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九九七年八月十日,广东东莞菊本木业有限公司(台资企业)从越南购进一个20英尺货柜的木杯坯(报检号:97011599、货柜号:7411577)。该货内用纸箱包装,外用杂木箱包装。开箱检疫,在一块木板中,破开长30厘米,宽1.5厘米,厚1.5厘米的木板内就有双钩异翅长蠹和双棘长蠹的幼虫和蛹15头。虫口密度之大在文锦渡口岸少见。  相似文献   

2.
汕头经济特区珠池房地产开发公司,从香港进口一批用木架包装的瓷器(座厕),共300件,由广东02—24589汽车运输入境。在现场检疫,打开车门时,就发现木架表面有长蠹成虫,同时还有木屑,且木板上有许多虫孔,经详细检查,发现100%木柴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为害。然后将木架撬下、破开,木板已经被蛀成腐朽,板内布满虫道,虫道堆满黄色或灰白色木屑及害虫排泄物。在虫道里抓到几种长蠹成虫,其虫态有成虫、幼虫及蛹,还有露  相似文献   

3.
双棘长蠹属(Sinoxylon)在我国记录有3种:分布于云南、海南、广东、广西及四川的双棘长蠹Sinoxylon analelesne,分布于云南、广西及河北的日本双棘长蠹Sinoxylonjaponicum lesne,分布于云南的芒果双棘长蠹Sinoxylonmangiferae Chujo。  相似文献   

4.
为了寻找新型的防治日本双棘长蠹(Sinoxylon japonicum Lesne)的植物源引诱剂,分别测定了成虫对8种植物挥发物的EAG和行为反应.EAG测定结果表明:1.00 mol/L的愈创木酚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均能引起日本双棘长蠹较强的EAG反应(p≤0.05)."Y"型嗅觉仪测定结果表明:1.00 mol/L的愈创木酚对日本双棘长蠹成虫的引诱效果最好,选择率达到57%;1.00 mol/L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对日本双棘长蠹成虫具有较好的驱避作用.其他挥发物对日本双棘长蠹均无明显的定向作用.  相似文献   

5.
1992年底我国从印度尼西业进口一批异翅龙脑香(Anisoptera sp)板材,经抽查,发现有长蠹科(Bostrychidae)的角胸长蠹(Parabostrychus sp)幼虫把板材蛀成纵横交错的坑道,坑道内堆满淡灰色粉沫状的木屑和排泄物,被害严重的板材易折断,甚至碎成片状,轻者也大降低了木材的工艺价值。该虫经室内饲养观察,成虫于1993年1月5日开始陆续羽化出木,至年底仍有部分幼  相似文献   

6.
<正>辛硫磷防治竹长蠹危害竹材、竹制品在实验室或在生产现  相似文献   

7.
咖啡木蠹蛾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蓉英  方东兴  何翔 《武夷科学》2003,19(1):162-164
2001—2003年在福建省福州、福安、福清、莆田和南平等地,对葡萄园咖啡木蠹蛾生物学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虫在福建一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葡萄枝干内越冬。卵期9—15天,幼虫期60—70天,蛹期13—37天,每雌虫可产卵256—1243粒,成虫寿命3—7天。(雄虫3天,雌虫5—7天)。  相似文献   

8.
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属鳞翅目(Lepidoptera)木蠹蛾科(Cossidae)线角木蠹蛾属(Holcocerus)[1],主要为害沙棘的根干部。在辽宁、内蒙古、陕西、山西等省区大面积发生,致使沙棘原料锐减,很多工厂被迫停产,给当地的林业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笔者在辽宁省建平县调查发现,沙棘木蠹蛾除为害沙棘外,还可寄生梨树和苹果树,是我国“三北”地区本地害虫。由于从20世纪70年代末大规模引种沙棘,导致沙棘木蠹蛾暴发成灾,被认为是本地害虫危害引进树种的一个典型例子[2]。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对外沙棘援助项目的实施,特别是针对非洲沙棘…  相似文献   

9.
纵坑切梢小蠹对云南松危害习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纵坑切梢小蠹对云南松危害过程中形成的坑道为依据,比较详尽地分析了纵坑切梢小蠹在云南松树内的活动、危害情况。研究结果表明:①纵坑切梢小蠹对树梢的危害只能造成云南松树势衰弱及梢头局部受害;纵坑切梢小蠹蛀食云南松树干是云南松最终受害致死的主要原因。②在春季,纵坑切梢小蠹出生率约70头,幼虫死亡率为50%。③对坑道散布面积的分析表明,一般情况下,胸径为6—7cm的云南松,其致死阈值约为纵坑切梢小蠹雌虫5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咖啡豹蠹蛾危害薄壳山核桃的风险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其危险程度,为咖啡豹蠹蛾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于2016—2017年在江苏南京六合、镇江句容薄壳山核桃种植基地各选取4块50 m×50 m样地调查咖啡豹蠹蛾对薄壳山核桃林的危害情况,采用对角线法在每块样地中选取7个样方,用隔行取样法在每个样方选取10株样树,记录每个样方中的样株数、树龄、树高以及受害株数量,统计受害株率。根据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对咖啡豹蠹蛾的危险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并采用综合分析法进行了风险评估。【结果】调查地3年生薄壳山核桃的受害株率为41.43%,4年生受害株率为32.86%,5年生受害株率为22.14%,6年生受害株率为17.86%。咖啡豹蠹蛾危害风险分析指标及运算值为:①分析区域内分布情况,风险值为2.00;②传入、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风险值为3.00;③潜在危害性,风险值为1.80;④受害寄主经济重要性(受害对象的重要性),风险值为3.00;⑤危险性管理难度,风险值为1.67。根据各项风险分析指标计算得咖啡豹蠹蛾的风险综合评价(R)值为2.22。【结论】通过对咖啡豹蠹蛾传播、危害及风险性分析,认为该虫是薄壳山核桃高度危险的有害生物。应加强对咖啡豹蠹蛾虫情的监测,发现后及时防控,控制其虫口密度,以降低对薄壳山核桃经济、生态等效益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I(COI基因)部分序列,对我国西南地区15个地点共计240个云南切梢小蠹个体进行扩增和测序.研究发现,云南切梢小蠹不同地理种群间在线粒体基因组水平上具有不同程度的多样性,位于云南省中部地区的采样点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而西北的丽江和宁蒗遗传多样性比较单一,四川的3个采样地在地理上很近,多样性也较为丰富;研究证实,云南切梢小蠹为单起源,源于云南中部,随后向四周扩散分布;云南切梢小蠹的分布与云南松分布息息相关,二者相辅相成,没有云南松的地方亦没有云南切梢小蠹.  相似文献   

12.
双钩异翅长蠹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二类危险性害虫,食性杂、适应性广、繁殖力强、危害性大,能为害木材、竹材和藤材等植物性材料。一般防除方法难以根除。97年10月我局辖区两家具厂大量发生双钩异翅长蠹的虫害。就此,我局开展了一系列检疫处理的扑疫工作,达到了预期效果,使有关企业减少了经济损失,促进了企业外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α-蒎烯为原料,控制反应条件,用不同氧化剂进行选择性区域氧化,合成了松小蠹信息素马鞭烯醇(工)、马鞭烯酮(Ⅱ)、桃金娘烯醇(Ⅲ)和桃金娘烯醛(Ⅳ),并用IR和MS谱验证了结构.用化合物(I~Ⅳ)对纵坑切梢小蠹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它们对纵坑切梢小蠹均有一定聚集作用,当用α-蒎烯配制成复方时,其诱集率提高,特别是纵坑切梢小蠹梢转干期的诱集率明显高于梢转梢期.  相似文献   

14.
显微镜是精密的光学仪器,种类繁多,牌号不一。其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是生物、农林、医学等领域教学及科研上所必备的设备。根据我们几年的实践经验,在显微镜修理上自己动手自做了几种工具,现介绍给读者,仅供参考(见图)。1.木制粗调手轮扳手,用于拆卸显微镜粗调手轮之用。制作方法:用一块长25厘米、厚1厘米的木板,中间钻成三个不等的小孔,从上向下1厘米、1.5厘米、2厘米,上端用二块小铁片和二个铆钉铆上即可使用。当你用手扭不下来手轮时,而用此扳手非常方便好用(见图1)。  相似文献   

15.
切梢小蠹属各种之前形态差异很小,种类鉴定困难.采用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I(COI基因)部分序列,对5种切梢小蠹进行PCR扩增和测序.研究分析发现:华山松切梢小蠹与其他4种切梢小蠹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再次证明华山松切梢小蠹是1个新种;云南切梢小蠹与华山松切梢小蠹在各种分析数据结果都显示出很小的差异,但二者的寄主完全不同,这暗示着二者最初可能起源于同1个祖先,产生分化的原因可能是寄主的差异所致.通过探索5种切梢小蠹之间的关系,为其防控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6.
发现云杉八齿小蠹两种新寄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发现本院所栽植的绿化树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rl)和獐子松(Pinussylvestris L.var.mongolica Litvin)中有几株枯死,经仔细察看树干上有许多小蠹虫蛀孔,于是,从四月2日至10日先后在本院绿化区,石河子引道林、绿化区、西公园等处进行了调查,被害株率达1.5%以上,所采数10头成虫标本经鉴定确认为云杉八齿小蠹(Ips typo-graphus L.)。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杨树是我国主要的人工林造林树种,同时也是重要的绿化和用材树种。准确鉴定枯死杨树内小蠹虫的种类,并确定其在中国境内的风险大小,为该小蠹虫的防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传统的形态学鉴定方法,观察和测定小蠹虫(采自江苏东台林场枯死杨树内的样本虫株JSYC-beetle)头部、前胸背板、触角以及鞘翅等形态指标,初步判定小蠹虫的分类地位;使用CTAB法提取小蠹虫的基因组DNA,使用小蠹虫28S rDNA、COICAD基因引物分别对基因组DNA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过生物公司测序、拼接,在NCBI网站进行同源性分析比对,选择同源性排名前10~15的相似序列,以NJ法分别构建3个基因系统进化树,根据系统进化树的聚类结果对小蠹虫JSYC-beetle进行分子鉴定。为预测小蠹虫的危害性,根据有害生物危险性评价定量分析方法对小蠹虫JSYC-beetle在中国的分布和潜在危害进行风险分析。【结果】 小蠹虫JSYC-beetle雌虫体色红褐色至黑色,体长3.3~3.7 mm,宽1.49~1.64 mm;雄虫体色黄褐色,体长2.264 mm,宽1.195 mm。虫体具有金属光泽,触角鞭节5节,第1节长度小于其余各节,触角末节球状,有2条明显的横缝。复眼肾形,头部藏在前胸背板下,前胸背板近方形,凸出明显,前缘阔圆形,宽略大于长,前半部分分布鳞状齿,后半部分光滑。小盾片舌状,鞘翅宽略大于前胸背板的宽度,鞘翅斜面从基部至端部逐渐倾斜,鞘翅轮廓如舌,鞘翅列间部上的刻点与沟内刻点大小相近,分布均匀,鞘翅茸毛长。前足胫节具有8~14个齿瘤不等,第1跗节小于其余跗节长度之和。以上形态比对结果表明小蠹虫JSYC-beetle的形态特征与坡面方胸材小蠹形态特征最为相似;28S rDNA、COICAD基因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表明,3对引物均能扩增出单一、明亮条带,其中COI 基因扩增出的条带大小在700~1 000 bp,28S rDNA基因扩增的条带大小约为500 bp, CAD 基因扩增出的条带大小在400~500 bp。NCBI序列比对结果显示COI、28S rDNA以及CAD序列均与坡面方胸材小蠹同源性最高,其相似性依次为99.14%、99.38%和99.36%;以NJ法构建的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小蠹虫JSYC-beetle均与坡面方胸材小蠹虫聚在一个分支上,进一步表明小蠹虫JSYC-beetle虫株与坡面方胸材小蠹关系最近,基于小蠹虫JSYC-beetle虫株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最终将枯死杨树内小蠹虫JSYC-beetle虫株鉴定为坡面方胸材小蠹。风险分析结果显示坡面方胸材小蠹风险R值为2.01,在我国属于高危险度生物。【结论】 实验使用小蠹虫是从杨树林采集,经鉴定枯死杨树内小蠹虫为坡面方胸材小蠹,该生物在中国境内属于高危生物,已报可能危害健康杨树。采集地有大量杨树死亡,因此需要加强管理,以防止该生物对杨树及其他寄主植物造成重大危害。  相似文献   

18.
正妈妈喜欢剪纸,而且能剪出各种各样美丽的图案。一天,她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问我:"文文,你能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吗?"我用尺子量了量,这张长方形的纸长是25厘米,宽是15厘米。我对妈妈说:"这个长方形的一个长与一个宽的和是25+15=40(厘米),周长是40*2=80(厘米)。"  相似文献   

19.
孙小霞  蔡继增  李小燕  袁虹 《甘肃科技》2014,(8):143-145,88
目前,云杉大小蠹在甘肃省局部地区危害严重,对林业有害生物建设构成较大威胁。云杉大小蠹主要危害针叶植物,以成虫、幼虫危害衰弱木和枯立木,属钻蛀类、次期性害虫。常一起或单独为害,猖獗危害时可入侵健康林木,严重危害导致树势衰弱,甚至枯死。通过对云杉大小蠹的定性和定量的风险评估,表明,云杉大小蠹对省内云杉林构成较大的威胁,其风险评估值R=1.93,在甘肃省属于需要防范和警惕的林业有害生物,应加强检疫管理,防止其扩散危害。  相似文献   

20.
吉林市郊区金珠公社金珠七队的贫下中农,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勇于实践,敢于革命,从1959年开始,用水稻(青森五号)与高梁、糜子进行远缘杂交,经过十一年的反复实践,终于成功地选育出了“高梁稻”——“金珠一号”和“金珠三号”。“金珠一号”现已稳定,其主要特征是:植株高大(平均株高一百二十二厘米),叶宽(一点五厘米),剑叶长(三十一厘米),茎粗(零点七厘米),分蘖较多(单株平均分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