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少量炭黑(CB)和少量碳纳米管(CNTs)并用,通过调控CB和CNTs在甲基乙烯基硅橡胶(PMVS)基体中的网络结构,成功制备了低导电填料下高弹性、高导电性、高循环拉伸导电稳定性的PMVS-CB-CNTs导电橡胶复合材料.当1.8%(体积百分比,下同)CB和1.2%CNTs并用时,复合材料体积电阻率降低至271Ωcm, 30%拉伸应变下的体积电阻率(R/R0)为2.1,10次循环拉伸再回复后其R/R_0低至1.3.CNTs是原位生长在层状双氢氧化物表面而制备的碳管阵列(CNTA),其与橡胶混炼加工时易于解离成单根分散碳管,不易缠结,且其高长径比有利于低填料量下获得高导电性;而CB的各向同性能够使复合材料拉伸回复后形成新的导电通路.由于所用CNTs具有纳米弹簧效应,复合材料保持了良好的弹性和柔顺性.进一步研究了复合材料在拉伸应变过程中的电导性的变化和循环拉伸导电稳定性,以及拉伸应变下导电网络结构变化和拉伸前后的填料网络结构变化,探明了复合材料导电网络结构与导电性及导电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低含量CB和CNTs可在橡胶基体中形成较强的双导电网络结构;拉伸时,CNTs作为桥梁连接单个的CB粒子及其聚集体,导电网络破坏较小;经循环拉伸再回复后,CB和CNTs又可回复形成较强的双导电网络结构,因此该复合材料电导性较高,且单次拉伸和循环拉伸导电稳定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2.
王国俊 《科学通报》1996,41(21):2008-2008
为适应不确定推理之需要,Mukaidono提出并系统地研究了正则三值逻辑函数的理论.这类函数个数的计算十分复杂,至今仅对自变量个数小于7的情形提出了若干结果.本文将反链方法与该类计算联系起来,从而为解决该类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途径.定义1  设E={0,1/2,1},在E上除通常序“≤”外,再定义偏序(?)为:0(?)1/2,1(?)1/2,i(?)i.这两种序在E~n上各诱导出相应的乘积序,仍记为“≤”或“(?)”.映射f:E~n→E称正则函数,若(?)a,b∈E~n,当a(?)b时f(a)(?)f(b).正则函数f:E~n→E称单调函数,(?)a,b∈E~n,当a≤b时f(a)≤f(b).以下用F(n,R)记全体n元正则函数之集,用F(n,M)记全体n元单调函数之集.定义2 设(P,≤)是非空偏序集,a,b∈P.若有c∈P使c≤a且c≤b,则称a与b有公根.设A与B是P中的反链,若(?)a∈A和(?)b∈B,a与b有(无)公根,则称序对(A,B)为全(无)公根反链对.以下用E(n)表示(E~n,(?))中全体无公根反链对之集.令N(n)={1,…,n}.W(n)={L:L(?)N(n),L≠φ},用N(n,C)表示(W(n),(?))中全体全公根反链之集.定义3 设a=(a_1,…,a_n)∈(E~n.(?)).  相似文献   

3.
冯力 《科学通报》1988,33(7):558-558
设S~1为单位圆周,对a、b∈S~1,a≠b,(a,b]、[a,b)分别是指S~1上按逆时针方向从a到b的半开弧。对于f∈C~0(S~1,S~1),记f的拓扑熵为ent(f),f的回复点集为R(f),  相似文献   

4.
螽斯复眼光感受器生理变化作为时间和适应状态的函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卫国 《科学通报》1989,34(20):1600-1600
本文利用电生理细胞内记录方法,在24h周期(日间和夜间)内和不同适应(明适应和暗适应)状态下,持续记录。研究了螽斯复眼侧区小眼小网膜细胞的角灵敏度、光谱灵敏度、偏振光灵敏度、绝对灵敏度和适应变化  相似文献   

5.
对于线段连续自映射fΩ(f|Ω(f))=■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金城 《科学通报》1982,27(9):513-513
在此短文中我们证明了下列定理。定理 若I为线段(即区间,亦即直线的连通子集),f:I→I为连续映射,则(b)当I紧致时,以及结论(a) 意味着线段连续自映射的中心是周期点集的闭包,中心深度不大于2(中心和中心深度的定义见文献[1]),当I紧致且,分段单调时,这一结论由Nitecki证明;当I紧致且f没有异状点时,这一结论由周作领证明(异状点的定义见文献[2]),结论(b)首先是由  相似文献   

6.
杨晓松  周平  明跃红 《科学通报》2007,52(18):2175-2179
报道了在400 MPa, 20~950℃条件下, 二云母片麻岩弹性波速度的温度响应及时间对测量数据影响的实验结果. 在600~800℃温度区间, 弹性波速度快速降低, 其原因至少与白云母的脱水和α-石英在相变为β-石英前弹性软化有关. 而在875℃之上, Vp快速上升反映出石英进入了相对高速的β-相. 在 950℃, 详细测量了弹性波速度与实验时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在30 h之内片麻岩的波速随时间的增加而迅速下降, 下降幅度达到9.9%. 与之对应的是弹性波的振幅也快速衰减, 其幅度达到80%以上. 其后波速和振幅趋于稳定. 950℃时片麻岩弹性波波速和振幅随时间的变化反映出黑云母逐步脱水并最终趋于稳定的过程. 实验结果为认识大陆地壳地震波速度反转现象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对于加厚的中-上地壳和高地温梯度环境(例如, 青藏高原南部), 石英的α-β 相变不可避免, 并且其相变前的弹性软化与白云母的脱水(脱水熔融)的温压区间重叠. 因此, 两者共同造成岩石弹性波速度的显著下降. 在低速层之下, α-β 石英相变有可能形成可被探测的高速薄层. 高速薄层的识别可以为确定地温梯度提供了精确的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7.
LI_2型结构化合物Ni_3Al等的价电子结构与R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胜娣 《科学通报》1993,38(6):507-507
Ni_3Al,Ni_3Si,Ni_3Fe和Ni_3Mn等均属LI_2型晶体结构的A_3B型化合物。按其有序转变温度高于或低于熔化温度可分为两类,前者称为金属间化合物,后者称为有序合金。也有人按这些化合物屈服强度随温度改变的规律将它们分为两类。一类随温度升高,其屈服强度先上升后下降,呈现R现象,另一类的屈服强度随温度上升而单调下降,无R现象。Ni_3Al等金属间化合物的屈服强度与温度关系呈R现象,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早  相似文献   

8.
杜先能 《科学通报》1994,39(17):1629-1629
环R称为von Neumann正则的,如果对每个a∈R,存在b∈R使a=aba.称环R为强正则的,如果对每个a∈R,a∈a~2R.环R称为MELT的,如果R的每个极大本质左理想是R的一个理想.称环R为右V-环,如果每个单右R-模是内射的.多年来,vonNeumann正则环与有关环(如,完全幂等环,V-环)的关系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得到了许多有趣的结果,也留下了不少公开问题.在文献[1]中,Yue提出了如下问题:一个MELT右V-环是von Neumann正则的  相似文献   

9.
郭恒怡 《科学通报》1982,27(5):320-320
为探讨654抗休克作用的疗效机制,我们观察并比较了静注654-2对正常麻醉狗(下称正常狗)和内毒素休克狗(下称休克狗)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发现两者明显不同。正常狗(n=14)静注654-2后,体动脉血压(SAP)轻度下降(与给药前相比最大变化,-14.0±  相似文献   

10.
欧阳亮 《科学通报》1983,28(9):517-517
本文考虑线性二阶微分方程及其摄动方程:x″(t) a(t)x(t)=0,t≥0 (1)y″(t) [a(t) b(t)]y(t)=0,t≥0.(2)我们称方程(1)(或方程(2))属于极限圆型(记为L.c.),如果方程(1)(或方程(2))的所有的解均属于L~2[0,∞),我们称方程(1)(或方程(2))为拉格朗日稳定(记为L.S.),如果方程(1)(或方程(2))的所有的解在[0,∞)保持有界,为述下列定理的需要,我们引入一新定义,称方程(1)属于b(t)权平方有界(记为L.b.),如果方程(1)的一切解均满足:  相似文献   

11.
赵素霞  许永先 《科学通报》1996,41(2):103-105
考虑直接控制系统(?)=AX-b(?)(σ),σ=C’X,(1)其中A∈R~(nxn),A稳定,b,c∈R~n,且(A,b)能控,(?)(σ)∈F_∞(?){(?)(σ):R→R连续;(?)(O)=0;(?)(O)=0;σ(?)(σ)≥0}.研究系统(1)的绝对稳定性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用Lurie型Lyapunov函数,即若存在  相似文献   

12.
徐智敏 《科学通报》1990,35(12):936-936
螽斯(Gampsocleis gratiosa)是一种昼行性直翅目昆虫,其复眼具有融合型感杆。目前,对其视觉系统光感受器的研究尚未见到报道。在本工作中,我们首先利用电镜和光镜的方法,对螽斯复眼光感受器在中午和子夜两个时刻和明暗两种适应状态下的超微结构变化进行了观  相似文献   

13.
徐颖  李兵  刁云程 《科学通报》2003,48(5):439-442
采用胞外记录技术, 研究了猫PMLS区神经元在长时程光流刺激(包括平动、径向和旋转3种基本模式)后自发活动的变化. 结果显示, 细胞的视觉诱发反应随刺激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在刺激撤除后, 细胞的自发活动普遍减弱. 通常在非最优方向的适应后, 细胞自发活动的下降程度较最优方向的适应后小. 此差异在平动刺激后尤为显著, 而在径向和旋转运动刺激后相对不明显. 这提示非特异的疲劳机制可能在对平动刺激的适应中起主要作用, 而对复杂光流的适应, 可能需要有较复杂的、具有方向特异性的机制参与. PMLS区可能在对较复杂运动的感知和适应、以及与此相关的运动后效应的产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规则波在陡峭珊瑚礁地形上的传播、变形和破碎变化特性.试验研究了在深水波和有限水深波作用下,礁坪上波浪增水高度与礁坪上淹没水深和入射波参数等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当礁坪上淹没水深较小时,波浪在礁面上发生破碎,礁坪上平均水面增高值较大,在本试验范围内,最大增水值接近0.40H_0.当礁坪上淹没水深较大时,波浪在礁坪上发生破碎,礁坪上最大增水值不到0.10H_0.文中将本试验结果与Gourlay,Nelson和Jensen等人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各试验结果的差异及其原因,解释了礁坪上波浪增水高度随周期的变化关系,并建议了Gourlay提出的波浪增水计算公式中的波能耗散系数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由炭黑(CB)填充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PMVS)构成的复合交联体系在单轴压力作用下的轴向导电行为. 结果表明, 当CB质量分数φ稍高于渗流阈值φc时, 其电阻R首先随压力增加而升高, 呈现电阻正压力系数(PPCR)效应, 而在较高压力下呈现电阻负压力系数(NPCR). 当φ>> φc时, 体系在最初几次压缩循环中表现为NPCR效应, 但压缩循环可以诱发弱PPCR效应的发生. PPCR-NPCR转变是真应力(true stress)控制的过程, 反映了体系内部渗流网络的破坏与重组.  相似文献   

16.
王长钰 《科学通报》1983,28(15):956-956
我们考虑具有线性约束的非线性规划问题(?) f(x) R={x|x≥0,Ax=b,x∈E~n),(P)其中A是m×n矩阵,它的秩是m,b∈E~m,E~n和E~m分别是n维和m维欧氏空间。我们假定(H1)f(x)∈c~1,(H2)R非退化。P.Wolfe在1963年提出的解问题(P)的既约  相似文献   

17.
王芳贵 《科学通报》1997,42(5):556-556
设R是整环,其商城为K.设I≤K是R的分式理想,令I~(-1)=|X∈K|XI≤R|,I_υ=(I~1)~(-1)及 _t=|B_υ|B是I的有限生成子分式理想|.当I=I_υ时,I称为υ-分式理想,当I=I_t时,I称为t-分式理想.在许多情形下,可用υ-理想与t-理想成功地刻划某些整环 也可以定义ω分式理想并用ω理想成功地刻划GCD整环与UFD.称R的一个分式理想I为ω-分式理想,指的是若J_x≤I,其中x∈K,J是有限生成的理想且J~(-1)=R,则必有X∈I.对任何分式理想I,Iω=|X∈R|存在一个有限生成理想J,使得J_(-1)=R,J_X≤I|,这是包含I的最小的ω分式理想.称I是有限型分式理想,如果存在一个有限生成子分式理想B≤I,使得B_ω=I_ω,这是有限生成概念的一个自然推广、我们有定理1 对整环R,以下各条等价:  相似文献   

18.
姜华  王辉  朱江  谭本馗 《科学通报》2006,51(2):200-203
基于再分析资料, 比较了应用流速资料直接计算的和基于Sverdrup关系应用风应力资料估算的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的经向体积输送的差异. 结果表明在海洋内区气候平均状态下, Sverdrup输运与实际的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的经向体积输送相差甚小. 对于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的经向体积输送的10 年际变化特征, 由于海洋环流对风应力变化的响应只有当第一模态斜压Rossby波到达西边界后才能完成, 所以当应用该延迟时间修正了Sverdrup输运函数后, 修正后的Sverdrup输运与实际的经向输送的十年际变化趋势就有了很好的相关性, 特别是在西边界附近. 结果表明Sverdrup平衡不仅在气候平均意义下是副热带内区环流很好的近似, 而且当考虑了第一斜压模态Rossby波的传播时间后, Sverdrup平衡也可以很好地估计海洋环流随时间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孙道椿 《科学通报》1997,42(15):1677-1678
考虑复球面V上的有理函数映照R:V→V.我们尝试用值分布的方法,研究Julia点附近的性质,从另一角度了解Julia点.本文用|D|表示区域D(?)V的球面面积,用|L|表示曲线L在球面上的长,用|a,b|表示a,b(∈V)间的球面距离B(a,δ)={z;|z,a|<δ}则表示球面上圆盘.设区域U(?)V.用(U,R)表示U通过R在V上的覆盖曲面,其面积记为|(U,R)|.曲面(U,R)在V上的平均覆盖次数记为S(U,R).  相似文献   

20.
Abel群环的约化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焕艮 《科学通报》1994,39(14):1261-1261
在代数K-理论中,环的Grothendieck群对于研究环的结构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当R为交换环时,K_0(R)(?)K_0(R),这里K_0(R)为环R的约化群,因此约化群完全决定了K_0(R)的结构.文献[1]已经证明了对于交换环R,K_0(R)为挠群当且仅当对任何有限生成的投射模P,挠群当且仅当对任何有限生成的投射模P,都存在s>0使得P~s是自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