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约瑟难题与社会文化语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李约瑟难题是一个问题集 ,任何拆解它的解答都是不合理的。它表述的是一个历史事实 ,蕴涵着十分重要的关于科学观、科学史观和科学史研究方法论的理论问题。对于它的解答应该从广阔的中西社会文化语境的比较中去寻找  相似文献   

2.
科学史:走向新的综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科学史家们是否需要通过一场新的综合穿越内史与外史之间、思想史与社会史之间的种种壁垒,突破现行科学观与科学史观的限制,有意识地为二十一世纪科学史研究开拓出新的生存、发展空间?提出此一问题是本文之宗旨。作者还从(广义的)科学编史学(包括科学史史、科学史哲学与狭义的科学编史学)角度就此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希藉此敦促同仁更多地关注此一问题。  相似文献   

3.
科学史分期的根据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揭示了西方科学史之父G.萨顿的统一科学史观的矛盾及其根源。由于他的统一科学史观的基础概念“背景”时“时代”建立在广泛的外部联系之上,所以他看不到不同学科之间的质的差异,竞以个别学科的进步“标志”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因而不可避免地使科学史分期陷于困境。  相似文献   

4.
将“李约瑟难题”置于李约瑟科学史思想与科学史研究工作的背景下加以分析,可以认识到它的真正内涵是下述三个问题:1)什么因素是造成中国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科学超越?2)什么因素促成了西方近代科学与中国传统科学的融合?;3)什么因素造成“融合”与“超越”之间的时间差?李约瑟着力解答了第1、第3两个问题,而忽视第2个问题,解答这一问题是“李约瑟难题”留下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科学史与人文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中对人文主义阐释,来考察科学史与人文主义的和者主要依据著名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的研究成就,从四个方面来说明,科学史研究是人文主义传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科学史特别关注科学家的思想和生产,它旨在弘扬人的创造性;作为一门思想史,它还是沟通科学与人文主义的桥梁。  相似文献   

6.
徜徉于人文与自然之间的科学史家与科学哲学家——福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为20世纪著名人文学者,后现代主义理论家的福柯实际上与科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他有着独特而新颖的科学哲学问题和科学史思想,但是这些在福柯研究中未受到重视。更重要的是,福柯的这些思想对当下的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本文试图阐述福柯的科学史与科学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7.
知识生产形态初探--兼论科学史论与科学认识论的结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史是科学分识生产的历史,它离不开人类最基本的物质生产方式的影咱。同物质生产相对应,科学知识生产可分为采集型、模仿型和制造型三种形态。科学史(含学科史)由此表现采集、模仿和制造三个不同阶段的依次更替及其相互渗透和包容的过程。从这一视角研究科学史,突破了纯粹经验描述式或单一逻辑演绎式的科学史观,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科学史与科学认识论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对科学编史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系统阐述是历史主义学派的两大学术成就之一。其代表人物关于科学史层次划分的思想对科学编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意义,它为探讨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内史与外史的关系创设了新的理论平台,而科学发展的合理性模型的构建为科学思想史研究提供了历史分析的基本工具。  相似文献   

9.
朝向一个科学历史性的科学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从概念上来说分属于事实与观念,科学史是事实的搜集,科学哲学则是对科学发展规律的认知。二者的融合与互动,造就了朝向一个科学历史性的科学哲学。科学的归纳推理总不止是单纯的搜集事实,不仅要把事实收集在一起,而且要以新观点审视它们。同时还要引入一种新的精神因素,为了进行归纳需要有一种特殊的精神素质和训练。当代每一学科科学史发展与学科规律认识正在促进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的融合与互动以及科学本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关于《历学会通》对哥白尼日心体系的修改问题,科学史工作者提供的证据颇有说服力,应予以认真对待,但尚有探讨余地;明末清初正是中国传统天文历法、数学与占验开始萌发分离动向的时期,薛凤祚是这一潮流的见证人和主要参与者。其占验思想是其科学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应给予宽容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薛凤祚的科学观是其科学思想的核心,研究它须以近代科学观为参照系,如此,方能正确判断其科学观的性质,厘清其中弥足珍贵的近代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