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传统沥青混凝土导热性能差,会产生微波加热温度均匀性差与作用深度小的问题.为了探究影响传热性能的因素,采用数值仿真模拟的方法,根据麦克斯韦方程与傅里叶方程建立传热模型,分析微波加热下,电磁场、材料介电常数以及导热结构对沥青混凝土传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这3个影响因素中,电磁场是影响微波加热下模型温升速率以及传热性... 相似文献
2.
沥青路面现场微波加热再生模型与实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求解微波加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内的温度分布,研究了由于沥青混合料介电常数和比热容是温变参数,从而导致电磁场分布和吸收微波功率的非线性变化.建立了电磁场控制方程和热传递方程耦合的二维非线性热电耦合模型,提出了按微波周期为时间步长交替迭代求解该非线性模型的求解方法.使用了工作频率为2.45 GHz的微波系统,通过连续或间歇辐射加热方式,对不同体积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加热实验.实验结果证实了微波加热再生通过辐射热传递能实现瞬间体积加热,具有快速、加热均匀、保证质量和无污染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微波加热煤储层的共轭传热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伟明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1447-1452
为研究微波和常规加热时煤储层内温度场的演化规律及储层瓦斯解吸量的变化规律,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试验方法,构建以岩石SEM图像为几何特征,瓦斯和煤基质块体为传热介质的共轭传热模型,对比常规加热和微波功率为1W、3W、5W和7W时温度场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时热量由煤储层内向外传递,传热速率是常规加热的1.5倍,且传热速率与微波功率呈对数增长关系;温度场的分布在微波电场传播方向上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区域分布不均匀性,在距离微波端口处温度值最大,随距离增加温度值快速降低;在端口附近200μm的范围内温度的极差值是中部区域的14倍;瓦斯的吸附量随功率的增大基本呈线性递减关系. 相似文献
4.
管伟明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9)
为研究微波和常规加热时煤储层内温度场的演化规律及储层瓦斯解吸量的变化规律,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试验方法,构建了以岩石SEM图像为几何特征,瓦斯和煤基质块体为传热介质的共轭传热模型,对比了常规加热和微波功率为1W 3W 5W 7W时温度场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时热量由煤储层内向外传递,传热速率是常规加热的1.5倍,且传热速率与微波功率呈对数增长关系;温度场的分布在微波电场传播方向上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区域分布不均匀性,在距离微波端口处温度值最大,随距离增加温度值快速降低;在端口附近200 um的范围内温度的极差值是中部区域的14倍;瓦斯的吸附量随功率的增大基本呈线性递减关系. 相似文献
5.
食品材料微波解冻的传热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食品测试材料(Tylose)的微波加热解冻的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微波能的影响,在解冻曲线上相变区域陕窄,潜热释放很快。同时,在加热升温阶段,内热源的作用使得中心温度的上升速率大于试件内其它部分温度的上升速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热再生过程中,再生沥青混合料新旧沥青融合效果不佳的问题,采用微波方式替代传统热辐射,研究微波作用下不同旧料(铣刨料)掺量的试件路用性能的改变.通过单轴贯入强度试验、理想开裂试验(IDEAL-CT)和四点弯曲疲劳试验,研究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微波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相较于普通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贯...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对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微波热模型传热边界算法的改进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加热材料表面外设置一层虚拟边界,使得热传输方程可直接在整个加热媒质上使用,免去了逐个表面设置传热边界条件的缺点。为验证以上方法的可行性,将它与传统的边界迭代公式进行了对比,所得结果完全相同,表明此方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8.
水玻璃砂微波加热过程温度场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系统测试和分析水玻璃砂在微波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场,揭示了水玻璃砂微波加热的快速升温及型芯内外同时升温等特性。通过实验和分析,探讨了形成这些特性的原因。提出了微波加热过程中水玻璃砂型芯的升温主要依赖于水玻璃对微波的吸收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10.
11.
混合制冷剂沸腾传热模型及经验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合工质的传热系数非常低,采用机械加工表面多孔管可以大大提高了其沸腾传热系数,本文建立了混合制冷工质在机械加工表面多孔管外沸腾传热过程的模型,并推导了其沸腾传热膜系数的经验关联方程,在实验范围内,该经验方程与实验数据的最大偏差不超过13.8%,平均偏差小于4.97%《 相似文献
12.
用传热有效度传热单元数法对热管换热器中连续变化的流体温度进行了计算,得到了冷、热流体之间的换热量和各排热管出口处的流体温度。这种方法物理概念清晰,计算程序简单,计算结果准确,是一种较完善的热管换热器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微小气候热湿传递理论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考虑微小气候区的热湿传递现象,将温度梯度和水蒸汽压力梯度作为主要驱动力,同时考虑热湿相互耦合作用及相变过程中发生的蒸发冷凝现象,建立了一种反映微小气候热湿传递现象的机理模型。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离散传递法计算了三维密闭立方体及锅炉炉膛内的辐射换热过程.分别与经典区域法的计算结果和试验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三维密闭立方体来讲,本文的计算结果已接近区域法的计算结果,炉内换热的计算结果也和试验结果在定性上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微波反应器水负载加热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微波反应器中水负载的加热性能。结果表明:(1)微波加热类似于放热反应的特征;(2)微波的有效输出功率除与微波场,水负载的形状和大小有关外,还取决于水负载的安装位置;(3)在实验范围内,水负载所带增的微波功率为Q=Aexp。 相似文献
16.
周乃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6)
基于颗粒絮团更新理论和对气膜热阻加以修正的方法,提出了絮团停留时间关联式,进而通过求解一维非稳态导热方程得到了快速床壁面换热模型。用三位作者已发表的数据代入模型进行计算的结果表明,模型对换热系数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偏差较小,证明模型是合理的和可用的。 相似文献
17.
The influence of the sidelong heat transfer on the PTR signal is discussed. The typical effect is to reduce the phasedelayof the PTR signal when thermal waves extend to the sideface.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which the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e, is put forward. Comparisons with the results from the one-dimensional model are given. 相似文献
18.
用石英砂强化水平圆柱池沸腾换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石英砂引入水平圆柱外表面沸腾的水中,系统地研究了不规则固体颗粒粒度、初始埋深及热地弯曲表面池沸腾换热的影响。换热表面的材料为不锈钢,固体颗粒是粒率为0.4 ̄1.2mm的石英少。实验表明,在充分流化的条件下,在水平贺柱外表面沸腾的水中引入非均匀凿度的固体颗粒可以明显地强化换热。在相同的壁面过热度下,其热流密度一般是不加石英砂时的2 ̄4倍,但在固体颗粒被充分流化前,换热效果会出现短时间的恶化。与平换 相似文献
19.
将石英砂引入水平圆柱外表面沸腾的水中 ,系统地研究了不规则固体颗粒粒度、初始埋深及热流密度对弯曲表面池沸腾换热的影响。换热表面的材料为不锈钢 ,固体颗粒是粒度为 0 .4~ 1.2mm的石英砂。实验结果表明 ,在充分流化的条件下 ,在水平圆柱外表面沸腾的水中引入非均匀粒度的固体颗粒可以明显地强化换热。在相同的壁面过热度下 ,其热流密度一般是不加石英砂时的 2~ 4倍 ,但在固体颗粒被充分流化前 ,换热效果会出现短时间的恶化。与平换热面及采用均匀粒度固体颗粒的情况相比 ,初始埋深和颗粒粒度对强化换热效果的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