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革胡子鲇触须和口腔粘膜的味觉器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组织学切片和电镜扫描的方法,对革胡子鲇上颌须和口腔味蕾的组织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分属于两个亚感觉通路(迷走叶和面叶味觉系统)的两类味蕾,其感受器细胞组成和形态结构没有明显的不同,主要区别为味蕾是否通过味孔与外界接触,以及在上皮中的分布状况.革胡子鲇口腔内也有少量面神经叶支配的味蕾位于口腔横瓣上.由迷走神经叶支配的味蕾成簇集中腭部.感觉细胞的微绒毛突出于顶端,有味刺激物能直接到达味感觉细胞膜上.其形态结构表明,鱼类味觉是接触性或近距离化学感受器.  相似文献   

2.
在温室控温条件下,对革胡子鲇子幼苗的高密度人工培育,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胡子鲇触须味觉的行为和电生理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利用行为学和电生理学方法记录革胡子鲇触须味觉反应的实验技术。证明摄食行为的浓度-反应量和神经放电的相对反应强度,可以作为定量分析鉴定促摄饵物质和评定味觉功能的有效指标,在研究鱼类味觉反应特性的实验基础上,讨论了各种实验技术的难点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施氏魮血细胞组成类型及血细胞发生过程,利用Wright’s-Giemsa和HE染色技术,分别对其外周血涂片,血细胞发生相关器官头肾、体肾、脾脏和肝脏的组织印片及石蜡切片进行观察,并统计了各种血细胞大小,以及上述器官中血细胞各种发育类型的组成比例.观察发现,施氏魮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和白细胞,白细胞主要有血栓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血细胞发育历程可分为原始阶段、幼稚阶段和成熟阶段,幼稚阶段的红细胞和粒细胞又可划分为早、中、晚不同时期.施氏魮血细胞随着发育的不断成熟,核内染色质不断凝聚,胞体体积整体呈现由大变小趋势.在各脏器印片中,头肾和体肾可观察到各种类型原始及幼稚阶段血细胞,其中原红细胞在头肾中数量最多;脾脏中观察到大量幼稚阶段淋巴细胞和粒细胞,肝脏中主要为成熟红细胞,因此可见头肾和体肾为施氏魮主要的造血器官,脾为淋巴细胞和粒细胞增殖重要场所.此研究描述了施氏魮血细胞分化特征,对系统了解其免疫应答机制及进一步开展鱼类疾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泥鳅头肾、脾脏和肝脏中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观察了泥鳅头肾、脾脏和肝脏中血细胞发生的情况,头肾是泥鳅各类血细胞发生的主要器官,脾次之,肝脏中无原始型细胞,故可能不是泥鳅的造血器官。泥鳅各类血细胞的发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原始阶段、幼稚阶段和成熟阶段。着重描述了各阶段血细胞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6.
以初始体质量(22.40±0.30)g的健康埃及胡子鲇Clarias lazera为试验对象,在室内单循环控温养殖系统中进行8周饲养试验,以鱼粉为动物蛋白源,去皮豆粕为植物蛋白源,去皮豆粕分别替代0%(CK),15%,30%,45%和60%的鱼粉蛋白,配制成5种等蛋白(40%)等能(15.8 MJ/kg)的半精制饲料,研究去皮豆粕替代鱼粉对埃及胡子鲇消化酶活力及肠道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埃及胡子鲇胃蛋白酶活力去皮豆粕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0%,45%和60%去皮豆粕替代组中肠和肝胰脏蛋白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5%和60%去皮豆粕替代组的前肠和后肠蛋白酶活力显著下降(P0.05)。当去皮豆粕替代鱼粉45%和60%时,后肠淀粉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埃及胡子鲇的胃、肝胰脏、前肠和中肠淀粉酶活力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去皮豆粕对埃及胡子鲇的脂肪酶活力影响不显著(P0.05)。去皮豆粕替代鱼粉对埃及胡子鲇肠道组织结构具有一定的影响。当去皮豆粕替代鱼粉蛋白45%和60%时,埃及胡子鲇的中肠和后肠肠道组织结构完整性被破坏,部分肠绒毛脱落,部分上皮细胞与固有层分离,固有层结缔组织疏松,固有层变宽,肠长、肠体指数、肠长指数、肠道皱襞高度显著下降(P0.05)。  相似文献   

7.
鲇卵膜形成和卵黄发生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鲇 (SilurusasotusLinnaeus)卵母细胞发育过程的超微结构变化进行观察 .鲇成熟卵卵膜明显区分为内放射带、外放射带和透明带等 3层结构 ,透明带为颗粒细胞分泌形成 ,内、外放射带则由卵母细胞本身分泌形成 .鲇卵母细胞内卵黄颗粒的形成经历几个阶段 :卵黄蛋白原、卵黄前体颗粒、卵黄中间颗粒 ,最后形成卵黄颗粒 ,其合成或加工分别在肝脏、颗粒细胞和卵母细胞内进行 .结果还讨论了卵黄核、合成泡及环状片层等细胞器的超微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等 .  相似文献   

8.
1996年 4月至 1998年 4月 ,以嘉陵江北碚段收集和人工繁殖饲养的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南方鲇雌鱼性腺为材料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其卵子的发生过程 ,共分为卵原细胞期、卵黄发生前期、卵黄发生期、卵黄发生后期和成熟卵子 5个阶段 .卵原细胞的核质比例大 ,有中央大核仁 ,胞质中细胞器少 .处于卵黄发生前期过程中的卵母细胞 ,核膜波曲 ,核仁物质外排明显 ,有线粒体云的存在 .线粒体云主要由线粒体组成 ,同时还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及泡状结构等组分 .卵黄发生期的主要标志是皮层泡的出现 ,皮层泡由高尔基体产生 ,到卵黄发生旺盛阶段 ,核仁物质大量外排 ,排出的核仁物质在胞器、膜性小泡或直接在胞质中沉积形成卵黄小板 .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胞器丰富、功能活跃 ,其中 ,线粒体尤为突出 .卵母细胞的胞饮作用也特别明显 .卵黄发生后期 ,卵黄物质占据卵母细胞的大部分 ,各种细胞器减少 ,功能减退 ,卵黄合成能力大大减弱 .到成熟卵子 ,卵黄物质几乎充满整个细胞 ,除少部分细胞器维持卵子的功能外 ,其余的均沉积卵黄物质形成卵黄小板  相似文献   

9.
中国鲎的血细胞发生于黄色结缔组织中弥散的造血组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鲎造血组织中血细胞发生过程经历以下几个阶段:血母细胞、原血细胞,浆血细胞和颗粒血细胞.血母细胞位于造血组织中,被基膜包围,核质比大.原血细胞,胞质有所增大。细胞器较少。含少量膜泡.浆血细胞,胞质增大许多,内质网膜大量膜泡化.膜泡内沉积物不断生成,最终发育为血细胞特异性颗粒.早期颗粒血细胞内含少量的大小颗粒.随着细胞内大量大小颗粒的生成,细胞分化进人晚期颗粒血细胞阶段.即将成熟的血细胞逐渐脱离造血组织,移向血窦腔隙.在血淋巴中进一步成熟.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比较系统地观察并描述了从国外引进的优良养殖鲶类——革胡子鲶的胚胎和仔、稚鱼发育的形态变化.胚胎发育分为6个阶段27个时期,仔稚鱼发育分为3个阶段18个时期,各期均有附显微照片或活体描图.同时还描述了仔、稚鱼发育的体型变化、消化道和鳃的形成,分析了孵化与水温的关系,并讨论了这种鱼早期发育与其它鱼类的差异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对胡子鲶(Claris fuscus Laceped)雄性生殖系统,即:精巢(睾丸)、输精管和外生殖器的解剖学及组织学特征进行了初步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胡子鲶雄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特点,与鲤科(Cyprinidac)鱼类比较,有相同之处,但也有其独特性,为今后鲶亚目(Siluroidei)鱼类的研究和养殖,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胡子鲶(Claris fuscus Lacepede)泌尿系统,即肾脏、输尿管、膀胱以及尿道的组织学特征进行了初步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胡子鲶泌尿系统组织学特征与鲤科(Cyprinider)鱼类泌尿系统组织学特征大致相同,但也有一定区别。为今后鲶亚目(Siluroidei)鱼类的研究和养殖,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胡子鲶(Claris fuscus Lacepede)是一种热带及亚热带鱼类,生活在淡水水域中,主要生活在阴暗处及洞穴中,以肉食性为主,主要捕食小鱼、小虾、小型软体动物以及水生昆虫的成虫和幼虫等。因此,它的味觉器官——味蕾的数量、分布、功能与它的生活环境及食性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今后养殖胡子鲶科(Clariidae)鱼类,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
胡子鲶(Claris fuscus Lacepede)消化道组织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胡子鲶(Claris fuscus Lacepede)消化系统中消化道,即:食道,胃,肠及肛门口等组织学结构特点进行了初步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胡子鲶和鲤科(Cyprinidae)鱼类的消化道组织学结构特点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主要报道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今后鲶亚目(Sil-uroidei)鱼类的进一步研究和养殖,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胡子鲶(Claris fuscus Lacepede)是我国长江流域以南的淡水水域所产鱼类,杂食性,但以肉食性为主,容易进行人工饲养,本篇研究旨意:主要是探讨该鱼消化系统中的主要消化腺,即肝脏、胆囊及胰脏的组织学结构特点,与鲤科(Cyprinidae)鱼类比较,有相同之处,但也有独特之处,主要报道之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今后鲶亚目(Siluroidei)鱼类的进一步研究和养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泥鳅外周血细胞形态的观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报道了泥鳅泥周血细胞的显微观察结果,用Wright氏染料染色,泥鳅的外周血中可区分出下列各种类型的血细胞,红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血栓细胞,还可见到幼红细胞,幼嗜中性粒细胞和幼单核细胞,白细胞中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栓细胞较多;单核细胞体积最大,血栓细胞体积最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华鳖骨髓、脾脏、肝脏、肾脏及外周血等几种组织涂片或印片的观察研究,发现骨髓是中华鳖粒细胞的主要发生器官,而脾脏是中华鳖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主要发生器官,白细胞的发育过程大致经过3个阶段,即原始阶段、幼稚阶段、成熟阶段,着重描述了各个阶段细胞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8.
欧洲鳗鲡血细胞显微和超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欧洲鳗鲡血细胞按形态分为红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血栓细胞5种,描述了这些细胞的显微和超微结构,为动物学、鳗鲡疾病防治等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9.
为检测动物血细胞的形态参数这一生理指标具有区域性,应用常规血涂片Wright染色法对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血细胞进行显微观察、形态参数测定、图示、描述和比较.结果表明:分布于不用地区的中华大蟾蜍各类血细胞在形态上区别不大,大小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应用常规血涂片Wright染色法对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红细胞进行显微观察和形态参数测定.结果表明:环颈雉成熟的红细胞呈长椭圆形,长轴18.88 μm,短轴10.00 μm,表面光滑,有核,其发育经过幼稚红细胞、未成熟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3个阶段,还观察到直接分裂的红细胞和分裂后产生的梨形红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