型,将三亚地区红树林划分为海滩红树林和海岸半红树林2个植物亚型和18个群丛类型,为进一步研究海南红树林,开展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遥感影像的红树林虫害监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庆先 《广西科学》2017,24(2):144-149
【目的】研究遥感监测对红树林(Mangrove)虫害的适用性。【方法】应用资源一号02C卫星(ZY1-02C)影像和实地调查红树林虫害状况数据,结合影像光谱与纹理特征,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广西铁山港湾的红树林虫害状况进行估测,并制作研究区红树林虫害状况空间分布图。【结果】估测模型可做为叶片损失情况预测的一种工具。【结论】本研究首次将遥感技术应用于红树林虫害的监测,大大提高红树林虫害的监测效率,项目成果极具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红树林研究进展   总被引:146,自引:6,他引:140  
综述了中国红树林研究简史,并以作者带领的厦门大学红树林科技研研究组40多年来,在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种类界定,物质流,能量流,分了生态学研究和经济利用及其在红树林引种育苗,生态恢复工程上的成果为主,并综合了部分相关教学科研单位的主要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广西北部湾沿海是中国重要的红树林分布区,掌握广西北部湾红树林的动态变化趋势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定量分析广西北部湾红树林的变化情况,选取了美国Landsat卫星数据,以广西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区域,收集了1978年至2014年间的遥感影像,结合实地调查以及各项资源调查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解译并统计了广西山口红树林保护区的红树林面积变化。结果表明:从1978年至1989年,广西山口红树林面积急剧减少;1989年至2014年,广西山口红树林面积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8.
为了遏制全球红树林面积快速下降的趋势,大量研究围绕红树林的修复展开.近年来退塘还林被认为是未来红树林修复的主要手段.为实现科学的退塘还林,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关于退塘还林的研究现状,总结了未来红树林退塘还林的主要研究方向.退塘还林的研究虽然已经有40年左右的发展历史但依然很薄弱,我国对于红树林退塘还林的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未来的研究应该着眼于建立基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综合修复技术体系,以及对修复的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关键生态功能进行长期监测.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5月12日,是我们敬爱的导师"中国红树林之父"林鹏院士因公不幸逝世10周年的纪念日.作为我国红树林研究的主要奠基人,林先生带领他的团队通过长达数十年的系统调查与研究,开拓了我国红树林生物量、生产力、物流能流等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带领我国红树林研究走进了国际先列水平.林先生倾尽毕生致力于红树林和包括植被科学、自然保护学等在内的生态学研究,不仅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也为我国培养了许多新  相似文献   

10.
厦门海岸红树林的保护与生态恢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红树林生态系统在维持海湾河口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中起着特殊的作用.由于许多港湾围海造田、围滩(塘)养殖、填滩造陆和码头与道路的建设,厦门海岸红树林面积从60年代初的320 hm2降至现有的21 hm2.红树林的消失严重影响了厦门海湾的生态系统,使得生物多样性和滨海环境质量下降,同时导致外来物种的入侵,红树林的保护和恢复种植已是当前的重要任务.本文在红树林引种及栽培技术研究工作以及厦门东西海域红树林宜林地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红树林宜林地选择标准,提出厦门红树林造林主要影响因素.并论述厦门海岸红树林的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对珠江中的亚热带红树林真菌作初步探讨.结果显示,在香港,澳门与深圳福田保护区的亚热带红树真菌的品种类型及丰富度与热带相似.但占优势的品种则有所不同.在260多块的漂浮木上,共发现了76种真菌,包括46种子囊菌,26种半知菌与4种担子菌.其中占优势的有Trichocladiumlinderee(18%)Marinosphaeramangrovei(13%),Lignincolalaeves(13%)和Hypoxylinoceanicum(11%);较少的包括Phomopsissp.(5%),Phomasp,(6%),Halosarpheiaabonnes(6%),Cirrenaliasp.(5%).Savoryellalignicola(5%)等。在被发现的真菌中,有数个是新品种,例如Massarinaarmatispora,Diaporthesalsuginosa,Aniptoderahaispora,Melaspileasp.和Pleosporasp.等.  相似文献   

12.
A plant's adaptation to its environmen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s in evolutionary biology. Mangroves are trees that inhabit the intertidal zones with high salinity, while salt tolerance competence of different species varies. Even congeneric species usually occupy distinct positions of intertidal zones due to differential ability of salt tolerance. Some species have different ecotypes that adapt well to littoral and terrestrial environments, respectively. These characteristics of mangroves make them ideal ecological models to study adaptation of mangroves to salinity. Here, we briefly depict adaptive traits of salt tolerance in mangroves with respect to anatomy,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and review the major advances recently made on both the genetic and genomic levels. Results from studies on individual genes or whole genomes of mangroves have confirmed conclusions drawn from studies on anatomy,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and have further indicated that specific patterns of gene ex- pression might contribute to adaptive evolution of mangroves under high salinity. By integrating all information from mangroves and performing comparisons among species of mangroves and non-mangroves, we could give a general picture of adaptation of mangroves to salinity, thus providing a new avenue for further studies on a molecular basis of adaptive evolution of mangroves.  相似文献   

13.
广西红树林恢复历史、成效及经验教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范航清  莫竹承 《广西科学》2018,25(4):363-371,387
回顾了广西红树林人工造林历史,通过收集资料和调查评估了广西红树林人工造林成效。结果表明,1980年以前广西有红树林人工林274.7hm2,1980-2001年新增818.2hm2。2002-2015年的14年间,广西营造了3 984.5hm2的红树林,成林1 338.9hm2,保存率为33.6%,其中乡土红树林和外来无瓣海桑林分别贡献了73.86%和26.14%。与此同时,广西红树林天然林比例从2001年的86.95%迅速下降到2015年的66.82%,年均下降1.34%。在广西红树林总面积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天然林比例的快速下降,反映出15年间人工林逐渐替代天然林的现象严重。论文总结了广西红树林造林的经验教训,重新评估了宜林滩涂的潜力,将红树林恢复细分为自然恢复、人工修复和重建造林3大类。自然恢复、人工修复有利于改善红树林质量,重建造林则重在扩大红树林数量。最后,给出了中越边界困难滩涂乡土红树林重建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高岭土悬浮物的影响范围及其对榄根村红树林底质环境的影响,2020年3月在榄根村死亡红树林的林内、林缘、附近正常红树林、对照林区及潮沟开展底质环境调查采样。结果表明:死亡红树林的林内、林缘和附近正常红树林内的高岭土悬浮物主要沉积在表层10-20,5-10和0-5 cm内,对应层次的平均铝含量分别为9.15%,10.8%和7.10%,而对照林区沉积物柱状样的平均铝含量为3.60%。靠近陆域填土区的潮沟(S1-S3站位)底质平均铝含量为5.94%,其他监测潮沟(S4-S7站位)的平均铝含量为1.86%。调查区域各监测指标基本满足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但靠近陆域填土区的潮沟、死亡红树林及其附近正常红树林内的底质平均pH值均低于相应的对照区;死亡红树林的林内、林缘和附近正常红树林底质中的铜、铅和铬含量是对照林区的2倍左右,靠近陆域填土区的潮沟底质铅亦是对照潮沟区的2倍。死亡红树林底质的综合肥力系数为0.59,低于对照林区的0.69。综上可见,高岭土悬浮物主要影响榄根村红树林湿地表层20 cm以内的底质环境,并以陆域填土区为中心,在半径约540 m的范围内大量沉积,在半径540-1 075 m的扇形区域内少量沉积,导致死亡红树林及靠近陆域填土区的潮沟底质pH值降低,加重了附近正常林区的底质酸化。高岭土悬浮物富含铜、铅和铬,影响湿地底质环境质量,并存在重金属富集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山口红树林鸟类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放  房慧伶  张红星 《广西科学》2000,7(2):154-157
山口红树林繁殖鸟类群落的组成种有32种,其中水鸟仅占1/3,非水鸟占2/3。对8片相互隔离的红树林研究分析表明,红树林的物理结构对鸟类群落的结构有重要影响,叶层高度多样性(FHD)与鸟种多样性(BSD)显著相关,红树林的结构越复杂,鸟类的多样性越高,与边缘有关的非水鸟有1/4可进入100m以内的红树林深处,边缘效应对红树林片断的影响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6.
应用遥感信息分析广西红树林动态变化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ENVI图像处理软件对广西沿海红树林的5个时相遥感数据和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并进行解译,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广西红树林在时空上的演变情况并分析其演变原因.结果得出,广西红树林在时空上的演化趋势是:1955年至1988年呈衰减的趋势,共减少4679.79hm^2,平均每年减少141.81hm^2;1988年至2004年呈递增趋势,共增加2395.05hm^2,平均每年增加149.69hm^2.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影响,人们为了造地与围海养殖,砍伐红树林,使红树林面积迅速衰减;在无人为破坏的时候,红树林依靠自身的生长能力,能迅速生长,尤其是在海水富营养化的地段能恢复得很快.  相似文献   

17.
Mangrove forests are one of the world's most threatened tropical ecosystems with global loss exceeding 35% (ref. 1). Juvenile coral reef fish often inhabit mangroves, but the importance of these nurseries to reef fish population dynamics has not been quantified. Indeed, mangroves might be expected to have negligible influence on reef fish communities: juvenile fish can inhabit alternative habitats and fish populations may be regulated by other limiting factors such as larval supply or fishing. Here we show that mangroves are unexpectedly important, serving as an intermediate nursery habitat that may increase the survivorship of young fish. Mangroves in the Caribbean strongly influence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of fish on neighbouring coral reefs. In addition, the biomass of several commercially important species is more than doubled when adult habitat is connected to mangroves. The largest herbivorous fish in the Atlantic, Scarus guacamaia, has a functional dependency on mangroves and has suffered local extinction after mangrove removal. Current rates of mangrove deforestation are likely to have severe deleterious consequences for the ecosystem function, fisheries productivity and resilience of reefs. Conservation efforts should protect connected corridors of mangroves, seagrass beds and coral reefs.  相似文献   

18.
周浩郎 《广西科学》2017,24(5):441-447
红树是分布于热带与亚热带陆海之间咸水环境中的乔木和灌木。越南地跨红树林的两大生物地理区域,拥有典型的热带和亚热带红树林,并在地理上呈现出南北两端集中分布的特征。几十年来,越南的红树林因越南战争期间落叶剂的危害和农业、海水养殖业、工业、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等人口扩张所导致的发展而持续衰退,且衰退速度越来越快。本文概述了越南红树林的种类、分布、面积及其变化,以期为探索红树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9.
钦州港红树林昆虫群落及其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钦州港红树林昆虫群落及其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钦州港红树林昆虫种类较少,有20种;优势种为黑褐圆盾蚧、白囊蓑蛾和海滨伊蚊;在秋季,卷蛾科的Losiognathasp.发生猖獗,造成大面积桐花树受害;昆虫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性在各季节均较低,这与现钦州港红树林生态地理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